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晏殊板著臉道:“什么準備?囤積糧食?” 蘇錦低聲道:“倒是……倒是屯了點?!?/br> “屯了多少?” “先是八萬石,后來又……加了點?!?/br> “吞吞吐吐的作甚?總量多少?” “……一共……五十八萬石?!碧K錦將晏碧云的五十萬石也算了進去,若是讓晏殊得知晏碧云屯糧了,那還不把晏殊給氣死。 “什么?” “什么?” 晏殊和富弼兩人同時驚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面前這個蘇錦,只是廬州的一個小商賈而已,居然私自囤積了五十八萬石之巨的糧食,若非親耳所聽,誰敢相信。 五十八萬石吶,夠一座小城市全體百姓吃上一個多月的了,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的小商賈都囤積了這么多,可想而知全國那些家大業大的商賈大戶該囤積了多少。 晏殊氣的發抖,指著蘇錦的鼻子便罵:“jian商,都是你們這些jian商,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無視朝廷法度,鋌而走險謀取暴利,你們可知道朝廷缺糧缺的都要冒火了,皇上都帶頭減餐,為了就是節省下糧食渡過即將到來的春荒,老夫本來還納悶我大宋朝近幾年風調雨順,何至于糧食都不夠吃的,卻原來是你們這幫jian商在作祟?!?/br> 蘇錦郁悶的要死,這就被扣上jian商的帽子了,不過自己屯糧的時候也確實沒想到百姓和社稷,屯糧的初衷也是為了賺錢,后來才漸漸覺得不該,但最終的目的也是轉移到打擊商會的目標上去,卻從未從國家百姓的角度想。 富弼忙扶住氣的發抖的晏殊,扶著他坐到椅子上,倒了杯茶水讓他順順氣,一邊打著眼色讓蘇錦認個錯。 蘇錦想了想上前道:“大人息怒,您誤會在下了,這批糧食本來是準備在春荒時刻平抑廬州糧價,并接濟百姓之用,可沒想著牟取暴利?!?/br> 晏殊抬頭道:“真的么?你真是這么想的?” 蘇錦面不改色道:“此事碧云可為我作證,當初屯糧之事她是知道的?!?/br> 晏殊面色稍緩,沉吟道:“碧云丫頭知道你屯糧?此事她跟我只字未提,若你為牟暴利而作此危害社稷黎民之事,以碧云的脾氣當會阻止你,看來倒真是老夫誤會你了?!?/br> 蘇錦肚里暗笑:女生外向,你閨閣之詞雖寫的好,但女子的心事你倒是猜不透,如果你知道晏碧云根本就是知道自己屯糧為牟利之事,怕是鼻子也氣歪了。 “老夫平生最恨這些吸血鬼一般的jian商,老夫執掌三司,對于正常商務一直持鼓勵態度,但近歲商道不正,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私售禁品之事層出不窮,宋刑統中有明文規定,對于上述行為都要嚴厲打擊,重者抄家流放,輕者亦罰的傾家蕩產,但總有人鋌而走險,為了暴利敢于挑戰朝廷法度,老夫豈能姑息?!?/br> 蘇錦道:“大人說的是,蘇錦雖決計不會做這樣的事,你想我若真的要牟取暴利,又為何要獻此計于大人呢?” 晏殊點頭道:“說的也是,姑且信你一回,不過無論你的目的是什么,囤積之舉便是觸犯朝廷法度,而且我要你明白,即便你這次不獻此策,老夫遲早也能想到此節,最近事務太多,一時想不到而已,你若以為老夫不知道這其中的門道,你就大錯特錯了?!?/br> 蘇錦道:“那是自然,大人身居三司之職,這些花樣豈能逃過您的法眼,今日既然已經把話挑明,小子在此表個態,只要大人一句話,我蘇記存糧盡數歸于朝廷,為朝廷分憂解難?!?/br> 晏殊見蘇錦態度堅決,倒有些歉意,適才指著鼻子罵他,這小子居然也沒半句抱怨之語,倒是個懂得進退的家伙,于是示意蘇錦在身邊的椅子上坐下,和顏悅色的道:“你能這么堅決老夫甚是欣慰,老夫相信碧云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眼光,這件事若是面圣時萬萬不能提及,以免造成誤會?!?/br> 蘇錦道:“在下明白?!?/br> 晏殊道:“然則你們小小廬州光你一家便屯糧近六十萬,其他商戶也屯糧不少嘍?” 蘇錦撓頭道:“那倒不是,廬州有個商會,初蘇記之外,其他各家均加入商會統一經營,據在下所知,他們一共囤積了三十萬石,加我這五十八萬石,再加上未知的變數,估計不會超過一百萬石?!?/br> 晏殊翻翻白眼,這小子倒是大手筆,一個人吃下的量居然比所有的商家加起來的還要多,又說只是為平抑糧價所為,目的值得懷疑;但蘇錦既然已經表態將糧食交予自己處理,那也不必深究了。 晏殊想了想對富弼道:“彥國,將來之前整理的冊子拿出來?!?/br> 富弼答應一聲,轉身走到墻角,在一只紅木箱籠中翻出了一份薄薄的絹冊,交予晏殊之手。 晏殊遞給蘇錦道:“這是我三司中登記造冊的經營糧食的商戶名冊,或有疏漏,但大致可做參考,去歲年末曾命各州縣重現校訂過一遍,你看看吧?!?/br> 蘇錦道:“這冊子我不能看吧,這當屬朝廷機密?!?/br> 晏殊瞪眼道:“叫你看你就看,你當皇上見你是跟你聊天敘舊么?皇上是要派你的差事呢,差事便跟此事有關?!?/br> 蘇錦撓頭道:“大人,您不是在開玩笑吧,此事怎能讓我去辦?您手下那么多能吏,干嘛要我這一介草民來擔當此重任?” 富弼笑道:“蘇小弟,你傻呀,這差事辦好了是奇功一件,你既然提出了籌糧的方向,這份功勞豈能讓他人攫取,岳父大人此舉乃是在提攜你呢,你難道這都不明白?” 蘇錦撓頭道:“我懂,但是我沒辦法呀,交給我豈不是辦砸了么?” 晏殊瞪著蘇錦道:“你若再矯情,休怪老夫翻臉,老夫雖和你交往不深,但是你的脾性卻盡在老夫掌握之中,你會有辦法,只是你不愿想而已;若在拖拖拉拉的犯別扭,你和碧云之事休怪老夫反悔?!?/br> 蘇錦苦著臉,心中大罵:老東西,什么玩意兒,居然跟我耍無賴,這件事擺明了不是個容易辦的差事,怕是沒人敢接手,居然將這個燙手山芋扔到自己的手上,真***莫名其妙。 “當然了,老夫坐鎮,你需要什么,老夫只要能提供的都會提供給你,不出意外,圣上會賜你個頭銜,給你個名頭,讓你便宜行事。此事是不易,但一旦辦好了,你將來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到時候別說是官職,便是其他的恩賜也能滿足?!?/br> 蘇錦心頭一動道:“譬如……” 晏殊呵呵而笑,點頭道:“譬如那件事,皇上出面,老賊敢不答應?” 蘇錦頓時喜出望外,如果是這樣,這事可要好好辦,關系到一生的幸福呢。 第二四六章暗度陳倉 更新時間:20121016 次日一早,蘇錦早早的起了床,讓小柱子去書院告假,自己胡亂吃了些東西之后,找來一套粗布衣服換上,叫浣娘拿了花黃幫自己在臉上薄薄涂了一層,變成一個相貌猥瑣皮膚蠟黃的布衣漢子,悄悄出了門直奔官驛而去。 還沒到官驛門口,便感覺氣氛的不尋常,街口處身著鎖子甲的禁軍士兵崗哨密布,在官驛百步之外便不準人靠近了,好奇的百姓們交頭接耳的擠在路口看,輕聲詫異的詢問著對方,想弄明白為什么天蒙蒙亮便有大批的禁軍兵卒封鎖路口。 蘇錦擠在人堆里探頭觀望,不一會兒,官驛方向大鑼‘哐哐’敲起,一對對衙役拿著殺威棒,高舉著肅靜回避的牌子浩浩蕩蕩的走來,隊伍中間一頂紫色大轎由八名壯漢抬著緩緩行進。 轎子兩旁數十名騎著高頭大馬的士兵持著長槍負者弓箭緩緩隨行,蘇錦一眼就看到緊隨轎后并騎而行的富弼和李剛,兩人面色嚴肅,特別是李剛,雙目炯炯四下顧盼,不住的朝身邊的士兵發號施令,命士卒梳理人群。 蘇錦看這氣勢著實的龐大,粗略一算,加上李剛的禁軍,這一行足有四五百人之多,看來晏殊忠實的執行了自己小心為上的策略,從氣勢上震懾住對方;可以想象,李剛帶來的士兵只有兩百來人,剩下的兩千余名士兵定然在某處待命,一旦事有不諧,定會及時的支援。 蘇錦隨著人流在道邊緩緩跟隨,大隊走過官驛所在的富春街右拐往南上了柳條兒街,方向正是直奔府衙方向,剛過了《繞梁齋》靠近府衙廣場附近,猛然間四下里涌出來數百名百姓,將前行之路堵得水泄不通。 蘇錦心中暗道:果然來了,晏大人的估計一點都沒錯。 再看路上,五六百名衣著普通的百姓們齊齊跪倒在路上,口中大呼小叫,吵嚷不休。 隊伍被迫停下,富弼在馬上俯身掀開轎簾,對里邊的一個人影低聲說了幾句什么,隨即迅速放下車簾跟李剛交談兩句,同時策馬上前,來到隊伍前列。 富弼大聲道:“你們是什么人,怎敢堵住朝廷欽差、三司使晏大人的車駕,不怕官府拿了你們么?” 人群七嘴八舌的鼓噪道:“我們找的便是三司使大人,我等有所訴求,又非暴民,怕什么?” 富弼皺眉道:“莫要大呼小叫,找幾個能帶頭的來說說什么事?!?/br> 眾人互相看看,卻無人愿意出頭,過了一會,人群中走出來一名身材矮小的留著三撇小胡子的中年漢子,那漢子上前抱拳道:“幾位官老爺,我等皆應天府普通百姓,敢問欽差大人是去往何處?” 富弼喝道:“官家之事,憑你們也來過問,速速閃開,耽誤了朝廷公務,你們怕是吃不了兜著走?!?/br> 那漢子眨巴著三角眼道:“這位大人好大的官威,其實您不說我等也知道,你們是朝廷派來下旨要將我們應天府的知府唐大人調任他處,是不是?” 富弼冷笑道:“你們消息倒是靈通,不過這和你們有什么干系?無端阻攔欽差大人車駕,是何道理?” 那漢子笑道:“諸位官老爺養尊處優,不知道民間疾苦;我等百姓最盼望的便是能有一個好的父母官,天可憐見,我應天好不容易有了一位清正廉明的好知府唐大人,任期未滿便要被調任,我等百姓深以為憾事,所以便自發來此請愿,請欽差大人帶著圣旨回京城,將我等應天府百姓民意傳達圣上;當今圣上乃仁天子,自然不會不管小民的訴求?!?/br> 富弼喝道:“好沒道理,圣上金口玉言,下的圣旨豈是能收回的,再說唐知府乃是高升,你等愛戴他的一番情意本官了然,但也不能因此誤了他的前程?!?/br> 那漢子鄙夷道:“我等雖是小民,卻也懂得明升暗降之理,唐大人不畏強權,得罪了朝廷里的某個大官,此人便進讒言蒙蔽圣上,圣上是受了蒙蔽才會下此圣旨;而且唐大人曾跟我等百姓說過,要終身為我等應天百姓效勞,便是給個宰相也不走,唐大人這一走,若是來個昏官過來,我等百姓又要受苦了,還請大人代為傳達民意,我等代表應天府四十萬百姓叩謝朝廷大恩?!?/br> 李剛聽這家伙啰里啰嗦的一番強辯早就不耐煩了,大聲怒喝道:“憑你們也能代表應天府四十萬百姓?本官警告你們,若是不讓開,便將你們統統拿下,當暴民處置,大宋律法可不是鬧著玩的?!?/br> 三角眼漢子冷笑道:“莫欺我等無知,我等只是請愿而已,手無寸鐵如何是暴民?大人說這話也不怕百姓們寒心,我等今日便坐在此處,大人要拿要殺悉聽尊便,有本事用馬蹄子在我等的身體上踩踏過去?!?/br> 說罷,那人往地上一坐,后面的幾百人紛紛效仿,一個個坐到地上,死活不讓開。 李剛急的直罵娘,富弼也是臉色鐵青,兩人交換一下眼色,李剛湊到富弼的耳邊道:“富大人……您看怎么辦?要不要請三司使大人現身安撫?” 富弼搖頭道:“大人出來必被纏得不能脫身,這伙人說不出什么來路,但顯然是事先安排好的,不可教大人露面?!?/br> 李剛道:“那怎么辦?難道便耗在這里不成?” 富弼皺眉思索,眼神逡巡之際,忽然看見旁邊的人群中一名蠟黃臉龐的漢子朝自己直擠眼,心下疑惑。 蘇錦見富弼看到了自己,忙擠眼朝晏殊的轎子直努嘴,跟著便擠出人群,繞到隊伍后面;富弼對李剛道:“李大人在此壓住場面,不要讓這伙人沖過來,兄弟去請大人示下?!?/br> 李剛點頭答應,一聲呼哨,十幾騎士兵躍馬過來,個個抽出兵刃橫在路心,做好防御姿態。 富弼撥轉馬頭回到隊伍中間,只見那黃臉漢子跨過士兵組成的封鎖線,徑自朝晏殊的車駕走來。 親衛們忙上前喝止,富弼喝道:“莫要攔他,讓他過來?!?/br> 蘇錦快步來到富弼馬前,輕聲道:“富大人,在下蘇錦,我要見三司使大人?!?/br> 富弼忙下馬詫異道:“你怎么這幅打扮?” 蘇錦笑道:“我本來是想來看熱鬧,但我在這廬州府有些名氣,跟有些人也有些過節,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便裝扮成這幅摸樣了?!?/br> 富弼道:“這里亂的很,你且回去,哥哥我還要跟岳父大人商議對策,娘的,這幫刁民太可惡了,居然敢攔住大人的車駕?!?/br> 蘇錦笑道:“刁民么?我可不這么看,他們壓根就是一伙地痞,那三角眼的漢子我認識,是南城有名的痞子頭號稱劉七爺,這是一場有預謀有組織的行動?!?/br> 富弼變色道:“果然如此,我適才也正懷疑這些人的身份,既然是地痞,那我就不用客氣了,我這便下令拘捕這些混蛋?!?/br> 蘇錦擺手道:“不可,這樣一來必起沖突,一個不好還會出人命,我認識他們,但百姓們不一定認識,到時候反倒被謠傳欽差大人打殺百姓良民,事情會弄得不可收拾,也正好中了幕后指使人的圈套?!?/br> 富弼道:“那可怎么辦,全部堵在這里也不是個辦法?!?/br> 蘇錦擠擠眼道:“山人自有妙計,帶我去見大人?!?/br> 富弼忙拉著蘇錦行到大轎邊,富弼掀起轎簾朝里邊道:“岳父大人,蘇錦求見?!?/br> 晏殊怒氣沖沖的聲音傳來,喝罵道:“簡直無法無天,居然敢阻攔欽差的車駕,這應天府還是不是大宋的應天府了?” 富弼道:“大人息怒,蘇錦說他有良策能解目前之局?!?/br> 晏殊探出半個臉道:“哦?叫他過來?!?/br> 富弼朝蘇錦一招手,蘇錦走到轎子邊上拱手道:“大人好?!?/br> “好個屁!都快氣煞了?!?/br> “大人莫要生氣,這伙人正是滕王養的的四城的地痞,裝扮成老百姓便是來把水攪渾的,只要大人的圣旨傳不到唐介手上,唐介便無需遵旨,也無抗旨之罪?!?/br> 晏殊道:“都是趙宗旦養的地痞么?聽說有四五百人之多是么?” 富弼欠身道:“有,恐怕還不止?!?/br> 晏殊臉色難看之極,雖然有心理準備,但沒想到會有這么多,沉思了一會道:“蘇錦說的對,當務之急便是要將圣旨送到唐介手中,到那時他若不尊皇命便是抗旨,便有理由強拿了他,蘇錦你有什么計策么?” 蘇錦嘿嘿一笑,湊近轎窗輕聲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br> 晏殊一愣,隨即臉上一喜道:“你是說……” 蘇錦點頭道:“前后路口都堵住了,大人現在前進后退都不能了,但這正是我們最大的障眼法?!?/br> 晏殊呵呵輕笑道:“好小子,有你的,彥國,李大人的接應人馬在何處?” 富弼剛要答話,蘇錦忙道:“不可大動手腳以免為之察覺,帶精銳十幾名親衛即可?!?/br> 晏殊想了想道:“也好,諒他們也不敢拿我如何?彥國,命人將轎子圍攏,我要和蘇錦行那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br> 富弼聽得真切,吆喝一聲,眾親衛圍攏過來,將轎子周圍堵了個嚴嚴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