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第二四七章秋茶 更新時間:20121017 應天府衙門內堂里,府尊大人唐介正帶著一干屬官陪同滕王趙宗旦閑聊敘話,上好的雨后龍井沖泡在淡青色的茶盅之中,散發淡淡的的香氣。 “今日沾了王爺的光,否則唐大人怎會拿出來這秋茶讓我等品嘗?!蓖麓笕吮愦抵杷?,便促狹的調侃道。 唐介點著他的鼻子道:“少說這刁話,你郝大人不喜秋茶淡味,現在卻來說嘴,記得去年秋天,我叫下人送了一包秋茶鐵觀音與你,鐵觀音滋味夠濃了吧,結果你郝大人照樣來了句‘這茶淡出鳥來了,別是唐大人喝過的茶渣子又曬干了拿來糊弄人的吧?!?,你說老夫還能說你什么?” 眾人轟然大笑,點著郝同知數落他的不是,郝同知紅了臉道:“下官這不是不懂嘛,不知者不罪嘛,王爺你說是么?” 趙宗旦笑道:“對對,不知者何來罪過,這秋茶的講究怕是只有唐大人最有研究,俗話說秋茶為‘秋白露’,經歷春夏兩季的采摘之后,秋茶里邊的茶味漸淡,香氣若有若無,所以難怪你說‘淡出鳥來’,但取的便是這個淡字;以功效而言,萬類霜天,秋風漸起,此茶有降內火、補內氣之奇效,唐大人是個中高手,喝茶喝到點子上了啊?!?/br> 眾人經滕王這么一解釋,頓時恍然,原來還有這么多的好處,當下一番恭維吹捧,將滕王吹捧成萬事皆通的百曉生,將唐介吹捧為茶道高深的風雅隱士;滕王和唐介都受用的很,微笑不語。 正熱鬧間,堂外腳步聲起,一名衙役在簾外大聲道:“回稟府尊大人,小人有事稟報?!?/br> 唐介放下杯子,沉了臉威嚴的道:“講?!?/br> 那衙役道:“三司使大人的車駕在府衙北口的道上被百姓攔住,堵在了街口那里?!?/br> 唐介眼神中閃過一絲笑意,道:“有多少百姓?” “約莫六七百,前街后街全部堵住了,現在三司使大人的車駕前進不得后退也不行?!?/br> “可生了沖突么?” “那倒沒,只是對峙著,那些百姓說是代表應天府百姓請命,也不知是從哪里得到消息,說是三司使大人是來下圣旨給府尊大人,要將府尊大人調走另作他用?!?/br> “多嘴!這些小道消息你也胡亂說話,下圣旨給本府,本府怎地不知曉?定是有其他事情要找三司使大人請命;下去再探再報,告訴你的那些崽子們,不可亂嚼舌根,否則鞭子伺候?!?/br> 那衙役忙道:“遵府尊大人之命,小人斗膽問一聲,這是咱們應天府的地面上,三司使大人被攔住,恐有閃失,咱們弟兄要不要出面解困?” 唐介喝道:“你吃飽了撐的么?百姓攔三司使大人的車駕請命,輪的上咱們去湊熱鬧么?三司使大人隨行親衛兩個都,個頂個的武藝高強,若是有什么沖突發生,難道還擋不住這幾百手無寸鐵的百姓么?告訴大家切莫胡亂插手,各司其職當差便是?!?/br> 那衙役答應一聲,腳步聲遠去,想是去傳令去了。 內堂中一片寂靜,十幾名屬官張著嘴巴瞪著眼看著唐介,表情驚愕不已。 唐介舉起茶盅微笑道:“諸位,繼續用茶啊,都愣著干什么?這秋茶的好處,王爺說了兩點,還有數點好處本府還要教教你們呢?!?/br> 眾人哪有心思喝茶,提刑官郭之榮咳嗽一聲,輕聲道:“府尊大人,恕下官多嘴,晏大人的車駕被百姓堵在道上,此事府尊大人當真打算不管?” 眾屬官見有人挑頭,紛紛附和道:“是啊,三司使大人可是中樞重臣,來到應天府地界上,被百姓攔了車駕,這成何體統?要是他回到京城言及應天治安堪虞,刁民聚眾鬧事,怕是皇上會有責罰的?!?/br> “適才那報信的人說,三司使大人是來傳圣旨的,要是真的如此,那麻煩會更大,攔截傳圣旨的欽差大臣,這可是對皇上的不敬啊?!?/br> “……” 眾人議論不已,唐介側著臉聽眾官你一句我一句的議論,臉上的笑容漸漸隱去,面色逐漸陰沉起來。 一名官員還待絮絮叨叨的說話,唐介‘啪’的一拍桌子,厲聲喝道:“你們誰愿意去便去就是了,不知所謂!本府一早將你們召集在此處便是為了保護你等,沒想到你們竟然不通事務;攔住三司使大人車駕的是應天府的請愿百姓,難不成你們要去掏刀子宰殺百姓不成?三司使大人自己都不急,你們急個什么勁?若是真的是暴民作亂,他豈能不派人來通知本府前去相救?你們昨日去官驛求見他,從午時起候到酉時,可曾有一人被大人召見?很顯然三司使大人根本不屑于跟我等地方小吏接觸,這會子卻一個個上桿子幫他著想,一幫吃力爬外的東西?!?/br> 眾官面面相覷,這話怎么說的,府尊大人怎地用上了吃里爬外這樣的詞匯,本來這三司使大人來應天,眾人按照禮儀便要去迎接求見,在應天府地面上萬一出了事,你唐介脫得了干系么?到最后還不是你倒霉,好心被當成驢肝肺,當真不可理喻。 眾人心下不滿,卻又不敢公然頂撞,只得默不作聲的相互瞪視,誰也不會傻到跟知府大人對著干。 趙宗旦看看這情勢,哈哈一笑道:“唐大人、諸位大人,怎地就鬧起來了,才喝茶喝的好好的?!?/br> 唐介沒好氣的想:你他娘的倒是半天不放個屁,主意你出的,這會子又不吱聲,老子非要拉你說話。 “王爺,你說怎么辦吧,下官聽您的?!碧平楣笆殖w宗旦道。 趙宗旦明白唐介這是要拉自己表態,也別生氣,原本自己就是要說兩句的,這事本來就是他的主意,要的就是目前這樣的效果;朝廷要弄走唐介,對自己來說既是一大損失又是一大危險,唐介此人腦子靈活,詭計多,正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他走了,很多事會辦的不順利,自己和唐介苦心將應天經營的像鐵桶一般,他這一走便等于是前功盡棄了。 再者說,唐介知道自己的大部分秘密,是自己最核心的幫手,如果他調到他處為官,時日一長,難保不會出岔子;對于唐介,滕王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的控制住他,此人要么留,要么死,但絕對不是去外地當官,所以無論如何今日也要將這份圣旨扛回去。 眾人哪里知道滕王心中的彎彎繞繞,見唐介要滕王表態,紛紛轉頭看著滕王;眾人打著同一個主意,滕王說去,那自然要去;滕王說不去,出了漏子上面既有滕王又有唐介頂著,自己這幫小屁官兒便有了推脫的說辭了。 “諸位大人,唐大人做的很對?!彪蹰_口道。 “三司使大人來到應天府公干,事先也沒有通知咱們,諸位等了一下午他都沒見,連本王的名帖也沒有送進官驛內,本王也不能說是三司使大人托大,呵呵,本王將心比心的來推測,此番三司使大人的用意定然是不想驚動我等應天府的一干官員,或者是這趟差事極為秘密重大,又或者是三司使大人別有用意,總之晏大人自有他的道理?!?/br> 眾人聽了滕王的話,都覺得有些道理,這位三司使大人來應天又不是一次兩次,以前哪一次不是跟大伙打成一片,稱兄道弟宴飲來之不拒,這次這么低調,倒是確實令人奇怪。 趙宗旦微笑著續道:“百姓攔街請愿確實有些奇怪,但是正如唐大人所說,晏大人并未派人前來只會要求應天府協助驅散,我等貿然前去,反而會不妥,要是讓晏大人以為我等以此為機去探聽他的秘密差事,那可就冤枉了;依本王看來,諸位還是安心在此,唐大人一片好意,怕你們單獨去求見三司使大人,惹來不必要的猜忌,所以才一大早放著公務不辦將你們叫來喝茶,諸位不要有所誤會才是?!?/br> 眾人聽了這番話,頓時如醍醐灌頂醒悟過來,忙紛紛向唐介道歉,痛罵自家沒有眼力,曲解了唐大人;大人一番苦心保護之心,自家還當是驢肝肺,真是狗咬了呂洞賓。 唐介就坡下驢,怪自己沒事先跟大家說清楚,又謝了王爺的點破,一伙人說說笑笑間將這一頁翻過,片刻之后,笑語歡聲滿堂,若不是那案幾上剛才被震翻的一杯秋茶汁水還在滴滴答答的沿著案幾往下流,沒任何跡象表明剛才這里發生過爭吵和不快。 第二四八章金蟬脫殼 更新時間:20121017 眾人難得在公務時間有此清閑,上官和王爺都在,也不虞有查究偷懶之嫌,言談甚歡,從朝廷公事漸至野官俾史,終于落到詩詞歌賦,青樓勾欄之上。 滕王和唐介也不阻攔,任由眾人聊這些男人之間最愛聊的話題,不僅如此還不時故作輕松的調侃幾句,鼓動他們的熱情。 唐介和滕王的心里卻一直牽掛著外邊的事情,唐介不時的探頭出簾外,看探聽消息的衙役是否回來,現在的狀況又是如何,那晏殊是否會有什么動作。 巳時三刻,探聽消息的衙役跑了第四趟回來,帶來的消息依舊是三司使大人的車駕依舊被堵在街道上,數百名‘百姓’坐在車駕兩端要見大人,但晏殊避而不見,躲在轎子里并未現身,倒是歸德軍都部署將軍李剛和晏殊的東床快婿富弼一前一后帶著親衛和士兵和‘百姓’們對峙,看上去雙方均打算就這么耗著,誰也沒有退后或者是妥協的跡象。 更讓唐介奇怪的是,晏殊居然自始至終沒有派人來府衙請求自己出面,好像壓根就忘了他這個知府大人的存在一般。 唐介明白,晏殊這是不想讓他出面,因為那樣一來便是讓人覺得知府唐介是應天府不可或缺的人物,而之后又要宣旨外調,顯得這圣旨是多么的荒唐;更何況晏殊也拉不下這個老臉,朝堂上一句話連皇上都要給三分面子的晏大人要是再應天府連一條街道都走不出來,今后在朝廷里豈不是留下笑柄。 唐介在揣摩著晏殊的心思,他有十足的把握會預料到即將發生什么;晏殊是在忍耐勸解這些‘百姓’,但一旦到了忍耐的極限,他會毫不猶豫的下手抓捕,而這正是唐介所期待的。 因為這些所謂的百姓全部是王爺手底下羅織的四城地痞流氓,晏殊想和平解決那絕無可能,而一旦動起手來,無論輸贏,晏殊在朝廷那里也交不了差;傳個圣旨居然傳出了官兵百姓大亂斗,這三司使欽差大人當的也太窩囊可笑了。 唐介決定給氣氛加加溫,他低聲跟趙宗旦而語幾句,趙宗旦聽了呵呵直笑,點著他的鼻子道:“你可真是壞的透了?!?/br> 唐介笑道:“沒辦法,都是被逼的?!?/br> 趙宗旦招手叫來秦飛,在他耳邊輕聲道:“去招呼一下弟兄們,言語再毒辣些,說話再難聽些,記住切莫先動手,若是他們動手,叫他們便不要客氣,用木棍磚頭砸便是,只不要動鐵器,以免被說成是有備而來?!?/br> 秦飛點頭道:“遵王爺命,不過……萬一要是出了人命怎辦?” 趙宗旦哂笑道:“出了人命更好,告訴劉七、王禿子、李大嘴他們,要是真干起來別手軟,安家費準備的好好的,揪住了領頭的給往死里打,出了事有人兜著?!?/br> 秦飛陰測測的一笑,對趙宗旦道:“王爺您就瞧好吧,有您這句話,管保鬧得他個天翻地覆?!?/br> 趙宗旦思索了一小會道:“你不要出面,找人傳話,以免被認出來?!?/br> 秦飛拱手道:“王爺放心,到目前為止,兒郎們還不知道這是是誰安排的,不過這些人也沒那閑心問,拿錢做事便是,誰管這錢是誰出的?!?/br> 趙宗旦揮手道:“如此甚好,去吧?!?/br> 秦飛撩起袍子轉身便走,剛掀開布簾,就聽外邊一片嘈雜吵嚷之聲,有人連聲喝道:“唉唉唉,你們什么人,這里可是應天府衙,居然亂闖,府尊大人正在跟幾位大人談公事,若是鬧了他們,你們怕是要脫層皮?!?/br> 另一人高聲喝道:“你應天府衙門很厲害么?我們闖的便是你這衙門,找的便是唐介?!?/br> “反了你們,兄弟們抄家伙攔住他們,一幫泥腿子好大的膽子,怕是活得膩了?!?/br> 隨著這一聲呼喝,外邊頓時沸騰起來,呼喝叫罵之聲頓起,夾雜著兵刃抽出的刺耳的刮擦聲和棍棒敲打在地上的咚咚聲。 內堂里聽得真切,眾人不得不停止談論京中四大名角的風流韻事,一個個扭頭朝簾外看,簾子掀了一半的秦飛像個泥塑木雕的玩偶僵在那里,擋住了眾人的視線,能看到的便是他瘦而尖的后背和屁股。 唐介皺著眉走過去,一把將擋路的秦飛揪住往后一拉,秦飛一屁股坐倒在地上,這才驚醒過來指著外邊結結巴巴的道:“晏……晏……” 滕王罵道:“干什么你,閹什么閹,嘴里吃了麻胡桃了?連句話也說不清?!?/br> 唐介聽得外邊吵鬧之聲愈烈,早忍耐不住掀了簾子跨了出去大聲喝罵道:“何人喧嘩?衙門重地,居然敢有人亂闖,統統打出去!” 滕王帶著眾官緊跟著便掀簾而出,只見大堂和二堂連接的院落中十幾名青衣短袖百姓打扮的漢子手執兵刃正跟府衙中的三班衙役們對峙著,那伙人的身后站著一名矮矮胖胖的老者,身著布衣,頭戴斗笠,低著頭,看不清面目。 “唐大人好大的官威呀!”那人緩緩抬頭,慢慢說道。 唐介一句喝罵剛到嘴邊,頓時卡在舌頭下出不了口,斗笠下一張胖胖的臉,細細的眼睛,圓圓的鼻頭,上下頜黑須宛然,不是晏殊更是何人? 滕王這才明白秦飛為什么僵在門口只叫‘晏……晏’了,原來秦飛眼睛毒,光從身形和架勢便猜到了是晏殊到了。 趙宗旦閃身后撤,便打算縮回屋內,卻聽晏殊大聲道:“滕王爺也在這,正好,老夫也正要去你府上宣旨,這便一道領了吧,也省的老夫多跑路,話說這應天府的路還真難走,比荒山泥沼都難走的多?!?/br> 唐介和趙宗旦都明白他的話中之意,但此時此地如何敢接口這事,只能故作不知;趙宗旦調整心情,呵呵一笑走上前來拱手道:“原來是晏大人,怎地穿著這幅衣衫,本王還以為是鄉下泥腿子,本王可不愿跟泥腿子打交道,剛才便是要避讓而已?!?/br> 晏殊呵呵笑道:“王爺千金之體,自然不能跟泥腿子照面,老夫理解的很,來呀,給本官寬衣?!?/br> 左右親衛暴喝一聲應諾,上前來將晏殊罩在外邊的布衣脫了,又從鼓鼓囊囊的懷中掏出官靴一雙,漆籠黑紗冠一只,幫晏殊一一換上。 眾人目瞪口呆的看著晏殊旁若無人的穿鞋戴帽,除了唐介和趙宗旦,沒人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唐介心中惱怒不已,斜眼看看趙宗旦,趙宗旦臉上鐵青,怒視著秦飛,秦飛膽寒心碎,后悔不跌;數百人前后堵截,光顧著注意穿緋色高官服飾的人是否出入,全沒想到這個晏殊居然jian猾如斯,化裝成平民百姓悄悄的金蟬脫殼,帶人直接來到了府衙。 “圣旨到!滕王趙宗旦、應天知府唐介接旨??!”晏殊大聲喝道,伸手從懷中掏出明黃黃的圣旨,徐徐展開。 趙宗旦和唐介尚在猶豫該怎么辦,身后那幫屬官們早已噗通通像鴨子下了河一般全部跪下。 趙宗旦稍一猶豫,雙膝慢慢彎曲,終于跪下;唐介暗嘆一聲,心知趙宗旦缺了這份膽色,終不敢驟然發難就此將晏殊格殺起事。 唐介雙膝一軟,噗通跪下,從跪下的這一刻起,唐介知道,自己的命運即將迎來轉折,唐介在跪下的這一刻便已經做好了打算,立刻上折子請罪,將滕王的所作所為一一揭發戴罪立功,自己的腦袋已經算是寄在脖子上了,若不果斷從事,還要牽連自己家中數十口老少的人頭,加上九族數百口人頭將要統統落地。 晏殊眼神冷冽,掃視著徐徐跪下的趙宗旦和唐介,臉上露出一絲微不可查的微笑。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知府唐介,牧守應天一地,勤勉奉公,廉潔克己,應天府秩序條井,民安業榮,朕深喜之,著吏部稽考評究,得上上之評,特予以下旨褒獎,擢升兩級,即日進京赴任御史臺中丞之職;望唐愛卿秉承報國愛民之念,戮力進取,以堪大用。欽此!” 唐介叩首大呼:“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br> 晏殊笑瞇瞇的道:“恭喜唐大人了,這就官升兩級進了御史臺大夫之職,皇上對你可是一番厚望啊?!?/br> 唐介面無表情,起身接過圣旨,臉上一絲笑容也欠奉。 第二四九章風云起 更新時間:20121018 趙宗旦心中狐疑,圣旨上并無一句提及自己,適才晏殊說圣上有恩旨給自己,現在卻什么都沒有。 眼見唐介接旨謝恩,趙宗旦和眾官也跟著紛紛起身,卻聽晏殊一聲呼喝道:“圣上口諭,趙宗旦聽旨?!?/br> 趙宗旦剛起身,慌忙又跪倒在地,唐介和眾官也跟著趕忙跪倒,晏殊負手朗聲道:“宗旦年少聰慧,與朕同讀西廳,學識見解頗得朕心,受封滕王立于應天府,乃是朕之深意,應天府乃我趙氏一族龍潛之地,封爾食邑于此,便是恩寵!朕得聞宗旦賢達之名播于天下,又聞爾與地方諸官吏關系融洽,從未違背祖訓,干涉地方政務,朕心甚喜之!今日得聞太祖仙駕蒞臨應天府,雖為某案之屈,實乃祥瑞之兆,滕王居應天府,太祖便現身應天府,此非巧合,朕以為是滕王賢達,先祖欣慰,故而降臨以示撫慰之意?!?/br> 皇上之言雖句句褒獎,趙宗旦聽在耳中卻字字錐心,說什么太祖爺駕臨便是因為自己在應天府中,豈不是影射著什么;說什么與地方官吏關系融洽,不就是在變相的指責自己跟唐介等人勾結么?皇上的每一句話似乎都在用鋼針戳著他的神經,讓跪伏在地的趙宗旦渾身如芒刺扎滿,心驚rou跳。 “鑒于滕王能收心養性,賢達守矩,朕理應給予褒獎,特賜‘賢王’之號,賞錢二十萬,布五百匹,以表朕心;閑適時不妨進宮來瞧瞧朕和太后太妃等人,久而未見,他們也怪想念你的?!?/br> 晏殊一口氣傳達完口諭,臉上換了一副笑容,從懷中掏出一卷白絹,遞給趙宗旦道:“王爺謝恩吧,這是皇上賜的匾額,回去便裝裱好掛上吧,那賞錢便在應天府庫中領取吧?!?/br> 趙宗旦抖著嗓子高呼萬歲,接過裹得異常板實白絹,便要打開看,晏殊伸手阻止道:“回府再去細看吧,王爺請回,老夫這便和唐知府交接政務,怕是沒時間照顧王爺了,失禮失禮?!?/br> 趙宗旦無奈,客套幾句,遞眼色給唐介想找個機會交代幾句,卻見唐介失魂落魄一般,根本就沒往他的臉上瞧,只得拂袖去了。 晏殊拉著唐介交接政務不提,趙宗旦又怒又驚又氣的出了府衙上了車,秦飛緊跟著鉆進車內,兩人驚惶對望,一時無語。 “秦飛,你怎么看這事?!壁w宗旦打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