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與徒弟那些事、墨爺,夫人又開場子了、回到愛豆戀情曝光前、財神今天撒幣了沒、都市絕狂兵王、愛情無藥可愈、七零年代嬌寵女配、小皇后(作者:松下有鶴)、爹地,大佬媽咪掉馬了、宴亭錄(1V1古言)雙C
“準備去幾家?”上了車, 顧之晏問她。 “今天先去五家,看看情況?!?/br> 沈嬌寧在筆記本上寫了很多, 但出門時并沒有把本子帶上, 只把各報刊地址那頁撕下來放在口袋里。出去談判, 首先不能露怯。 她選擇的第一家是個小報社, 她覺得一開始也許還不熟練,選擇難度小一些的報社可以練練手,其次是, 即便談不成,損失也小一些。 接待他們的是一名記者,看到是兩個亞洲人, 懶散地問:“是什么新聞?” 沈嬌寧說了一遍, 顧之晏翻譯道:“是一部新舞劇,它突破了傳統的古典芭蕾, 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創新。貴報社假如可以前來記錄并報道這次演出……” 他用詞精準,發音流利, 不但沈嬌寧心里默默點頭,連記者都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不過記者還是打斷他:“抱歉,我先問一下,你們是亞裔英國人嗎?是這里的舞團有了新作品?” “不是的, 我們是中國舞者, 帶來了中國的芭蕾舞劇?!?/br> 記者便吃驚地說:“中國!天哪,那里也有芭蕾嗎?你們是穿長袍馬褂跳舞嗎?” 他們只好解釋:“雖然不是浪漫舞衣或古典舞衣,但也絕對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女孩子們也穿漂亮的裙子, 非要說的話,和浪漫舞衣更接近一些?!?/br> 古典舞衣是指《天鵝湖》等舞劇中的舞衣,裙子的長度在膝蓋以上,有多層紗布,浪漫舞衣則長及腳踝?!渡`》中女舞者的裙子長度到小腿,只有單層絲綢布料,沈嬌寧只能這么形容。 事實上,要是過來演出《白毛女》,里面還真有人穿長袍馬褂…… 記者像在聽什么奇聞似的:“哦哦哦?!?/br> 他隨即又道:“雖然你們說得好像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不能去。我得報道人們更關心的新聞,這是我的工作,不能感情用事,抱歉,兩位來自中國的客人?!彼酒饋?,表情無奈地攤手搖頭,準備送客。 第一家會被拒絕,也算是有心理準備。然而等他們又去了其他三家,才知道這第一家報社的記者已經是最客氣最溫和的了,也許是因為這一家沒有名氣,業務量少,記者才有空坐下來跟他們交流。 第四家報社根本就沒讓他們坐下來,聽明來意,直接而略帶傲慢道:“芭蕾舞劇我們一般只報道當地舞團,你們知道的,這里有全國最優秀的舞團?!庇辛俗顑炐愕奈鑸F,為什么還要去報道那些不入流的舞劇呢? 當然他們不是完全不報道,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們可以立刻發表嘲諷奚落的文章,以此來襯托當地舞團的優秀。這些他當然不會告訴那兩個亞洲人。 沈嬌寧從這家報社出來,就跟顧之晏說:“下一家你不用翻譯了,我自己來?!?/br> “嗯?你會英文?”他知道沈嬌寧會法語,猜測她可能不會英文,才毛遂自薦給她當翻譯。 “我學的是美式英語,在這里說擔心會被他們歧視才讓你翻譯?!边@里的紳士們不但喜歡歧視亞洲人,也看不起美式發音,覺得倫敦腔才是最純正的英文,“但下一家是專門的舞蹈類雜志社,可能會用到很多專業術語,還是我自己來吧?!?/br> 沈嬌寧當然會英語,她上一世不知道接觸過多少外國舞者和評委,最常用的就是英語,她當時一心要在國外當首席,自然要把這門語言學好。芭蕾在法國有很深的根基,且術語多用法語,她就把法語學了。 后來一直到車禍之后,去戲劇學院舞劇系任教,那里的整體學術氛圍偏向俄國,著名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雕塑就立在校園里,芭蕾也更傾向俄國流派,她為了深入學術研究,又學了兩年俄語。 說起來,她雖然不是融會貫通所有舞種的全能型舞者,但在芭蕾上,也能稱一句集大成,對俄法英美等幾大流派都有深入研究。 他們正在前往第五家雜志社的路上,這是原定的最后一家。 沈嬌寧道:“其實你會英語還挺讓我意外的,你那會兒不應該都學俄語嗎?” “最開始是學的俄語,后來我想,雖說要向老大哥學習沒錯,但是如果永遠只是學他們,那不是永遠會比他們慢一步嗎?”顧之晏道,“當時都說老美厲害,我覺得既然厲害,那就要知道他們為什么厲害,所以想辦法學了英語??上莻€老師是倫敦回去的,沒能告訴我很多關于美國的情況?!?/br> “那時候你幾歲?”沈嬌寧有點奇怪,他青年時期,應該已經快開始那十年了,居然還能有機會把英文練得這么好。 “大概十歲或者十一歲吧?!?/br> 那會兒學校還在正常授課,大學教授是很值得尊敬的人物,且有很多學者為了報效祖國,從海外回來。 他竟然這么小就開始考慮國家大事了! 沈嬌寧有點佩服,又想到自己是為了舞蹈,而他是為了祖國繁榮富強,最后竟然殊途同歸地學了外語。 好在,學的這些東西還能派上用場。 這家舞蹈類雜志社比前幾天報社安靜許多,聽說他們是有舞劇要上演,并沒有直接回絕或隨便打發個記者過來,竟然是雜志的主編直接跟他們交流。 沈嬌寧深吸一口氣,保持淡定,進入會談室與主編交流。 這次果然用了很多芭蕾術語,探討得非常專業深入,甚至有幾個單詞并不是英文,顧之晏猜測可能是法文。 他在旁邊聽下來,發現她跟專門的舞蹈雜志主編溝通十分順暢,絲毫沒有畏懼,全程自信大方,談笑自如。 主編是個四十上下的女性,齊肩的金色頭發,藍眼睛,化了精致得體的妝容,衣著西裝,十分知性。 沈嬌寧不動聲色地跳過她言語中設下的陷阱,巧妙化解了好幾次角度刁鉆的問題,對方雖然還在繼續刁難,但沈嬌寧覺得,她應該堅持不了多久了,這家雜志社極有可能會前往觀看并報道演出。 專業舞蹈雜志的評論,在她看來十分重要。 然而主編突然話題一轉,從舞劇移到了沈嬌寧旁邊的顧之晏身上,問他:“這位英俊的先生,我今晚有空,可以有幸與你共進晚餐嗎?晚上來我家,我給你們報道舞劇,而且保證都是正面評價?!?/br> 沈嬌寧臉色一下子就變了,她當然明白這個邀請是什么意思,加重了語氣:“ms. windsor……” 顧之晏卻握住她的手,更為直接地說:“sorry,she's my wife.” 主編的目光在他們的雙手上打量,也說了抱歉:“沒看到你戴婚戒,以為你還是單身?!?/br> 話雖如此,她依然給顧之晏遞了個人名片,而沒有給剛剛一直跟她溝通的沈嬌寧:“看起來這次演出對你們挺重要的,留個名片吧,再考慮一下。我還認識另外一些報社和雜志社的編輯,可以給你們引薦?!?/br> 顧之晏緩慢而有力地把名片推回去,攬著沈嬌寧,帶她走出這家雜志社。 沈嬌寧被這突如其來的cao作氣得胸口疼,太陽xue砰砰直跳,呼吸的異鄉的空氣,里面似乎還帶著大西洋海水的咸腥味。 報社自薦失敗,她沒能把舞劇推銷出去,反倒是陪她過來的男人被英國老女人給看上了! 她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想想又有點難過,怎么會這樣呢?那個溫莎主編,明明應該快要同意了啊,就是故意給她這種錯覺,然后再打擊她嗎? 她忽然想,也許人家從頭到尾都沒看上這部舞劇,只是看著自己像跳梁小丑一樣爭取機會。 顧之晏看著她隱忍的表情,在這個陌生而并不友好的國度,把小姑娘摟進懷里。 沈嬌寧差點哭出來,強忍住了,又要往雜志社里面走。 顧之晏以為她氣得要進去打人,攔腰按住她:“在國外容易引起麻煩,別理會這些人?!?/br> “放心,我是文明人,不動手?!?/br> 沈嬌寧昂首挺胸走進去,把舞劇演出時間地點拍在主編桌上:“溫莎女士,你會因為你的輕慢后悔的!” 她氣勢洶洶地放完話,轉身就走,沒理會主編在后面的喊聲。 誠然她希望這首次芭蕾交流能成功,可是她也有脾氣,有驕傲,從到這里開始,她已經受夠了這些人的目光。 退一萬步想,就算這次失敗了又怎么樣呢,她日后再帶著舞團殺回來! “沈小姐,你怎么走得那么快?!睖厣骶幘谷贿€追了出來,“我為我剛剛的輕率道歉,沒有想到你們感情這么好。你說的舞劇我很感興趣,到時候一定會過去看的,只要達到標準,也會在雜志社介紹你們的舞劇?!?/br> 沈嬌寧沒有理會她,直接帶著顧之晏走了。 他們還沒有結婚,但是在顧之晏那么說了之后,這個主編在以為他是有婦之夫的情況下還遞名片,這種作風,她實在是不恥。 溫莎看著他們的背影,頭疼地走進雜志社,她這次好像真的有點做過了。 走出一段路,顧之晏請她在一個倫敦街頭的飲品店休息片刻,調整一下心態。 看她平靜了一些,才問:“要不要再去其他報社試試?” 她喝了一口橙汁:“不想去了,從報社入手沒什么用?!?/br> “去吧,再去最后一家。不是都說六六大順嗎,也許第六家就能成了呢?” 第115章 倫敦3 我回來了,國際舞臺 既然顧之晏這么說了, 沈嬌寧就答應再去一家報社。 她把口袋里那張地址名單拿出來,思索該去哪一家。 顧之晏伸手蓋住她的名單,說:“下一家去倫敦周報?!?/br> “嗯?”這家報刊十分權威, 她根本沒考慮過。 “走吧?!?/br> 顧之晏看她喝得差不多,就帶她去了倫敦周報總部。 沈嬌寧來到這里, 比前幾面幾家更緊張一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對方聽完之后, 幾乎立刻就同意了, 接著直接談起了演出時的機位擺放,派幾名專業記者等具體問題,全程順利得不可思議, 她直到走出報社,還覺得自己在做夢。 “前面那些小報社都不同意,他們就這么快答應啦?”她覺得不太對勁, 問顧之晏, “你是不是做了什么,為什么推薦我來這里, 還這么順利?!?/br> “不是說了嗎,六六大順?!?/br> 沈嬌寧抿唇淺笑, 她可不信這個,一定是他提前有什么安排。 回去的路上,她忽然說:“再去一趟第一個報社吧,剛開始沒經驗, 現在看下來, 我覺得那個還可以再爭取一下?!?/br> 顧之晏當然沒意見,陪她去了,沈嬌寧又跟這個懶懶的記者聊了會兒芭蕾, 最后記者說:“我都快下班了,看在你們陪我度過難熬的上班時間的份上,這個舞劇我就當休閑去看吧,反正下班了也很無聊?!?/br> 沈嬌寧笑起來,雖然是個小報社,卻實打實是自己爭取來了,感覺這比在倫敦周報不費吹灰之力就答應更有成就感。 因為那位中年女主編帶來的不快終于消散了。 “接下來你準備怎么做?另外幾家報社明天去嗎?”顧之晏看到她列出的名單里,還有五六家沒有去。 “先不去了,回去跟主任們匯報今天的情況,還有要看劇院那邊的態度有沒有可能發生轉變,讓領導們綜合考慮一下再說吧?!?/br> 也許是否極泰來,也許是擠滿“六六大順”之后真的開始順了,他們一回到團里就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這邊的電視臺會過來全程錄影,之后會在電視上播放。 “這下可好了,就算別的觀眾一個沒有,電視上一播,該看到的觀眾都能看到,該報道的媒體也會報道,管他劇院什么態度,咱們演出自己的就行了!”許英高興地說。 沈嬌寧忙問:“怎么突然有電視臺過來了,誰請的?” “國家安排!我就說汪部長不可能真的放任我們不管了?!鼻懊婺菐滋齑蠹野堰@邊的情況全部反映回國內,可得到的回復一直是“稍安勿躁”,差點以為汪部長對這部舞劇有意見,干脆連這些都不管了。 “太好了?!鄙驄蓪幗K于放心,有了電視臺,只要演出足夠好,達到汪部長標準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 她把倫敦周報和另外一家小報社也會過來的事情說了:“自己去請媒體實在太困難了,還是國家出面才有效?!?/br> 主任們卻大為驚訝:“倫敦周報?你出去一趟,就說服他們過來了?這可是權威性報紙??!” 這其實不能算是沈嬌寧自己搞定的,但她悄悄看了一眼顧之晏,見他幾不可見地對自己搖頭,明白了他的意思,只好自己應下來:“對,到時候他們那邊應該可以出劇照?!?/br> “今天可真是雙喜臨門!電視臺、報刊,咱們都有了,就等著演出了!”許主任高興得紅光滿面,“玉蘭,你快帶著他們繼續排練,決不能出一丁點錯誤,要是出岔子,那可是會被攝影機保留下來的!” 得知國家在后面為他們撐腰之后,沈嬌寧就不需要再自己cao心這些事,直接把那頁寫滿報社地址的紙張扔了,開始專心排練。 她發自內心地感慨,跳舞的感覺可真好??! 隨著電視臺會過來這個消息之后,劇院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他們對文工團說,可以把他們演出的門票定得低一些,這樣到時候會有更多觀眾前來觀看他們的表演。 文工團拒絕了,這看著像是好意,但是把價格降低,不就是說他們比不上當地舞團嗎?劇院沒有再明著下他們面子,卻還是暗地里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