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而花吳良的錢cao辦此事,于吉自然也是很有分寸,盡可能做到了一切從簡,全部花費也沒超過吳良家的那頓年夜飯。 結果辦完火葬儀式的第二天,王慶便又來了吳府。 這次他倒不急,得知吳良正在房內給家中的婢子百里香“授課”,也不叫人前去通報,而是很識趣的去到客堂耐心等待。 所以這次,典韋也沒綁他,還叫人給他倒了茶水。 又是臨近晌午的時候,吳良才從房內出來。 這兩天他又教了百里香自由落體定律與牛頓三大定律,百里香是個極為勤奮也極有天賦的姑娘,就算這些理論十分超前,她也漸漸入了門,總能在這些定理的基礎上,忽然冒出幾句令吳良驚喜的推論來。 吳良看到百里香的成長與進步速度,自是甚感欣慰…… 然后便有人來報,說是王慶正在客堂等候,吳良這才伸著懶腰去了客堂。 “有才賢弟?!?/br> 見到吳良,王慶立刻起身行禮。 “余年兄,今日前來找我所為何事???” 吳良笑呵呵的問道。 “有才賢弟,這兩樣東西請你收下?!?/br> 王慶也沒有說更多的客套話,直接從懷中掏出兩塊青銅材質的金屬牌子,神色鄭重的交到吳良手中。 “余年兄,你這是……” 吳良看著手中那兩塊形狀類似令牌的金屬牌子,有些詫異的問道。 其實通過金屬牌子上刻著的兩個大字與幾排小字,他已經大概猜出了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市劵! 也就是朝廷派發下來的做生意的憑證,類似于后世的營業執照。 其實這個時代大部分生意都是不需要市劵的,只要能夠受的住當地豪強與府衙的壓榨與盤剝就行,但有些受到朝廷關注的生意就不一樣了,比如:鹽啊、鐵啊之類的硬通貨。 所以,這應該是兩塊鹽行的市劵! 東漢末年的營業執照,這玩意兒顯然是有考古價值的,后世考古發現的極少…… “王家沒有欠債不還的先例,這次多虧賢弟出手相助才度過難關,可惜賢弟代為墊付的黃金,王家一時半會是肯定拿不出來的,我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將剩余的兩家鹽行質押給賢弟抵債,請賢弟笑納?!?/br> 王慶苦笑著說道,“至于欠下賢弟的人情,日后若有用的著王家的地方,賢弟盡管提出來,王家定當全力滿足?!?/br> “這如何使得?余年兄有所不知,我對這經營之道一竅不通,這鹽行交到我手中可就恐怕經營不了幾天?!?/br> 吳良連連搖頭,嘴上雖如此說著,但卻并未立刻將兩塊市劵還回去。 因為看到它們的同時,吳良忽然又想到了另外一條將“盜墓”變為“考古”轉型之路,如此與“屯田制”雙管齊下,把握肯定能夠翻倍。 而且,他現在也是對王慶另眼相看,覺得這是一個可交之人。 當然僅憑一個小小的王家,肯定是無法吃下這塊大蛋糕的,他還需要借一些其他方面的力。 “有才賢弟說笑了,你掌握了制作雪花鹽的獨門妙法,有了這妙法又何須什么經營之道,賢弟那雪花鹽就算無法批量制作,亦可賺個盆滿缽滿,若是能夠批量制作,賢弟便是富可敵國亦不在話下!” 王慶毫不掩飾臉上的羨慕之色,搖頭笑道。 “哪有那么簡單?” 吳良笑了笑,卻又忽然湊近了一些,看著王慶的眼睛正色問道,“余年兄,若是我愿將這雪花鹽的獨門妙法交給你,你打算如何經營?” “交給我?” 王慶頓時愣住。 此前吳良便是做夢都想得到吳良的雪花鹽獨門妙法,可當吳良忽然暴露出這個意思的時候,他又有些不知所措了。 這玩意兒可非同小可,如果使用得當的話,整個王家的命運都會因此改變! 吳良真的舍得將雪花鹽的獨門妙法交給自己? 王慶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不錯!不過你這鹽行得改一下名字,不如以后就叫‘曹氏鹽行’吧?” 吳良笑道。 第一百八十七章 營銷鬼才! “曹氏……鹽行?” 王慶面露詫異之色。 聽到吳良說要給鹽行換名字的時候,王慶以為吳良就算不會給鹽行起個很有意境的名字,最起碼也得換個與他自己有關的名字,比如“吳記”或“吳氏”什么的。 為何偏偏換了這么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名字? “不錯?!?/br> 吳良點了點頭。 “請恕愚兄多嘴,這名字可有什么深意?” 王慶忍不住問道。 “如今兗州誰說了算?” 吳良笑著反問。 “曹孟……刺史?” 王慶答道。 “那么,我與余年兄在陳留合伙做這門營生,還要保證這門營生無人敢來巧取豪奪,應該仰仗誰的鼻息?” 吳良又問。 “自然是曹刺史,賢弟的意思是……” 王慶終于意識到了什么。 “若要將這門營生做大做強,我們三股力量缺一不可!” 吳良亮了亮剛從王慶那里得來的兩塊市劵,笑呵呵的道,“我提供雪花鹽的獨門妙法與兩間鹽行,曹使君提供他的威名與兵馬保證我們鹽行獨一無二的地位與擴張速度,余年兄則提供多年的經營經驗與人手,這便是一個牢不可破的鐵三角,此事恐怕想辦不成都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