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此間說書人(十六)
書迷正在閱讀:孤獨王冕、異世界全職王者、醫女、穿書后嫁了病秧子妹夫、我成了新的魔法之神、師徒戀文里的反派非要和我HE[穿書]、總裁,夫人和白月光跑了、人魚又做錯了什么[穿書]、首席特工王妃、九零后重生日常
“比你的命重要嗎,你不是常說你惜命,怎么如今如此英勇就義了?”這個蠢女人,那些書比她自己都重要嗎? 拉著她的手只暗暗地在她的手腕上使了一個巧勁,將手死死的扣住,依舊把人往回拉,不想這女子已不是那個整日咋咋呼呼,吃不得一點兒虧的女孩。一根銀針捏在手中,回身就刺向男子的手腕,一陣吃痛后就丟開來。倒不是痛,實在是正好扎在xue位上,想不丟手也難。 “抱歉,我馬上就回來?!表茁舆^一絲歉意,卻不想男子無可奈何地說道,“我和你一起去?!?/br> 兩人躲過秦兵,開始找尋還沒有被燒掉的典籍,等不及去辨認書目,找到竹簡就收集起來,端木璟清麗的聲音再度響起,“你要側重看一本書,《玄辯》” “那,這個呢?”男子揚了揚手中的一卷竹簡,竹簡已經脫了水,甚至還有些氧化,上面的字跡狀如蝌蚪,不能辨識,也不能知道是哪國的文字。 端木璟心中一個激靈,管它呢,這文字那么古老肯定是寶貝了,先收著就是了,“別糾結這個,管它是什么,多多益善才是真的?!?/br> 這畫面實在過于突兀,就好像一段文字忽然以插敘的方式進到了一篇文章里??墒亲詈笫捜挥指杏X不那么突兀,他看到了那卷竹簡,那竹簡在他夢中已出現了太多次了,上古九經之一的《樂經》殘卷,那最后一卷沒有完成的《樂經》殘卷,里面住著一個縛靈,它名為夔典,時常發出嘆息的聲音…… 秦二世而亡,劉邦項羽逐鹿天下,垓下一戰,西楚霸王烏江自刎,一闋悲壯史詩翻過一頁,成就了大漢四百年的山河壯闊?!皾h四百,終于獻?!睗h獻帝后,袁紹專權獨斷,曹cao挾天子而令諸侯,其后劉備、孫權競起,一時三國鼎立,其后曹丕稱帝,號為魏文帝。 公元223年,丁巳,帝崩,甄后之子曹睿即位,是為明帝。其間吳、蜀兩國亦精于圖治,三國鼎立已成定局,難的還是連年征戰,兵休何朝尚不得知,一卷史書寫來數筆成章,品去已不是當時的味道。 歷史是方舞臺,從來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三國鼎立的局勢終是淡出人們的視線。公元239年,即明帝下景初三年,春,帝殂,曹睿托孤于司馬懿,年僅八歲的太子即位。 魏明帝時,曹睿無意于建功立業,致使大權偏據,社稷無衛,待到邵陵厲公當政,政權完全掌握在曹爽、司馬懿手中。司馬懿雖有賊心,但到底未嘗有“臣凌君”之象,其子昭卻覬覦已久。司馬昭有心要這江河萬里,已成定局的事于人們而言卻也無可奈何,自此魏晉期始。 “一朝天子一朝臣”,居于野,困于朝堂,史冊載入的典籍在延續,君臣佐使間的故事在發生,翻開了魏晉這一闕史書,讀來的還是世故人情。書齋里的少年一如既往地看書,夔典依舊在找尋著樂師的后世,故事在這魏晉延續,從何處終結…… 這上古三千多年的執念,會不會如同一個王朝的隕落,有終于盡時的一天…… 公元243年,魏晉—— 還是那方書齋,還是那個安靜、恬淡自如的說書人,只是少年沒有倚靠在書架邊上看書,而是一個人看著前方,漆黑如墨般的眸子沒有聚焦,怔怔出神。 少年這樣的情況已經許久了,而導致這一切根源的就是此刻放在桌案上的那卷竹簡。今日例行查看典籍,這卷竹簡就好好地出現在書齋暗格中,他已不記得什么時候一向只收藏重要典籍的暗格里多出了一卷竹簡,而這竹簡上的字他竟不認識。 若還有他不認識的字那就只能說明一件事,這典籍必然是春秋戰國之前的了,可他實在想不起自己曾輯錄過這樣一部典籍。 少年眸底的疑惑還未褪去,一道陰影便投在自己面前。有片刻的失神,什么時候書齋里有人進來自己竟然沒有半點察覺了。一個旋身站起,看到的是一個小男孩兒站在自己面前,約摸只到少年的肩膀下去一點。 兩人皆是靜靜地對視,想要從對方身上探尋到什么,最后還是男孩兒開口,“你看得到我?” 少年面露疑色,只不久便釋然,微微一笑,“自古有縛靈一說,縛靈同別的靈不同,它須有其修養的地方,并且之所以為縛靈是心有執念而放不下才生成的,你就是寄生在書中的縛靈,我說的可對?” 男孩兒有些惶恐不安,終究還是平息下來,“你不怕我?” 少年不語,原來這縛靈可能沉睡得太久,記憶和智力都停留在初時。走近一點觸碰到他,卻發現自己修長的指尖已穿過男孩兒半透明的身體,無奈自嘲,“呵,多久了呢,自己竟是忘了?!?/br> 轉身走到桌案旁,那卷竹簡脆弱至極,似乎頃刻間就會化為粉塵一般飄走。少年坐下,依舊用兩指不急不緩地敲叩著桌案,“或許,你該好奇我為何會看得到你?!?/br> 少年的話讓男孩兒目光如炬,“你和我是一樣的,都是靈,對嗎?”少年不答話,看著竹簡出神,“答對一半,答錯一半,我的情況有點特殊,算了,同你解釋也未必解釋得清楚。這竹簡就是盛放你靈識的容器吧?!?/br> 答對一半,答錯一半,少年卻是沒有給出他人想要的答案。 男孩兒點頭默然,少年依舊看著竹簡出神,“是了,本不想要記起來的,那把秦火之下的竹簡就是這個?” 少年指向那卷竹簡,看著男孩兒,臉上依舊是一絲恬淡自如、不可名狀的笑容。這男孩兒,是一直找尋樂師的夔典,也是嚴遂看到的“聶政”,更是守護《樂經》的縛靈。 “咦”少年眼中掠過一絲疑惑,“你同人換過靈,叫什么名字?” “夔典,你怎么知道我換靈了的?”一雙澄澈半透明的眼睛中染上一絲戾氣,他這樣其實再正常不過。要知道一個在你看來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對你知根知底,而你對他卻一無所有,這種被動的感覺并不好。 “古籍載遠古堯舜時期的樂官就為夔,‘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簫韶》九成,鳳凰來朝,這個,是關于樂理方面的典籍?” 少年將竹簡拿起,攤開來仔細打量,終究還是從新放回了桌案上,這上面的字他的確不認識。 “《樂經》,這個就是上古九經之一的《樂經》”夔典神色中是止不住的落寞,他是不愿意提起這個的。 他這般說,少年忍不住驚異,轉念一想又是難得地淺淺笑開,他該說什么呢,她的運氣這般好,竟連上古九經之一的《樂經》也可以弄到手。何況這上面的文字連他都不認識,時間怕是還要追溯到商周前期了。 “你可能并不知道韓傀與嚴遂之間的恩怨吧,說起來還是為了同為上古九經之一的《故志》,傳聞《故志》可召靈換靈,替召靈者找到被召人的今生?!?/br> “你到底是誰?”夔典警惕地看著少年,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和少年之間的間距,保持一種安全距離總是好的。 少年起身把竹簡裝入楠木特制的錦盒之中,搬來木梯將錦盒放置在書齋最高層不易夠著的地方。這種楠木制成的木盒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重要的是它可以在保持空氣干燥的情況下使竹簡等易氧化的物品得到很好的保護。 若這不是上古九經之一的《樂經》他也不必如此大費周章,要知道這種東西又不是說拿出來就拿得出來的,當他這書齋是國庫還是什么。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還要在書齋里待多久?”依舊是那副淡漠的情緒,夔典忍不住一個冷顫,這少年看起來不過十六、七歲,可是有必要待人如此淡漠嗎,就算我欠了你錢你也不用這樣不是。 “你把竹簡收進去了要讓我去哪兒?!辟绲淙跞醯卮鹆艘痪?,少年愕然,停下手中整理書籍的動作,“既然如此,你便同我說說吧,縛靈的存在是因為心有執念,你有什么執念又為什么會換靈呢,作為縛靈應該會知道換靈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吧,這應該也是你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原因?!?/br> 轉身去查看書籍,好像夔典回不回答這種問題對他壓根兒不影響,反正他也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想起什么似的,微蹙著俊眉,“忘了告訴你了,我是這書齋的賣書人,不過我還是一個召靈師?!?/br> 那一刻,夔典認為這少年是故意的,故意在這里把他的胃口吊足了,賣書人也罷了,偏偏還是召靈師。 有些虛弱的靈問向這個看著沒比自己大多少的少年“你對樂理是怎么理解的?” 聞言,少年停下手中的動作,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夔典,又蹙著眉間略略思索,片刻答道,“古籍言,移風易俗,莫善于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