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他有注意到毛思嘉本來有一個拒絕的傾向,但看清楚筆記本封皮之后,立刻就猶豫了。雖然學習筆記這種東西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是什么獨一無二的東西,毛思嘉在旅游公司這種單位上班,類似的資源就算難弄一點兒,也不是弄不到。 之所以會因為看到封皮就改變主意,猶豫起來,大概是因為有別的特殊原因吧。 “知道??!當然知道了!”毛思嘉小雞啄米一樣點頭,然后滔滔不絕地說起黃宗海先生的生平履歷,就像每一個和別人安利自己愛豆的追星女孩兒一樣。中間好懸注意了一下,才沒不小心把以后的事情也帶出來。 這下黃記者是真的驚訝了...雖然猜測毛思嘉可能知道父親的名號,但真的這樣了解還是出乎意料的。 這個時候可不是幾十年后,想要知道一個人的生平是再簡單不過的人。哪怕這個人不是什么公眾人物,只要他使用一些社交平臺,有對外‘曬’自己的舉動,就能使用電腦和網線對一個人的生活有一定了解。 如果這個人還是一個公眾人物,那就更不要說了,幾乎是一搜索,就會有海量的信息出現。 黃宗海先生是毛思嘉崇拜的人,她甚至做過黃宗海先生的簡報集!對于其生平怎么可能不了解! 但對于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是另一回事了,雖然這個時代的人和黃宗海先生生活在同一時代,但論了解全面可能真的不如幾十年后的毛思嘉。這不只是因為毛思嘉關心這個人物,而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不關注。 要知道這個時候肯定也有不少讀書的人,通過黃宗海先生的譯本了解到了一些外國文學。經常讀外國文學的人對于譯本的好壞有自己的判斷,時間久了自然會對譯者有所了解。 但即使是這些人,恐怕也沒有毛思嘉了解的多。 這是資訊的勝利! 幾十年后資訊豐富不是這個年代可以相比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搜索手段的進步。 這個時候想要了解一位名叫‘黃宗?!姆g家,要怎么做呢?首先要找出所有他翻譯的書籍,光是這一點就很難了??吹揭槐緯?,可以根據封面或扉頁上的信息確定譯者就是黃宗海先生。但是想要知道黃宗海先生還翻譯過那些書籍,這就有些困難了。 這個時候都不知道向誰打聽去!至于說搜索,那更是天方夜譚。 其實早幾年的時候還有圖書館可以去搜集資料,但現在圖書館也沒法去了,就連這條路也斷了——然而,圖書館,而且是這個時代,沒有計算機輔助的圖書館,在這樣的圖書館查資料,其效率和資料的全面性也沒有什么保障。毛思嘉清楚地知道黃宗海先生的生平,這其中還包括沒那么公開的信息——這個時候要全面了解黃宗海先生的工作成果,雖然麻煩了一些,但只要肯下功夫,也總是能夠做到的。 可私人一些的事情就不是那么簡單了,早年間的生平,甚至一些個人、時代的糾纏與徘徊。如果不是認識當事人,怎么可能知道呢? 當然,這對于后世的人來說就不是問題了...名人事跡都被研究了一通。得幸虧黃宗海先生身為翻譯家沒那么顯眼,不然的話,感情史恐怕也會被切片研究,最終得到一個似是而非,然而卻非常符合幾十年后人們審美的愛情故事。 然后...然后成為民國劇的取材之一。 “你真是非常了解我爸爸...如果我爸爸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這么喜歡他,一定會非常得意的?!秉S記者語氣有一些揶揄。事實上,黃宗海先生確實是個很風趣的人。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認識女學生了,這是他的作家好友在作品里提起過的。 是一種朋友間的打趣。 “那是當然,因為宗海先生是我崇拜的人,我一直想成為翻譯家——”說到這里,毛思嘉才從滔滔不絕的激動中停下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不是太說大話了?” 相比起毛思嘉的自我反省,黃記者才真正覺得沒招架住?,F在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的工作不說完全停滯,至少是相對停滯了。這個時候想要成為翻譯家?與其說是說大話,不如說是‘傻’吧。 “并不會...我家老爺子你這么大的時候,還沒你外語會的多、說的好呢!”雖然有些‘傻’,但黃耀升想要維護這份‘傻氣’。 “我也要做翻譯家!”這是黃耀升小時候說的,他是一個始終視自己父親為榜樣的孩子,到現在為止父親依舊是生命里不可逾越的高山。當時年紀小,會說出這樣的理想真是一點兒不奇怪! 不過,現在他當了記者,也永永遠遠放下了成為‘翻譯家’的理想。 他其實是一個極端孤獨的人,少年時代的生活太過美好了,美好的好像在夢里。那個時候他什么都有,有文雅溫和,同時還很關心愛護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友愛和諧。甚至就連常常來家里的親戚、父母的朋友也都是優秀而和藹的人。 當然,他也有理想,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東西。 那個時候,他幾乎沒有煩惱。 而后,數年時光,曾經擁有的東西不斷失去——其實不能說他受到了什么傷害,他本人其實過的很不錯...他現在是報社職員,有社會地位,生活對比同時代的中國人來說算優渥。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簡單的...生活就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看起來怎樣,和個人的感覺怎樣,很多時候就是兩碼事。 很多人的人生是面向‘未來’的,所以能夠不斷去追尋,不管能不能追尋到,人生基調都是昂揚向上的。而他的人生呢,最美好的、最不能達到的永遠在過去,這連追尋都不能夠了...他讀過書,所以知道追尋過去曾經擁有,而在路途上已經失去的東西,大多只能徒然。 大概就是這樣特殊的人生經歷,讓他相比起同齡人來說‘孤獨’很多。雖然在他的精心掩藏下,很少有人發現他的孤獨,只當他是和所有人一樣的人。 “是嘛!”毛思嘉語氣是很不在意的樣子,但微微翹起的嘴角顯示了她真正的心情。雖然知道對方對自己有那方面的好感,讓毛思嘉對對方的任何接觸都有一些格外的介懷。但自己的理想被認可,還是會忍不住高興的。 “你...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理想?!秉S耀升在離開的時候忍不住說,他甚至不知道這句話是對毛思嘉說的,還是對曾經的自己說的。 “當然會啦!”毛思嘉的回答一點兒猶豫都沒有。 這種斬釘截鐵的態度讓黃耀升愣了愣...他不知道毛思嘉的勇氣和堅定是哪里來的,但這種態度本身就已經讓他沒辦法不注意了——對于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有一個人比自己更堅持、更接近,誰又能不去看呢? 他心里有很多分析,比如說毛思嘉一定有一個很美好的家庭,一直保護著她,所以她才會有這樣的性格。又比如說,她一定是在很開明的氛圍下認識這個世界的,所以才能始終這么積極... 不過,分析的再多也沒有什么用,他對她不斷飆升,速度快到不正常的好感并不是參考這些東西得出來的——就像是一種本能,本能告訴他,他得想辦法和這個姑娘在一起,相伴一生才好! 接近她,就接近了曾經的理想,曾經那些美好的東西也會回來。 這個時候,之前他注意到的,這個姑娘的美貌、學識、眼界,這些反而不值一提了! 送走了黃記者,毛思嘉轉身準備進辦公樓,然而眼睛一錯,看到了熟悉的人影。 “繼東!”毛思嘉追上去:“真的是你??!我還以為我又看錯了呢,之前在車站就好像看到了你...不過應該是看錯了?!?/br> 慢慢的,毛思嘉越說越慢,因為她注意到孫繼東的狀態不太對。 “所以你是來找我的...不然找衛南?”毛思嘉抿了抿嘴唇,下意識有點兒緊張。 忽然,腦子里有一個念頭亮了起來...喂喂喂,表情這么怪,該不會是看到剛剛自己和黃記者‘相談甚歡’了吧? 雖然毛思嘉覺得不能看到一對男女在一起說話就有太多聯想,她一直覺得電視劇里類似的因此誤會的場景有夠不科學的——如果心里有懷疑的話,為什么不去問問當事人呢?為什么一下就在自己心里下了斷定呢?難道這么一點點機會都不愿意給自己喜歡的人? 這都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了!完全不符合邏輯嘛! 后來一想,影視劇、小說如果不這么處理,后續的情節要怎么展開呢?如果人人都能面對問題立刻去說清楚、解釋明白,也不會有那么多百轉千回的劇情了吧? 但現在,她又有了新的想法...該不會她原本的想法太過直女,或者太過武斷了吧?說不定當時的情況是她這種過去根本沒有戀愛經驗的人不能理解的呢?真正陷入戀愛的人說不定就是會犯傻呢? 藝術源于生活??!怎么可以直接否定現實生活中有原型呢!而且生活其實很有可能高于藝術,因為藝術作品得講究邏輯性,而現實生活往往不講究。很多時候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意外,甚至不需要什么意外,就能讓事情走向一個不了解的人根本不能理解得到方向。 比如說,毛思嘉覺得去解釋清楚才是正常的。但現實是,很多時候人是沒辦法一直這么‘正?!?。萬一心態崩了,根本不記得還有問清楚這個選擇了呢?別覺得不可思議,事實上,人類迷惑行為從來不少。 比這更不能理解的行為多了去了! 這么一想,毛思嘉就有些哭笑不得了。一方面覺得這樣有點兒傻哦,另一方面又覺得,什么??!居然這么喜歡我...那為什么不快點表白呢? “你剛才看到了?”毛思嘉盡量讓自己的表情自然一點,不要露出哭笑不得的意思。她還是知道的,得維護對方的自尊心...怎么想揭穿這種事都是很傷自尊心的吧。 “那是黃記者,黃耀升記者,來我們單位了解一些外國人的事兒,想要寫個文章。你知道的,記者不能得罪嘛...我們領導就特別年輕一些的導游和他對接?!泵技螞]提的是,黃耀升立刻選中了她!名義上是和幾個年輕導游對接,實際上他只找毛思嘉。 毛思嘉覺得這不重要,只會讓孫繼東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所以沒提。 孫繼東還是不說話,甚至和之前的感覺沒有什么不同...是她的解釋不管用嗎?毛思嘉心里暗自嘀咕。 同時還覺得有點兒難搞定,畢竟她不覺得這件事還有什么解釋的必要。 只能沒話找話:“你知道嗎?黃記者的父親是黃宗海先生,就是那個特別有名的翻譯家!我借你的那一部《堂吉訶德》就是黃宗海先生翻譯的版本...我特別喜歡黃宗海先生,剛剛和黃記者說了好多...他不會覺得我是個奇怪的人吧?” 毛思嘉又說了很多話,孫繼東還是一直沒反應...這下毛思嘉就真的有些尷尬了。停下說話的嘴,心里有點兒生氣——這是干什么?什么意思? 但還是覺得不能因為心里生氣就走掉,想了想,得體量人家心情不好的時候。有的時候她心情不好、脾氣古怪,孫繼東是從來沒有一走了之的。 她伸出手,扯了扯孫繼東的衣袖。然而孫繼東轉身就跑了,她扯住袖子的手一下空了。 第69章 陰暗的地下室里,只有一盞很小的燈。這里原本應該是一間雜物間,后來被主人用來專門存放一些書籍。幾個手工制作的書架,滿滿地磊著書,有一些書真的很舊了——灰塵、霉菌,只需要看到就好像感受到了。 這樣遍布著灰塵的地下室,角落里卻整理出了一片非常干凈的地方。 一張行軍床擺在這里,上面的床單都是雪白色。 長頭發的姑娘就坐在床上,呆呆地望著斜上方的通風口。她不動,實際上也動不了。 她的手腳都用柔軟的布條繩子給捆住了,也不用呼救。她很清楚這座房子是獨門獨戶的,她在地下室呼救,根本不能被外界聽到,反而會激怒困住她的那個人。 “思嘉...”長相文雅的男子走了進來:“思嘉...你渴了嗎?我帶了新出版的外國小說來——” 做在床上的女孩子根本不看他,目光依舊放在通風口上。通過通風口,有一點點光落在她的身上。大概是因為沒法好好喝水、好好休息,她整個人看起來非常憔悴,但這種憔悴反而讓來人更高興。 人總是會覺得弱小者更好掌控。 “思嘉...”他伸出手去摸女孩子的臉,這一次沒有躲開。 他很高興,又去抱住這個姑娘,這個他一直在追逐的姑娘。 他真的、真的特別喜歡她,當她終于回應他的愛慕的時候,他覺得沒有更快樂的事情了。接近她,等于接近自己人生中一直渴求的、最美好的那些東西! 事實上,他的‘以為’并沒有錯,只是他錯誤地預估了人心...人心是永遠不會滿足的。越是在意的東西,就越是這樣——為什么她會和別人保持親近的關系,那些朋友、親人越來越多占據她的時間,反而是他經常被冷落。 還有某些人,之所以用‘某些’,是因為遠不止一個!他知道這些人是愛慕思嘉的,但因為他才是她的男朋友,所以不能直接表明自己的心意。思嘉就這樣絲毫沒有防備的,和這些別有用心的人相處起來了。 這怎么可以? 如果有一天,她忽然覺得另一個人也不錯,決定結束和他的關系,和另一個人在一起了,那要怎么辦? 這是絕對不可以的!思嘉是他的夢想,關聯著他人生中種種美好... 他那個時候覺得結婚是一個好主意,以思嘉的道德觀,只要他一直忠誠于婚姻,成為一個好丈夫,她是不會離開他的。 但是他的求婚被拒絕了。 “結婚的話,再等等嘛!等到大學畢業再說??!”毛思嘉做這個回答的時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她的習慣就是這樣。雖然也會聽說一些人在大學里就結婚了,甚至畢業的時候能夠帶孩子領學位證。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極少數了。 但這在求婚者聽來,是無法理解的。她這一批大學生年齡差距是很大的,有幾十歲的中年人,也有十幾歲的少年人。中年人有家庭有孩子,這是很常見的!她周圍的同學,單身的比例可不高。 事情從那個時候開始發生變化了。 毛思嘉真的覺得莫名其妙,自己的男朋友好像越來越疑神疑鬼了!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對方好像把自己當成了他的所有物!一切行為都得按照他的意思來!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想想,會不會不太合適。 然而,那些所謂的‘不合適’,或許只是她和男同學多說了兩句話,又或者和某個朋友(不論同性還是異性),出去逛街吃飯了。說實話,這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人際交往嗎? 男女朋友交往歸交往,又不代表自己的人生完全屬于另一個人,完全要遷就另一個人的獨占欲——事實上,她覺得用‘獨占欲’來形容都算輕的了! 對于自己的男朋友,她當然是有感情的,兩個人交往了好幾年了!就算是放在很多年以后,這都算是愛情長跑了。如果不是喜歡,當初不會答應對方的追求,如果不是真的喜歡,又怎么可能愛情長跑這么多年! 對方身上有很多她一直喜歡的品質,溫和的、文雅的、聰明的、眼界寬廣的...曾經她也想象過自己如果要尋找一個靈魂伴侶該是什么樣子,后來想想,大概就是男朋友的樣子吧。 但世界的微妙之處就在這里了,一個人有許許多多的擇偶條件,有的時候一個人不符合大多數,可唯獨關鍵的那一條完全滿足,這促使了兩個人在一起。而有的時候一個人符合了大多數條件,卻在最不能出問題的地方犯了致命錯誤,于是原本再親密的關系也一朝解除。 在交往之后,如果發現對方不是那么聰明,不是那么優秀,在溫和之余也有不耐煩的時候,等等等等,這些都不致命。情侶之間相互磨合,總是能夠好好的。真正說起來,她自己也沒有看起來那么完美,這本來就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階段。 毛思嘉發現對方問題之后也和對方談過這個問題,她提醒對方就算是再親密的人也要留出空間。而且他們之間也不是空間不空間的問題,而是他的認知就有問題!他不能那樣對她! 一開始她的男朋友經過反思,保證不再犯,毛思嘉放下心來了。但是沒過多久又故態復萌...當這種情況反復幾次之后,毛思嘉在疲憊之余,不得不重新考慮兩人之間的關系了。 是繼續拉鋸,還是結束這段關系? 最后,毛思嘉經過鄭重的思考之后,決定和男朋友分手。 數年的情感不是假的,但是這么久以來對方對自己越來越嚴重的控制,始終不能改正的狀態,都在不斷消磨毛思嘉的堅持。說到底,她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沒有和一個人死磕一輩子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