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鄭州
書迷正在閱讀:悸動漸眠(1V1校園,偽骨科)、萬人嫌的二流貨色師妹生涯(仙俠 np)、娘子苑(sp sm 黃暴 不平等h 調教 追妻)、癡情女配下崗后被強制愛了(nph)、殊途同歸(NP)、能讀檔后我無敵了、紅顏亦是少年郎、溫柔似晚風、簽到仙人、藏于心里的喜歡
98年冬,福利科的王科長調到了動力車間擔任車間主任,把張興隆的人事關系也帶了過來,他被分配到了泵站。 動力車間是露天礦最大的車間,人員最多,崗位遍及全礦每一個角落,所以也就比較分散,大家相互根本不認識,哪怕是一個班組也一樣。 就像水泵班,四百多人,張興隆就認識兩個人,一個是班長,一個是和他交接班的。 看水泵這個活實際上也比較輕閑,就是一棟兩層小樓,一樓是水泵,基本上全年也不會停幾天,就是那么運轉著,根本就不用干什么。 二樓是休息室,一張木床,來了也就是睡覺,或者看書,方圓一公里都沒什么人煙,想做別的也沒條件。 張興隆上了幾個班就待不住了,經過和班長的協商,張興隆以每個月只拿基本工資的代價獲得了不用上班的自由。 他在南山上面租了個房子,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里過了一個冬天。待不住了就去街里的電腦房打打游戲。 這會兒已經開始有了網吧,不過上網費用比較貴,一般都是聯機打游戲。 紅警,暗黑,cs,再就是qq聊天。 這個時候的人玩qq就是在網上找人加好友,不管認不認識,大家都是天南海北的,加上了就聊天。 語音聊天已經開通了,遠隔千里的陌生人可以戴著耳麥通過網絡說話,從對方的聲音中尋找樂趣而不用考慮電話費用。 第一代網戀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張興隆也有相處的好的網友,不但qq上聊,也相互留了手機號,偶爾會打電話。 那是一個浙江義烏的女孩兒,比張興隆小一歲,模樣長的特別像趙微,個子小小的特別精神。 之所以張興隆知道這些,是因為她來了南芬。 不遠千里從義烏坐火車到沈陽,再轉到南芬,來看望張興隆。還給他帶了那邊的特產粉干。 女孩在這邊待了一個多星期,對這里的環境居住有點不大看得上,想讓張興隆和她去義烏那邊。她家里是做鎏金工藝畫出口的。 這會兒義烏那邊已經相當富裕了,但張興隆并不知道。 他最遠也就是去了沈陽,可以說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這就是重工業地區老百姓的常態,信息遲緩,世界封閉。 所以當女孩兒說,三五萬塊錢算不上什么大錢的時候,張興隆心里甚至還有點不高興,覺得她在說大話。 而且做為一個從來沒出去外面見識過,還保留著很多地方性的大男子思想的人來說,女人就應該跟著男人走,所以張興隆拒絕了女孩,想讓她留在這邊。 女孩兒失望的走了。 后面,兩個人又通過幾次電話,女孩兒還是想讓張興隆過去,張興隆沒答應,也就漸漸沒了聯系。 …… 年后,蛋糕店生意一直也不見起色,加上連番的事情不斷,弄的張興隆有點心灰意冷。 99年秋,張興隆收拾了一下東西,也沒和家里打招呼,背上行李去了河南。 他覺得這邊的一切已經沒有意義了,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之所以選擇河南,是因為這里是漢族文化的發祥地,元代以前,這里一直都是中華的政治文化中心。 古之中州,中原,都說的是這里,從歷史上一直到現今都是地域上的中華之中心。 隨著火車咣當咣當的搖了三天兩夜,張興隆到了鄭州,在火車站邊上的二馬路招待所住了下來。 鄭州這邊的天氣和東北有點接近,也下雪,但是沒有公共取暖。 早上天亮的很晚,要七點多,晚上天黑的也比東北晚。 這邊的單位公司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中午休息兩個半小時,和東北也完全不一樣。 在東北一般早晨是七點半或者八點鐘,中午只有一個小時午休吃飯時間。 白天他就到處逛,看,借了招待所員工的自行車到處亂鉆。 二七塔,銀座,家電城小商品城服裝城,小商品批發城,也沒有什么目的,就是到處看看。 這邊做生意的的東北人比較多,家電城服裝城基本上都是北方口音,而小商品城則是江浙人的天下。 他還去了武陟,去了焦作,看了黃河。 和感覺中的濁浪濤天完全不同,黃河這里已經要斷流了,那點可憐的水流感覺能直接趟過去,大部分河床都暴露在陽光下,很多地方都被種上了莊稼。 張興隆也接觸到了很多以前聞所未聞的商業模式,銷售模式。 比如電器城,鄭州八方電器城這會兒已經小有規模,總店就在二七廣場,張興隆還跑去應聘,結果因為實在是對本地了解的太少沒通過。 (現在八方電器已經基本上退出了鄭州。) 他還特意跑去看了亞細亞商場,上上下下的體驗了一下這個長年在央視上打廣告的中國第一商場。 這個第一不是規模,而是指服務,當然,它的規模也絕對不小。 他在這里第一次接觸到了教育培訓公司,也就是成功學激勵教學那一套,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全體員工又蹦又跳的做cao,一邊擊掌一邊大聲呼喊著我能行,我能做到。 好羞澀。 他最遠跑到了管城中醫院這邊,這時候這里已經是城邊了,再往東就是一片荒野。 醫院周圍都是大量的自建小樓。這邊的老百姓掙了錢就是蓋樓,像比賽一樣,你蓋四層我就蓋五層,也沒有什么規劃,看著有點亂。 很多自建樓都租給了外地人居住,到處晾曬著花花綠綠的衣服。 這邊是鄭州的紅燈區,全是小發廊和洗頭房,正規的和不正規的很好區分,不正規的都點著粉燈,屋里往往都養著一只公雞,也不懂是因為什么。 鄭州的美食很多,紅燜羊rou,燜子,燜餅,胡辣湯,酸湯餃子,大rou燴面。 每天清晨大街小巷全是胡辣湯的香味兒。 燴面用的碗都是那種比臉還大的敞口碗,面條筋道rou塊又多又入味,好吃管飽。 河南做為中原腹地,文化悠久底蘊綿長,民風淳樸建筑大氣,只有來到這里才能切身感受得到,所以說流言信不得。 就比如各地火車站站臺上的飲食,大都是巨貴無味半生不熟的坑錢,只有河南境內的站臺上可以隨便放心買,保證好吃衛生又不太貴。 這就是氣度。 張興隆就這樣也沒有什么目的的在鄭州度過了整個秋天,一直到下雪。 在這里張興隆終于知道了什么是寒冷,那種本地人光著身子,他卻要穿著衣服蓋兩層被子還被凍的打抖的寒冷,而一到白天卻完全相反。 白天本地人都穿著棉衣襖褲,他只穿一件襯衫就夠用了,并不感覺冷。 冬天來了,他身上的錢也花的差不多了。 雖然中間他去應聘過幾份工作,但也并沒有當真,但這會兒不認真不行了,要沒錢了。 張興隆開始尋找掙錢的招兒。 轉了幾天,他終于發現了機會。 這邊的蛋糕店已經很普及了,但是大部份用的都是浙江人的那種黑乎乎的公版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