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6章
“陛下,這樣鬧下去也不是辦法啊,這早朝是商議國家大事的重要地方,豈能這樣一直鬧下去?!?/br> “現在國泰民安還好一些,需要處理的重大事情并不多,可是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商議,這樣一直鬧下去,豈不是要耽誤了國家大事?!?/br> “臣以為還是適當的給予安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更加重要?!?/br> 李東陽思索一番,想了想也是站出來說道。 “適當的安撫?” “那誰來安撫朕?” “朕也非常的不爽,非常的不開心?!?/br> “虧他們還是朝廷大臣個,國家棟梁,難道不明白早朝的重要性?” “不明白國家大事永遠是高于一切的道理?” “這是只是對他們的一點懲處,南京一事,還不全是江南士紳掀起來的波浪,要不是王守仁處理及時果斷,恐怕現在江南都已經烽火連天了吧?!?/br> “他們既然如此不知好歹,那就讓他們繼續鬧吧,傳旨下去,南直隸的科考名額再減少二十個,你們要鬧,那就鬧個夠?!?/br>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更氣了。 以前是沒脾氣,現在是脾氣大多了。 想到江南那些人的嘴臉就讓人氣的胡子都歪了,什么不重用他們江南籍的官員就要民不聊生,社稷動蕩,搞的好像大明少了他們就要滅亡一般。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群臣頓時就啞口無言了,再繼續說下去,搞不好弘治皇帝要直接取消南直隸的科考資格了。 本身削減了三分之一,現在又再減少二十個名額,這江南以后怕是要卷死了,想要考個舉人都要難如登天了。 “陛下,臣有一件喜事向您匯報~” 佀鐘看了看眾大臣,見大家沒有誰先站出來的意思,也是笑著站出來說道。 “什么喜事???” 弘治皇帝看看佀鐘,臉色好看了一些。 “陛下,根據我們戶部的統計,上月我們大明的稅收收入首次突破一億兩白銀!” 佀鐘拿出一份早就已經寫好的奏疏說道。 “一個月收到一億兩白銀?”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眉毛一揚,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有錢能使鬼推磨,他這個皇帝可也是嘗過了苦日子的味道,知道錢的重要性。 以前的時候,整個大明一年的稅銀也僅僅只有三百多兩銀子,年年國庫空虛,餓死老鼠,他這個皇帝連皇宮都舍不得修葺一下,為了節省開支,大幅度削減宮廷用度和支持。 自己過的緊巴巴就算了,弘治皇帝對此倒并不是很在意,關鍵是以前窮的叮當響,這當皇帝的想要做點事情,沒有銀子,什么都做不成。 軍隊軍備廢弛、缺乏訓練、邊防空虛,韃子年年南下劫掠,過年的時候連安穩覺都睡不好,生怕那天韃子就兵臨北京城下。 想要整治一番軍務,奈何國庫空虛,戶部尚書周經一句沒錢就頂了回來。 黃河泛濫,河南、山東年年鬧洪澇,想要修一修河提、治理黃河,又是一句沒錢給頂回來,只能夠每年向上天祈禱,這北方下雨的時候,下的均勻點,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要干旱,多了要洪澇。 這上天是覺得自己比什么都難,這下雨都實在是難以拿捏。 這沒錢的日子啊太難受了。 弘治皇帝縱有雄才大略,也是被這一文錢給難道了,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夠勤勉、勤勉,開完早朝繼續開小會,下午的時候還要召集群臣繼續開會。 會是一天天的開,可是國家的事情依舊如初,大明還是那個大明,始終沒有什么變化,百姓依舊窮苦,一場雪災就撕開了所謂盛世的假象。 現在聽到僅僅只是一個月,大明就能夠收到上億兩白銀的稅收,弘治皇帝豈能不開心。 一個月上億兩白銀,這意味著大明今年的稅收收入是要突破十億兩白銀的。 十億兩白銀,這可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也是一筆龐大到超乎想象的巨額財富。 要知道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文,而一文錢就可以買到兩個雞蛋,和后世的貨幣換算一番,一文錢和一塊錢差不多,這十億兩白銀就差不多是一萬億元。 盡管和后世相比,似乎好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現在可是大明,而且大明的人口僅僅只有后世的十分之一。 如此一算,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大明是何等的富裕了。 要知道即便是開征了商稅,大明的稅收依然很低,基本上都是十分之一左右,只有賭坊、妓院這種產業征收重稅,其它的產業稅收都很低,綜合稅率比起后世來要低很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一年的稅收收入突破十億兩白銀,可見大明的富裕了。 不僅僅是說朝廷有錢了,這也說明大明各個階層都很富裕。 工廠、作坊、商行都是納稅的主力軍,他們要是沒賺到錢,自然也就沒稅可交,換句話說,這稅收得多,他們自然也是賺得多。 “好啊,現在總算是有錢了,不至于像以前那樣,沒錢,什么事情都做不成?!?/br> 弘治皇帝高興的表示了肯定。 其實突破十億兩白銀的稅收也是早就已經可以預見的事情。 這些年來,自從稅務改制,成立稅務衙門,設立稅務捕快之后,朝廷的稅收收入都在逐漸的增長,而且這幾年,隨著大明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迅猛發展,稅收的增長非常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