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百官考(2)朝中眾卿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你失寵了、楓城舊事、悸動漸眠(1V1校園,偽骨科)、萬人嫌的二流貨色師妹生涯(仙俠 np)、娘子苑(sp sm 黃暴 不平等h 調教 追妻)、癡情女配下崗后被強制愛了(nph)、殊途同歸(NP)、能讀檔后我無敵了、紅顏亦是少年郎、溫柔似晚風
3眾卿 31執金吾 執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御也。 丞一人,比千石。 緹騎二百人。本注曰無秩,比吏食奉。 武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 右屬執金吾。本注曰本有式道、左右中候三人,六百石。車駕出,掌在前清道,還持麾至宮門,宮門乃開。 中興但一人,又不常置,每出,以郎兼式道候,事已罷,不復屬執金吾。 又省中壘、寺互、都船令、丞、尉及左右京輔都尉。 32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職掌輔導太子。禮如師,不領官屬。 33大長秋 大長秋一人,二千石。本注曰承秦將行,宦者。景帝更為大長秋,或用士人。中興常用宦者,職掌奉宣中宮命。凡給賜宗親,及宗親當謁見者關通之,中宮出則從。 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 中宮仆一人,千石。本注曰宦者。主馭。本注曰太仆,秩二千石,中興省“太”,減秩千石,以屬長秋。 中宮謁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中宮謁者三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報中章。 中宮尚書五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文書。 中宮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藏幣帛諸物,裁衣被補浣者皆主之。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宮永巷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宮人。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宮黃門冗從仆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黃門冗從。 中宮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宮請署天子數。女騎六人,丞、復道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復道丞主中閣道。 中宮藥長一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 右屬大長秋。本注曰承秦,有詹事一人,位在長秋上,亦宦者,主中諸官。成帝省之,以其職并長秋。是后皇后當法駕出,則中謁、中宦者職吏權兼詹事奉引,訖罷?;抡哒D后,尚書選兼職吏一人奉引云。其中長信、長樂宮者,置少府一人,職如長秋,及余吏皆以宮名為號,員數秩次如中宮。本注曰帝祖母稱長信宮,故有長信少府,長樂少府,位在長秋上,及職吏皆宦者,秩次如中宮。長樂又有衛尉,仆為太仆,皆二千石,在少府上。其崩則省,不常置。 34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二千石。本注曰亦以輔導為職,悉主太子官屬。 太子率更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庶子、舍人更直,職似光祿。 太子庶子,四百石。本注曰無員,如三署中郎。 太子舍人,二百石。本注曰無員,更直宿衛,如二署郎中。 太子家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倉谷飲食,職似司農、少府。 太子倉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倉谷。 太子食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飲食。 太子仆一人,千石。本注曰主車馬,職如太仆。 太子廄長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車馬。 太子門大夫,六百石。本注曰《舊注》云職比郎將。舊有左右戶將,別主左右戶直郎,建武以來省之。 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本注曰員五人,職如侍中。 太子洗馬,比六百石。本注曰《舊注》云員十六人,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在前導威儀。 太子中盾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周衛徼循。 太子衛率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門衛士。 右屬太子少傅。本注曰凡初即位,未有太子,官屬皆罷,唯舍人不省,領屬少府。 35將作大匠 左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左工徒。丞一人。 右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右工徒。丞一人。 右屬將作大匠。 36城門校尉 城門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雒陽城門十二所。 司馬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兵城門。每門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雒陽城十二門,其正南一門曰平城門,北宮門屬衛尉。其余上西門,雍門,廣陽門,津門,小苑門,開陽門,bd2a門,中東門,上東門,穀門,夏門,凡十二門。 右屬城門校尉。 36北軍中候 北軍中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監五營。 屯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衛兵。司馬一人,千石。 越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衛兵。司馬一人,千石。 步兵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衛兵。司馬一人,千石。 長水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衛兵。司馬、胡騎司馬各一人,千石。本注曰掌宿衛,主烏桓騎。 射聲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衛兵。司馬一人,千石。 右屬北軍中候。本注曰舊有中壘校尉,領北軍營壘之事。有胡騎、虎賁校尉,皆武帝置。中興省中壘,但置中候,以監五營。胡騎并長水?;①S主輕車,并射聲。 凡中二千石,丞比千石。真二千石,丞、長史六百石。比二千石,丞比六百石。令、相千石,丞、尉四百石;其六百石,丞、尉三百石。長、相四百石及三百石,丞、尉皆二百石。諸侯、公主家丞,秩皆比百石。諸邊鄣塞尉、諸陵校尉長,皆二百石。有常例者不署秩。 37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孝武帝初置,持節,掌察舉百官以下,及京師近郡犯法者。元帝去節,成帝省,建武中復置,并領一州。從事史十二人。本注曰都官從事,主察舉百官犯法者。功曹從事,主州選署及眾事。別駕從事,校尉行部則奉引,錄眾事。簿曹從事,主財谷簿書。其有軍事,則置兵曹從事,主兵事。其余部郡國從事,每郡國各一人,主督促文書,察舉非法,皆州自辟除,故通為百石云。假佐二十五人。本注曰主簿錄閣下事,省文書。門亭長主州正。門功曹書佐主選用?!缎⒔洝穾熤鞅O試經?!对铝睢穾熤鲿r節祠祀。律令師主平法律。簿曹書佐主簿書。其余都官書佐及每郡國,各有典郡書佐一人,各主一郡文書,以郡吏補,歲滿一更。司隸所部郡七。 38河南尹 河南尹一人,主京都,特奉朝請。其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人,漢初都長安,皆秩中二千石,謂之三輔。中興都雒陽,更以河南郡為尹,以三輔陵廟所在,不改其號,但減其秩。其余弘農、河內、河東三郡。其置尹,馮翊、扶風及太守丞奉之本位,在《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