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一灘渾水
豪門大宅之中的條件,相較起艮莊強了不是一星半點。王續的這一覺睡得異常踏實,日上三竿猶自未覺,倒是早起的杜弋按奈不住,主動跑了過來。 “天氣不錯,正好去城中四處轉轉,南宋的經濟可是比盛唐還要發達,你就不想看看嗎?” “想去看什么時候不行,我們暫時回不去,這座城又跑不了……” 王續仍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但終究是擰不過性質頗高的杜弋,被他從床上揪了起來。 沈府丫鬟傭人本來就少,加之沈元義又常年待在京城,屬于他的這處院落中,更是難得看到個下人的影子。還是在杜弋的指點下,王續才找到儲水的大缸,簡單洗漱了一番。 初冬的天氣,作訓服早已難耐寒涼,沈家也還未給他們準備新的衣物,二人便仍舊穿著艮莊的那套粗布衣衫,相攜出了門。 早在艮莊那時,二人便養成了我行我素的習慣,出門前也并未想著給誰打聲招呼,但今天卻好巧不巧地在跨院門口撞上了歸來的沈元義。 昨夜與兄長長談之后,天色已然微明。常年與軍伍為伴,偶爾熬上個把通宵,對沈元義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他索性也不打算再睡,便又到門房中同祥伯聊起了天,待見得辰差不多了,這才折回自己的院子。 侄兒的這些師兄弟初來到紹興,人生地不熟,聽聞他們要出去,沈元義本有心勸阻,但想起對方那通天的本領,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轉而叮囑一番,拿了兩錠銀子給二人,還是任由他們去了。 沈韓徹夜未歸,沈元義自然是撲了個空,待他滿心疑惑地再次來到正堂之時,卻見大哥沈元仁,三弟沈元禮,以及三弟的長子沈從風此刻都在屋中。 沈韓失蹤之后,沈家除了老三的一對兒子,便再無所出,沈從風實際上一直被當做沈家的希望,在著力培養。這個孩子性子耿直,與沈元義有幾分肖似,行事也頗為的爭氣,近兩年已可算是上得了臺面,不像他的孿生弟弟沈從雨那般少年紈绔,游手好閑。 大家相互見禮落座之后,快言快語的沈元義便自向沈元仁問道“剛才我見從云并未在我的院中,不知他人去了哪里?” 沈元仁臉色一黯,無奈地嘆了口氣,“他在后院佛堂自己母親的靈位前跪了整整一夜,不肯回來,方才我已讓萍兒再去喚他了?!?/br> “哎,當真是個至情至孝的好孩子!”這回倒是老三沈元禮開口把話接了過來,“如今從云回來,對咱們沈家可說是件天大的喜事。只不過,聽聞他隨那位老神仙出家學道,隱世多年未出,怕是對這凡俗之中的人情世故,爾虞我詐,短時間內難以應付,大哥還要多多教導他才好,切不可太急功近利,以免……” “老三,你什么意思?”沈云義從旁聽得忍無可忍,出言打斷道,“從云已然成年,他此番回來,自當接手長房中的各種事務,這既是替他父親分憂,也是咱們沈家的祖制,哪輪得到你在這里說三道四?!” “二哥,你說的這是哪里話來?我何曾說三道四了?”沈元禮一臉委屈,道“從云侄兒多年未在家中,對咱家的事情全無所知,自然一時半會地無法上手,我也是怕難為了孩子不是?” “哼,”沈元義不屑地輕哼了一聲,“從云你連見都還不曾見過,怎就知他上不得手?你的那點小算盤,瞞得過誰?” “你……” 沈元義這樣一說,事情等于挑到了明處,沈元禮剩下的那些話倒還真的不好再說出口。 見屋中的氣氛一時間尷尬起來,沈元仁擺手止住了二人間的爭執,“從云昨天剛回來,一切的事情我也都還沒有想好,至于后面的安排,還是等等再說吧!” “大哥,有些事情可不能再等了!”沈元禮聞言,面現焦急之色,“咱家眼下的狀況,大哥你最為清楚,若是再要折騰,恐怕沈氏滿門的性命都要搭進去了??!” “哼!危言聳聽!”沈元義不屑地說道“我倒想看看,哪個有膽子敢要沈家滿門的性命!”。 沈元禮這回也不再留情面,梗著脖子,大聲分辯道“二哥,你常年不再家中,生意上的事情你又知道多少?如今這場朝廷買撲,咱們瓷窯里的貨色本就遠不及吳家,爭是肯定爭不過的,還不如送個順水人情,也免得惹惱了吳家背后那人!” “爭不過也要爭!縱使是敗了,也要敗得有尊嚴,那些跳梁小丑,你怕了,我沈元義不怕!三房的東西你愛送誰送誰,但大哥的事還輪不到你來做主!”沈元義亦是半步不退。 兄弟二人吵嚷聲中,沈元仁只覺頭痛欲裂,陣陣目眩。他無法站出來,明確去支持哪一方,沈元義的血性他也不是沒有,但擺在眼前的事情確實讓他有種回天乏力之感。 沈家的生意雖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最大的兩塊卻是分別由長房經營的瓷器,以及三房掌管的織造。 有宋一朝,始終沿用了前唐的買撲制度。這種制度類似于后世的政府采購,朝廷為了滿足官員和軍隊的日常用度,一般選擇三年一次向民間招撲各種物資,中標者便可獲得官商身份,按照規定的時間、數量、質量等等,向朝廷供應貨品。能夠在朝廷的買撲中獲勝,不但能夠獲取大量的穩定回報,對于商戶來說,更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多年以來,朝廷對瓷器與制造的兩項買撲,曾一度被沈家牢牢掌于手中,從未旁落。但自打沈元仁的岳丈韓侂胄出事之后,沈家的境況卻是一日不如一日。同城巨賈吳家,仗著自家與背后的勢力,很快便把織造一行搶了過去,現在他們又盯上了沈家經營了近三十年的官窯生意。 事實上,老三沈元禮所言也并非都是危言聳聽。吳家的瓷窯雖然在規模上暫時還無法同沈家相提并論,但他們覬覦這行時間已久,近年來又不惜花費重金,在全國籠絡手藝高超的匠人?,F如今,單論瓷器的貨色品相,沈家確實已無優勢可言,更遑論對方背后還有著強硬的靠山。 眼見沈元仁揉著額頭,半晌無語。從一開始就沒插言的沈從風開口圓場道“大伯,二伯和父親說的都不無道理。依小侄之見,咱們不如等兄長過來,看看兄長的意思,再做決定!” “對!咱們從云可是個有大本事的,等會兒看他怎么說?!?/br> 沈元義雖然打小不喜歡攻于算計的三弟沈元禮,但卻和沈從風這個侄兒很投脾氣,此時聽他這樣說,便也出言附和道。然而,他們的話音方才落地,卻聽一個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二叔抬舉了,我哪有什么本事。沈家的事情,我從未參與過,更不會有什么意見,你們做主便好!” …… 沈府坐落在紹興南城,佐鄰所居之人非富即貴,乃是一副鬧中取靜的格局。 出了沈府正門,沿中興大街向北,過了新河,及至運河中間的這段區域,便到了整座紹興城中最為喧鬧的地界。這里水域縱橫,沿河兩岸酒樓茶肆林立,人流往來穿梭不斷,一派江南水鄉的繁華盛景。 杜弋和王續一路興致勃勃,直至此時,行至一棟白墻黑瓦的宏大建筑門前,方才停住腳步。二人早上出門前并未用過飯,剛剛又走了不少的路,腹中已是饑腸轆轆,便想著先將肚子填飽再說,而這處名叫望月樓的地方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就這里吧,我是餓的走不動了!”杜弋摸著空空的小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