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女兒是天神、你老了而我年輕還有錢、書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朕教你日理萬姬(穿書)、九零女神算、沒人比我更懂發家致富[年代]、八零懶媳婦、男神擒獲記:甜蜜不會只在回憶里、變身反派蘿莉、媳婦兒很暴力
能叫她公主,必然是前朝的人了。 高皇后醒來時,只覺下腹鈍痛,她用手摸向小腹,發現原本隆起的腹部平坦下來時,本就蒼白的面容更是血色褪盡:“我的孩子呢?” 貼身照顧她的宮女不敢說話,只哽咽不止。 高皇后張著嘴,卻因為悲到極致發不出聲來,片刻后才撕心裂肺哭吼出聲,嗓音尖銳得傳出整個坤寧宮去。 過路的宮人聽到坤寧宮傳出的凄厲哭聲,都不免駐足回望,片刻后才或悲憫或麻木地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在這華麗又冰冷的宮闕里,昔日高高在上的一國皇后尚且落得如此下場,更何論命如螻蟻的宮女太監? 廢后的圣旨頒下來時,坤寧宮的宮女太監們早已各謀出路。 捧高踩低在這處處爾虞我詐的皇宮里更是司空見慣,傳旨的太監念完圣旨,耷著眼皮傲慢道:“娘娘,您早些搬去冷宮吧,明兒這坤寧宮可就得落鎖了?!?/br> 高皇后剛沒了孩子,身子正虛,又逢太后逝世,整個人都像是被抽走了精氣神,只含恨呸了一聲:“狗仗人勢的東西!” 傳旨的太監冷笑道:“高家倒臺,太后過世,陛下已經廢了您,您還當自個兒是曾經那個風光不可一世的皇后娘娘吶?” 留下來照顧皇后的大宮女跪倒在太監跟前,哭道:“公公,勞您行行好,給陛下帶句話,娘娘還在小月子里,求陛下念在太后娘娘的份上,讓娘娘做完小月子再去冷宮吧……” 太監一腳踹開宮女,像碰到了什么臟東西似的拍了拍自己衣袍下擺:“小賤人想害咱家!而今誰還敢為高家求情?” 太監冷嗤一聲后才帶著幾個小太監揚長而去。 大宮女哭倒在床前:“娘娘,這可怎么辦……” “他如今為了自保,把高家推出去抵罪,坐著高家為他掙來的皇位,想和那賤人一起致本宮于死地,那本宮就拉著他一起去死!”高皇后捏著被角的手因力道太大而指節泛白:“你今夜去別宮找倒夜香的馮太監……” 大宮女神色一凜,先前皇后設計惜嬪和樊盛年,曾同遼南王有過合作,那馮太監,就是遼南王安插在皇宮的最后一枚暗樁。 因為馮太監手上捏著皇后的把柄,所以皇后才一直不敢動他,那太監隱匿得極深,封時衍也沒查出來。從前皇后膽戰心驚,生怕馮太監威脅她做什么事,卻沒料到如今,還是她先去低頭求人。 * 西州。 如意樓會客廳里集聚了整個西州有頭有臉的商賈。 姜言意坐在首位上,身穿金絲白紋的曇花織錦裙,耳邊墜了鏤空的金絲鑲琉璃耳墜,面上只略上一層薄妝,本就明艷的五官仿佛是蒙塵寶珠被拭去了塵垢,美艷不可方物。 幾個代表家族前來議事的年輕公子哥不覺看呆了,喝茶時茶水倒到了衣裳上,才被燙得跳起來。 屋中響起陣陣嗤笑聲,出丑的幾個年輕公子也面露窘態。 但姜言意抬眼環視一周,那起哄的笑聲瞬間就小了下去,笑得最大聲的幾個商賈被姜言意目光掃到,甚至有些訕訕的,如坐針氈。 等房內徹底靜了下來,姜言意才道:“如意樓新招的面點師傅是從京城那邊過來的,以前在康親王府當差,擅做一些宮中的點心,這鳳尾酥是他的拿手糕點,諸位不妨嘗嘗?!?/br> 每兩張太師椅中間都放了一張矮幾,矮幾上置了精致的白瓷點心盤,里邊擺了數枚焦黃色的雞尾狀糕點。 糕點底部是一個半圓球,一層一層疊堆著酥脆的面殼,上端生出二寸多高交纏在一起的金黃色酥絲,呈半透明狀,如云似霧,精致好看。 入口外酥里軟,似乎還有蝦rou的鮮味,引得富商們嘖嘖稱贊。 嘗過糕點后,幾個資歷老員外一臉精明,幾人對視一眼,互換了眼神后,由其中一人開口道:“楚掌柜今日把我等都叫來,該不會只為讓我們嘗您這樓里新出的點心吧?” 姜言意周身的氣勢半點也不比那老員外弱,面上雖是笑吟吟的,卻總叫人覺得有些距離感,她道:“今兒還真沒打算同諸位談生意上的事?!?/br> 這話一出來,底下不免交頭接耳。 姜言意把他們聚集起來,大多數人都以為是姜言意同意加盟在泗水城再開一座如意樓的事,現在姜言意這么說,一群商賈是當真摸不著頭腦了。 徐掌柜直接問:“那今兒您叫大伙兒來的目的是?” 姜言意道:“官府新貼出的告示不知諸位看過沒?” 幾個敏銳的老頭子趕緊不做聲了,只剩那些接管家中生意沒多久的年輕公子哥道:“瞧見了,官府不是要辦書塾么?” 姜言意道:“諸位在西州做生意,賺的每一分錢也都是西州百姓的血汗錢,西州貧瘠,百姓大多目不識丁,而今王爺體恤百姓,愿出資一部分修建書塾,咱們這些行商的,也當為西州百姓盡了力才是?!?/br> 她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在座的若是還聽不明白了,那也不用走經商這條道了。 幾個老古董最先唱反調:“合著您的意思,就是又要讓咱們掏錢了唄?” “先前募集軍款,我半數家底都捐進去了,家產都變賣了好幾處,現在一家老小十幾口人都喝西北風呢,楚掌柜,就算遼南王拿刀抵咱脖子,那我也是拿不出錢來了!” 一名大腹便便的富商說著就要離席:“我家中還有事,對不住,楚掌柜,先行一步!” 有了第一個,很快就有一堆人站起來紛紛說有事。 霍蒹葭在門口處攔下了最先離開座位的那名富商,她板著臉用力一拍桌案,結實的木料直接碎成了渣。 此舉成功鎮住了在場的商戶。 胖富商扭頭看向一臉淡然坐在首位的姜言意,臉色變了變:“楚掌柜,您這是什么意思?” 姜言意笑笑道:“菜都沒上齊,牛員外就嚷著要走,這就是您不對了?!?/br> 富商們彼此對視一眼,最終只能退讓一步,先回了各自的位置,只不過臉色都難看得緊。 姜言意這才吩咐下去:“上菜?!?/br> 很快就有店小二端著精致的菜肴進屋來,面對這些平日里排著隊才能預訂到的美味珍饈,商賈們想到吃下這頓飯又得出一波血,那是一點胃口也沒有,幾乎沒人動筷。 一名老員外道:“楚掌柜,不是咱們不肯出資,咱們這些什么家底,您當是清楚的。咱們名下又沒有一座可以日進斗金的如意樓,做生意每花一個子兒出去都得再三掂量,更別說是捐錢,您這不是逼咱們上絕路嗎?” “是啊,楚掌柜!” 底下頓時一片附和聲。 姜言意沒直接回答他們,也沒同他們講道理。 再多的大義,再多的道理,在想讓一群老謀深算的商人掏錢時,說那些都是無用的。 她偏頭看向徐掌柜:“徐掌柜以為呢?” 一直默不作聲的徐掌柜道:“泗水城比西州繁華,古董羹的熱潮也傳到那邊去,若在泗水城再開一座如意樓,那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徐某人生在西州,自然也愿意為西州父老鄉親做點事,只不過實在是囊中羞澀?!?/br> “楚掌柜若同意在泗水城再開一座如意樓,咱們多多少少能賺幾個討飯錢,夠一家老小溫飽了,出資修建書塾也是應該的?!?/br> 他這話鋪墊了這么多,無非是告訴在座商賈若在泗水城修建一座如意樓,得有多賺錢,同時又想以此施壓,讓姜言意同意。 商賈們聽到他這話,也知道官府那邊表態了,他們硬推也推不了多久,不如借此機會把泗水城開如意樓的事定下來,紛紛附和徐掌柜。 姜言意在來之前就料想過會有這樣的局面,一切都在把控之中,她淡淡開口:“諸位想在泗水城開如意樓可以?!?/br>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面露喜色。 “不過我有三點要求?!苯砸獠患辈痪徰a充。 徐掌柜忙道:“楚掌柜說說看,是哪三點要求?!?/br> 姜言意道:“第一,古董羹的方子是我的,你們要用的湯包底料可以跟我拿,但我不提供方子?!?/br> 如意樓能做到現在這么大,味道出眾的古董羹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商賈們也沒指望能從姜言意那里要到方子,紛紛點頭。 姜言意這才繼續道:“第二,在泗水城開的如意樓,分十股,我不出資,但我要占三股?!?/br> “這……楚掌柜,您這未免就獅子大開口了些?!毙煺乒竦谝粋€反駁。 姜言意似笑非笑道:“在那邊開的如意樓,從樓里裝飾到經營模式,都跟我現在的如意樓一模一樣,你們靠的也是我現在的如意樓名氣去招徠顧客,這樓的模子和名氣,就是我的出資。徐掌柜覺得占三成的股不妥,那便占四成吧?!?/br> “三股,就三股?!迸值每床灰娧劬Φ呐T外連忙道。 徐掌柜也只得咬牙應下了。 這里最有話語權是莫過于徐掌柜和牛員外,他們二人都表態了,其他人自然也沒異議。 “至于這最后一條嘛,便是你們若只打著如意樓的名號,卻賣些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的菜式,我有權收回如意樓的牌匾?!?/br> 姜言意把所有人的神色盡收眼底,不急不緩道:“諸位能在做生意這條路上走到今天,自然也明白,長久的口碑才是生意能做下去的硬招牌。泗水城的如意樓若開成功了,名氣徹底打響了,咱們今后還能開無數個如意樓,那才是賺大錢的時候?!?/br> 這番話下來,富商們臉上的不忿便消失得一干二凈,點頭應是:“楚掌柜說得對,凡事得看長遠些?!?/br> 如意樓的生意談妥了,出資建書塾也動員成功,姜言意便讓邴紹拿出她事先寫好的入股條約,入股的有哪些人,各自出資多少,占股多少,都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簽字畫押后去官府備個案,泗水城的如意樓便可以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了。 從如意樓回到家中,姜言意整個人都懶洋洋地往躺椅上一躺。 郭大嬸一邊幫姜言意捏肩一邊問:“東家今日心情頗好,想來是同商會那邊的人談得還順利?!?/br> 霍蒹葭旁觀了全場,聽郭大嬸問起,神色那叫一個激動:“嬸子,你是不知,東家在那群老jian巨猾的商賈們跟前可威風了!” 姜言意往嘴里塞了兩塊馬蹄糕果腹,咕嚕嚕喝下一杯茶,摸起放在桌上的契書就又要往外走:“我去隔壁王府一趟?!?/br> 郭大嬸叫住她:“我熬了鯽魚湯,您拿一盅過去?” 姜言意干脆利落回絕:“王府什么都有,不缺這盅湯的?!?/br> 她是去談正事的,才不是去投喂某人! 第130章 姜言意把那張商賈們都按了手印的契書放到封朔跟前時, 封朔有些意外地揚了揚眉:“越來越本事了?!?/br> 姜言意把下巴一抬,哼了聲:“銀子我給你弄到手了,修建書塾的事就等你這邊了?!?/br> 封朔放下那張契書, 道:“回頭我交給宋博州去辦?!?/br> 宋博洲是西州錄事, 謝知州倒臺后,一直都是他在接管西州府衙, 修建書塾這些惠及民生的事,自然也歸他管。 姜言意道:“書塾建好后, 我想在書院里立一塊石碑, 把出錢修書院的商賈名字都刻上去?!?/br> 此舉是在名聲上給商賈們一點甜頭, 凡事都得有張有弛。 先前商會的人募集軍需, 隨后她就帶領商賈們一起做瓷窯的生意,讓商賈們多多少少都賺了些銀子, 這次再提出捐款辦書塾,商賈們反對才沒那么激烈。 已經有了在泗水城開如意樓的這顆甜棗,她再給一顆, 不過是鐫刻個石碑的事,就送了富商們一波糖衣炮彈, 何樂而不為? 再者, 書塾修建起來了, 也有利于封朔在外的名聲。 如今天下大亂, 別的州府百姓謀生都成問題, 西州窮苦百姓家的孩子卻能免費上學堂, 商賈們也“自發”出資修建書塾, 聽起來怎么都覺著西州好似一處世外桃源,既可以吸引更多商賈把財富帶過來,又有利于封朔招賢納士。 姜言意考慮的這些, 封朔自然也明白,他道:“都依你,名單上出資的商賈,今年的賦稅可減免一些?!?/br> 官府出面給了好處,跟姜言意想方設法給府上們的好處不一樣,這是明擺著告訴富商們,響應官府制定的政令,官府也會在一些方面給他們優待。 姜言意點點頭,起身道:“那我就先回去了?!?/br> 封朔看著她意味不明道:“這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