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沈瑜看向同臺表演的其他三位藝術家。 女藝術家面前的一張紙上,已經畫滿圓圈。 另一位表演書法的藝術家,已經寫了幾張紙,正在挑選滿意的作品。 還有一位甩墨又畫線的藝術家,此時,大伙兒也看明白他的作品,那是一些抽象的線,組成了夸張的運動形象。不過,這種讓人在最后時刻才看明白的辦法,也是博得了掌聲。 第一階段的筆會結束之后,還有嘉賓講座等活動,大伙兒暫時休息,觀眾們陸續離開。 但是,很快有人來找華國工作組。 來找他們的是博物館的副館長和幾位嘉賓。幾人見到沈瑜之后,先后和他握手,對他剛才的創作恭維一番,最后,提出希望他能和表演書法的藝術家村山正,合作一幅作品。由沈瑜來畫,村山正來題字。主題就是松柏,寓意友誼萬古長青。 人家把調門起的這么高,梁持也沒有辦法推辭,看向沈瑜。 沈瑜想了想,應該算是好事,就點頭答應。 眾人注意之后,回到剛才的會議廳。 觀眾少了很多。 村山先生坐在觀眾席上,等工作組走近,他站起來,主動和沈瑜握手。 初次認識的兩人,相互吹捧一番。 沈瑜走到畫案前。這里經過重新布置,只留了一張拼合起來的大畫案,工作人員已經幫他鋪好一張丈二的楮皮紙。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沈瑜。 沈瑜面對眾多目光,泰然自若。他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既然是要畫松柏,巧的是博物館周圍遍植松柏。有很多幾十年,上百年的古樹。 他剛才已經看好了幾顆有特點的樹木,并且打好了腹稿。 想好之后,準備工具材料。 這一次,他的待遇比之前好了很多,有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幫他準備幾個干凈的筆洗與調色盤。 一位服務生,按照沈瑜要求,將墨汁研墨好,另有一位幫他準備顏色。 這張紙太大,只能站著完成。另有兩位服務生,站在旁邊,準備隨時幫著調整畫紙。 沈瑜拿起一只羊毫的抓筆,潤開筆鋒,筆尖在硯臺中輕蘸,再調墨盤里調勻。 然后,果斷落筆。 他一筆落紙后,沒有抬筆,直接運轉筆鋒如寫字一樣,畫出了一條墨線。 墨線逐漸加重,在畫面上彎折變化。 眾人看到沈瑜在緩緩走動中,穩定的運筆。眼看墨線就要畫到紙張的另一端,他的運筆方向一變,沿著剛才的墨線,又畫了一條短的平行線。 霎時間,掌聲響起。 觀眾們已經能看明白。沈瑜所用毛筆上的水墨逐漸減少,在一條墨線上,出現了由淡墨到飛白的筆墨變化。一條長的墨線,與一部分平行線,合在一起,組成了向左盤旋的樹干。 沈瑜全神貫注的作畫,沒有注意到觀眾席上多了幾個人。 第497章 榮譽,特殊禮物 沈瑜換了一種技法,用一只中號抓筆畫出樹干,樹枝,沒有換筆,接著就在預定好樹葉的地方,點上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墨團,墨團逐漸滲開,連成了一片片不規則的形狀。一顆松樹與一棵柏樹的基本型已經躍然紙上。 精彩的繪畫展示,逐漸吸引來了新觀眾,會議廳原本的觀眾席上的人越來越多。 沈瑜沒有看到,觀眾席上多了幾張熟面孔。 中野和幾個博物館的高層,坐在觀眾席前排。 中村矢也湊過來,向中野鞠躬。 中野回頭看去,是中村帶著幾個人來到觀眾席,估計有事情要說。 他點了點頭,中村低聲說了幾句話。 中野沒有回答,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坐下,回頭專注的看向沈瑜作畫。 沈瑜正在把幾只小號的毛筆并在一起。畫出成片的松針,點出柏樹的葉子。 樹冠的層次出現之后,開始用色彩渲染。由于紙張太大,他把兩只大號的羊毫筆并在一起,快速的刷上汁綠底色,用石青點染部分樹葉的區域。等到渲染的工作完成,他請工作人員將畫懸掛起來,觀摩整體效果。 他休息一會兒,重新調墨調色開始勾皴樹干的紋路,點染樹葉。 用淡墨在主景周圍,簡略畫出錯落有致的樹叢。勾勒完成之后,鋪上了一層淡墨,讓色調統一。最后的幾筆渲染中,淡淡的墨色在畫白畫面的空白處,隱隱構成了朦朧的遠山。他放下筆,向工作人員示意完成。丈二的大畫被掛起,再次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村山正看到這里,緩緩站起。他看沈瑜作畫的時候已經想好了題字的辦法。 沈瑜沒有用大面積的潑彩,是因為沒有人和他比視覺沖擊力了,回歸于傳統繪畫。 畫紙重新鋪好,村山正選擇了一只大號的羊毫筆。 沈瑜很擔心,村山再次使出甩墨和假名的辦法,把畫面弄壞。 不過,村山沒有搞怪,而是緩緩的題寫了四個漢字,萬古長青。 這四個字用的是隸書,結體像張遷碑,起筆收筆的時候更為自然,有金石韻味。 這四個漢字,贏得了諸如觀眾們的全體掌聲。 沈瑜選擇了畫面的另一個部分,開始落款。之后,博物館高層和嘉賓當中擅長書法的人,也各自在相應的位置落款。 這些落款選擇的位置經過了衡量,讓這幅畫多了一絲趣味。不過在沈瑜看來,還是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