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新茶
其實李元嘉也知道,他這一輩子恐怕都很難常駐長安了。 重生在大唐的親王身上,就意味著必然是要外放出去,除非將來的重孫子輩李隆基提前上臺,然后提前在長安建起圈養親王們的十王宅……不過話說回來,那日子恐怕還不如外放出來自由自在呢。 不過回不了長安沒關系,李元嘉只想換個更好的地方就行。 潞州這地方雖然山清水秀……廢話,這年頭啥地方不是山清水秀的?別的不說,李元嘉就嫌棄這地方海拔有些高,人有些少,而且也忒窮了! 嚴格來說,這潞州連后世一個鎮子的水平都差得遠。 李元嘉不敢指望能像李世民的兒子那樣風光,別說李泰那種封地就多達二十二個州的嫡子,就是李恪、李佑那樣的,李元嘉也從來都不敢想的。畢竟就連封地最少的李佑,都有五個州之多,而且無論皇帝封的同州還是后來改的幽州,人家李佑啥時候去過? 俆王期待的,不過是個更好的封地而已。 不用非要距離長安有多近,但是李元嘉希望將來自己的封地人口稍微多一些,經濟最好也能稍微發達一些。至少人多、有錢之后,本地的文風也會稍微盛一些,而不至于像潞州這樣,李元嘉想要給自己找幾個靠譜點的讀書人都難得很…… 沉吟了一會兒之后,李元嘉招了招手讓房成走到自己的身邊,然后微微一笑道“房相的來信我已經看過了……嗯,回信我就不寫了,代我傳個話給房相就行!” “是,大王!” 房成自然不敢說不行,只是微微躬下身子,靜靜的等著李元嘉繼續說下去。 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了幾下之后,李元嘉微微的瞇起了眼睛“首先,替我謝謝房相的關心,就說信中所說之事我已經了然;其次回告房相,我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以后自然會謹慎從事……好了,就這么兩句?!?/br> “……是!” 楞了一下之后,房成趕緊恭敬的應了句是。 很明顯,房成對于李元嘉的話是一頭霧水,完全搞不清楚狀況——這兩句話說了不是跟沒說一樣么? 說句大不敬的,那就是廢話??! 李元嘉當然不會跟一個信使解釋,揮了揮手,讓韓山把房成帶了下去。 未來老泰山在信里說的事情其實也很簡單,除了所謂的回長安一事之外,就是說了一下曲轅犁在長安城中引起的轟動和關注。簡而言之,就是夸贊李元嘉做了一件為國為民的大好事兒,但是隱隱也點出作為一位親王,他這次的風頭出的有點大了! 說句實話,李元嘉自己都覺得很神奇。 人家房玄齡在信里說的那么含蓄,自己竟然從頭到尾都看懂了,而且還聽出了房玄齡的言外之意——你就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低調親王,像以前一樣就可以了,以后這種出風頭的事情盡量還是少做! “果然,老房還是個謹慎人??!” 回想了一下剛剛燒掉的信中內容,李元嘉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心頭著實有些郁悶。 不光是自己的母妃和舅舅,連房玄齡這個未來老丈人都覺得李元嘉應該保持低調,甚至連曲轅犁這種利國利民的好東西最好也不要拿出來,至少不要那么著急的拿出來…… 最可怕的是,李元嘉自己也覺得人家說的很有道理! 可是…… 如果一輩子這么過去,每天就是畫畫、練字,偶爾寫首詩什么的,重活一世還有個毛意思? 這種糾結,其實就是曲轅犁誕生的原因。 李元嘉有時候甚至懷疑,是不是因為離開了長安城那個桎梏自己的地方,一下子就讓他飄了?不然怎么會不到一年就拿出了曲轅犁這種大殺器?要知道無論桌椅還是鐵鍋,甚至于煤爐煤球什么的,在他人眼中不過是俆王為了讓日子過得更舒坦,一些“奇yin技巧”的發明而已,但是曲轅犁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呵呵,算了算了!” 糾結了一會兒之后,李元嘉干脆晃了晃腦袋,拒絕讓自己再琢磨下去了。這個問題他已經琢磨了好幾個月還琢磨不明白,再多想也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而且事已至此,想那么多有個毛用? 扭頭拎了把躺椅仍在院子的正中央,李元嘉往太陽下面一趟,決定暫時把自己的腦袋放空一下,然后好好享受一下這三月里的陽光。只不過在躺椅上晃了一會兒之后,李元嘉就覺得好像缺了點什么似的,很快就搖了搖身邊的鈴鐺,把春煙給叫了過來“給我燒壺水,然后拿點茶葉過來……咦?對了,老韓,快過來!” 突然想起一事,李元嘉正好也看到了老韓回來,趕緊把他叫到身邊問道“今年的新茶快下來了,安排人去收了嗎?” 韓山趕緊點了點頭,恭敬的回答道“回大王的話,早就安排了,而且他們已經出發了!今年我們提前找了幾家茶商,讓他們在南方各地幫忙搜羅最頂尖的好茶葉,咱們的人到了之后應該就可以立刻啟程運回來了……” “行,做的不錯!” 聽韓山說完了自己的安排之后,李元嘉總算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想要在這潞州城里喝口茶,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別說潞州這種小地方了,就連之前李元嘉還在長安城當他的親王,被那些烤rou搞的嘴角生泡的時候,也曾經讓韓山他們滿城的去找茶葉來著——雖然知道白開水是全世界最好的飲料,可是他畢竟是白開水,沒有一點的味道,哪里有茶水喝起來爽? 也就是那時候李元嘉才知道,原來長安城的貴族們都是不喝茶的! 這他么的就尷尬了。 后來找了幾本書,又打聽了一下之后李元嘉才知道,原來此時的北方人還是更習慣于羊奶、酸奶酪等飲品,茶這種東西只有在江東華族……也就是在南方的漢族貴族中才有這個習慣。 好在韓山還是給力,最后在長安城的寺廟里找到了茶葉。 李元嘉沒想到的是,和尚們竟然是享用茶葉的先驅,而他們的目的是用茶葉來提神醒腦,方便長時間的念經!當然了,他們的喝法也和很多網絡小說中的情節一樣,是要加各種佐料的,光是李元嘉知道的就有豬牛羊身上的各種油,還有蔥姜蒜和八角、桂皮、鹽、大棗、花椒、橘子皮等等。 這么糟蹋茶葉,我們俆王怎么能忍? 于是除了搜羅茶葉帶來潞州之外,派人去南方買新茶,也就自然而然的提上了俆王的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