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是的,做被褥得時候她做了兩套。 她怕一個忍不住犯錯誤啊,三年起步啥的。 而且她也怕柳宵太早那啥啥,容易傷身,所以大家還是各睡各的吧。 柳宵要了幾個親親,拉著她手睡了。 …… 這天下午,柳宵回來的有些早,騎著一輛簇新的黑色自行車回來的。 和國內的二八大杠很像。 但還是有不同點,車把是有彎度的,有些像牛角。 宋紅米圍著轉兩圈,還撥弄了幾下車鈴,很是清脆響亮。 柳宵拍了拍,“這車挺結實?!?/br> 宋紅米點頭,看出來了。 柳宵看看天色,邀請道,“我馱你去江邊溜達一圈?!?/br> 宋紅米一點不帶猶豫的,騎著! 柳宵車子騎的挺穩當的,就是盯著看的人有些多。 黑河不算大,而且魚松作坊還雇了不少婦女。 關于江魚能掙大錢,很多人都知道了。 甚至魚松的做法也漏出去了。 但是至今沒人敢搶他們生意,主要是柳宵大爺再那鎮著呢。 但是眼紅的大有人在。 特別是對柳宵,孤兒一個,憑什么就能掙大錢,吃香的喝辣的,還騎上自行車了。 都快變身檸檬了。 柳宵和宋紅米不知道,他們已經被深深的嫉恨了。 不過知道了也不會在意,人活在世,要是總在意別人的意見,那沒法活了。 兩人當天晚飯是在國營飯店吃的,這邊有個手藝不錯的大廚,做魚很有門道。 而且還會做鐵鍋燉大鵝。 …… 轉眼半個月過去了,柳宵終于從大爺那得知了他要的有關做罐頭機器的價格。 好消息是只要他們能開出街道介紹信,人家廠子就賣。 壞消息是人家不拆著賣,一賣就是一套,一套兩萬六,不二價。 柳宵扒拉兩遍家里的錢,差的有些多,所以還是得掙錢啊。 不說八十年代萬元戶就是有錢人了么,怎么機器那么貴呢。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 第158章 七十年代當倒爺(5) 柳宵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掙他三萬。 這年頭,三萬塊絕對是巨款了。 他準備再開源。 單靠著魚rou松,想要攢三萬,得一年。 這還是業務一點不受影響的情況下。 對于別人來說,這么短時間能有這么多錢,那不美翻了。 對他來說,速度還是有些慢。 但是做什么他一時沒有什么主意。 就回家和宋紅米商量。 宋紅米自然要幫著一起想了。 最后還是有幾個選項的。 黑河雖冷,但也是黑土地,農業不錯。 所以可以考慮榨油、釀酒。 特別是釀酒,蘇聯那邊簡直是有多少要多少。 她電腦里有釀酒的方法,玉米、地瓜都可以釀酒的。 榨油的話可以內銷。 柳宵考慮了下,“其實這倆行當都能干?!?/br> 主要是不管榨油還是釀酒都可以用古法,換句話說,可以不用買機械。 投入不用特別大。 宋紅米低頭寫,“我們需要一個大廠房?!?/br> 招工她沒寫,因為知道不缺人。 國人一向勤勞。 柳宵一想也是,“大爺上次買的那樓就不錯,我回頭也尋摸一處?!?/br> 黑河這樣的地方不多,所以柳宵沒能如愿買到樓。 但是也買到了一大片房子,房子位置也不錯。 曾經黑河有名的大地主家,兒子多,蓋了一溜的房子,足足十二間。 可是那十年,死的死,逃的逃,就剩一個還病歪歪的。 如今平反了,準備帶兒子去哈市治病,要把房子賣了。 柳宵花了一千塊錢外加四個金幣將房子買下。 這錢和他大爺買樓其實也不差什么了。 在外人看來,他吃虧了,平房再好,能有樓好。 可是柳宵和宋紅米知道占便宜了,他們買的地基多大啊,有那樓四、五倍大。 以后房子不夠,完全可以再蓋。 那些房子,之前的地主用的都是好料,雖然后來有些被嚯嚯了,稍微收拾一下就能用。 柳宵甚至在和宋紅米商量搬過去得了。 他可以著重翻新一間房子。 宋紅米想想也同意了,因為不管榨油還是釀酒,都要買原料,到時候這邊就是大倉庫,她們住這也算是看家了。 但是貓狗都要養起來了。 貓抓老鼠,狗看家。 要不然那么一大片房子,她們兩人看不過來的。 宋紅米和柳宵去看了那處房子,然后選了最邊上一間房子。 開始收拾。 破碎的瓦片換新的,再把房頂收拾一下,□□不漏雨,還暖和。 屋子重新刷漆,玻璃換了,這樣屋子就亮堂了。 房門也換新的,舊的有些關不嚴了。 火炕只是重新通通,沒扒。 但是炕席換了新的。 家里的錢不多了,柳宵只得在大爺那又賣了兩個金幣。 他大爺這回價格給的不低,三十五元一克。 雖然照蘇聯那邊克價還有些差距,但比市場收金的要高一些。 他還是很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