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他看了看沈瑜,笑著問道:“你是不是還買了別的東西?” 沈瑜說:“還有兩樣,咱們一件一件的看?!?/br> 他拿出了一卷經文集錦。 林老板說:“這里沒地方看,你先等一等?!?/br> 他讓服務生抬來一張長條案。 沈瑜在條案上,展開經文集錦。 林老板只看了一部分,遲疑著說道:“這卷經文是伏桑的抄經,是這條街上的藏經閣的東西?” 于老師問:“你今天怎么買的都是扶桑的文物?” 沈瑜說道:“是啊,我也覺得奇怪,今天連續遇到的兩件伏桑古玩,都適合入手?!?/br> 于老師說:“我不太懂書畫,對于古籍善本也不擅長。你是怎么看的?” 沈瑜說的:“這卷經文,最后裝裱的時間,應該是19世紀。我購買的時候,是按照19世紀的經文價格收購。 其實,這里面收錄的21則經文,時間跨度很大?!?/br> 他指著第一則經文說:“您二位請看,這是典型的元代高麗紙,之后的幾則經文,有明代的紙張,也有同時期伏桑的紙張。 所以,這卷經文集錦的時間跨度,是從咱們國家的元代開始,一直到清代。我個人認為,經文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另外,這上面還有一位名人的手稿?!?/br> 他指著一休宗純的款識說道:“二位請看,這上面的落款是宗純謹書?!?/br> 于老師和林老板對書法鑒定都不擅長,不知道這落款代表著什么。 沈瑜解釋:“這是一休和尚的落款?!?/br> 于老師與林老板愕然:“竟然是他?!” 沈瑜說道:“一休和尚的書法繪畫落款,有時署名一休宗純,也有用宗純謹書落款。這個落款,可以與伏?,F存的一休和尚的書畫進行比對?!?/br> 于老師說:“你就是憑著這幾點判斷,才買下這卷抄經的?” 沈瑜點頭。 于老師說:“我不太懂這個書畫市場行情,但是,你這么判斷有點兒冒險。畢竟,國人未必愿意收藏這類古董?!?/br> 沈瑜說:“我不急,可以慢慢等?!?/br> 林老板說:“魔都這里,每年九月都有幾次大的秋拍,你可以拿來試一試?!?/br> 沈瑜將經書收好,把春壽寶盒拿了出來。 他把寶盒放在條案上,對于老師和林老板說:“我今天買了三樣東西,請你二位給掌掌眼?!?/br> 林老板拿起寶盒,看過內外的細節,然后問道:“銅胎插絲琺瑯,這不還是寶嵐堂的春壽寶盒嗎? 我們很多人去看過,當時給出的判斷是,清末的仿品。你花了多少錢買的?” 沈瑜說:“一萬元?!?/br> 林老板皺了皺眉:“這價格不能算虧,但是也不低?!?/br> 第124章 仿品與真品,一目了然 于老師看過春壽寶盒,直接了當的說道:“小沈,你買這個盒子,有些莽撞了?!?/br> 沈瑜問道:“于老師,您是擔心我買了假貨?” 于老師搖頭:“你這只盒子不是假貨,但是銅胎掐絲琺瑯的寶盒,價值并不高?!?/br> 林老板說:“壽春寶盒,多為漆器制品。最早在明代嘉靖時期已有制作。乾隆時期仿制了一批剔彩雕漆春壽寶盒,無論質量亦或藝術水平,都可與嘉靖時期的制品平分春色。因為我也玩漆器,所以收藏了一件兒,你們在這兒稍坐,我拿點兒東西給你看?!?/br> 說罷,起身離開。 于老師說道:“林老板的收藏還是很豐富的。我估計,他是去拿他的春壽寶盒。 沈瑜不由得好奇:“這個林老板也收藏了壽春寶盒?”他聯想到剛才的介紹,立刻問道:“不會是漆器的壽春寶盒吧?乾隆時期的?” 于老師點了點頭:“嗯,你反應夠快。一會兒看看他的藏品,你就知道,他為什么說這個銅胎的寶盒價值不高了?!?/br> 沈瑜心想:“這還真是巧了,居然能見到乾隆時期的剔彩漆器?!?/br> 過了一會兒,林老板捧著一個錦盒回來。他打開錦盒,拿出一個紅色調為主的剔彩漆盒。 沈瑜看客一眼,就明白了,難怪林老板和于老師都不認同銅胎琺瑯彩的春壽寶盒。 兩只樣式紋樣相同的盒子放在一起,剔彩的寶盒顯得很大,其直徑大概是銅胎寶盒的一倍。 沈瑜問道:“林老板,您這盒子的直徑大概是40cm?” 林老板答道:“我量過,39.5cm?!?/br> 沈瑜心想,這只剔彩寶盒端莊大氣,有皇家氣派,應該是真品。 林老板拿起盒蓋,對沈瑜說道:“這只乾隆剔彩春壽寶盒,是我8年前花重金買來的。你看,蓋盒圖案雕刻細膩,布局巧思滿溢,呈圓形,蒸餅式,子母口?!?/br> 他放下蓋子,拿起盒子的另一半,從底部開始講解:“這里是矮壁淺圈足,底部及盒內髹黑漆?!?/br> 林老板說完盒子的造型,把蓋子還原,讓另外兩人可以看到整體紋飾。他繼續說道:“寶盒外壁通體剔彩髹朱、黃、綠三色漆,以黃、綠漆作錦地,朱漆主題紋飾。蓋面圓形開光,開光內雕聚寶盆,盆內滿盛珍寶,映射出萬道霞光。上托‘春’字,因“春”字具有一年復始、萬物更新之意,故可象征長壽和新生。這是明清時期經典裝飾。 春字中心圓形開光,居中壽星端坐于青松下,手持書卷,書面有太極符號?!按骸弊謨蓚雀鞯颀埣y,四周襯托彩云。盒壁上下各有四組開光,內雕任務故事圖。開光外斜格錦地壓雕雜寶紋,開光之間雕雙魚、牡丹、寶傘、寶瓶、盤長結、寶蓋、法螺、法輪等八吉祥紋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