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說魃道 第361節
第402章 青花瓷下 十八 無法回答的問題,除了沉默,還能怎樣。 于是低著頭不動也不吭聲,心知他不會因此繼續逼迫我,即便逼了,大不了我以此作為借口,讓他把我送回去,這樣倒也稱了我的心。 而素和甄也確實沒有逼問。 或許對燕玄家好歹還有些顧忌,也或許比起答案,他更享受看我陷入不安中的僵硬。不管怎么說,懷疑歸懷疑,這段婚姻他顯然并沒有想要打算終止的意思。 只是正由于他的這番話,令我不得不對燕玄如意這個人、以及她的感情,再度起了一層困惑。因為著實沒有想到,這位如意小姐竟然會制瓷,而且是狐貍說起過的那種映青瓷。 那是種據說唯有‘鬼神的力量’才能燒制成功的瓷器。 如果真如素和甄所說,燕玄如意能無師自通將那種已近乎失傳的瓷器燒制而出,那么她無疑是個制瓷界的天才。然而說來可笑,燕玄順一心只想要個繼承人,這繼承人明明就在眼前,優秀之極,他卻從沒想過要好好培養她。 古代女性的悲哀,千百年來一直延續著,即便是到了現代,依舊有部分地區仍存在這樣一種偏見。 所以如意才會偷偷藏著那本《萬彩集》。不讓她碰觸,她便偷著來,就如她面對自己未來的婚姻。 現在想想,可能她早已把里面的技術全都吃透,而燕玄順卻渾然不知。不過,即便知道又如何呢,他的三太太已經懷上身孕,不久之后或許給他生下一個他真正想要的那種繼承人,到那個時候,他可還會記得這個被他嫁出門了的叛逆的女兒? 所以仔細想想,燕玄如意還當真是個相當有意思的人。 最初她讓我感覺是個為追求自由戀愛敢于離家出走,以此抗爭自身命運的女孩。簡簡單單,好似言情小說里的女主角。 但后來發覺,她除了有追求自由戀愛的勇氣和熱情,骨子里卻似乎有點冷漠與自私,尤其對于她那些忠心耿耿的下人。 再后來,她的愛情也讓我感到困惑起來。 我不知道她跟素和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縱使從別人的話里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她對素和甄的愛,可是這個素和甄無論怎么看,似乎都不像是個對她抱有同等份量愛情的人。尤其這短短一兩天來的接觸,我完全就沒能從這男人身上感覺得出,他對這即將要成為他新娘的女孩,抱有哪怕一丁點的愛意。 盡管由始至終,他看起來都和他哥哥一樣溫文爾雅,并且體貼恭敬。 而那種幾乎浮動在他體表的疏離感,又豈是能用溫雅與體貼就能輕易掩蓋得了的,尤其是在眼下,當素和甄突然對我說了那樣一番話后,我實在想象不出,若此時此刻跟他坐在同一匹馬上、聽他將那句淡然到冷漠的話一字一句說出口的,是燕玄如意本人,那她究竟會做何感想? 所以,實在很讓人困惑不是么,如意到底憑什么會愛上他,并且愛到非他不嫁? 甚至到了最后,他還會害死她,并將她做進自己的作品里…… 更讓我費解的是,就是這般的無情無義,為什么在燕玄如意死后,素和甄卻突然后悔起來。 后悔得好似曾經有多么愛她似的,并在過了幾百年之后,在燕玄如意死去了幾百年之后,他仍還對這段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一霎那念念不忘,乃至刻意把我帶到這里,要我親眼看到并親身體會到這罪孽的、令他懊惱痛苦的一切。 他這樣做到底是為什么…… 誠然,此類問題無論在心里問自己多少遍,我始終仍是無法給自己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答案。 不過倒是因此讓時間變得短促,仿佛一剎那失神,那個原本看起來還很遙遠的目的地一瞬間就近在了咫尺。 高嶺山的素和山莊。 很氣派,氣派到讓我恍惚明白了所謂‘宣德瓷中的王者’,究竟是個什么概念。 山莊位于景德鎮‘瓷之源’的窯里。 距離坐落于珠山的萬彩山莊大約一百多里地,因此,盡管天不亮就出發,當到達目的地時也早已經入夜。不過由于地處繁華的徽饒商道附近,又是有名的高嶺土的產地,所以一路而來倒是沒因時間而顯得冷清,尤其越是接近高嶺山,越是熱鬧,因這地方多的是陶瓷作坊,一聽說是素和家的迎親隊要來,自是早早就在山莊附近等著,素和家在當地的聲望和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但盡管在人前做足了場面,其實進門時,這場本該是婚禮中最為繁縟隆重的儀節,在當時這種社會環境來看應該是比較潦草的。這一點,從喜兒等丫鬟婆子的臉色和交頭接耳的話語里,大致可以感覺到那么一些。 而潦草的原因相當簡單。 一則,原本嫁出門時新娘坐的是奢華大轎,但由于半路上轎子的輿杠斷了,新郎便借著這一點把新娘困在他的馬背上,此后一直到高嶺山的素和山莊,再也沒有換回轎子。不知素和甄這么做是否是因為在轎中看出我準備逃跑的念頭,他的行為極其不合規矩禮數,也讓新娘嫁出門時的風光完全丟失了排場。說白了,這是直接抽掉了娘家人的臉面。二則,正因為新娘沒坐轎子進門,自然在到了新郎家中后,原本應該有的一系列迎娶新娘的儀式就沒辦法進行,又因素和甄的哥哥素和寅抱病在床,更是一切從簡,所以,原本我所擔心的一大堆繁文縟節縟,到最后幾乎全都沒有照本進行。 這對我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但對于一路跟隨我來到素和家、驕傲且欣喜地等著看我拜堂成親的那些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讓人難堪的侮辱。 他們怎樣也沒想到,在萬彩山莊時看上去如此溫文爾雅,恭順得體的素和公子,做事竟然會這樣隨心所欲,無視規矩。即便是借口自家兄長的病重,也不該是半點通融都無,拋頭露面就將新娘子帶進家門。 只是,無論對此有著怎樣的委屈和惱怒,卻也都無可奈何,畢竟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嫁出去的女兒便是潑出去的水,即便是燕玄順在場,只怕也只能袖手旁觀,又哪里由得旁人說些什么,怒些什么。 因此只能眼睜睜看著我像個木頭人一樣干巴巴坐在馬背上,由素和甄一路帶進山莊大門,再被他抱進新屋。而唯一能令他們松一口氣的是,從頭至尾,我這新娘子的兩只腳倒也確實一點都沒有沾過地,正如素和甄所承諾的。 “不是奴婢說喪氣話,依奴婢看,姑爺的兄長只怕熬不過這幾天了吧?!睌v著我坐到里屋的床上時,喜兒沖著我低聲咕噥道。 要說那些陪嫁來的人中最為忿忿不平的,想來應該就是她了。 奴婢總有個護主的心態,因為主子好,她們才好,若是感到主子受了委屈,她們簡直會有如天塌下來一般如臨大敵。喜兒是多么擅長察顏變色的一個人,所以早在吃了素和甄的軟釘子后,她就開始擔心了,眼見如今連天地都不拜我就被直接送進了新房,她心思沉重得仿佛連毛孔都透著一股不安。 當不安被久等的焦慮催化成一種恐懼后,小丫頭就開始有點口不擇言起來,盡管她的擔憂其實不無道理,但我仍不得不用盡可能嚴厲的態度打斷了她的話:“胡說些什么,好端端的想挨頓家法是么?” “……喜兒只是為姑娘不平。姑娘倒說說,有哪家新娘出嫁時轎子不坐進夫家門,甚至還不拜天地的?剛還說稍待片刻就來接姑娘過去拜堂,可是您瞧,都稍待了多久了?再待下去只怕天都要亮了吧!” “素和公子不是說得很明白了,他兄長病重,他幾天不在家里,勢必一回來要先去看看他兄長是否安康,才能有心思拜天地的。你不平個什么來?” “姑娘還說喜兒。喜兒瞧著姑娘自個兒心里也還是有氣的吧,否則,向來總是甄哥哥甄哥哥地叫,如今倒是客客氣氣地叫起素和公子來了?” 一句話把我說得一陣語塞。 果然還是對燕玄如意了解得太少,所以盡量還是少開口比較好。所幸頭上罩著喜帕,喜兒無法看出我臉上一瞬間表情的變化,于是低下頭不再理會這個焦慮得像個毛猴子樣的丫頭,那樣靜靜一通干坐之后,喜兒終究有些熬不住,來回在床邊兜了幾圈,跺跺腳道:“姑娘先在這里等著,喜兒找外邊婆子們問問,或者到前院里打探打探,看姑爺到底被什么事給絆住了手腳?!?/br> 這個提議我自然不會反對。 畢竟有她在邊上多多少少是個束縛,當即點頭,一等她腳步聲啪啪跑遠,我長出口氣,一把扯下臉上那塊喜帕,抬頭用力吸了兩口氣。 然后放眼朝四周打量了一陣。 新房是套兩進間的屋子。 屋子很大,且用料講究,幾百年前上好的紫檀木,無論用來做房梁支柱,還是擺設家具,全都純手工藝打磨,線條飽滿流暢,并帶著一種玻璃般的光澤。拿到現代來看,這幾乎就是一屋子的黃金。 看得出來,素和家跟燕玄家一樣富貴而講究,并且相比燕玄家,對瓷的鐘愛更為顯著一些,因為四下里但凡是能用眼睛看到的地方,無一不能看到瓷器的身影。 有些是純擺設,有些則用來作為包邊類的點綴,樁樁件件都應是出自名匠之手,精工細作,令那些原本擺在屋里的東西,雖做工要比燕玄家陪嫁過來的家什簡單,但看上去卻更為素雅金貴些。尤其一些青花面的細瓷小物件,通透細薄,光潔如玉,一眼看去就讓人有些愛不釋手。所以當真如狐貍所說,真正的好東西你一看就能知道,那是種融透在骨子里的感覺,而這感覺,便叫做‘存在感’。 不過,盡管被屋里的一切給看得眼花繚亂,我仍是沒忘了現下該做些什么。 我得準備好趁著素和甄還抽不出時間過來跟我拜堂,喜兒也不在我身邊困住我手腳時,盡可能地收集到一切稍后可以被我帶走使用的東西,然后找個合適的機會,在一切都還沒變的更糟之前,趕緊離開這個地方。 這對我來說無疑是相當倉促和艱難的。 但是誰能想到呢,路上就這么一天不到的時間,我竟會遇到那個死去的楊阿貞,并被她逼得暴露了我藏在身上準備用來逃走的一切。 而原本我是都計劃得好好的。 玉山到高嶺山有一百多里地,中間會經過徽饒商道,迎親隊伍勢必要停下來休息。我只要趁著這個時候帶著早就藏在轎子里的細軟悄悄逃走就行了,徽饒商道自古商街店鋪興旺,人流密集,逃起來不容易發現,而且藏身之處也比較好早,等他們一旦發現我不見蹤影,急忙要找的時候,必然如同大海撈針。 這比我貿然從萬彩山莊離開,或者半路的荒山野地里逃亡,顯然是安全穩妥了許多。況且我在萬彩山莊時又藏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只要安全避開這兩家的人,到時候既有藏身處、又不愁吃喝穿,再換身男裝往客棧里一窩,待到風頭過去而我身上的傷全都好得差不多,再出發前去尋找狐貍。瞧,這計劃本該是多好。 可惜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磥?,著實是難以擰得動燕玄如意嫁給素和甄這條強大的命,到目前為止,一切仍是按著她的命運進程在繼續。 不過無論怎么強大,一切必然到此為止,因為無論之后跟素和甄拜堂,還是跟他共同生活,這都是不可能。 萬萬不可能。 想到這里,聽見外屋幾個婆子閑聊的聲音漸低,想來是熬不住夜一個個打起了瞌睡。 我立刻撐著被馬背顛簸得無比僵硬的兩條腿站起身,輕輕挪到里屋,朝里面塞得滿滿當當的東西挨個看了看。 里屋在內房靠西,是個被兩道屏風隔斷的小間,里面擺著好多口沉甸甸的箱子,披紅掛綠,尚未來得及摘去收納進庫里。 它們都是隨我一路過來的嫁妝。 我知道那一口口碩大的樟木箱里除了大量如意小姐的衣服和綢緞,還壓著不少‘喜錢’。 ‘喜錢’不是名義上那種錢幣,而是在燕玄如意出嫁前,燕玄家早早備了黃金,去找金匠一個個鑄出來的金幣。這可比錢幣值錢得多,但使用起來卻也麻煩得多,因為上面都刻著燕玄家的標志。所以最初雖然對它們垂涎三尺,但我還是忍著沒有把它們收進包裹當盤纏,畢竟這種東西總不如現成的金銀或者銅幣好用,放著也只是占地方。 如今可再沒那么多講究,只要能兌設法換成錢就行。于是立刻過去往四周的櫥柜里一通翻攪,原是想找到開那些箱子的鑰匙,但翻了半天鑰匙沒找到,卻因屋子最里邊靠窗擺著的一套物件,把我注意力給吸引了過去。 那是一組白得像玉,綴以無數朵金絲花纏繞的瓷鈸。 博物館里見到時,它只剩下一只,當時已覺得做工精湛到讓人震撼,更何況如今是一整套擺在面前。 記得狐貍叫它千花淬金盤玉鈸,是素和甄親手做給宮里用的貢品。 那時候聽他跟我說起這物件時的情形,近得仿佛就在昨天似的。這只只要我一味糾纏,他無論多不情愿仍會乖乖給我講他肚子里那些故事的狐貍,如今卻跟我對面相見不相識,眼看著我被送去跟素和甄成親,還言辭鑿鑿地當著甩手掌柜。 滿嘴說著道理,滿眼都是距離。 想著想著,盡管知道這并不是他的錯,仍忍不住鼻子一陣發酸,險些掉下淚來。 忙抬起頭用力忍住了,因為聽見身后忽然響起一陣腳步聲。 聲音很輕,所以沒有驚動外間的婆子們,也沒有在最初時引起我的注意。 因此當發現時,我意識到此人已近在屏風處,并被他身后的燭光投射出一道長長的影子,附著在我面前那堵墻壁上。白色墻粉烙著的黑色身影,修長挺拔,身后披散著一頭長發,柔軟如水,隨著衣擺輕輕浮動,仿若他的身影,無聲而飄渺。 依稀一種熟悉到讓我心跳變得瘋狂起來的熟悉感,于是恍惚中,我還以為是狐貍出現了。 出其不意,一如他以往每次在我毫無防備的時候突然出現在我面前,救我于危急之中。 但當我急匆匆用手抹去眼睛里那片細碎的淚花后,扭頭迅速朝那方向仔細看去,映入眼簾的,卻哪里是狐貍。 但也不是素和甄。 雖然面目是一模一樣的,但感覺完全不同。 他比素和甄溫和,比素和甄憔悴,斜倚在屏風邊,但一張臉固然蒼白,卻并非是如素和甄所說,是那種病入膏肓的樣子。 這不僅讓我感到有些疑惑:“素和寅?” 三個字剛出口,見他目光微微一閃,隨后似有若無地對我笑了笑:“你們到這里有多久了?” “……記不得了?!?/br> “那是挺久了。他人呢?!?/br> “素和……甄哥哥么?他剛到這里后就說要先去看看你,所以……” “所以你倆至今還沒有拜過天地?” “對?!?/br> 簡單一個回答,令他沉默下來。隨后看著我輕嘆了口氣,他朝里走近一步,逆著光低頭望向我:“他有沒有在路上對你說過些什么?!?/br> “比如?” “比如……” 接著的話,他沒繼續說下去,因為猝不防備間,他突然抱住了我,抱得很緊,以至令我不得不朝身后那堵墻上傾斜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