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1章
“這……恐怕不妥?!?/br> 郭嘉搖頭道,“我雖推測張繡、賈詡必有所謀,但此事畢竟尚未發生,因此我們沒有對他們出手的正當理由,正所謂名正才能言順,如此師出無名日后必受非議,恐怕影響明公大計,得不償失吶?!?/br> 曹老板現在的“大計”便是盡可能收服一切可以收服的力量,盡快提升實力應對袁紹方面施加的壓力。 而這次張繡不戰而降,正是曹老板最需要的局面。 完全可以想象,若不是曹老板忽然昏迷,他一定會對張繡大加封賞,以這樣的方式來向其他的勢力展示自己的仁愛與肚量,令其他的勢力主動前來投靠。 但若是這次曹老板非但沒有封賞張繡,反倒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將其捉拿,這便必然會影響到他的“大計”。 “眼下已是危機重重,還管得了什么大計?” 吳良反問。 “吳太史應該下過棋吧,先得一子而失全局,與先失一子而贏滿盤,吳太史應該不會不知該如何選擇吧?” 郭嘉亦是反問。 這個比方已經將郭嘉那縱橫家的身份顯露了出來,在他的眼中,張繡是棋盤上的棋子,曹老板亦是棋盤上棋子,本質并沒有什么區別。 當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從這句話中聽出這層意思,也就吳良這樣的有心之人才能夠心知肚明。 再至于郭嘉的這番說辭。 倒也的確是郭嘉會說出來的話,歷史上劉備被呂布擊敗不得不依附曹老板,當時程昱便建議曹老板將劉備殺死以絕后患。 曹老板再問郭嘉,郭嘉便以類似的話勸曹老板留下了劉備的性命。 不過郭嘉雖不建議曹老板殺死劉備,但卻建議曹老板將劉備軟禁起來,如此一樣能夠永絕后患。 可惜曹老板并沒有這么做,最后還趁郭嘉不在的時候以截擊袁術為由向曹老板借兵,最終果然借了不還,發展成了曹老板的心腹之患。 “郭祭酒言之有理,我知道該怎么做了?!?/br> 吳良點頭說道。 “吳太史費心了?!?/br> 郭嘉作揖送行,他還以為吳良這是答應他前去勸曹昂提前登基了。 …… 然而吳良出來之后卻并未去見曹昂,而是徑直返回了自己的營地,隨后命楊萬里將張襲叫了過來。 “吳將軍?!?/br> 自打有了前幾日的賭約,張襲雖不是對吳良言聽計從,但兩者的關系也拉近了不少,畢竟吳良干系著他今后的仕途。 “張校尉,今夜恐怕便將有事發生,請你將麾下兵士召集起來嚴陣以待?!?/br> 吳良正色對其說道。 “請吳將軍放心,有了我們之間的賭約,自打進了宛城之后,我與將士們便絲毫不敢松懈,時刻防范城內出現變故,不過……吳將軍可是已經發現了什么證據?” 張襲開口問道。 “明公在宴會上莫名昏死了過去?!?/br> 吳良說道。 “什么?!” 張襲頓時驚得跳了起來,“明公居然死了,那么如今我軍由誰執掌大局?” “……” 吳良汗顏,不得不再次說道,“明公只是暫時昏死了過去,并非駕鶴西去,而且我已經親自為明公查驗過,明公暫時沒有生命危險,只是不知何時才會醒來,這話張校尉可不能亂說,否則誰都救不了你?!?/br> “原來如此,真是嚇了末將一跳?!?/br> 張襲這才松了口氣,卻又問道,“明公為何會莫名昏死過去,該不會就是張繡暗中搞了什么鬼吧?” “這正是我將張校尉叫來的原因?!?/br> 吳良不置可否的道,“張校尉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如今明公陷入昏迷,我軍群龍無首正是最虛弱的時候,亦是張繡作亂的最佳時機,如果我所料不錯,他應該很快便會有所動作,因此張校尉必須時刻做好迎敵的準備?!?/br> “末將與麾下五百將士早已摩拳擦掌,全憑吳將軍安排!” 張襲連忙拍著胸口道,臨了卻又追問了一句,“不過聽說張繡在城內囤積了幾千兵馬,不知此戰吳將軍有幾成勝算?” “十成?!?/br> 吳良胸有成竹的道,“張繡想攻我軍不備,卻不知道我與張校尉早已識破了他的詭計,因此我們對于他來說亦是一支奇兵,誰攻誰不備還猶未可知?!?/br> …… 與此同時,張府。 “武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賈詡神色鄭重的對張繡說道。 “可是賈公,此前教我送去降書的是你,如今教我反叛的也是你,我都被你搞糊涂了?!?/br> 張繡頗為恭敬的對賈詡施禮,說話的語氣之中卻充滿了質疑與不自信,接著又道,“何況目前我手中只有四千兵馬,而曹孟德除了進駐城內的五千兵馬,城外還有兩萬多兵馬駐扎,如何能與他抗衡?” 張繡與賈詡之間的關系可不一般。 歷史中記載,賈詡來到張繡這里時,張繡初次領兵正不知如何是好,又早已聽過賈詡的赫赫威名,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居然對賈詡“執子孫禮”。 “執子孫禮”便是以對方子孫的身份行禮。 張繡如此自降身份,總算是得到了賈詡的垂青,自此才留在張繡身邊為其出謀劃策。 而張繡也的確將賈詡當做了長輩,事事對他言聽計從,也正是因此,張繡這只本來上不得臺面的殘軍,才能夠在強敵環伺的南陽茍延殘喘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