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晾了兩個多月,主要是晾油漆味。 然后兩人就很低調得搬家了。 找了一輛牛車,搬了兩趟。 兩人也研究過關于老房子的處理,賣是不會賣的,畢竟也是一種念想。 雖然以后被改建是免不了的。 也不能那么空著,空房子沒人氣會壞的很快。 后來還是宋紅米說,不如等家里廠子弄起來,到時候肯定要招工,不如去附近農村招幾個吃苦能干的,到時候那房子給他們做宿舍。 她說的是古法榨油,那個真得有一把子力氣。 不得不說,農村人更能吃苦。 因為他們掙錢的地方更少。 柳宵也沒意見。 …… “一二三,嘿呦…一二三,嘿呦…” 五個大老爺們只穿著大褲衩子,光著膀子抓著一根木頭喊著號子在撞擊。 然后滴答滴答的豆油就出來了。 因為原料限制,現在油坊每天出油量還不到五十斤。 幾乎剛榨出來就被買沒了。 供應的幾乎都是公家。 柳宵和他大爺因為這些豆油頗交到了一些人脈。 他大爺雖然覺得榨油掙不到幾個錢,還是特別支持柳宵。 還派人去農村去收黃豆。 讓產量提高一些。 榨油的豆餅,也有很多人要。 最后賣給公家的養豬、養牛場了。 其實細算下來,榨油還是頗有掙頭的。 但是和釀酒沒法比。 他們做玉米酒和地瓜酒,需要發酵的時間都不長。 所以幾天就能出酒。 出酒就賣給對岸。 有了這個寶貝,對岸的大兵們對柳宵就更好了。 稱兄道弟不在話下。 也就是三個月功夫,他們攢夠了那筆機器錢。 柳宵用兩盒煙就把介紹信開出來了,然后和機床廠取得了聯系,打了定金。 不過等機器過來,還要一個多月。 但是也不能干等著,要收山楂。 要不然沒了原料,有機器也沒辦法開工,難道還要等一年么。 柳宵一點不想等。 而且還有個問題,這時候已經九月份入秋了。 黑河已經很涼爽了,再過幾天興許會落雪,冬天隨時會到來。 可是釀酒發酵需要溫度,現在都要燒火升溫,冬天更需要。 那樣需要的柴火就太多了。 有些不上算。 柳宵也在考慮,可以把酒廠在冬天關停,變成山楂罐頭廠。 不過還是要看能收到多少山楂再說。 還需要定制罐頭瓶和罐頭蓋。 事情真心不少。 好在收貨這事可以交代下去。 他這大半年也不是一個人沒培養的。 真讓他發現兩個好苗子。 一個天生嘴皮子利索,一個吃苦能干,還愿意學習。 人品都不錯。 這次收山楂可以交給兩人,也算是一種考驗。 他去玻璃廠和鐵鋁廠定制罐頭瓶子去。 他和紅米重新設計了罐頭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做。 等到罐頭廠開工,黑河已經是銀裝素裹了。 宋紅米在監督女工清洗山楂和去核。 她蓋著口罩和頭套,女工們也是如此。 畢竟是做食品的,干凈衛生是良心。 而且這罐頭做出來她自己也要吃的。 晚上,宋紅米和柳宵帶著家旺、倆福兩條狗圍著廠子查看。 狗長得很快,這才幾個月,已經是大狗的模樣了。 兩條狗很是衷心,平時有看熱鬧的想湊近過來看看,也被它們咬跑了。 特別厲害。 宋紅米一度擔心它們會咬人。 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狂犬疫苗。 但是后來發現,兩條狗也有分寸,它們叫歸叫,但是不會跑出院子去咬人。 真的是看廠子的好幫手。 柳宵和宋紅米也沒虧待它們,隔三差五給它們骨頭吃。 至于貓,根本不用她們養,抓老鼠就把自己養的肥肥胖胖的。 “走吧,回屋?!绷戳艘蝗Ψ判牧?。 不忘拍拍兩條狗,讓它們回窩去。 宋紅米點點頭。 兩人也是過于謹慎了,有柳宵大爺的面子,三教九流雖然知道這里有好東西,也沒動過心思。 當然柳宵也會做人,時不時地就散煙。 但是也不是萬無一失的,萬一有“過江龍”呢,那種撈一筆就跑的,可不管你有啥背景、靠山。 主要是罐頭廠開工快一個月了,倉庫里大量的山楂罐頭。 這可都是錢啊,千萬不能出問題。 已經定好后天拉對岸去,就這兩天了。 要不是沒有炕,他就多留幾個工人看廠子了。 有時候這事兒你越怕來,它還就真來了。 柳宵自來警醒,聽到狗叫有些不對勁,立馬起來了。 邊穿棉衣邊下地了。 但是動作根輕,并沒有吵醒紅米。 他也不打燈,而是拿了鑼,想要開門,發現給別上了。 這是不讓他出屋啊。 柳宵鉆進后屋,抓起一塊地板,然后就跳了下去。 里頭是條地道。 等他鉆出去,已經在屋后了。 拿起鑼鼓使勁的敲,邊敲邊扯著嗓子喊,“有賊啊,快來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