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與徒弟那些事、墨爺,夫人又開場子了、回到愛豆戀情曝光前、財神今天撒幣了沒、都市絕狂兵王、愛情無藥可愈、七零年代嬌寵女配、小皇后(作者:松下有鶴)、爹地,大佬媽咪掉馬了、宴亭錄(1V1古言)雙C
他們的祖國不比其他任何國家差,他們的舞蹈也不比任何舞團的舞蹈差,所以他們也不該受到歧視,成為那個例外。 劇院的尊敬與禮遇來得太遲,可是他們出來交流芭蕾,本就不僅僅是交流舞蹈,也是為外交打開一條口子。 雙方互相試探、暗里斗爭,從初到時的敷衍冷淡,到后來幾次互不相讓的博弈,如今演出結束,他們終于占了上風。 這份尊重是他們靠自己贏來的,憑他們十年如一日練舞的刻苦,憑團里各隊的默契配合,憑一個橫空而出的舞蹈天才所構思的絕妙創意。 就像沈嬌寧一直堅信的,想要得到什么,就去跳舞。 第117章 倫敦5 個人專訪 一件事做得怎么樣, 全看態度。 酒店把房費退還給他們之后,接送文工團的車也給他們安排好了,不用他們再自己租車。至于先前說“比約定時間完幾個小時”的所謂風俗自然也不存在, 車輛按時來接,不但要準時, 還要比他們提前, 早早等著。 同時, 劇院還表示, 他們難得過來進行芭蕾交流,舞團方面希望可以跟他們進一步交流。 文工團答應了,但是不能立刻交流, 需要等他們結束采訪。 劇院代表說:“那是當然,等你們忙完再好好切磋?!?/br> 風水輪流轉,當時舞團對他們愛答不理, 現在成了對方等自己。 他們先去了倫敦周報, 一起去的除了四位接受采訪的人,還有翻譯安保等人員, 不過其他人都站在外面,最后走進會議室的就只有四個, 翻譯是報社安排的。 主要是許英主任在回答對方的問題,介紹芭蕾在中國的發展狀況,《森靈》的具體情況,等等。 記者問:“聽說貴國對國民的思想控制很嚴重, 舞蹈創作是例外嗎?” “這些都是誤解。目前我們國家, 文藝界非常繁榮,不僅僅是舞蹈,還有電影、戲劇、音樂等, 大家的創作欲非常旺盛,且質量都很高?!痹S英說,“當然舞蹈發展更是迅速,就芭蕾而言,僅僅去年一年,就涌現出好幾部優秀舞劇?!?/br> 記者問完許英,又分別問了其他三個人一些問題,都是中規中矩的,最后還是由許英說:“很高興能夠來進行芭蕾交流,相信未來這樣的交流會越來越多?!?/br> 這是一次很官方的采訪,采訪前他們就說好了,這次采訪主要由許英回答,記者雖然還有很多問題想問沈嬌寧,但都只能忍住。 這邊的采訪只有照片和文字刊登,回答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介紹國內舞蹈界發展情況,尤其是芭蕾的發展,很官方,很正式,也很得體。 到電視臺那邊的個人專訪,就沒有那么正式了。 沈嬌寧在當地買了一條嫩黃色的長裙,鮮妍嬌嫩,比開得正好的花朵還漂亮。 報社只有人錄音和做文字記錄,這邊卻是直接把鏡頭對準了她的臉,還不止一個,因為播放時要在遠景和近景之間切換。 電視臺派的是個女記者,她說:“那天演出之后,引起了觀眾的極大反響,我們臺也找了幾位觀眾進行采訪,但奇怪的是,每位觀眾的想法都不太一樣?!?/br> “大家都是什么想法?” 具有豐富采訪經歷的記者,被她看了一眼,心里瘋狂尖叫,這是怎樣的神仙顏值啊,然而只能強裝淡定,看了一眼手里的筆記說: “有大約三成的觀眾認為,環境問題刻不容緩,應該加強環保宣傳力度,還有大約三成的觀眾認為,當下的制度并沒有給國民帶來足夠的幸福感,還有一部分觀眾說,他們覺得東方芭蕾超越了古典芭蕾,以及,沈小姐實在是太迷人了?!?/br> 沈嬌寧聽到夸獎,客氣地微笑了一下。 “但是,有一位觀眾的觀后感很特別,他說,看完之后,他決定重拾夢想。您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嗎,舞劇里也有追求夢想的含義嗎?”記者問,“為什么同一部舞劇,會有那么多的看法呢?” 沈嬌寧道:“一部好的作品,大家對它的評論自然都是多元化的,不同經歷、背景的人看,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至于那位要重拾夢想的觀眾,我猜測,也許是他跳出舞劇的故事,從舞者本身得出來的個人思考?!?/br> “因為跳這部舞劇的演員,到樂隊歌隊,大家都是一群有青春理想的年輕人,看到這樣一群年輕人的表演,受到鼓舞,決定重拾夢想,也并不奇怪?!?/br> 記者立刻追問:“那您也有追求的夢想嗎?是什么?” “我的夢想是,希望芭蕾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得到更好的發展?!彼笆赖膲粝雰H僅是當一個外國舞團的首席,如今,已經變成發展芭蕾本身。 這對她自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您是指,超越古典芭蕾嗎?”若非記者親眼看過她的舞蹈,否則此時一定會覺得這個年輕的女孩子在大放厥詞。 “是的,不僅是超越西方古典芭蕾,也要超越東方芭蕾。近幾年兩國之間關于芭蕾的交流很少,你們或許還不知道,我們國家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芭蕾作品?!?/br> “具體還有什么作品呢,會繼續來倫敦演出嗎?” “太多了,很難一一列舉完,比如《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等。至于會不會繼續來演出,我認為可能性很大,國際間的交流也會慢慢增加?!?/br> 記者又抓緊機會問了她一連串問題,最后終于回到了舞劇本身:“我聽說這部舞劇是您編排的,所以您不僅僅是一名優秀舞者,也是一名出色的編舞?” “對,是我編排的?!?/br> 記者又有點激動,要知道,她昨天拿到資料,發現面前這個女孩子才十九歲,居然能編出這樣的舞??! “那作為編舞和主演,你覺得這部舞劇有什么地方是獨具一格的?”記者問,“比如從高臺開始托舉的雙人舞,這是大家可以看出來的,有什么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嗎?” 沈嬌寧想了想說:“確實有。就是那個高臺,它的作用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森林的場景,或者像你剛剛說的,進行高臺托舉。坐在高處觀眾席的觀眾也許會發現,這個臺用了陰陽魚的造型,臺上輕盈的女舞者,平地上粗壯的男舞者,正對應了一天一地,一清一濁?!?/br> 記者聽愣了:“陰陽魚是什么,一清一濁又是什么意思?” “這是道家的理論,道家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哲學流派。陰陽交互,萬物始生。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陰陽魚收尾相交,形成一個圓,形狀大致可以參考舞劇的小臺?!?/br> 記者一愣一愣的,似乎聽明白了一點:“所以,整個設計就是表現生命體出現的過程,這樣理解對嗎?” “對,我想塑造出一種時間感,從萬物最初的狀態,演變發展,直到現在?!?/br> “沈小姐,我相信您完全表現出了這種時間感,雖然我不是很了解道家的文化,但是觀看過程中,我完全體會到了你說的?!彼f,“等電視播放舞劇,我會再看一次,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感悟?!?/br> 記者最后告訴沈嬌寧,那位說要重拾夢想的觀眾,想當一個畫家,還說如果成功了,一定會為她畫一幅畫。 …… 結束完采訪,沈嬌寧回了酒店,記者卻跑去圖書館,借了一大堆關于中國文化研究的書籍。 本來對東方沒什么興趣,聽她一說,忽然覺得十分深奧。 她從書里看到了八卦陰陽魚圖的樣子,回憶當時的舞臺,腦子都激動得要炸了。那個臺本來就極富新意,沒想到人家不是隨便弄了個臺,人家是有文化支撐的! 因為這一點,她心里覺得,這個舞劇,其實已經超越了很多古典芭蕾作品。那位舞者說要超越古典芭蕾,真的不只是說說。 …… 電視臺為了讓觀眾可以更好地欣賞舞劇,看懂里面的文化內涵,特意把這段獨家采訪放在了正式舞劇之前,在講到陰陽魚和道家理論時,還很貼心地附上圖片,旁邊寫上了一大堆文字解釋。 然而電視機前的觀眾并不領情,只覺得把沈嬌寧的臉擋住了很不爽。他們還沒看過舞劇,并瞧不上亞洲舞者的芭蕾,能看這個節目完全是因為受采訪人長得漂亮。 至于內容,他們根本無心去聽。 他們就這么想著,等到開始播舞劇時,突然覺得,臉好疼。這舞劇,簡直突破過往的一切認知,刷新了他們從小對芭蕾的看法,且高.潮迭起,看得人目不轉睛。 別問我什么跪著看舞劇,因為沒空回答…… 等到舞劇播放結束,他們才想到,之前那個女舞者采訪時說什么來著?這個臺似乎還有什么出處,好像是什么魚? 可惜他們沒有認真聽,倒是把兩條黑白魚的圖記住了。 舞劇電視轉播和現場觀看的差別很大,很多人沖到劇院去買票,想看看現場版本。然而劇院工作人員告訴他們,沒有演出了,對方是從中國過來的舞者,來交流芭蕾的,總共只安排了一場演出。 許多觀眾失望地圍在劇院門口,久久不愿意離去,不停有人問:“舞者們已經走了嗎?不能再多安排一場嗎?” “就是,有國外舞團來演出,為什么不提前在報紙刊登相關信息?我當時要是知道,一定會過來看的!” 劇院為難了:“演員還沒走,但是原本沒有安排加場,需要先行商量?!?/br> 最后答應,如果確定要加場,會提前在報紙刊登演出時間。 第118章 倫敦6 舞團切磋 文工團在數報紙。 先前那幾家過來的觀看演出的報社, 早早地就發表了文章,只是當時觀眾有限,討論范圍還不廣, 隨著倫敦周報的訪談出來,以及電視播放, 民眾討論一下子炸開, 先后有十幾家報紙發表相關相關評論, 其中不乏國際性報刊。 季玉蘭一份份點完, 抬頭驚喜道:“圓滿達成汪部長的期望,看看他們寫的,‘來自東方的精靈’、‘東方綠寶石’!” 許英也在翻看報紙:“不錯, 后續應該還會有其他報紙、雜志發表評論,在回去之前,你們繼續收集?!?/br> 不過也收集不了幾天了, 等明天跟舞團交流完, 就準備回國。 交流嘛,無非是雙方坐下來聊一聊, 團里能說會道的人有好幾個,沒什么可擔心的。 沈嬌寧直到這時候才敢放松下來, 躺在酒店柔軟的大床上,元靜竹在旁邊沖咖啡喝。 “你真不來一杯???味道不錯,可香了?!彼芽Х冗f到沈嬌寧面前,“你聞聞, 這咖啡味兒真獨特?!?/br> “不喝, 我怕喝了睡不著?!?/br> “好吧,那我自己喝?!痹o竹啜著咖啡感嘆,“我算是發現了, 什么叫能者多勞,看看你,還說今年不搞舞劇了想輕松一點呢,結果還是忙里忙外,沒個休息的時候?!?/br> 這一忙就是三個月。 “是挺累的,還好都結束了,等回去好好休息兩天?!?/br> 元靜竹沒理她這話,一般來說,她的休息就是自己去排練室跳舞:“這次回去,你應該可以提干了吧?” 沈嬌寧是去年三月底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今年四月初就已經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以她的表現來說,足夠提干了。 “不清楚啊,等領導找我談吧,其實我也不是特別著急?!?/br> 她只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排演一部舞劇,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年,準備出國演出,又是三個月,在她的感覺里,好像沒怎么等,只是把自己要做的事做好,時間和資歷夠了,自然就入黨了。 排練時沒感覺,現在一算,再過幾個月,她進部隊就滿兩年了。 她把這些跟元靜竹說了之后,元靜竹只能說:“忙也有忙的好處,不會有太多雜念,少了很多一般人的苦惱。不過,你家團長就在隔壁,你真不去找他呀?” “真不去,這里來來往往全是團里的人,我是生怕別人不去舉報我嗎?” 元靜竹又嘆了口氣,要是程佑在這里,她一定過去找他。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沈嬌寧自己也覺得這次回去極有可能被提干,沒必要在這節骨眼上給自己找麻煩。 畢竟明天交流結束,就可以回去了啊。 …… 第二天一早,文工團一行人到了劇院。 還是上次那個排練室,這回舞團卻沒有在排練舞劇,只是在做基本功訓練,他們一到就停下動作,看著他們。 文工團一看對方這劍拔弩張的樣子就明白了,原以為這是一次友好交談,結果并不是,這是讓他們來參加鴻門宴的。 站出來跟文工團說話的,是個三十上下的男人,聽他自我介紹是舞團老師,姓加西亞。 “我們看了演出,十分敬佩,特意請你們過來進行交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