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老蕭搖頭:“以前哪些都是小男生,不懂事兒。今天這位比較穩重,有些本領,好像懂古玩呀,也不像那些小男生,只會圍著女生轉?!?/br> 蕭峰問道:“爸,您怎么知道他懂古玩的?” 老蕭把在市場上看到的事情,對女兒說了一遍。 蕭峰若有所思。 第10章 隱藏的線索 “你買個箱子做什么?” 沈承見兒子搬了個木箱回來,急忙追問原因。 沈瑜說道:“這是樟木箱子,我買來準備裝舊書用的,也不貴,幾十元錢?!?/br> 沈承叮囑兒子不要胡亂花錢,便不再過問。 沈瑜放好箱子,將幾本書拿出來,分別為清刻本詩經與明代金剛杵配了個盒子。 他點開游戲面板,查看金剛杵的詳細信息,這件金剛杵的全稱應該是,明-永樂-鐵鋄金銀獨股杵。 雖然是鐵杵,但是,因為這一次購買,游戲給出了法器鑒定初級技能的獎勵。 沈瑜把幾樣文物收好,騰出書桌,攤開桃源記,開始查找書中的線索。 翻看一遍,書中并沒有夾頁一類的線索存在,無奈,他只能開始從頭閱讀內容。 這本書的作者,筆名飄零客。小說出版的時間,距今大概有一百年的時間。 沈瑜買到的是第一版,印刷的冊數約摸五百本。他暗自慶幸,經歷一百年的時間,作者也不出名,這本書居然幸運地保存下來。 這本書的作者,講述了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 清朝滅亡,一些遺老跑到濱海這座城市居住,期間發生了種種荒誕無稽的事情。作者虛構了一個莊總兵,把沒落王孫的荒唐生活,大大諷刺一番。到小說的最后,租界換了主人,桃園不在,大夢方醒。 沈瑜用了一天的時間,終于把這本書讀完。 讀完之后,電子提示音響起。 玩家發現隱藏線索,城市的歷史,請玩家尋找城市的過往,用畫筆記錄城市的變遷,尋找藏在老建筑中的故事。 任務一,請將桃源記中出現的角色,與現實中存在的人物正確對應。要求:尋找十位以上的原型人物。 任務二:這些人曾經的故居,如今變成了什么樣子?用畫筆記錄十棟老建筑。玩家請注意,老建筑中,是否還有可待發掘的東西? 呼,沈瑜送了一口氣,總算找到了。 看明白任務,他很快把小說中的人物列出來。從網上尋找城市檔案,通過用諧音、隱喻的辦法,把曾經在這座城市居住過的遺老遺少們,和書中的人物一一對應和起來。 沈瑜手頭的一張白紙上,很快就寫滿了的人名與職務。 不查不知道,居然有100多名遜清遺老,先后來到濱海蟄居,其中,身份顯赫者不乏其人。 他數了數,查到的人物中,僅副大臣(侍郎)以上者就有20多人,像恭親王溥偉、內閣協理徐世昌、郵傳部大臣盛宣懷、軍機大臣吳郁生、鐵路大臣呂海寰、法部侍郎王垿、京師大學堂監督劉廷琛、兩江總督(曾任山東巡撫)周馥、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云貴總督李經羲、兩廣總督岑春煊等,至于各府、州、縣級官員,更是不勝枚舉。 沈瑜把歷史中的人,與小說中的人物,一一對應起來,能夠明確身份的人物,大概有十五人。 他倒吸了一口氣。 這些人個個身價不菲,他們在濱海留下了多少文物,恐怕很難計算。再聯想到手頭的任務,對后面要做的事情,更加期待。 他查閱資料,把這些遺老舊居所在的位置,詳細記錄下來。 第二天一早,沈瑜背著畫箱來到了守成路。 按照城市志記載,第一個來到濱海的清朝遺老,應該是那桐。 他很快找到了那桐的舊居。這棟老建筑的一部分,已經變成了一間老字號的鐘表眼鏡商店。 他不好意思一直站在商店門外,于是,圍著這建筑走了一圈,選了一個好的位置,支開畫架,開始完成任務。 熙熙攘攘的人群,偶爾會有人對他的工作感興趣。 沈瑜不在乎這些人的目光。 這棟老建筑幾經變遷,很多地方已經被改動過,通過虛擬地圖可以確定,這里面沒有什么可以發掘的藏寶。 兩個小時的時間,沈瑜完成了一張水彩畫。 他點開游戲,任務完成度達到了百分之十。 看看時間還早,他又走向下一處建筑。 曾經的濱海,華人居住區和洋人居住區涇渭分明。 清朝的遺老遺少,為了安全,他們的舊居都選在當時的巡捕房周圍。建筑的位置相對集中,這也方便沈瑜尋找。 任務沒有時間限制,沒有金錢的壓力,他安步當車,徜徉在古老與現代交織的街道上,享受著尋找的過程。走走停停,偶爾買一杯果汁,坐下來休息,讓他十分愜意。 不知不覺,一天的時間過去。沈瑜找到了三棟老式建筑,畫了幾幅水彩畫。 愜意的時光過的很快,三天的時間里,沈瑜一共找到了十二棟老建筑。 沈瑜在地圖上發現,兩棟老建筑里面,有幾個藍點閃爍,這意味著,其中有未曾發現的文玩或者書畫類的寶貝。但是,這些老建筑皆有歸屬,他只能望寶興嘆。 任務完成之后,游戲提示音響起:玩家請注意,探索任務完成。開啟第二階段線索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