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與徒弟那些事、墨爺,夫人又開場子了、回到愛豆戀情曝光前、財神今天撒幣了沒、都市絕狂兵王、愛情無藥可愈、七零年代嬌寵女配、小皇后(作者:松下有鶴)、爹地,大佬媽咪掉馬了、宴亭錄(1V1古言)雙C
又一個評委說:“正因為我們是公平的比賽,所以才要完全按照選手表現如實打分,不能為了所謂服眾就故意給低分。要服眾也很簡單,把這段錄像放出來,了解芭蕾的人都會明白?!?/br> 萊斯特只好說:“好吧,把最后一部分看完吧?!?/br> 最后也沒有多少了,就是一段足尖碎步,但這也有值得人夸贊的地方。 “她走過的地方,仿佛開出了一朵朵紅蓮花?!?/br> “誰能說她的音樂有問題呢,她的肢體擺動都踩在點上?!币粋€評委打起節拍,“多么完美的樂感!多么靈動的身體!” 全舞結束,奧菲莉亞·萊斯特只說:“都看完了,那就各自打分吧。我明白你們的習慣,夸人的話總是一套一套的,真正打起分數比誰都嚴厲?!?/br> 評委們拿出打分表,往空著的那一行上一格格填數字,評分內容分別有舞者形體、舞臺表現、基本功、情感表達等等,最后還有特別加分項。 有創新或者自編舞蹈,可以加分。 他們填完表格,然后開始統計分數,有條不紊地進行頒獎準備工作。瓦爾納大賽已經舉辦了很多屆,各個流程都已經很成熟。 …… 第二天,沈嬌寧早早起來,花了一個多小時,給自己化了非常精致的妝容。 她換上那身蝶戀花紋旗袍,穿上高跟鞋,拿著一個昨晚順手買的小皮包,優雅出門。 本來是想,現在已經八月,即便她穿旗袍的事情被傳到國內,再過一個月那十年就要結束了,到時候誰也顧不上她穿旗袍的事。 至于現在更不用怕,她要是拿不了獎,沒有哪份報紙會有多余的版面留給她,根本不用擔心這件事會被國內知道。 于是她就穿著這么一身能完美勾勒出身材的旗袍,裊裊娜娜地走進會場,像個從民國走出來的閨秀,惹得好多人都朝她看。好幾個原本是來拍獲獎者照片的記者,舉起相機就對著她“咔嚓咔嚓”一頓猛拍。 她的座位就在其他女舞者中間,昨天和她一起在后臺的那些女舞者,這會兒幾乎認不出她來。 實在是前后差異太大,昨天一副英氣的將軍造型,今天忽然變成一個窈窕淑女,風格差異大得令人咋舌。 不過旗袍倒是不少西方人并不陌生的服飾,他們認為這是東方傳統服裝,幾十年前的老照片上,就有很多中國女性這么穿,審美上還算接受良好。 沈嬌寧知道自己得獎希望不大,干脆不去多想,只優雅地并膝坐著。今天她就漂漂亮亮地在這里坐半天,接受大家驚艷的目光,等頒完獎她就回國。 臺上,評委會主席奧菲莉亞·萊斯特女士正在頒發銅牌,是之前第一輪比賽中她覺得不錯的一個選手,本身也是著名舞團的首席。 獲獎選手和奧菲莉亞·萊斯特合影后,走下頒獎臺。 緊接著是銀獎。這是另一個她覺得不錯的選手,同樣是舞團首席,一切都毫不意外地進行著。 直到銀獎選手下臺,奧菲莉亞·萊斯特頓了頓,說出金獎獲得者的名字,全場才起了波瀾。 本屆瓦爾納大賽金獎,也就是瓦爾納大獎的獲得者,竟然是一名中國舞者! 中國人! 他們第一次參加國際芭蕾大賽就拿了金獎!拿了西方傳統舞蹈的金獎! 而西方芭蕾舞團自己的首席,卻只能拿銀獎和銅獎,甚至還有首席沒有獲獎! 沈嬌寧微微欠了欠身,能在出這么大紕漏的情況下拿金獎,她自己也很意外。在她看來,她的即興發揮不算糟,但跟原本花了一年時間苦心孤詣安排的動作根本沒法比。 她準備起身上去領獎,卻見萊斯特主席沒有喊她上臺,反而比了個手勢,讓大家安靜下來。 “評委會考慮到瓦爾納大獎從未頒發給中國選手,這里有些人沒有見過她的舞蹈,為了證明這屆大賽和以往一樣公正,我們決定在此播放她昨天的舞蹈錄像?!?/br> 大家之前還奇怪,頒獎儀式在旁邊放個放映機干什么,現在才知道組委會的用意。 奧菲莉亞·萊斯特退到一邊,頒獎臺上降下一塊白布,芭蕾舞《木蘭》的影像投映出來。 沈嬌寧坐在臺下,和其他人一同觀看。 或許是播放錄像的原因,也或許是對金獎作品無理由的崇拜,音樂聲斷開的時候,竟沒有人覺得有什么不妥,哪怕昨天沒有在場看過的人,也只以為本來就是這樣的安排,沒有在比賽現場觀看的緊張感。 她自己看下來,覺得即興發揮的地方比她原以為的更好一些。 這多虧了她過去一年日以繼夜、不厭其煩地精心雕琢,試遍了所有可能的動作安排,最后編出一段不到十二分鐘的舞,對舞蹈的熟悉程度可以說,哪怕是夢游狀態,她都能完美地跳下來。 這支舞,真正地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正是這樣的熟悉,讓她可以在出現事故的時候,不著痕跡地選出其他可代替動作,把事故遮掩過去。 放映結束,大家心服口服地鼓掌,評委會主席這才喊沈嬌寧上臺領獎。 剛剛影片中英氣逼人的女將軍,此時一身旗袍,步態極盡風雅,竟沒有一般芭蕾舞者的外八字,反而像習慣走貓步的模特,搖曳生姿。 場內眾人被這反差震得回不過神,情不自禁發出“哇”地驚嘆聲。 她跳的那段舞是說,花木蘭女扮男裝,舞蹈里的她是戰場上的女將軍,而眼前的她,似乎是改回“舊時裳”的閨中少女。 這才是真正的“不知木蘭是女郎”。 舞蹈與現實,在這一刻重疊,他們覺得沈嬌寧現在的樣子,正是花木蘭重回家鄉后應有的模樣。 因為這一層沖擊,萊斯特主席剛剛拿起金牌,還沒來得及頒獎,臺下便又鼓了一次掌。 報社記者們有的不停按下快門,有的低頭用花體字匆匆寫道: “……直到舞者穿著最能體現女性之美的旗袍上臺,人們才覺得這段關于花木蘭的舞蹈真正完整了。她就像女將軍走出戰場一樣,從舞蹈里走出來,徹底擺脫了一切與戰場有關的特征,重新成為閨秀,滿足了人們對木蘭美貌的想象……” 奧菲莉亞·萊斯特不得不等掌聲停下,才給把金牌給她掛上:“你,實至名歸?!?/br> 沈嬌寧微微彎了彎唇,美得好像自帶光環,又是一陣閃爍的鎂光燈。 萊斯特讓她作為本屆金獎得住發表一番感言,大家都豎起了耳朵,記者們緊緊握住筆,誓要把她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記下來。 沈嬌寧緩緩道:“這次在瓦爾納,經歷并不算一帆風順。我曾經因為一些事情去了一趟報社,意外看到了奧菲莉亞·萊斯特主席寫的一段對話?!?/br> “是著名電影《紅菱艷》中的臺詞,萊蒙托夫問,你為什么跳芭蕾,維多利亞反問他,你為什么活著。這段簡短的對話讓我想起,芭蕾對于我生命的意義?!?/br> “我每天跳舞,就像我每天呼吸一樣自然,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再跳舞,那必將是我被命運扼住咽喉的時刻?!?/br>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排練室,另一個是舞臺。感謝瓦爾納大賽,感謝組委會,讓我有機會在如此美麗的城市起舞;感謝所有芭蕾前輩和我的對手們,是你們讓我不斷進步。謝謝!” 大家被她的真誠感動。 這是一段真正熱愛舞蹈的人發自內心的感言。她說得不疾不徐,但大家聽著,卻有種她好像真經歷過“被命運扼住咽喉的時刻”的感覺,心中無端涌起一股悲傷。 好在沒有,她是個二十歲的年輕舞者,身體健康,還有大好青春繼續在舞臺上跳舞,并沒有像貝多芬那樣成為藝術史上的遺憾。 記者們完整地記錄下了她的這番感言,和頒獎報道一同刊登。 而曾經發表過沈嬌寧年齡造假言論的報社,不但找她當面道歉,且以極快的速度登報致歉——他們之前到底只刊登了萊斯特主席的聲明,而沒有公開向她道歉。 她領獎之后,不但被記者們圍住提問了各種問題,好不容易打發完記者,評委和一些舞團的負責人也過來找她,試圖跟她約時間,想要私下詳談。 他們是過來向她拋出橄欖枝,邀請她加入自己舞團的,其中有好幾個都是歷史悠久、國際著名的舞團。 沈嬌寧婉言謝絕了:“非常感謝你們的認可,不過目前我沒有出國發展的計劃。非常抱歉,希望有機會可以和大家合作?!?/br> 大家約略了解她那邊的國情,和國外交流很少,估計能出國比賽已經不容易,大概真的沒辦法加入國外舞團,只好作罷,不過還是都給她留了名片。 “希望有機會可以和沈小姐合作?!?/br> 沈嬌寧十分真誠地接下每一張名片。 此時,有人從花店買來了一束鮮花,塞到她懷里就跑開了,沈嬌寧都來不及看清那個人長什么樣子。 因為這一束鮮花,她又重新被記者們圍住,讓她站到領獎臺上,一手金牌、一手捧花地拍照,換著角度地給她拍,待遇之高,不亞于當下西方最著名的電影明星。 這樣一番下來,等沈嬌寧終于可以離開時,已經錯過航班,最快也要等明天才能回國了。 既然已經耽誤了行程,她也不再著急,過去找萊頓和黛芙妮。 他們倆在倫敦時讓人覺得冒犯,可這一回兩個人都對她不錯,明天就要走,想著還是去跟他們道別。 沈嬌寧到他們酒店的時候,黛芙妮剛剛被萊頓哄好。 黛芙妮這一回沒拿到女生獨舞的獎牌,哭得傷心極了,見到沈嬌寧,癟了癟嘴,差點又哭了。 沈嬌寧沒想到這個挺驕傲的女首席,私底下是這樣的性子。她之前曾安慰過自己,現在輪到自己安慰她:“你接下來還有雙人舞比賽呢,你們合作那么久,有默契,拿獎概率很大。我明天就要回國了,想請你們吃晚餐,去嗎?” “去哪?” “都行,你們挑?!?/br> 最后他們定了一家當地特色餐廳,萊頓推薦的,這里有新鮮的黑??爵~和酸奶黃瓜湯。 “沈小姐,你說會邀請我去你們國家,可要說話算話哦?!比R頓今天看到好多舞團的負責人給她遞名片,生怕她邀請其他人去了,“就算排隊,我也排在他們前面?!?/br> “那當然?!?/br> 黛芙妮道:“你們什么時候約好的?萊頓,你要徹底拋棄你的舞伴了嗎,為什么不帶上我一起!” “我過去和沈小姐合作《灰姑娘》,你過去干什么?” “《灰姑娘》里面那么多女性角色,難道我在你心里連灰姑娘的惡毒繼姐都不配跳了嗎?” 沈嬌寧眼看著他們要吵起來,趕緊說:“黛芙妮愿意來就太好了,不過我原本是想讓你們過來,跳舞之余也教教我們那邊的舞者……” 黛芙妮道:“你看不起我嗎?教《灰姑娘》而已,我演出過不知道多少場了,絕對能教好!” 沈嬌寧是怕他們只想跳舞,不愿意教,沒想到黛芙妮誤會了:“那就好,我到時候邀請你們過來,就說是,來自倫敦的芭蕾專家?!?/br> 黛芙妮和萊頓被“芭蕾專家”幾個字刺激到了,心里一致想著,接下來的比賽一定要拿獎,抓緊積累更多的榮譽,否則到時候就要被嘲笑了。 這頓飯最后是萊頓付的賬,他說這屬于歐洲范圍,他要彌補在倫敦時沒有盡到的地主之誼。 …… 沈嬌寧還沒拿獎時,沒什么關于她的消息,她剛拿了金獎,消息就長了翅膀似的,飛得極快。 她沒第一時間跟汪部長匯報,就是因為知道他很快就會拿到相關信息。 事情和她想象的一樣,拿了全國第一塊金牌是一件大事,瓦爾納當地的快報一出,國內很快收到了消息。 當時汪部長正在主持會議,他的一個助手得到消息,差點跳起來。 他知道前幾天部長因為比賽磁帶質量出問題的事,大發雷霆,也不像之前那么關注比賽消息了,儼然一副今年已經沒戲的樣子。 但現在,他把短短一段話反反復復讀了三遍,終于確定自己沒看錯。沈嬌寧同志在國外拿獎了! 金獎! 助手什么都顧不得了,跑到會議室門口,把部長喊出來。 “什么事?”汪英毅被打斷會議,有些不虞。 “部長,沈同志拿獎了!您自己看!” 汪英毅接過來,看完內容,就在會議室門口,當場仰天大笑。 會議室里各級文藝工作人員奇怪地往他這邊張望,什么事讓汪部長那么高興? 汪英毅沒讓他們好奇太久,因為他已經激動地走進會議室,站在最前面,拿著那張紙抑揚頓挫地朗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