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3章
華佗正色說道,“這便是一方小世界的本質,天與地,干與支,時與空,缺一不可,一處亂則處處亂,世界亦將陷入混沌重歸太易?!?/br> “華神醫說的太易,可是先天五太之初?” 聽到這里,吳良還有些迷糊,于吉卻已經將話茬接了過去,一臉好奇的問道。 “正是?!?/br> 華佗點頭。 “老先生,你們說的話我怎么一句都聽不懂,你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太易,什么又是先天五太么?” 諸葛亮緊接著忍不住問出了所有人的疑問。 “先天五太分別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br> “太易者,未見氣也;” “太初者,氣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即時也;” “太素者,質之始也;” “太極者,生萬物也?!?/br> 見吳良亦是一臉的疑惑,于吉便極為耐心的講解了一遍,“此乃世間萬物發展生成的規律,乃是萬物起源的根本,亦是最原始的天道?!?/br> “這不就是后世主流的生命微觀起源過程么?” 聽著于吉的解釋,吳良心中暗自想道。 先是各類單獨元素——未見氣也,是為太易; 接著這些元素再在各種諸如閃電、宇宙射線、紫外線等外力的影響下,形成各種各樣的有機分子,大部分有機分子都以氣態的方式存在——氣之始也,是為太初; 有機分子進一步合成,形成諸如氨基酸、糖一類的生物單體——形之即時也,是為太始; 生物單體繼續聚合作用,形成諸如蛋白質、多糖一類的生物聚合體——質之始也,是為太素; 生物聚合體出現之后,生命便開始孕育——生萬物也,是為太極。 吳良此前從未研究過這所謂先天五太,今天也是第一次聽說,而這些信息顯然是上古時期的東西,竟能與后世主流的生命圍觀起源如此契合,這是多么的神奇! 而華佗應該也是服下建木果實之后才忽然悟到,否則斷然不可能忽然提起這個與他們毫不相干的話題……這說明什么? 難道建木果實中蘊含著最原始的天道? 并非沒有這種可能! 畢竟從已知的線索來看,不論是他們生活的人間,還是這里的幾方平行小世界,似乎都只是建木的一部分,建木絕不僅僅只是這些平行世界之間的階梯那么簡單…… “只是老朽還是不太明白,不知華神醫忽然說起這些究竟想要表達什么?” 于吉解釋過后,又看向華佗認真的問道。 “我只是在服下那果實之后忽然悟出了這幾方小世界的本質?!?/br> 華佗沉吟著說道,“這幾方小世界都有那座圣山,頭頂天際依舊,因此天地不曾改變,改變便是干與支,干與支又改變了時空,使得萬物歸于太易,因此我們進入這幾方小世界才未曾見到任何活物,而改變這一切的,便是當初的‘絕地天通’?!?/br> “……” 吳良驚奇的看向華佗。 他可以肯定,華佗方才服下果實之后便一直坐在原地,并未參與“絕地天通”的討論,也不曾看到他抓撓出來的字跡,但此刻他卻無比準確的說出了“絕地天通”四字,并且還道明了這幾方小世界的本質,以及這里沒有任何活物的原因。 所以,那建木果實給了華佗更多的提示么? 改變干與支乃是“絕地天通”? 那么是不是可以認為,當年的顓頊大帝也服下了建木果實,理解了這幾方小世界的本質,因此才命人實施了目標精準的“絕地天通”計劃? “這……可是據老朽所知,干與支乃是先天而成,常人斷然不可能逆天更改?!?/br> 華佗卻在這時候又提出了異議,皺著一張老臉說道,“除非……傳言從古到今能夠辦到此事的人,唯有身為三皇之一、五龍之首的天皇氏,他著有一部名為《連山》的上古奇書,此書屬先天易,若得其中真傳,便可以四季六氣指引旺衰,以六甲值符判辨吉兇,以三元九運轉換時空?!?/br> 第八百九十四章 悟性? 《連山》? 又是一個熟悉的名字! 據吳良所知,《連山》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br> 《連山》、《歸藏》、《周易》合稱三易,書中所載乃是對天朝影響極為巨大的占筮秘訣,幾乎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吳良一直借用的乩童身份,于吉的堪輿之術,甄宓的相面之術……這些全都是建立在“三易”基礎之上逐漸形成,最多只能算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分支。 《連山》者,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 《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于其中。 《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 而在“三易”之中,最為神秘的當數《連山》與《歸藏》。 因為《連山》成書的最早,幾乎在天朝文明起源時便已經成書。 可惜在后來的歷代典籍卻鮮有記載,以至于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沒有人知道其中就竟記載了什么內容,只能通過一些只言片語分析這可能是一部解密了萬物起源與本質的先天易。 而《歸藏》則晚于《連山》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