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胡云霞說:“你連西點都會做了?” 沈瑜說:“現學現賣。對了,你考慮好了嗎,是想在這里做店長,還是想到烘焙店里做店長?!?/br> 胡云霞說:“我在這里工作已經習慣了,烘焙店那里我沒有經驗,所以沒有把握。你開店的時候,我可以先過去支應一陣兒,如果能適應,我就去烘焙店,如果不能,我還是在這里工作吧?!?/br> 沈瑜說:“看來還是需要找職業經理人。讓你一人兼顧兩家店,確實有些累?!?/br> 工作談完,他從隨身的包里拿出了禮物,依舊是一件小首飾。 胡云霞十分喜歡,邊試帶邊說:“那么遠的路,你還要帶禮物回來。謝謝?!?/br> 沈瑜說:“你喜歡就好。我找時間約約張姐。咱們幾個朋友找地方聚一聚?!?/br> 胡云霞說:“好啊,我等著你的消息?!?/br> 沈瑜離開店鋪,撥打張鞠的手機號。 張鞠很快接通:“喂,沈瑜,聽說你回來了。事情辦理的還順利嗎?” 沈瑜聽張鞠的聲音,似乎興致不錯,就笑著答道:“借您吉言,一切順利。您最近工作不忙嗎?” 張鞠說:“還行吧,最近事情不多。你出去一趟,有沒有什么見聞要跟我們說說?在國外有沒有撿漏?” 沈瑜說:“不只是撿漏,還撿了兩件青銅器?!?/br> 張鞠說:“什么時候看看—”她的話語戛然而止。 沈瑜聽到的電話里似乎是有什么東西被碰到的聲音。 “張姐,你沒事兒吧!” 張鞠的聲音變得緊張,她問道:“你沒說謊嗎?青銅器是?新的還是老的?生坑還是熟坑?” 沈瑜笑著說:“張姐,您也是行家了?!?/br> 張鞠說道:“你別打岔。趕緊說說怎么回事兒?我跟你說,這東西特別容易出問題,你打算怎么處理?” 沈瑜說:“我把東西帶回來,可沒打算初自己收藏,是想找個博物館捐出去?!钡?/br> 張鞠送了一口氣,放松之后,開玩笑的說道:“不錯。很有覺悟嘛,小鬼?!?/br> 沈瑜一撇嘴:“哎,您這叫什么話,明明就是覺悟很高。你如果有時間來幫我參謀參謀。怎么捐贈?” 張鞠說:“如果你沒事兒,晚上我去你那兒?!?/br> 沈瑜一口答應:“沒問題?!?/br> 下午的課結束,他開著車回到了家中,簡單準備了兩個菜,就聽到門禁聲響。 …… “張姐,快請進?!?/br> 張菊走出電梯,看到沈瑜已經在門口等候。她一進門問道香味,就問道:“你準備飯菜了,這么香?” 沈瑜說:“估計你沒吃飯,先吃飯在看東西?!?/br> 張鞠說:“吃飯的事情不急,我先看看,你帶回什么好東西來了?!?/br> 沈瑜帶她走進書房,拿出了青銅帶鉤和青銅鏡。 張鞠看了一眼,問道:“這就是你說的青銅器?就這么兩個小玩意兒?” 沈瑜又好氣又好笑,說道:“怎么著,還瞧不起這兩個玩意兒?” 張鞠說:“我聽你的語氣,還以為你帶回個青銅鼎來,沒個青銅鼎,起碼也是個銅尊或者銅壺?!?/br> 沈瑜翻了個白眼:“張姐,您真是瞧得起我,銅鼎那是一般人能買到手的嗎?通尊什么價?我能買得起嗎?至于銅壺,我又不賣茶湯,我要銅壺干什么?” 張鞠急忙說道:“哎呀!對不起,我說錯了。我也是太激動了,以為你能撿大漏。你這個兩件東西,銅鏡我大概能認出來,另一個是什么?” 沈瑜把這兩件青銅器略一講解,張鞠這才重視起來:“有真沒看出來,這么個小東西,還是戰國時期的。你的意思,這東西是出土的?” 沈瑜說:“別的我不敢斷言,這件帶鉤一定是出土的。你看,鉤頭斷了,甚至連背后帶鈕都砸歪了。這一定是入葬的時候,砸壞的?!?/br> 張鞠問道:“為什么會在陪葬的時候砸壞?” 沈瑜解釋:“古人安排陪葬物品的時候,會把帶鉤與衣服一起收拾停當。為了防止帶鉤脫落,會把鉤頭給鎖死。但是這種cao作是很難的,很容易把鉤頭砸斷。如果你仔細看,這件帶鉤上面就有榔頭砸過的痕跡。所以,帶鉤在入土的時候,已經有敲砸的痕跡?!?/br> “原來是這樣?!睆埦先粲兴?,問道:“如果帶鉤的鉤頭被鎖死,還有敲砸的痕跡。那就有可能是陪葬過的物品?!?/br> 沈瑜說:“這是判斷的依據之一,還要整體的分析?!?/br> 張鞠想等了一會兒,才繼續問道:“銅鏡上面的裂痕又是怎么回事?” 沈瑜買到銅鏡之后,已經用修復空間進行了簡單的修復。他可沒有完全修復,畢竟是從鈕約的古玩店里得來的物件。若是完全修復后再捐出去,容易被人看出問題。 他只是做了簡單修復,讓鏡子重新接起但裂痕還在。 沈瑜解釋道:“這件東西,應該是挖掘出來的時候,被重物敲中,不慎損壞。這件東西已經不能經受碰撞。否則很容易斷裂。即便如此,銅鏡是頭模鑄造,還是能很好的體現北宋時期的工藝和審美標準?!?/br> 第255章 捐贈青銅器,平地起波瀾 沈瑜等張鞠看過兩件青銅器,又拿出了得勝圖版畫。 “這套版畫也是我剛淘回來的東西。準備一起捐出去。您也幫我衡量一下,捐給哪家機構比較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