第122章
高澄領著侍衛將高季式送出城南平昌門,道別后,又轉向城東大營,視察留守士卒的訓練情況。 斛律光得知高澄來意,趕緊命人召集兩人部曲。 高澄與斛律光站在高臺上,臺下是排列齊整的一萬州郡兵。 上了戰場是什么表現暫且不知,但至少現在看起來像模像樣。 斛律光請求高澄發號施令,隨著高澄一聲令下,一場臨時大演武正式開展。 最先開始的依舊是定靶步射,斛律光不愧神射之名,經他cao訓兩個月,全軍總體由先前十中三,提升到了十中五、六,甚至有一部分士卒能夠達到十中七、八的標準。 高澄點頭之余對隨行的軍中文吏們說道: “你等去將十中七、八者單獨登記造冊?!?/br> 南征時候,各部弓手稀稀疏疏的箭矢可滿足不了高澄。 搜刮寺廟財物后,定要充實武備,多造箭失,往后遇敵,也不廢話,先齊射幾輪再說。 誰不想學袁紹威風凜凜的喊上一句: ‘看誰人能抵住我這箭陣!’ 步射之后便是高澄想出的步戰法子,一萬士卒分為十軍,使用木棍兩兩對戰,木棍一端被浸染了顏料的粗布包裹,身上沾了顏料之人即算陣亡。 高澄又命人牽了一群肥豬進營,激勵眾人道: “今日步戰cao演,獲勝五軍可食rou三日,落敗五軍必須看著勝者食rou?!?/br> 這主意有點損,沒rou吃也就算了,還得看著別人大快朵頤,堪稱雙倍折磨,但確實充分調動了將士們的積極性。 隨著步戰開啟,校場頓時鬧哄哄的。 “我都捅到你了,你怎么還能還手!” “我臨死換命不成嗎?” “哎!你往哪捅??!我還沒有子嗣呢!” “你小子別照著頭打呀!會出人命的!你還來?我跟你拼了!” 這一幕幕,哪像是兩軍交戰,分明是兩千人規模的械斗。 高澄咳嗽了幾下,強掩尷尬,笑道: “短兵相接,重在氣勢,將士們都很有精神嘛?!?/br> 眾人也紛紛附和。 眼見第一場交手,不少人頭破血流,高澄又重申,不許照著腦袋打。 這場步戰cao演,他已經放棄了,只要不死人就行。 果然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來做。 五場交鋒先后有了結果,勝者喜悅,敗者喪氣。 高澄寬慰敗方,大聲說道: “你等不必氣餒,好生研習武藝,往后每半月演武一次,還怕少了rou食?!?/br> 聞言,全軍歡呼。 州郡兵的生活著實窘迫,雖然免了賦稅,但平日里軍中只管一份溫飽,改善伙食的機會確實不多。 高澄這時候也拿到了文吏們登記的步射成績出色者的名冊。 合計共有一千六百余人。 高澄翻看后,將名單遞給了斛律光,囑咐道: “還要勞煩明月為我再練四百善射之人,我意組建神臂營左右二軍?!?/br> 斛律光接過名冊,信心十足的應下了這份差事。 高澄見附近沒有旁人,又輕聲夸贊道: “之前我在明月與孝先之間猶豫該由誰來肩負重任,為我練兵。 “我與孝先雖是表親,但情義不及明月深厚,這才將一萬士卒托付于你,明月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我對練兵之道并不熟悉,一切就交給明月了?!?/br> 斛律光聽說自己在高澄心里踩了段韶一頭,不管這話是真是假,他臉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世子但請放心,我必定練出一支驍勇之士,回報世子信重?!?/br> 段韶、堯雄、慕容紹宗三人的部眾跟隨高澄南下,奔波勞累,早就被遣散了部曲,放他們休息幾日,與家人團聚,因此營中獨有高澄與斛律光的部隊。 此間事了,高澄也動身回城,倒不是他不愿再練馬戰,可這群苦哈哈,哪是騎過馬的人。 先把步戰的基礎打好,等日后馬匹富足了,再安排部眾學習騎術也不遲。 高澄回到洛陽城,并不急于前往尚書省處理政務,徑直去往設在渤海王府周邊的聽望司府衙。 聽望司在信都設立后,府衙跟隨高澄數次搬遷,先去了滄州,又搬至鄴城,最終在洛陽扎穩腳跟。 如今洛陽府衙前身是一位死難于河陰的宗王府邸,被捐獻給寺廟,高澄入洛陽后,為了展示自己不取分毫,特意花大價錢買下。 隨著聽望司深度參與高氏崛起,名聲也越來越大,其他勢力也在組建自己的情報機構。 時常有關西、南梁的探子被搜捕,抓入府衙地牢受刑,獲取情報。 高澄知道后,特意叮囑留下性命,說不準將來還能換取彼此被俘虜的探子。 縱使被贖回來的探子不能再繼續任職,但也可以給予一份體面的營生,算是對深入敵后的回報。 高澄走進大堂,眾人雖忙碌,可在趙彥深的指揮下倒也有條不紊。 看見高澄,紛紛停下手中工作,向他見禮。 “你等自行其事,無需理會我,彥深,你隨我去偏室議事?!?/br> 說罷,轉身便去了大堂偏室,趙彥深也匆忙放下手中文書,緊跟上去。 偏室內,兩人對坐,高澄將抑佛的打算全盤托出,趙彥深當即贊同,高隆之興建廟宇一事,本就是他稟報的高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