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張鞠看到是版畫,就沒有重視,說道:“版畫不是印刷的嗎,也很珍貴嗎?” 沈瑜說:“你的想法是一個誤會,曾經有那么一段時間,版畫用來宣傳。那種畫的確是很難被人珍藏,但也是一個時代的文化體現。 這套版畫可不一樣?!?/br> 他把乾隆命郎世寧等人制作得勝圖的來歷說了一遍。 張鞠這才重視起來:“這么說來,這東西是有來歷的,你是怎么辨別出它的真假的?” 沈瑜說:“辨別版畫,著重看紙張、印痕和作者簽名,即使過去對版畫印量的控制不如現在嚴格,但一般來說,版畫家都會在每幅原作簽上自己的名字,因此以作者簽名進行真假辨別,是最為重要的。與簽名同樣重要的就是觀察紙張,因為每個時期的印刷紙張都有各自的特點,這就需要知識與經驗積累了。上述兩招,是造假者以高精度掃描、重新刻板來造假也無法解決的。此外,以手感來分辨印痕,則是區分真正版畫或復印品的最簡便方法。 這套版畫要從紙張和印制以及簽名去判斷?!?/br> 兩人看過了古董,開始吃飯。 沈瑜估計張鞠吃的差不多了,他才說起自己的疑慮:“我有點為難,要捐給哪個部門?” 張鞠邊擦嘴邊說:“你自己喜歡捐給誰,就捐獻誰?!?/br> 沈瑜笑著說:“我把理由說出來,你可別笑我太功利?!?/br> 張鞠說:“沒事兒,你說?!?/br> 沈瑜說:“我以后要開展藝術品業務,所以,少不了和人家文化機構打交道?!?/br> 張鞠會意,思考半晌,說道:“就像你所說,這套版畫有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我想,你最好捐給咱們本地的博物館。有利于你和本地機構搞好關系。 但是,我估計你即使捐給他們,他們未必留得住。如果真像你說的,這組版畫,是乾隆時期平定叛亂的得勝圖,很有可能一些重要的機構,會向國家申請?!?/br> 沈瑜問道:“你的意思是,全部捐給咱們本地的博物館?!彼氲玫皆敿毜闹更c。 張鞠點頭:“先捐出去,別人怎么做,那就是別人的事情了?!?/br> 她想了想,補充說道:“如果可以的話,我和你一起去?!?/br> 沈瑜笑了:“我正想這么說,又怕你太忙,不好意思開口。另外,有個事兒要問你,假如,我以后要經常把東西帶回國內。這個通關手續,能不能減少一點?或者說你能不能給我介紹個熟人呢?” 張鞠鄭重其事的說道:“違反規定的事兒,你就別找我了。給你介紹熟人可以,但是你別坑人,萬一你帶回來的東西很敏感,手續恐怕更是少不了。最多,能保證你的物品安全?!?/br> 沈瑜說:“我沒想違反規定,能保障安全就好?!?/br> …… 第二天中午,濱海博物館。 沈瑜開車到了博物館門口,已經看到了有人在等候。離得近了,能看清楚其中一位是之前見過的田副館長。 張鞠坐在副駕駛,對沈瑜說:“旁邊那個人,我記得好像是他們的辦公室主任?!?/br> 沈瑜原本打算在博物館外停車。 可是,那位主任看到沈瑜的車之后,立刻跑了出來招呼:“張科您好,沈先生,直接把車開進去,給你留好停車位了?!?/br> 沈瑜還是第一次有這待遇,直接開到了他們內部的停車場。兩人下車,田副館長和梁主任走了過來:“歡迎張科,歡迎沈先生到來?!?/br> 田副館長給沈瑜介紹了梁主任。 沈瑜說:“田館長,梁主任,還麻煩您二位親自來接?!?/br> 田副館長滿面笑容,說道:“您做出善舉,又幾次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當然要重視,等一會兒,館長也會來?!?/br> 張鞠和博物館方面很熟悉,寒暄了幾句之后,幾人一起來到展館辦公樓的會議室。 沈瑜把自己帶來的兩件青銅器和一組版畫拿了出來。 博物館方面館長早已安排好了鑒定組。負責古文化和繪畫的幾位研究員,分別開始鑒別這兩件古董。 田副館長和梁主任一直陪著沈瑜、張鞠聊天兒。但看得出來,他們更關注的兩組鑒定的結果。 古文化工作室的主任帶著兩位研究員,反復研究銅鏡之后,走過來對田副館長說:“田館,我們看過了,銅鏡沒什么問題,雖然有裂紋,但很有研究價值。對于研究宋代的工藝與審美,還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我們這里有唐代的銅鏡,也有清代的。如今有了宋代的銅鏡,算是填補了一塊空白?!?/br> 這時,另外兩位研究員完成了青銅帶鉤的鑒別,把意見傳達給田副館長之后,這位研究員說道:“這枚青銅帶鉤雖然有損壞,但它體現了戰國時期北方民族的生活,所以,意義更為重大?!?/br> 田副館長聽過匯報,考慮片刻后,說道:“幾位辛苦了,我會盡快向館長匯報?!?/br> 他對沈瑜說道:“沈先生之前捐贈過一塊漢代的石硯,這次又帶來了一枚宋代的銅鏡。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等李館長忙過工作,讓他來感謝你?!?/br> 沈瑜說:“您太客氣了?!?/br> 美術館的研究員,鑒別過版畫之后,對田副館長說:“田副館長,這組版畫從紙張和印刷來看,符合那個時期高盧國銅版畫的特點,屬于雕刻印制都非常精美的作品,我們館藏的版畫,都是近百年的作品。收藏乾隆時期的銅版畫,還是首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