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意向確定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想終結Alpha發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玄武炎黃紀、遲一分心動、末日之無上王座、道觀被拆后、夜燈、重生之皇后升職記
談判風暴愈演愈烈。 終于,華國的汽車企業也受不了誘惑和恐懼,紛紛來到深思集團,參與到談判中。 政府也開始跟江遠在私下里接觸,反復確認建立以深思集團為核心的電動車標準的可能性。 會場里,巨頭之間還在爭斗,每天都不停地上演著合縱連橫、合作背叛,爭吵無比激烈,遲遲沒個結論。 當然,如此多的汽車巨頭聚集,自然要有個結果的。 江遠一點都不著急,穩坐釣魚臺,反正他現在占據著前所未有的好時機。 電動車能源的新型鋰電池,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t9分布式電動機,超級輕量化材料低錳鋼泡沫全都在他手中,甚至連制造pm**電動機最關鍵的資源汝鐵硼也被華國跟rb一起壟斷了80%。 不論其他巨頭如何爭吵,自己是肯定不會虧的。 他的目的很簡單,推廣t9電動機標準,拿到法拉利,其他利益自然越多越好。 與鋰電池和低錳鋼泡沫不同,對于t9電動機,不僅其他公司想進口,江遠也想出口。 江遠的目的是賺錢并培養出足夠的配套廠商,其他公司的目的是賺錢并給自己逆向、學習t9技術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雙方對各自的目的心知肚明,其他公司不覺得江遠能這么快就研發出特別先進的電動機,他們估計t9就是一個或幾個關鍵點的產物。 他們認為,只要拿到足夠的t9電動機,再給他們的工程師一兩年時間,就能研發出媲美t9的的新電動機。 江遠則表示呵呵噠,你們開心就好。 等你們搞定t9的時候,我就再強化t9一次,那酸爽,嘖嘖。 總之,你們慢慢追吧。 多方會談持續了一周,終于有了大概的意向。 由于牽扯到多家汽車集團,整個協議極為復雜,江遠也沒心思全部看完。 關系到深思集團切身利益的大約有幾條。 首先就是眾人最關心的特許經銷權。 深思集團將按大區方式,向歐洲,亞洲,美洲三個大區,各發放四個t9電動機和低錳鋼泡沫的特許經銷權。 各大區之間不能對t9電動機和低錳鋼泡沫進行串貨,否則直接取消特許經銷權。 獲得特許經銷權的公司可以在本大區內隨意銷售t9電動機和低錳鋼泡沫,深思集團不得干涉,也不得直接進入歐洲和美洲大區市場。 你說什么,非洲? 哦,那是自由市場,大家隨意,各憑本事吧。 至于各大區內的汽車公司怎么分配這個特許經銷權,他們之間又如何劃分利益,江遠才懶得關心。 其次是新型鋰電池。 深思集團將保證每年至少有100萬塊的車用鋰電池出售給他們,價高者得。 然后就是深思集團的收獲了,這次是真正的大豐收。 法拉利90%股份到手。 凱迪拉克在淺灣市剛建好的汽車工廠一座。 該工廠極為現代化,只需要20名工人,他們帶領著1256名機器人,每天可以生產160臺凱迪拉克。 這解決了深思汽車的工廠問題。 各公司在華國建設的車用鋰電池工廠三座,電機廠兩座。 當然,為了公平地承擔這些代價,各個汽車集團之間又進行了復雜的利益交換。 至此深思集團沒花一分錢,就把深思汽車的架子搭了起來,同時還成功地把t9標準推銷了出去。 ...... ...... 談判成功了! 李晴瑜帶著眾公司代表笑吟吟地出現在媒體面前時,記者們就感覺到了結果已出,不由精神一振。 李晴瑜在準備好麥克風處站定,微笑著道: “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談判成功了。盡管最終合同還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確定,但是我們與十三家汽車公司已經達成了基本的合作意向?!?/br> “不出意外的話,六個月內,大量裝配了新型鋰電池、t9電動機的電動車就將進入市場!” “這些電動車跟特斯拉的400公里短腿車完全不同,由于使用了深思集團的多項新技術,它們的普遍續航里程將達到1500公里以上!” “我想驕傲的宣布,燃油車的時代過去了,特斯拉代表的老款電動車已經落伍,由深思集團開創的、真正的電動車時代即將到來!0排放即將成為現實!” 記者們頓時一片嘩然,誰都知道電動車是未來,但是想不到這個未來居然來得這么快。 前幾天才剛剛出現鋰電池突破的新聞,轉眼間電動機也突破了! 再一轉眼,十幾家車企居然達成了合同,開始大力猛推電動車。 讓人感覺整個世界仿佛按了快進一般。 另外,那些不在這十幾家中的車企怎么辦? 李晴瑜等眾人安靜了下來,接著道: “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深思集團即將獲得屬于菲亞特的90%的法拉利股份。獲得法拉利后,我們不會貿然改變它的現狀,法拉利將依舊保持獨立經營的形勢?!?/br> “當然也有改變,深思汽車專門成立了一個改裝法拉利的品牌dt。法拉利dt版將由法拉利公司和深思汽車共同打造,目的就是挑戰電動車的性能極限。dt之于法拉利,就像amg之于奔馳?!?/br> ...... 李晴瑜的發言很快傳遍了整個世界,本來還遮遮掩掩的電動車時代仿佛一瞬間就撲到了人類的臉上。 對于她的宣告,不同的人反應完全不同,有的吃驚,有的欣喜,有的懷疑。 連充電樁都沒建夠,就要搞什么電動車,你們在搞笑嗎? 到時候車輛數量遠遠超過充電樁數量,怎么解決? 沒有參與進去的車企自然五味雜陳,不屑,憤怒,甚至還有不可抑制的恐懼。 怎么這么快就談完了? 這種談判不是沒個兩三個月都不會出結果的嗎? 我們只是在觀望啊,沒說不參加??! 我連姿勢都沒擺好,你們就談完了! 我們怎么辦! 比他們更懵逼的是失敗者聯盟中的埃隆,他滿心地驚惶。 連電動機都突破了,我該怎么辦! 而且,你宣傳就宣傳,反復提及特斯拉干嘛! 我招你惹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