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各地分號的賬簿,都要匯總到京城和山西兩地。石英說聲查賬,何等方便?辛苦的反正也是宜春號的帳房,蕙娘笑道,“我猜猜,你定是尋到線索了?” 石英得意地瞇起眼,“可不是?說來也巧,宜春號京城總號一個掌柜,就是從西北調來的,他說三四年前那邊路上不太平,野匪很多,眾人也不敢帶現銀,連花票都不敢拿,都走我們票號的匯兌。就從匯兌入手,查了幾日倒是找出來了——那一帶的確是有個姓崔的人家,按季都有從京城匯去的銀兩得。再往京城這里一查,什么都明白了,雖說這來辦事的不是本人,可論人面,誰也比不過咱們票號的掌柜廣。我一說掌柜的就明白了,那是崔子秀的心腹管家……崔子秀年年都往他老家打銀子呢!” 崔子秀? 蕙娘也有點吃驚——難怪石英這么興奮了,京城的幾大戲班子,唱功各有優劣,可誰也沒法否認,生角最出色的那準是崔子秀了。一般戲班子總是旦角出彩,生角競爭極為激烈,走紅不過兩三年罷了??纱拮有銋s是紅了足足將近十年,看來也大有繼續紅下去的意思。他在京城人心中的地位,不比紅旦角們低,也許反而還要更高的。這么個大紅人,私底下卻拐走了平國公的閨女,還給不動聲色地安置在京城里,此事一旦傳揚出去,恐怕連皇帝都能聽說這樁新鮮事兒! 不過,崔子秀本領不小啊,一般的戲子,都是依附于達官貴人為生,哪來的本事把人搓弄回西北,再送回來?他起碼要有一兩個極為忠心的下人,才能妥帖地把這事給辦了。更別說當時平國公府的人肯定滿世界搜捕許姑娘,他們能出得了城,都算是極有本事了…… 蕙娘忽然就想起了云mama口中的香霧部——香霧部的人員構成,主要是以各府的下人為主,但這些消息總是要匯總到某個人手上,再往鸞臺會權世赟手上轉送的,畢竟府里下人偶然出去次把還好,有誰天天往外跑,那是要招惹議論的。要說還有什么人能出入各府,方便地和三教九流打交道都不至于招惹疑心……除了貨郎以外,怕也就只有戲子了吧。 當然,比起貨郎,戲子又多了一重優勢——像崔子秀這樣的名角,從前太后在的時候,經常是能被叫進宮中獻藝的…… 蕙娘沉吟了片刻,便皺眉道,“難怪桂少奶奶犯嘀咕呢,桂三少要和這位許姑娘牽扯上了聯系,以后若被人誤會是他拐帶走了人家的小姐,桂家名聲豈不要大壞了?這件事與我們倒沒什么關系,你可不要胡亂傳話,萬一傳揚出去壞了許家的顏面,這就是平白結仇了?!?/br> 石英也知道輕重厲害,她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又和蕙娘說了些家里起居的瑣事,見權仲白走回屋里,蕙娘也收斂了笑容,便頗有眼色地退了出去。 權仲白先未曾說話,等石英走了,才道,“是什么事???” 蕙娘便把話轉告給他,又說,“你想知道就留下來么,還要我費一番唇舌?!?/br> “這件事桂皮倒是和我說過了?!睓嘀侔茁犃艘膊淮蟪泽@,他說,“我要是留下來,難免又要和你口角一番,不然,人家反而覺得我有古怪呢?!?/br> 這倒的確如此,按權仲白的人品,沒有特別的理由,是不會贊成蕙娘這樣去刺探人家的*的。他要能安然留下來旁聽,石英必定引以為奇,她要說漏了嘴,沒準就能引起權家各長輩們的注意。所以他不但要走,還要走得很不高興,才算是符合他的做派。蕙娘不覺嘆了口氣,道,“這是自己家呢、處處都要小心,在哪里能放松一刻?你要演戲,我要演戲……” 一邊說,她一邊就不由雙手捂住了臉,過得一會,才放下來。權仲白沒接這個話茬,見她回復正常了,便沉吟著道,“我聽桂皮說了以后,也在想這個崔子秀,他會不會就是鸞臺會里的人呢?要這樣說,他拐騙許于翹,居心就有點不良了。沒準,這也是會里的一招暗棋?” 蕙娘不屑道,“一個庶女而已,能激起什么風浪。許家都給她出過殯了,就是有什么隱患,人都死了還怕什么。鸞臺會不至于這么沒眼界吧?我看,這件事倒像是他自把自為,若他真是鸞臺會里人,做出這樣的事還能安然無恙,可能在會里地位也不會低。我就不明白,他老家怎么會在西北,而不是東北呢?” “鸞臺會做到今天,也不可能都是東北的老班底吧?!睓嘀侔椎?,“老爺子也是會聽戲的人,你不知道要教出崔子秀這么一個生角要有多難?這也容不得他們挑挑揀揀,只能是在現有的人里找了么。但你說得不錯,崔子秀因能時常進宮,甚至可以和后宮宮人毫無顧忌地說話,他在鸞臺會里的地位是不會低的。只是,該如何確定他是否屬于香霧部呢?” 蕙娘側著頭想了一會,忽地莞爾一笑,道,“猜來猜去肯定是不成的,我看這樣吧……不如我們直接去問?” “問誰,權世赟?”權仲白吃了一驚,“過了明路,你就是問得了,崔子秀能發揮什么作用?” “誰說要問權世赟了?”蕙娘白了權仲白一眼,“桂含沁夫婦不是和我們約定,要伺機對付鸞臺會么。雖然現在會里動作減少,他們感到的壓力也小了,但能給鸞臺會添堵,他們何樂而不為?桂三爺繞著你說的那個許于翹打轉,對她的事肯定所知甚詳。難道就品不出不對?這件事,問桂家是最好的,只是一般人抹不開面子罷了。我是不要臉的,倒沒這個顧慮?!?/br> 說著,真的令人去請桂少奶奶來說話。權仲白只好回避去了外頭,桂少奶奶來了,蕙娘便開門見山地問,“崔子秀是否鸞臺會的一份子?!?/br> 這一問,等于就是承認了自己背著桂家去打探桂三爺的事,一般人面子上都有點掛不住的,蕙娘卻是行若無事。桂少奶奶倒被她搞得很無奈,搖頭道,“嫂子,您怎么說也遮掩一下嘛……” “要是我漏了這么一句口風,難道你就不會打聽了?”蕙娘道,“你也是的,嘴就這么不嚴實?以后還是要改呢?!?/br> “我這不是在廣州住久了嗎……”桂少奶奶無奈地嘆了口氣,索性原原本本說給她聽?!澳且晃坏拇_是許家姑娘,同崔子秀私奔到西北去的?!?/br> 一應故事,也不出蕙娘猜測,桂少奶奶也承認,“一開始派三哥送她回扶風,有點刺探的意思。我們覺得這崔子秀好像是鸞臺會的中堅分子,想要摸摸他的底……沒想到人才到扶風,那邊就給了信,直認了崔子秀的身份,又警告我們不要輕舉妄動。過了明路以后,這幾年來往傳訊,反而都是崔子秀直接出面了。我們多次使了些手段,崔子秀都安穩接了下來,倒顯得底蘊深厚,令我們無處下手,盤他的底又盤不出什么不對,再說,這幾年也沒什么人在京……” 蕙娘心思,要比桂少奶奶深一些,強行壓住了喜悅,面上還陪桂少奶奶一起頭疼,“這個鸞臺會,也的確是神通廣大……唉,要尋出個破綻,似乎比篡位還難?!?/br> 兩人對著嗟嘆了一番,桂少奶奶索性和她感慨,“也不瞞你了,三哥這人,竟是個多情種子,三嫂也是他同家里鬧著娶回來的?,F在兩個人淡淡的,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他心里倒還很記掛著許姑娘,當時一路送去扶風縣,路上兩人也不知都出了什么事,他是一到京城就開始尋摸許姑娘的蹤跡。不知怎地,竟給他找到了,現在這個樣子,許姑娘到底算是跟崔子秀呢,還是算跟三哥呢?她自己要能把得住,一心一意跟崔子秀,那還好說了,若要和三哥在一處,這算什么,我們以后竟沒臉和許家來往了,扯出來都是說不清的事!可要和三哥把話說開,我們還是弟弟、弟媳呢,也開不了這個口?!?/br> 蕙娘道,“你二嫂子就不說什么?” 桂少奶奶扮了個鬼臉,“二哥二嫂可不知道這事,知道了是必要說他的。要不是你告訴我,我也不知他竟真找到了許姑娘,等我回去以后和嫂子商量著,先把他打發回西北再說吧?!?/br> 兩人都有事,匆匆一晤也就分手了,桂少奶奶握著蕙娘的手,還交代呢,“要是崔子秀那邊,你有了什么突破,或者需要幫手,只管打個招呼?,F在雖然一切平息了,但我心里還是不踏實……” 蕙娘自然做出保證,等桂少奶奶告辭以后,她又跑去前院找權仲白,一進門就高聲道,“咱們在沖粹園里辦個小宴吧?請個戲班子來,大家樂一樂?!?/br> 說著,自己不禁也是一笑。 權仲白正收拾藥箱子,面色很有幾分凝重,見她興沖沖地進來,倒是一怔,他沒接蕙娘的話茬,反而道,“才要進去找你呢……你出來了就一起走吧——剛才你們家里送信來,老爺子怕是不行了……” 作者有話要說:哎,老爺子也到年紀了…… ☆、250遺言 老爺子今年已經是八十五歲高齡,這一陣子身子也漸漸衰弱了下去,他自己頗為看得開,一應后事都在親自預備,墳地也是早都點選好了的,可說眾人心里,都有了些準備。蕙娘聽了權仲白這話,雖說心頭就是一痛,但勉強也掌得住,她忙問,“要不要把兩個孩子帶過去?” 按說權家兩個孩子,已經是老爺子的外孫輩,算是外姓人了,去不去都可。但焦家情況還是要特殊些,權仲白道,“我和你先過去吧,不然,那府里也沒個做主的人。焦鶴今年都多大年紀了,鎮不住場子?!?/br> 蕙娘一想也是:兩個姨娘都沒有管過家務,四太太現在自己都是纏綿病榻……她道,“那我和你先走,焦梅帶著兩個孩子再來吧?!?/br> 權仲白點了點頭,略作猶豫,便把自己身上披的一件薄披風給解了,丟給清蕙道,“我們騎馬過去!” 清蕙明白他的意思,將披風裹在身上,又戴上兜帽,以此遮掩自己的女裝。和權仲白一前一后上了馬,一路放馬跑到城內焦府時,卻見老太爺半靠在床上,頗有幾分不耐煩地沖底下人發脾氣?!拔艺f了沒事,你們又偏要四處驚動人?!?/br> 他看來神志清醒、面頰上甚至還有微微的紅暈,雖不說精神十足,但也絕非彌留下世的樣子。蕙娘和權仲白都是一怔,倒是焦鶴老管家見到他們進來了,忙上前道,“孫姑爺終于到了——老爺子從昨天早上起,就不吃飯了……” 算來,老人家已有四餐水米未進了。蕙娘悚然而驚,不覺就紅了眼眶,她一下失去了從來的鎮定和冷靜,膝蓋一軟,跪到了祖父身邊,輕輕地道,“老爺子,您好歹吃一點兒吧——” 權仲白也跟著坐到了床邊,拿起老爺子的手,不過閉眼片刻,便又放下,他不容老爺子抗議,迅捷地翻了翻老爺子的眼皮,又捏開他的下顎看了看舌苔,便沖蕙娘搖了搖頭,低聲道,“不要說了,老爺子有福氣,走得這么安詳,那是百里挑一的善終了……” 這句話一說出來,焦鶴首先掌不住放了聲——其實心里都有準備,只是被權仲白一語道破,總是接受不了。蕙娘含淚道,“你怎么當老爺子面就——” “好了?!崩蠣斪佑行┎粷M地道,“都把我當什么了?你祖父雖然臨到撒手,難道就會糊涂成這個樣子,連自己時辰到沒到都不明白?” 他想要坐起身,卻終究乏力,只一動又靠了回去,只好自嘲一笑,輕輕地說,“明白了一輩子,到走也這樣明白,仲白說得不錯,半世宦海沉浮,和我一般能得善終的又有幾人……” 到這個時候,也不那樣講究避諱了,四太太在里頭估計是起不來,三姨娘帶了一群仆婦在旁伺候,她趕著把焦鶴勸出去了,此時進來輕輕一拉蕙娘衣袖,低聲請示,“是不是該給文娘報個信兒——” “是該,”蕙娘也知道此時沒有自己傷心的余地,府里的事終究還要自己做主,只好抹了抹眼睛,和三姨娘走到廊下說話,“焦梅一會就來了,他會幫著cao辦的。您先讓人到王家、方家……” 點了幾戶老爺子多年得意門生出來,又道,“還讓他們預備下白事東西,看來——” 話沒說完,聽到里頭一聲動靜,誤以為是老爺子撒手,忙奔進去,才知道是自己虛驚了。只也不敢再出屋子,只是坐在老爺子榻前的小幾子上,眼巴巴地盯著老人家瞧。 老爺子畢竟是有幾分虛弱了,他閉上眼歇了一會,才欣慰而又懷念地望向蕙娘,輕聲道,“做什么,忽然間,又變成小時候那個樣子,只顧著坐在我邊上瞪眼睛……” 說著,便垂下手來,讓蕙娘握住。蕙娘再忍不住,緊緊地握住祖父那溫暖而粗糙的手,嗚嗚咽咽地道,“祖父,蕙兒舍不得您……” 老爺子微微一笑,“祖父又何嘗舍得你呢,總是人生走到這一步而已……該到地下,去和你爹、你祖母這一大家子人團圓啦。一想到這兒,你祖父又覺得也沒那樣難放手了……” 他話音剛落,屋外不由便響起一陣哭聲,焦子喬、四姨娘扶著歪歪倒倒的四太太進了屋子。四太太哭得站都站不住了,卻還不住道,“要為爹高興,要為爹高興……這是一家團聚,是一家團聚了!” 到了這時候,才覺出焦家人少,這么幾個人,已經是全家到齊。蕙娘只覺滿腹凄涼,平時十分的精明才智,此時連一分也發揮不出,活像是回到幼年時分,蜷在祖父身邊,只懂得擎著眼四處去看,卻不明白該說什么,該做什么。還是權仲白比較不動情緒,進進出出安排了一番,屋內頓時就有條理了,先有些驚慌的下人們,如今也都安穩下來,一面在鄰室預備白事,一面給老太爺呈上羹湯,老太爺什么都不要吃,只喝一口水,含含還吐了出來。 他精神倒還算不錯,沒一會就嫌眾人都圍著他,吵鬧得很,因道,“你們都到外頭去吧,不要哭哭啼啼的,老子的喜事按喜喪來辦!都給我樂起來!” 蕙娘和四太太、三姨娘面面相覷:老爺子雖然是全壽、全終,但焦家遭遇大劫人丁太不興旺,卻是無論如何都靠不上全福的邊了。 但老人家霸氣了大半輩子,臨到老了也還是這么說一不二,見眾人不應,他便喝道,“外頭人怎么論,他們論去,老子一生逍遙,天也斗過、人也斗過,一生宦海得意,天下事盡在我手,退也退得漂亮——我活得夠本了!我說是喜喪,那就是喜喪!” 權仲白本不做聲,此時忙道,“是,您說什么就是什么!” 又給眾人使眼色,眾人恍然大悟,都紛紛道,“您說的是!” 便又都退出屋子,要去隔鄰等候,唯獨蕙娘舍不得走,老爺子也沒攆她。等屋內并無別人,只有權仲白和蕙娘了,方對權仲白擺了擺手,露出疲倦來,微不可聞地道,“你也先出去一會吧……” 權仲白和蕙娘交換了一個眼色,指了指案旁銀磬,見蕙娘會意,便也退了出去:眾人心里都有數的,老爺子一向疼蕙娘,現在這是要乘著自己精神還清醒,再和她掏掏心窩子了。 “嘿……”可沒想到,老爺子沉默了片刻,一開口,又是自嘲地一笑,“都讓著我呢,我看,等我咽了氣,你們還得當一般喪事來辦……” 他搖了搖頭,止住了蕙娘未出口的話語,慈愛地道,“丫頭,坐到我身邊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