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盛唐風流在線閱讀 - 第31節

第31節

    啥話么?這地頭能覲見的人多了去了,猜個屁??!李顯暗自腹誹了一句,可臉上卻依舊滿是笑容,聳了下肩頭道:“六哥說笑了,小弟又不是神仙,哪能猜得到根底,六哥還是直說了罷?!?/br>
    “呵呵,好叫七弟得知,為兄正與父皇談事時,母后親自陪賀蘭敏之也進了殿,七弟且猜猜這廝得了甚差使?”李賢笑呵呵地揮了下手,說出了賀蘭敏之的名字,末了卻還是賣了個關子,很顯然,李賢此際的心情實是好得緊了些。

    賀蘭敏之?嘿,敢情是這小子,唔,想來那婆娘該是打算變著法子補償此子了!李顯可是深知賀蘭敏之在武后處受寵的程度,只一聽李賢這般說法,便已猜到了個大概,不過么,李顯卻并不打算說將出來,而是做出一副疑惑萬分的樣子,看了看李賢,遲疑地問了一句道:“莫非是母后為其請封么?”

    “哪呢,七弟想哪去了,嘿,母后提議由賀蘭敏之當監斬官,將二武子弟滿門男丁盡斬,所有婦孺皆賞給賀蘭敏之為奴,父皇答應了,這會兒詔書只怕都已擬好了?!崩钯t哈哈大笑著將謎底揭了出來。

    原來如此,哈,那倒也有趣得很,賀蘭敏之?有意思,很有意思!一想起前世那會兒賀蘭敏之的諸般惡行,李顯心中便是一動,已有了些計較,不過卻并沒有說將出來,而是陪著李賢哈哈大笑了起來……

    第八十五章約法三章(上)

    乾封元年二月初一,二武諸子被盡斬于泰安,婦孺為奴賀蘭敏之府,帝并下詔,將武后次兄武元爽流配振州;二月初四,大病初愈的高宗駕臨曲阜,祭祀孔子,贈予太師榮銜;二月初九,帝臨亳州,祭祀老子,追號太上玄元皇帝,免毫州今歲之錢糧;二月十四日,帝駕自毫州返京,行程月余,三月十八至京,太子李弘率京中百姓于京郊跪迎。

    京師的春天到得晚,三月始是春花爛漫時,綠草瘋長、樹木抽芽,鮮花處處,可謂是一派的生機勃勃,可對于駱賓王來說,自家后院里的草未免太綠了些,花也未免太紅了些,甚至連和煦的陽光也分外地刺眼了些,此無他,只因他又要被罷官了,心情不好之下,自是看什么都不是那么順眼,倘若他只是孤身一人,那倒也沒什么,大不了再回去務農好了,偏生家中老母的病情一日重似一日,實是無法缺醫少藥,一想起將要到來的厄運,駱賓王的心便灰沉沉地難受著。

    東臺詳正學士,這官名叫起來倒是響亮,其實不過就區區八品官而已,算上俸料、祿米、給田,每月也就是三石半米而已,折合銅錢不過就是六貫罷了,真的不多,可就算這么少的俸祿對于此際的駱賓王來說,卻是萬萬少不得的,而今,這俸祿怕是再也拿不到了,駱賓王雖不愿承認,可心里頭卻難免還是有些微微的后悔,或許不寫那首諷諫詩的話,這一切便不會發生,然則一想到一眾同僚們上下其手的貪墨行徑,駱賓王心中僅有的那一丁點悔意便很快被nongnong的憤概所淹沒——夫有不平,當鳴之,豈可坐視而不理!

    “老爺,外頭有人送來了份請柬,說是請老爺務必前去一會,請老爺過目?!?/br>
    就在駱賓王心情激蕩得難以自持之際,家中老仆從外頭行了進來,手捧著一封大紅請柬,對著端坐在后院石桌前的駱賓王一躬身,小心翼翼地稟報道。

    “去回了罷,就說老夫身體不適,日后再約好了?!?/br>
    駱賓王官位雖卑微,在文壇的名聲卻頗顯,不單一眾詩友時常前來邀宴,更不時有不相識之人慕名前來拜訪,對此,駱賓王早就習以為常了的,只是今日心情不佳,哪有甚宴飲的心思,看都沒去看那份請柬一眼,只是擺了擺手,隨口便拒絕了此邀約。

    “老爺,那人放下請柬便走了,走時說若是老爺見了請柬上的落款,必不會拒絕邀約,您看這……”一見駱賓王臉色不好看,老仆人很明顯地遲疑了一下,可還是沒有就此離去,而是謹慎地出言解釋了一番。

    “哦?”駱賓王盡自心情頗煩,可還是被老仆人這番話吊起了好奇心,沒再出言拒絕,而是吭了一聲,伸手接過了老仆人手中的請柬,翻將開來,飛快地瀏覽了一下,待得目光落在落款上時,臉色不由地便是一僵——王三郎,那請柬上的落款赫然竟是當初駱賓王最落魄時曾伸出援手的那名少年,盡管只是去歲一見之交罷了,可駱賓王卻怎么也忘不了那個風度翩翩的少年郎,這一年來,駱賓王可沒少向京師友人探尋此人,為的便是還了這個人情,奈何卻無人知曉此人之來歷,這令駱賓王心里頭總有種欠了債無處還之感,可卻萬萬沒想到此人居然在這等時分自己冒了出來,竟令駱賓王一時間真不知是該激動還是該煩心了的。

    “莫伯,家中還有多少錢在?”駱賓王沉吟了片刻之后,抬起了頭來,面色復雜地看了老仆人一眼,猶豫地問了一句道。

    “回老爺的話,昨日剛給老夫人買了藥,如今還有一貫半罷,不知老爺這是要做甚用場?”老仆人莫伯管著駱府的帳,對家中的錢糧倒是清楚得很,這一聽駱賓王話里似乎有要用錢的意味,自是不敢怠慢,趕忙解釋了一番。

    “不必多問,你且都包起來,一會隨老夫一到去赴宴好了?!币宦牸抑袃H剩下這么點錢財,駱賓王的面色瞬間便是一黯,可并卻沒有太多的猶豫,沉著聲吩咐了一句道。

    “這……,老爺,上月的祿米已將盡,若不留些錢買米,那……”老仆人一聽要將所有余錢都打包,登時便急了,趕忙分說道。

    “也罷,那就帶一貫好了?!瘪樫e王無奈地搖了搖頭,長嘆了一聲,丟下句話,起身便向臥房行了去,老仆人見狀,自不敢再勸,苦著臉自去包裹那一貫銅錢不提。

    一年多過去了,鴻運客棧依舊還是那副古舊的摸樣,便是店小二也沒換,依舊在大堂里忙活個不停,可再次來到此地的駱賓王卻比當初更多了幾分的寂寥心情——當初雖窘困,可好歹還有科舉那么個盼頭,日子終歸還是過得下去,可此番呢,即將被免官的命運已幾無可更改,盼頭自燃是沒有了,多出來的便是煩惱與憂郁。

    “喲,這不是駱先生么?貴客啊,今早喜鵲叫個不停,我說要有好事嘛,敢情是應在駱先生到來上啊,快,快,您老請進,有甚需要的盡管吩咐,小的自當伺候好您老……”那名嘴碎的店小二眼神好得緊,就在駱賓王站在門口發感慨的當口,便已將駱賓王認了出來,急沖沖地便跑了出來,熱情無比地招呼著駱賓王這么個大名人。

    “年余不見了,小二哥還是如此壯實,生意還興隆罷?”

    駱賓王是個知感恩之人,當初這店小二可沒少幫他的忙,駱賓王始終記在心里頭,故此,此際盡管心情不佳,可駱賓王還是笑著跟其寒暄了一番。

    “好,好著呢,呵呵,不瞞駱先生,小店剛換了東家,這生意啊,比起從前來,還要紅火上幾分,嘖嘖,咱東家可是說了,來年要大建一番,這客棧少說也要擴大兩倍,生意啊,絕對比現在還要好,小的也能沾上些光,日子終歸得有個盼頭不是?哎呀,小的嘴碎,一見到駱先生,就光顧著嘮嗑,險些忘了東家的交代,趕緊,您老請跟小的來,東家早在后院等著您呢?!钡晷《读艘淮笸ㄖ?,突然記起了新掌柜的交代,登時便有些亂了手腳,緊趕著便要請駱賓王進后院。

    “新東家?小二哥,您說的新東家可是王三郎么?”駱賓王原本正笑吟吟地聽著店小二瞎扯,突地一聽新東家要見自個兒,再一想起王三郎的請柬上注明了在鴻運客棧見面,卻沒有寫明房號,登時便警覺了起來,忙不迭地追問了一句道。

    “王三郎?哪個王三郎來著,駱先生怕是誤會了罷,小店新東家姓鄧,單一個字誠,往日不常來,呵呵,如今這店啊,就小的在管了,說來也怪,今日東家可可里跑了來,說是要在此會客,請的還是駱先生您,這可把小的都給弄糊涂了……”店小二早就不記得曾到過客棧的王三郎了,此時一聽駱賓王如此問法,登時便是一愣,撓了撓頭,先是疑惑地看了看駱賓王,而后才笑著解說了一大通。

    “鄧誠?莫非便是他的真名么?”駱賓王沒有去理會店小二滔滔不絕的廢話,每頭微微一皺,疑惑地叨咕了一聲。

    “啥?啥真名假名的,駱先生,您這是在說甚,小的怎越聽越糊涂了?!钡晷《f得開心,冷不丁聽到了駱賓王的叨咕,不由地便將廢話停了下來,疑惑萬分地追問道。

    “沒,沒什么,小二哥,有勞您帶個路罷?!瘪樫e王心急著要去確定一下王三郎的身份,自是不太情愿跟店小二纏雜不清,這便笑著拱了拱手,直接提出了要求。

    “好勒,您老里面請?!钡晷《m饒舌,卻也不敢耽誤了東家的事情,此際見駱賓王如此說了,自也就只能強壓下滿腹的話語,笑呵呵地比了個“請”的手勢,引著駱賓王主仆便向后院行了去,一路穿過幾重院落,直抵后院,只是方才一到后院門口,便有數名便衣大漢從旁閃了出來,攔住了店小二,只請駱賓王單獨入內。

    這群便衣大漢的行為著實有些不符待客之道,可一心要辨明王三郎身份的駱賓王卻也懶得多計較,對著老仆人交代了幾句之后,伸手接過老仆人手中的小包裹,便昂然行進了后院之中,由一名大漢引領著到了院子里的一間主房門口,待得那名大漢閃開道路,駱賓王便即一臉平靜地走進了房中,入眼便見一身著親王服飾的少年正面帶微笑地站在房中,駱賓王登時便愣住了。

    “三郎?啊,不,您是,您是周王殿下?”

    駱賓王記性不錯,雖說已隔了年余,可還是一眼便認出了那少年的臉不就是那神秘的王三郎么,只是再一看其身上的親王服飾,駱賓王可就有些子不敢確定了——駱賓王雖說也在朝為官,可畢竟只是低級官吏,別說沒有上朝的資格,便是進宮的資格都沒有,自是不可能識得諸位皇子,然則對于諸皇子的年歲卻還是知道的,這一見李顯那身形明顯尚未發育,立馬反應了過來,認定面前的少年乃是周王李顯,只是并不敢完全肯定罷了。

    “小王正是李顯,駱先生,一別年余了,您都還好么?”李顯此番來尋駱賓王乃是有要事,自是不會再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這便笑著點了點頭,溫和地打了個招呼,卻不料他這么一說之下,駱賓王不單沒有搶著上前見禮,反倒是臉露不愉之色地退后了兩步……

    第八十六章約法三章(中)

    “下官見過周王殿下?!?/br>
    駱賓王的臉色著實不好相看,顯然是對李顯頗有不滿,只不過駱賓王不滿的并非是李顯隱瞞身份一事,而是猜出了李顯約見自己的用意所在,無外乎是延攬罷了,而這卻是駱賓王百般不愿行之事,否則當年他也不會毅然決然地離開道王李元慶——在駱賓王心目中,唯有朝堂方是正道,親王私下招攬人才實非朝廷之福,哪怕他駱賓王如今落魄至極,他也不愿與皇子們有甚不必要的牽扯的,當然了,不喜歸不喜,必要的禮儀駱賓王卻是不會有失,這便恭敬卻又不失本分地行了個參見之禮,只是語氣上全無半分的熱度可言。

    “駱先生客氣了,免禮罷,請坐?!?/br>
    李顯對于駱賓王的性子極為了解,只一看其臉色便已才出了其內心之所想,自是不會在意駱賓王的冷淡態度,微微一笑,客氣地拱手還了半禮,而后一擺手,笑著讓座道。

    “殿下當前,請恕下官不敢放肆?!瘪樫e王本心里便不愿跟皇子們有甚瓜葛,這便硬聲硬氣地回了一句,可又一想到前番曾受了李顯的援手之恩,心中頗覺躊躇,略一停頓之后,將手中的包裹往幾子上一放,放緩了些語氣道:“殿下當年援手之恩,下官銘記在心,然,下官只一愚人耳,實不敢與殿下并坐,唔,下官所欠殿下之錢物,且容下官慢慢還了去,此處僅有一貫,算是利錢罷,殿下公務繁忙,下官不敢叨嘮,請容下官就此告辭罷?!?/br>
    嘖,這廝還是這么個臭脾氣,嘿,除了太宗外,怕也就只有咱能受得住了。李顯被駱賓王這一手弄得又好氣又好笑,可也不是太介懷,只是笑著道:“駱先生此言差矣,今日小王請駱先生來此,正是有公務要談,還請先生先入了座為好?!?/br>
    “這……”

    駱賓王一聽此言,不由地便皺起了眉頭,不說他如今罷官在即,便是沒罷官那檔事,就憑著他區區東臺詳正學士的卑微之職,又怎可能在公事上與李顯這等顯赫親王有交集,在其看來,李顯這話說得著實離譜得很,問題是李顯如此笑臉相迎,駱賓王總不好就此拂袖而去罷,畢竟不想跟皇子們有瓜葛,并不代表著駱賓王愿意無端端地得罪一位皇子,遲疑了片刻之后,駱賓王也就沒有再堅持,只是拱手告了聲罪,便端坐了下來,只是嘴卻緊緊地閉了起來,一派不準備與李顯深談之狀。

    什么叫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采?這就是了!對于駱賓王的傲骨,李顯不單沒有生氣,反倒是極為的佩服,要知道李顯三世為人,見過的所謂名士著實是太多了,可卻從無一人能似駱賓王這么講原則的,尤其是在已到了山窮水盡的窘迫境地,還能堅持原則,那就更屬不易——這一年以來,李顯雖不曾與駱賓王打過交道,可私底下卻安排了人手暗中關注著駱賓王的境遇,自是知曉駱賓王眼下遇到了大麻煩,本來么,李顯還想著趁其落難之際,以援手之恩將其攏入麾下,可此時一見駱賓王的表現,李顯便已改變了原先的計劃,也不急著開口,只是笑吟吟地親自動手煮起了茶來。

    “駱先生,此乃江南剛送來的雨前龍井,請先生品之?!?/br>
    李顯不緊不慢地煮好了茶,將茶沖入玉碗中,很是客氣地遞到了駱賓王的面前,笑著比了個“請”的手勢道。

    “多謝殿下抬愛?!?/br>
    駱賓王素喜飲茶,雖官職卑微,用不起太好的茶葉,可因著詩名在外之故,自是時常赴詩友們的邀約,宴飲上倒是曾用過不少的名茶,對于雨前龍井也不算陌生,曾在前任禮部尚書劉祥道府上用過一次,知曉此物乃是貢品,非尋常人可以用之,此時見李顯一出手便是以這等極品好茶待客,倒也頗為受用,這便客氣了一句,雙手捧起了茶碗,細細地品味了幾小口,瞬間便被茶香所迷醉,情不自禁地贊了一聲道:“好茶!”

    茶自然是好的,這等極品貨可是李顯從皇宮里順出來的,平日里他自己都不怎么舍得用,這會兒若非是知曉駱賓王嗜茶,李顯還真舍不得拿出來待客呢,此時一見駱賓王果然被此茶所打動,李顯心中一樂,笑著道:“先生喜歡便好,小王處尚有些存貨,若是先生不嫌棄,那便多用些好了?!?/br>
    “好茶宜品,多則不宜,殿下好意,下官心領了?!瘪樫e王雖喜茶,卻不想被茶所役,在不明李顯用心的情況下,自是不肯接受李顯的好意,這便平靜地回了一句之后,將茶碗擱在了幾子上,正襟危坐地等著李顯轉入正題。

    李顯以好茶想待,僅僅只是為了融洽氣氛罷了,并沒指望著能靠些許好茶來收買駱賓王之心,此時見駱賓王出言婉拒,自也不放在心上,這便呵呵一笑,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一卷紙,雙手捧著遞到駱賓王的面前,很是恭謙地開口道:“駱先生,小王近日偶得一詩,不知好壞,還請先生點評一二?!?/br>
    “哦?”

    李顯去歲整出的“棄文從武”一事可是鬧得極為轟動,駱賓王雖不夠格參與朝議,可對此事還是聽說過不少的,此時一聽李顯自言有新詩,不由地便是一愣,接著很快便想起了初次見面時,李顯化名“王三郎”所獻出的那首不錯的七絕詩,也就釋懷了,倒也沒多說些旁的,伸手接過了卷紙,攤將開來,輕聲詠讀著:“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唔,這詩韻味一般,直白了些,可氣魄卻大,算是尚過得去,只是……”

    此詩乃是后世清代詩人龔自珍所作的《己亥雜詩》,這會兒被李顯原封不動地剽了來,就改了個詩名——《求才》,從詩本身而言,確實沒啥太過高明之處,可內里的意思卻絕不簡單,以駱賓王的智商,自是看出了內里潛藏著的變革現有人才選拔制度之意,只是他并不清楚李顯具體打算如何變革,加之此事非同小可,駱賓王自是不敢隨意點評,話說到半截,突覺不妥,便即停了下來,眉頭微皺地看著李顯,似乎在等著李顯自己對此詩做出個合理的解釋。

    “駱先生對當今之科舉可有何看法么?”

    李顯弄出此詩的目的不過是個開場白罷了,這一見到駱賓王的反應與神情之變化,便知其已猜到了自個兒所要說的內容,自也就懶得再在詩上做文章,這便面色一肅,開門見山地問了一句道。

    “嘶……”

    李顯此言一出,駱賓王不由地便倒吸了口涼氣,面色瞬間為之一白——科舉自然是篇大文章,駱賓王在科舉上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自是清楚如今的科舉制度其實極為的不合理,亟需變革,問題是此事關礙眾多,牽扯面極廣,可不是說著好玩的,別說他駱賓王僅僅只是個即將被免職的東臺詳正學士,便是當朝那幾位宰相也不敢在這等事上輕易發表看法,在駱賓王看來,縱使李顯貴為親王,卻也不可能擔得起這副重擔,真要是沒個周詳的準備胡亂出手的話,只怕到最后,李顯自個兒都得賠了進去,駱賓王雖耿直,卻還是知道輕重的,他自己倒是不懼怕這等風險,卻不能不為李顯的冒失憂心不已。

    “殿下,此事關礙過巨,宜緩不宜急,下官位卑言輕,不足以謀此事,還請殿下海涵則個?!瘪樫e王雖也很想改變如今的人才選拔機制,可卻知曉自身沒那個實力去行之,實不愿表露出自個兒的真實想法,本不待多言,可一想到李顯曾有恩于己,這便婉言地勸說了一句道。

    “無妨,左右是閑聊耳,出先生之口,入小王之耳,斷不致有甚關礙的,先生有何見教且請直言?!崩铒@此番可是有備而來的,自不肯就這么算了,這便笑呵呵地一擺手,不以為意地說了一句道。

    李顯先前說是有公務,這會兒居然又成了閑聊,這等前后矛盾的話聽在駱賓王的耳朵里,著實令其很有種哭笑不得之感,若非自覺欠了李顯的情,只怕駱賓王早就拂袖而去了的,不過么,話又說回來了,科舉改革這個議題駱賓王本人也有著極大的興趣,倘若他有能力這么做的話,駱賓王自是會全力以赴去張羅,問題是他沒有,在他看來,既然沒有那個能力,那光不痛不癢地說說又能頂甚用場,他并不打算去干這么件遠遠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如此一來,沉默便成了駱賓王的最后選擇。

    “駱先生想來也是同意現有之科舉亟需變革的罷,也罷,小王便先拋磚引玉好了?!瘪樫e王不開口,李顯卻并不打算就此揭過,這便微微一笑,先用言語給駱賓王定了個性,而后才不緊不慢地再次從衣袖中取出了一本已蒙好了黃絹的奏本,雙手捧著,遞到了駱賓王的面前。

    駱賓王顯然沒想到李顯居然連本章都備好了,心頭不由地便是一個抽緊,再一看李顯竟將奏本送到了自個兒的面前,一時間竟有些不知該接還是不接了的……

    第八十七章約法三章(下)

    接還是不接,這可是個要命的問題,至少對于駱賓王來說是如此——從本心來說,駱賓王實在不想跟皇子們有甚瓜葛的,這一接過李顯手中的折子,就算是他不發表言論,也是參與了其事,縱使此處再無旁人,可卻騙不過自己的心,駱賓王不想做這等虧于暗室之事,可要是不接么,說實在的,駱賓王對于科舉改革還真是有著很大的興趣,也真的想看看李顯在此事上究竟能拿出甚驚天動地的辦法來,就這么著,矛盾心理自也就凸顯出來了,硬是令駱賓王左右為難了好一陣子,到了末了,想干些實事的心到底還是占了上風,駱賓王略顯僵硬的手終于伸了出來,接過了李顯手中的折子,謹慎地翻開封面,細細地研讀了起來。

    折子很厚,算起來有十數頁,寫得滿滿當當的皆是小楷,從開篇的引論一直到具體的實施辦法無不詳盡至極,足可稱得上萬言書,然則駱賓王卻并不因此而厭煩,細細地研讀著,臉上的神色也因此而變幻個不停,時而是皺眉苦思,時而是會心一笑,時而又是面色凝重,表情不一而足,顯然看得極為的投入。

    “殿下,請恕下官直言,此策乃大利社稷之策也,只是要想行之,恐非易事,本章若上,攻訐必大起矣,于殿下未必有利?!瘪樫e王看了足足有半個時辰的時間,這才緩緩地抬起了頭來,長出了一口氣,謹慎地給出了個結論。

    “先生既言大利社稷,小王自當拼力而上之,縱使有危難,又有何懼哉,豈不聞圣人有云:茍利社稷,生死與之乎?先生可愿助小王一臂之力?”李顯溫和地一笑,頗為昂然地反問道。

    “這……”駱賓王很明顯地被李顯的話給噎了一下,面皮好一陣子的抽搐,良久之后,方才稍見平緩,緊接著,眼中飛快地掠過一絲黯然,苦笑著嘆息道:“非不愿,實不能耳,且不說下官位卑言輕,縱使欲幫,亦無從幫起,更惶論下官去職在即,實有心而無力也?!?/br>
    “先生的意思是若是先生有能力,定肯助小王一臂之力,可是如此么?”李顯沒有去理會駱賓王所言的理由,而是笑著追問道。

    “就此事而論,確然如此,若能為朝廷廣開取才之道,駱某縱死何懼哉!”駱賓王極重然諾,出言自是謹慎得很,只肯就事論事,并不愿讓李顯有絲毫鉆空子的可能。

    這老爺子還真是的,防范之心濃得很么,有意思!李顯先前的話語里確實埋了個小套子,當然了,李顯并沒指望光靠言語上的陷阱便能將駱賓王攏在手中,不過么,早在駱賓王接過奏本的那一刻,他便已經在李顯的算計之中了,卻也不怕其能逃到哪去。

    “好,就是這話,駱先生慷慨好義,小王向來是欽佩得緊,此事還真是需要先生之援手!”李顯向來就是個順竿爬的高手,這一聽駱賓王表了態,立馬便是一疊高帽子甩了過去。

    “且慢,駱某即將離職,實無絲毫之能力,何得能幫得了殿下?”駱賓王并沒有被李顯的贊揚所迷惑,一擺手,毫不客氣地回了一句道。

    “離職么?先生說的不過就是劉閔行、王忠達這兩蠢貨以不敬上司之名彈劾先生么?無妨,此二人不過蠢驢之輩耳,先生何須跟這等庸才一般見識,依小王看來,這個東臺詳正學士不當也罷,以先生之大才,當高居朝堂以為社稷之棟梁也!”李顯自是清楚駱賓王被小人構陷的詳情,之所以沒有讓手下人出面幫忙開脫,自然是有著另外的安排,此際一聽駱賓王如此說法,立馬便笑了起來。

    李顯此言一出,駱賓王的臉色立馬便凝重了起來,看向李顯的目光瞬間便復雜了不老少——劉閔行、王忠達這二人乃是東臺學士之首,官不過六品,在朝中蕓蕓權貴中實在不過是小人物罷了,似這等人物自然不可能入得了李顯的法眼,而今,李顯居然一口便叫出了這兩個小官的名字,甚至連他們構陷所使的罪名都一清二楚,很顯然,在駱賓王看來,這只有一個解釋,那便是李顯早就在觀察著自己,這令駱賓王一時間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怒了的——能被李顯矚目,足可說明自己在李顯心目中的分量不輕,知遇之情自是令人感動,可又有誰樂意自個兒的一舉一動皆在旁人的監視之中呢?

    “殿下過譽了,駱某擔當不起?!瘪樫e王沉默了片刻之后,沒有再追問李顯將如何上科舉本章的事情,只是語氣冷淡地遜謝了一聲,很明顯有著拒人千里之外的意味。

    “先生無須自謙如此,小王所言皆出自肺腑,并非虛言,今小王欲上科舉奏本,確需先生大才相助?!睂τ隈樫e王的冷淡,李顯一點都不在意,在他看來,但凡大才皆有傲骨,于擇主上定是慎而又慎,非輕易可以降服者,反之,若是駱賓王一聽有高官可當,便即表忠的話,李顯倒要好生疑慮上一番了的,正因為此,李顯自不會在意駱賓王的冷淡態度,笑著解說道。

    “下官愚魯,實不明其然,還請殿下明言好了,若是能幫者,駱某不敢自棄?!瘪樫e王本心確實是想讓科舉之門大開的,只是在不清楚李顯究竟打算如何運作之前,他并不敢輕易承諾,這便謹慎地說了一句道。

    哈,就等您老這句話了!上了咱的船,您老就別想再下去了!一聽駱賓王如此說法,李顯心中不由地便是暗自一樂,臉現感激之色地答道:“先生高義,小王先謝過了,所需者只有一條,那便是先生的筆!”

    “嗯?此話怎講?”駱賓王本意是想聽聽李顯打算如何運作這份折子的,可一聽李顯要借助自個兒的文名,立馬便警覺了起來,眉頭微微一皺,沉默了片刻之后,這才謹慎地出言問道。

    “先生無須緊張,此事說來也不難,朝議乃至父皇那頭自有小王出面打理,所缺者不外乎輿論耳,若能得先生鼎力相助,文以載道,當可掀起民間之呼聲,此事必可成矣,若能成事,父皇處必不會忘了先生之功?!笨婆e折子的運作需要諸般手腕,還需璐王那頭的漕運折子相配合,更牽涉到朝中顯貴乃至大內中的角逐,并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得清楚的,再說了,此事關系重大,別說駱賓王如今尚不是李顯麾下之人,即便是,李顯也不會將這里頭的種種陰暗勾當說將出來,這便籠統無比地一帶而過,只言要求駱賓王以文章相配合。

    “唔,若是僅為文耳,下官倒是可以勉力為之?!瘪樫e王自不相信事情能像李顯說的那般輕松成事,可一見李顯不想細說,他自也不好多問,誠然,就本心而論,駱賓王還是很愿意看到科舉改革能成事的,這便肯定地回答了一句道。

    “多謝先生成全?!崩铒@本身也安排了不少的“槍手”,準備發起一場輿論攻勢,所缺的就是一個領軍人物罷了,以駱賓王在文壇的名聲而論,無疑是最佳人選,此時聽得駱賓王慨然應承了下來,李顯自是欣喜不已,緊趕著便是一拱手,打算就此將事情一錘子定了音。

    “且慢,文下官可以寫,可殿下須依下官三條?!崩铒@感謝的話尚未落地,駱賓王已一抬手,提出了個條件來。

    哈,約法三章么?有意思!李顯要的便是駱賓王肯站在自己一邊,自是不介意其開初甚條件的,這便笑著比了個“請”的手勢道:“先生有何吩咐,但講無妨,只消是小王能辦得到的,斷無不應之理?!?/br>
    “文,下官可以寫,然,只能按下官的本心來寫,殿下不可強將觀點加諸于駱某,此為其一,殿下能應否?”李顯說得慷慨無比,可駱賓王卻并不為所動,豎起了一根手指,平靜地出言問道。

    “這個自然,先生之文只要能有利科舉改革之舉措即可,可有一條,先生文寫好后,須得等小王的消息方可發出?!崩铒@深知駱賓王的剛直個性,倒是不會去強求其按照自己的思路寫文,自無不應之理。

    “可以!其二,此事了后,有功殿下自用著,有過就由下官來背也好,但有一條,從此后,下官與殿下當無涉矣,還請殿下莫要再為難駱某?!瘪樫e王豎起了第二根手指,面無表情地接著說道。

    哈,您老還想走人,嘿嘿,寫了文,您老臉上可就蓋著咱周王府的印章了,到那時,還由的了您么?李顯一聽此言,心中暗笑不已,可臉上卻依舊是肅然得很,點了點頭道:“先生放心,此事但有功,絕無過,至于……”李顯話說到這兒,見駱賓王眉頭皺了起來,立馬改了口道:“就依先生好了?!?/br>
    “好,駱某第三個要求便是前番所欠殿下之十五貫,且寬限駱某兩月,時到必還?!瘪樫e王不茍言笑地豎起了第三根手指,提出了最后的要求。

    “這個……”李顯顯然沒想到駱賓王最后一個要求會是這個,登時便是一楞,再一看駱賓王滿臉決然狀,心中一動,已然有了別的計較,卻也不想說破,哈哈一笑道:“成,就依先生?!?/br>
    “謝殿下成全,時候不早了,下官告辭了?!瘪樫e王見事情已談妥,自是不愿再多逗留,毫不猶疑地站起了身來,對著李顯深深一躬,也沒管李顯表情如何,一旋身,便已向房外行了去。

    這老爺子還真是犟得夠嗆!李顯見駱賓王說走便走,不由地便苦笑了起來,可也不好強留,只能是無奈地搖了搖頭,目送著駱賓王出了房門,自個兒卻就此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八十八章平地一聲驚雷起(上)

    時光荏苒,一轉眼間,已是乾封元年四月中旬,內禁突然傳出消息,高宗終于要上朝了,這可是自去年二月高宗駕臨洛陽以來的頭一回大朝,群臣皆為之矚目,更令諸臣工議論紛紛的是——璐王李賢、周王李顯此番也將正式踏入朝堂,其中的意味頗為發人深思——高宗三月十八回京之后,雖不曾上過早朝,可圣旨卻是沒少下,不但將前番被貶出京師的閻立本、劉祥道全都召回了京師,還都得以進一步的提升——劉祥道晉吏部尚書、閻立本晉戶部尚書、其余親近太子諸官也各有提升,如原吏部尚書樂彥瑋晉中書舍人,參知政事(宰相);刑部尚書盧承慶晉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宰相),而原本在朝中持中立態度的許圉師、李安期則被罷相致仕,與此同時,高宗還特意下詔,由太子繼續監國,算是開了自古以來皇帝尚在朝而太子卻能監國之先河,一時間太子李弘之勢力大漲,政務幾出于太子之手筆,群臣頗有歸心之愿景,可就在這等情況下,高宗卻突然下詔早朝,并令璐、周二王入朝議政,實難不令諸臣工聯想翩翩的。

    蹊蹺?能有啥蹊蹺可言的,旁人或許會對高宗這一招感到疑惑,可當過皇帝的李顯卻是心里頭倍兒透亮——說穿了一錢不值,這不過就是制衡罷了,沒錯,高宗是想要扶持太子以壓制武后日漸膨脹的野心,可并不想矯枉過正,萬一要是太子勢力大漲之下,也來個玄武門之變的話,那高宗豈不是連哭都來不及了,很顯然,必要的防范自然是少不了的,毫無疑問,將一向與太子不怎么和睦的李賢兄弟倆抬入朝堂便是種最好的防范手段,當然了,這里頭一準是少不了武后的推波助瀾。

    理由,很簡單,就武后那等好耍權的性子,自不可能坐看太子日益勢大,真要是太子坐穩了江山,那哪還能有武后表演的舞臺,再怎么著,武后也得想方設法給太子造些難題,問題是高宗心里頭正因韓國夫人母女倆的慘死而生著怨氣,武后自不可能在此時親自出頭,倘若能看到小哥三個在朝堂上斗來斗去無疑就是武后現時的最佳選擇,真到了朝局因皇子們內斗而陷入亂局之際,也就到了她武媚娘全面收攏權柄的時候了,這不過就是個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法罷了,真沒甚稀奇可言的。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