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書迷正在閱讀:戰國魏武卒、步步逼婚:慕少強行愛、不合理真相、禁區 強制愛 1V1 斯德哥爾摩、最強贅婿在都市、豪門和流量官宣了、假裝對家(娛樂圈)、前妻,再愛我一次、毒寵小謀妃、反派他太過可愛[快穿]
“五千,到賬之后給你寫完。[收款碼]” 他要當一個沒有感情的賺錢機器。 沒有錢,拿什么做研發。 五千對于一套算法來說,價格便宜,能在CE論壇混的精英,絕對不會認為這個價格不合理。 沈明洲的手機震動,五千收款到賬。 他抬起手就敲代碼,最后幾行算法不到一分鐘直接解決完畢,點擊發送一氣呵成。 私信完畢,對面卻沒了聲音。 沈明洲沒覺得自己能一晚上賺夠十萬。 第一單能夠拿到五千,他已經心滿意足。 當代科技的水平比他預估的還要再低一些。 沈明洲抬手打開論文庫,從當前發表的人工智能相關論文開始研讀。 了解一個時代的科技情況,論文自然比新聞通稿更加直接。 沈明洲真正接觸人工智能的時候,腦科研究已經登上新臺階,全面鋪開了類腦科技規劃,制造出了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神經計算機等多種不同方向的大型設備。 沈明洲重看論文,仿佛在回溯整個科技歷史,并且從一篇一篇學術概論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大量論文研究,都會引用一篇十年前的論文數據或者模型,作為論證依據。 依照科技的飛速發展,這個現象相當奇怪。 一年前的技術都應該漸漸落伍,沒有什么理論可以支撐十年之久。 除非……這套理論達到了奠基水平,將持續沿用到下一個時代。 沈明洲順著引用,發現了更加不可思議的情況。 大量論文不僅引用十年前的理論,而且這些理論全是同一個人提出來的。 ——Lian Shao,邵煉。 第3章 邵煉? 沈明洲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 這個人的論述縱橫無人機、智能機械、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多個領域。 只要是和人工智能掛得上鉤的理論研究,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他像是提前窺破天機的人,早在十年前,預測出了當今科技的格局,并且準確的為后來的研發者指明了道路。 沈明洲迅速在網絡上搜索,找到了關于邵煉的全部信息。 《邵煉:十三歲的天才研究生》 《當代神童邵煉講述人工智能的故事》 《他將成為改變時代的人——與邵煉面對面》 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給沈明洲拼湊出一個天才的軌跡。 邵煉十歲讀完大學,十三歲研究生畢業,十六歲成為最年輕的國際名校博士,論文共計七十余篇,橫跨科技各個細分方向。 他所闡述的理論如果能夠實踐應用,瞬間就能創造出一間越一流的前沿科技產品,成為全世界最有話語權的人。 可他偏不。 一切研究結論像是他的課后作業,他隨手做了,隨手公布。 大方展示自己成果的行為,好像一場天才的炫耀。 驚世駭俗,卻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國科技研發的飛速進步。 可是,全部的稱贊停留在十年前。 邵煉十六歲從名校博士畢業,似乎成為了他最后的光輝時刻。 排在前列的近年報道,邵煉的名字只會在“消失的神童們”“隕落的天才”之類的悲春傷秋新聞里出現。 沈明洲點開一看詳細,都是反反復復講述邵煉十六歲前的事跡,然后將他謎一樣失蹤的歲月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迫使人發出“天才去哪兒了?”的感嘆。 沈明洲讀著這些新聞,終于在一篇《回溯天才的足跡》文章里,見到了邵煉的樣子。 少年的照片模糊,卻能看出姣好的五官和安靜的氣質,專注的神色能夠透過屏幕,感受到他對手上的研究多么執著。 沈明洲想起來了。 他上輩子見過這位天才一面。 那時候的邵煉已經脫下了研究人員的實驗服,穿起來筆挺修長的西裝,帶著細邊眼鏡,溫柔微笑的模樣,全然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四十來歲的男人歸于世俗,再也沒有十幾歲意氣風發,向世界展現開拓創舉的魄力。 他甚至會感謝沈明洲,將一臺智能系統救了回來。 沈明洲記得,邵煉讓他修復的那臺智能系統,曾經惹出了一件舉國轟動的災難性故障,嚴重打擊到醫療行業的智能發展…… 他還沒能從回憶里撈出完整的事件,電腦屏幕右上角的私信提示就蹭蹭蹭的冒出來,差點將沈明洲的頁面染紅。 ——決策樹的算法問題能解決嗎?如圖。 ——掃地機器人避障總是出現頓卡,這是視覺建模的問題,還是算法的問題? ——無人機能耗過高,核心算法如附件,求大佬看一眼,可以先付費!五萬以下任開價! 剛才還冷漠無比的論壇精英們,突然變得急切。 求助的私信鋪滿了郵箱,竟然還能先付費了。 先給錢,當然優先。 沈明洲爽快的點開那封求助信,愉快的為解決無人機能耗過高的問題。 沒有感情的賺錢機器寫完無人機能耗算法的單子,正準備發送,差點被私信塞滿的網頁卡死。 沈明洲的郵箱爆了,鮮紅的99 亮在醒目位置,讓他懷疑CE這個精英論壇,出了致命BUG。 但是,私信里居然洋洋灑灑塞滿了各種驚嘆、感慨、道歉,提問的消息反而被求原諒的私信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