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宏圖大志
“大哥方才說朝廷要讓咱家從南洋購入糧食和橡膠,還要讓咱家墊付白糖費用,如此一來,豈不是咱家出了采購糧食與橡膠的銀子了么?” 鄭芝鳳可是相當精明,雖然是海盜出身,但并非只會逞匹夫之勇,腦子還是很好使得,聽了兄長的一番介紹,尋思了半晌,總算是找到了其中的蹊蹺所在?!甙恕甙恕咦x∵書,↗▲o “是啊,大哥,這是哪個狗官出的損招?讓咱家出錢出糧,費力忙前忙后,好處都讓朝廷占去了!” 被鄭芝鳳這么一說,鄭芝豹也明白過來,立刻附和起來,不論是跟紅夷、倭國還是跟朝廷做生意,鄭家從來都是只占便宜不吃虧。 “休得胡言亂語!” 鄭芝龍沒好氣地瞪了五弟一眼,如今自己非但是朝廷命官,還是堂堂的鎮海伯,差點被他說成了狗官了。 “此等事務皆為太子殿下主導,爾等切不可妄自指責。如今朝廷已與此前大相徑庭,我前去覲見之時,便見到殿前的廣場上,從貪墨之人的府邸里抄出來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聽同僚所說,有不下三千萬兩之巨!太倉豐裕,斷然不會拖欠咱家運輸之物的款子了。者說,若是朝廷拒不付款,我等也不會輕易卸貨。太子殿下說咱家每年都可以從南洋采購至少一百萬石糧食,直接運抵天金,這樣便可大幅度填補畿輔地區之缺口,所須費用均會以現銀支應?!?/br> 在回來的路上,鄭芝龍將從京城得到了諸多利好條款通通捋了一遍,朝廷有無銀兩,他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即便皇城里的箱子都是故意誆騙自己的物件,同僚們透露的內容也是事先籌劃好的,但太子編練新軍總不是須的吧? 那是鄭芝龍親眼所見的情形,而且這支新編部曲居然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動作整齊劃一,士氣更是異常高漲,看得鄭芝龍都羨慕不已。 他也有兩支親衛隊,分別由黑奴與倭人組成,均是忠心耿耿之輩,但單論隊列行進,則遠不如太子的東宮衛隊表現的這般讓人賞心悅目。 除此之外,朝廷還大規模撥款賑濟了山棟、河楠、陜茜等地,算上遼東的軍餉,還在老城旁邊開工興建的新城,總耗費更是超過了一千萬兩銀子之巨。 要是像以前一樣沒錢,這些都決計不可能予以落實,數十名勛貴以及數百名官吏被抄沒家當也是京城那邊世人皆知的事情,鄭芝龍便對此深信不疑了。 “大哥!報紙上說的是真的?太子爺連自己外公的家里都給抄了?” 鄭芝鰲聞言急忙插話,他也是看過前幾期的報紙,尤其是對于太子下令抄沒國丈周奎府邸之事,他覺得此事有些幾乎于大義滅親。 對于一個黃口小兒,若非是宮變或兵變,受到挾持,否則怎能狠下心來讓廠衛去查抄自己的親外公?此舉令皇后情何以堪?那可是太子的親生母親??! “諸位有所不知,太子此前曾在仙界受太祖高皇帝之點撥,回到人間早已具有了成人之智慧與心境,我與太子殿下交談甚久,對此了如指掌,切莫以年紀來判斷太子爺的言行。凡涉及朝廷大事,太子爺均說的頭頭是道,讓我這般行走他國多年,自認為見多識廣之人,都驚詫無比,太子爺的才學與口才更是卓爾不凡,非常認可比,今后咱家關于太子爺之事,務必慎言,否則傳揚出去,非但有損名聲,更是會讓內子羞愧!” 鄭芝龍在京城時跟某太子交談數次,每次時間均不下半個時辰,涉及內容包括軍事、經濟、政事、外交、珉生等多個方面,很多連鄭芝龍不知道的事情,太子都一清二楚。5∞八5∞八5∞讀5∞書,←o≈ 跟太子交談,就等于在學習諸多不曾了解的知識,不但能夠增長見識,還可能有益于自己的生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有鑒于此,鄭芝龍才欣然答應讓長子赴京拜師。 “大哥,森兒若是去了京城,豈不成了質子?若是咱家與朝廷之間生變,森兒便身處險境矣!” 鄭芝鳳很關心自己這個大侄子的安危,太子將鄭森收為門徒,這招倒是可以混淆視聽,但對于鄭家來說,風險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 “森兒已大,中了秀才便要入國子監求學。太子爺開了金口,已然為森兒找好了次輔吳甡作為文師,東宮衛隊主將周遇吉作為武師,如此妥善,我又豈能拒絕?再者說來,在我百年之后,森兒便要繼承鎮海伯之頭銜。趁外出求學之機,自然要學些真本事,否則還不如在海上行走來的實在些。在京時,我親眼觀看過太子爺所主持之閱兵式,東宮衛隊被整訓僅月余,則已顯露出精銳之師跡象,不遜于戚少保練兵之法!若森兒肯在太子爺身邊學些皮毛,則此生足以應付諸多棘手之事了!” 鄭芝龍對某太子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并不認為對方將長子從自己身邊要去,只是為了囚禁作為人質而已。 太子雖然抄沒了諸多勛貴的家當,可也沒有擅殺他們,只是生活不如以前奢華而已,所需用度還是會給予些許的。 結合鄭芝龍私下打探得來的消息,可以明白太子雖行事雷霆,但也是心懷仁義,對部屬乃至士卒更是關懷備至。 考慮到京城日新月異的變化均來自太子從仙界得來的學識,鄭芝龍便打算讓長子在太子爺身邊學點傍身的本事。 如此學藝十年,之后必定是能文能武,自己也就算是得償所愿了,等到自己撒手人寰之際,可以放心地將全家及鄭氏數十萬將士與家眷的未來托付給他了。 長子身為太子門徒,就等于有了丹書鐵券,即使往后犯下什么大錯,也不至于讓鄭家被滿門抄斬。 別看鄭家現在風光無限,擁兵十余萬,存銀上千萬,把控八閩之地,戰艦縱橫大洋,還有繼續向上竄升的勢頭,可數十年之后就難說了,故而鄭芝龍要為以后做打算。 讓鄭森跟著太子學習,其實就是為了保住鄭氏的家業,實在不濟,也好能夠提前找個退路,不至于像前任那般,在富商李旦去世之后,李家便迅速衰敗下去了。 有了前車之鑒,鄭芝龍才會如此布置,一方面與朝廷合作,繼續做他軍商一體的跨國大買賣,另一方面則要抱緊太子這棵大樹,等太子登基之后,長子便是從龍之臣了。 鄭芝龍還有一種感覺,從太子的口吻里,好像多多少少有些喜歡長子,往后或許會重點培養,具體是為何,他目前還猜不透,興許是看在自家實力雄厚的份上。 但這至少是個好跡象,說明長子抵京之后,處境不會過于艱難,這條路要是走好了,那往后當真是前程似錦,眼下是太子門徒,之后便是天子門徒了。 鄭芝龍是個商人,最看重自己所能得到幾何利益,若是用長子換取全家老小及所部將士的安全,這買賣便劃得來,而且鄭森一時半會也沒什么危險。 “大哥只要對此事思量清楚便好,適才大哥說太子受太祖高皇帝點撥,可是真去了仙界?” 鄭森是鄭芝豹的侄子,他對大哥的長子也很疼愛,但這畢竟是大哥的家事,大哥決定了,那自己就不便繼續刨根問底了,便把好奇心放在了太子身上。 “這我可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此番赴京,為兄見到了很多新鮮事物,堪稱五花八門,應接不暇,倘若太子沒有在仙界學習,多半不會如此之多的新奇之物,吃、穿、用、玩皆有,看得我都有些樂不思……哦,對,樂不思蜀了!” 到了京城的地頭,平素眼高于頂的鄭芝龍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點像是個鄉巴佬,對沒見過的事務都充滿了好奇心,但沒見過的新物件實在是太多了,一時間完全消化不了。 “哦?大哥,快說與我等聽聽,也好樂上一樂!” 鄭芝豹明白要是讓大哥鄭芝龍認為新奇之物,那必定是眾人都未曾見過的,便更加渴望得知具體內容了,被他這么一勾,眾人也好奇起來,都豎著耳朵,打算聆聽一二。 “報紙想必諸位都看過了,自行車也見過了,對了,還有一款車,此次赴京,我買了五十五輛,在座諸位每人一輛!” 被眾人纏得不亦樂乎,鄭芝龍這才想起還有人力車的事情,這車不像自行車那般容易耗損,還可以替代馬匹,算是太子最為精巧的發明了。 說罷,鄭芝龍便遣人將人力車抬進院子,由于有很高的門檻,所以必須得用人抬,累得親兵們個個都呼哧帶喘的。 “大哥!此車怎個騎法?” 鄭芝鰲還沒忘適才自行車的事情,這下他可是要小心了,再弄壞一輛的話,往后只怕沒的車騎了。 “此車是用來做的,由人力拉拽,比騎馬舒服,比坐轎便宜!” 見到眾人多少還有些不解,鄭芝龍便坐上人力車,讓一名體格強壯的親兵在前面當車夫,在院子里轉了一圈,好不得意。 “哦哦哦~!原來如此,妙!妙啊~!” 眾人都是一致的贊嘆,坐在此車上能享受又能觀景,倒是舒心愜意,拍案叫絕一番之后,大家便爭相試乘,恨不得一次上去三個人。 鄭芝龍幾乎將車廠剛造好的新車一口氣給買光了,而且還訂購了五百輛之多,用以給將領們的女眷來使用。 “大哥,此物甚好,或可運到倭國與南洋賺錢??!” 鄭芝鳳一眼就看出了商機所在,要是成本低廉的話,便可大量制造,從福健各個港口裝船橫渡,從外人身上賺得真金白銀。 “四弟所言不錯,太子也早已想到,說每輛收取五兩銀子的專利費,咱家便可自行生產,每月結算一次?!?/br> 在商業開發這方面,鄭芝龍算是遇到了一個行家里手,他從太子那里聽說了很多令自己大開眼界的方法,要是有機會,還會再次赴京,向太子請教的。 “專利費?” 鄭芝鳳對這個詞很是陌生,特意重復了一遍。 “然也,此物乃是太子爺所創,制造權自然歸太子爺所有,咱家若是要想仿制,須向太子爺支付款項才是。此車在京城那邊分為三個檔次,低檔三十兩一輛,中檔五十兩一輛,高檔八十兩一輛。太子爺也是爽快之人,不管咱家自行制造幾何,不分檔次,一律每輛五兩銀子的專利費,而且運往海外販售的話,可以自行定價,大頭自然是落進咱家口袋里了?!?/br> 對于任何有利可圖的生意,鄭芝龍都會銘記于心,做與不做要看利大利小,是否方便,人力車這玩意倒是個新鮮事物,節省了牲口不說,制造起來也不算太過復雜,倒是個好買賣。 若是鄭家制造十萬輛人力車,賣給周邊各國以及紅夷的話,一輛車賺十兩銀子,那總計便高達一百萬兩之巨,比給太子的專利費高上一倍,要是定價更高,則利潤便會更多。 “原來如此,那咱家若是能夠自行制造上萬輛此車,交予太子爺千八百兩銀子不就行了?” 受到鄭氏向來公然不交稅款的影響,鄭芝鳳也認為無須向某太子如數繳納專利費,這也就是個名頭而已,福健遠離京城,太子爺對這里鞭長莫及,鄭家便是一方諸侯。 “小氣!從今往后,凡是與太子及朝廷往來的生意,都要放在明面上來記賬,不準自行克扣銀兩,咱家只要讓太子爺稱心如意,還愁賺不到銀子?太子爺還說咱家的運力并非發揮到最大限度,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會讓朝廷下旨,督促沿海各地商賈向咱家更多的本土產品,以供出口貿易。太子爺打算仿效南宋,著力發展海外貿易,以圖在未來數年之內,將每年的貿易額達到上億兩之巨,你想想咱家作為海上霸主,在這里面能賺到多少銀子?” 鄭芝龍當初聽到某太子的這個振興經濟,以實現珉富國強的計劃,也被嚇了一大跳。 每年一億兩! 他可是驚呆了半晌! 哪怕自家分到一成利潤,那每年便能妥妥落袋一千萬兩之巨了。 作為本地區最大且本土唯一的對外海商,這是極有可能實現的目標。 鄭芝龍聞言都心動不已,而且以太子當下的諸多發明創造來看,這也是很有變為現實的。 雖然很大一部分會是易貨貿易,譬如用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品從南洋換購糧食、橡膠、香料等貨物。 但鄭芝龍聽張國維說朝廷已經在山棟地區大規模挖掘金礦了,不久之后,光是金礦一項,便可年入近千萬兩銀子之多。 朝廷有了錢,自然可以用現款來采購鄭氏手里的南洋貨物了,決計不會像以前一樣囊中羞澀的。 “我的天!真是不得了??!太子爺胸懷宏圖大志!” 鄭芝鳳聽了兄長的一番說辭,瞬間對某太子有了新的認識。11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中文網”,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