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十七章 銀字笙寒(3)
柳雙雙將柱子上的兩行字來回看了幾次,道:“這字寫得真漂亮,卻沒有落款,也不知是何人書寫?!?/br> 屋內的桑白及此刻已經吃完了螃蟹,又在婢女的服侍下凈了手,正滿意地品著杯中的茶。吃飽喝足,桑白及的脾氣也好了很多,聽到柳雙雙的這句話,于是饒有興致地站起身往外走,一邊走一邊道:“誰的字,我看看,我就不信能比白雪寫得還好?!?/br> 柳雙雙知道,依著桑白及的性子,必定要將這字批判得體無完膚,然后贊嘆他的白雪哥哥的字有多么好,所以柳雙雙已經在等著桑白及接下來的諷刺。 但是,桑白及捧著茶走到水閣外,仰著脖子看著那副對聯,卻只是沉默,半晌都沒有說話。 林偃月的目光落在桑白及臉上,觀察著桑白及的表情,見桑白及眼中閃過的那一絲悲傷,心中便已經有了答案,卻只是不動聲色地問道:“谷主覺得這字如何?” “還不錯?!鄙0准暗拖骂^,啜了一口茶,看著林偃月笑道,“不過,自然是不及白雪的?!?/br> 林偃月彎起眼角,唇邊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似乎方才只是隨口問了一句,淡淡地道了一句“是么”,便已經轉過了身去,看向了面前的池水。 柳雙雙心思聰慧,看到此刻已經明白了,這柱子上的字,想必是顧檐梅當日所寫。林偃月故意看著那字,就是為了引桑白及來看,想看看桑白及的反應。 柳雙雙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顧檐梅的母親信佛,顧檐梅便常陪母親去瀛洲城外的千佛寺禮佛,寺中的方丈無量大師,極少與世俗之人來往,卻將顧檐梅視為忘年交,欣賞顧檐梅的才華和孝心,特地請他為寺里寫了一本地藏經,讓人刻在了后院新修的座山影壁上。 但是,顧檐梅葬身的那場大火熄滅后十日,千佛寺的后院被人放了一把火,那座青磚磊成的高大影壁,被人砸成了細碎的石塊,散落了整個后院。 這件事是柳雙雙從千佛寺的僧人口中追問出來的,問完之后那位師傅道了聲佛號,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施主還是莫要沉迷于這樣的故事……” 柳雙雙看著面前的這副對聯,若不是當時沒有留下落款,千音閣舊人又大都慘死,沒幾個人知道這是顧檐梅的字,不然也不能存留至今吧。 柳雙雙透過面前的珠簾,看向了水閣中。 珠簾細碎的光影里,蕭白雪就坐在那蟬紗玉蘭花的屏風前,似乎對這邊發生的事情無知無覺,面色沉寂無波,笑容清淺干凈,伸手端起桌上的茶壺,慢慢給自己斟了一杯茶,騰起裊裊茶煙。 水閣中一時寂靜無聲,過了片刻,林偃月已經重新轉過了身,對桑白及道:“二位遠道而來,可是要在這附近多游玩幾日?” 桑白及聽得這句話,知道林偃月下面必是要說“我對此地十分熟悉,不如陪著二位”之類的,于是一挑眉毛道:“哦,不是,沒什么可看的,我們明日就回長桑谷去了?!?/br> 誰知林偃月唇邊的弧度不減,反而笑得愈加明媚起來:“如此甚好。我和雙雙明日也要到西南去,正好順路。想與二位同行,不知可否?這些年,南疆大小門派明爭暗斗,廝殺不斷,聽說有很多小門派竟然暗地里做著土匪強盜,愈加亂糟糟的。此去西南,一路上山高水遠,幾百里路程,我們兩個弱女子,出門多少有些不安全?!?/br> 桑白及嘴角抽搐了一下,正要出口拒絕,林偃月已經看向了簾內的蕭白雪:“都說蕭堂主佛眼佛心,不會棄我們于不顧吧?!绷仲仍略捳f得可憐,卻沒半分可憐的語氣,聲音清亮亮的。 柳雙雙看著林偃月,沒有說話。她們下山時,身后已經悄悄跟了一隊暗衛。而且,柳雙雙知道以蕭白雪的武功,肯定一早就發現了。 桑白及打斷林偃月,道:“不行……” 桑白及話音未落,蕭白雪已經放下手中的茶盞,答得彬彬有禮:“承蒙不棄,能與月使同行,是在下的榮幸?!?/br> 晨光初照。 兩輛馬車停在鼎味樓前。 昨夜林偃月四人歇在了鼎味樓后面的客房中,今日早上一同用過早飯后,便打算出發了。 林偃月本以為那輛馬車是給桑白及準備的,所以看著蕭白雪站在馬車門口,不由得有些奇怪,男人大多不喜歡坐馬車,而喜歡騎馬。不過轉念一想,大概是不想暴露行跡,便也沒有再多想。 林偃月走到自己的馬車門口,這才想起來蕭白雪的那件狐裘披風,于是讓柳雙雙拿出來,給蕭白雪還過去。 林偃月獨自走進車中時,不由得愣了一下。馬車里放著一張琴,大巧若拙的正合式,正是昨日她在雕桐七絲館看中的那一張。 林偃月伸出手指撥弄了一下琴弦,聲音凝聚渾厚,靜透蒼古。果然是一張好琴。 那天,本是蕭白雪買了這張正合式,而她買了那張她弄錯了的玉玲瓏式,又隨手買了一張看起來殺氣騰騰的殘雷式,惹得桑白及面色古怪地看著她,挖苦道:“夫人果然……出手闊綽,買琴都要捎帶一雙的?!绷仲仍聟s是淡笑不語,既然是武器,自然是要有備無患。 林偃月拿過那張正合式的琴,指尖已經奏出了一連串的曲子。 此時,柳雙雙正抱著那件披風,和蕭白雪一同站在后面那輛馬車門口,便聽見前面的馬車里傳來了琴聲。 莊嚴清凈,悠遠空靈。 禪鐘梵唱,蓮開次第。 柳雙雙抬眼去看蕭白雪,就見蕭白雪的目光落在了前面的馬車上,眸中剎那間風起云涌、萬丈波瀾。 但是,林偃月只彈了一小段就停了下來,琴音很快便消散了。 蕭白雪收回目光,垂眸的瞬間,方才的一切便已煙消云散。 蕭白雪看了看柳雙雙手里的披風,唇邊浮起慣常的溫和笑容:“雖然已經是四月,早晚還是有些涼,且先留著吧,最后分道時再還給我也不遲?!?/br> 柳雙雙點了一下頭,神色復雜地看著蕭白雪走進了車內,這才向前面的馬車走去。 柳雙雙向林偃月轉述蕭白雪的話,林偃月聽罷只是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 柳雙雙瞟了一眼車里放著的另外兩張琴,悠悠然一嘆:“這馬車,看起來又小了一些?!?/br> 林偃月道:“多一張也不多,收起來吧?!?/br> 四人兩兩坐進馬車后,很快便出發了。 馬車從瀛洲城駛出,過十里長亭,渡了望河,然后慢慢向西南駛去。 一路前行,起先走得十分順暢,過了幾日,行程逐漸變得緩慢起來。 變得緩慢的原因是,桑白及一路都太過招搖,唯恐路人不知道他們的身份,將那聲“白雪”叫得尤為響亮。 于是,等到他們行到第五日,已經被碧油翠羽蓋的馬車追了五六條路,被羅裙芙蓉劍的姑娘攔了七八次車。 林偃月這才明白,為什么蕭白雪不騎馬,而是和桑白及一同坐進了馬車里——長了一張招蜂引蝶的臉,想低調一點都不行。 林偃月知道桑白及是故意和她過不去,要打亂她的行程。不過,行程緩慢一些,林偃月倒是不甚介意。 因為,既沒有擲果潘郎,也沒有看殺衛玠,不曾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她也就樂得旁觀一場場鬧劇,看那些可愛的姑娘們滿臉期待地追來,再被蕭白雪一一勸過,戀戀不舍地離開。 只是偶爾,林偃月會發出一兩聲嘆息,愛情的花兒開得那樣計無反顧,倒叫她生出許多感慨來。 不過,“假如當初也計無返顧一點”這樣的想法,每每都只能在心里開一個頭,就會消失。 終究,是毫無用處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