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集 改變人生
書迷正在閱讀:精靈世界夾縫求生、被小首富偷偷看上以后、穿成古早反派后我崛起了[快穿]、我的極品女老板、木葉之式神召喚、從大佬到武林盟主、毀掉綠茶人設、雖然人設選好了,但是沒入戲怎么辦、總裁寵妻套路深、他讓白月光當外室
張專家認為,按照春秋時代的古代智者所定下的真玉鑒賞標準,真玉應該具備溫潤含蓄、垂之如墜、折而不撓、其聲舒揚、縝密以栗等幾個特點。 溫潤含蓄說的是折光率和透明度,真玉既不能像田黃一樣暗淡無光,也不能像鉆石、水晶那樣高度透明; 垂之如墜對應的是相對較高的密度; 折而不撓對應的是超強的韌性; 其聲舒揚對應的是具有特征的發音; 縝密以栗對應的是中等的硬度。 張專家由此推斷,作為玉髓的“金絲玉”,至少有兩點不達標:首先,它不可能有超強的韌性。 玉髓的晶體結構是一個個顆粒聚集而成的,作為真玉,和田玉的晶體結構是絲狀晶體交織而成,翡翠則是柱狀晶體的交錯構成,所以真玉韌性很強,而包括“金絲玉”在內的玉髓類玉石是容易碎裂的。 因此“金絲玉”不太適合做手鐲。另外,“金絲玉”的密度不達標,翡翠的密度在3.2,和田玉的密度3.1,而玉髓的密度基本都低于3?!敖鸾z玉”的密度只有2.6~2.69之間。 張專家還認為“金絲玉”的礦藏量“絕對不會少”。 二氧化硅類玉髓在地球上的產量很高,找到“金絲玉”類原生礦的概率是很高的。 散落地表的“金絲玉”只是玉髓類礦產總體儲量的冰山一角,“金絲玉”即使現在差不多撿沒了,但必然存留在一些收藏家的手里,這個總量一定非常巨大。 “金絲玉”是在火山噴發所造成的熱液環境中產生的,這并不是一個罕見的地質現象。 也就是說,全世界不可能只在戈壁灘有這個東西。 比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歷史上就曾是火山噴發非?;钴S的地區,而張專家曾經在這些國家見過跟“金絲玉”差不多的飾品,一個吊墜的價格大概在兩三百元人民幣。 所以,張專家認為,“金絲玉”根本不值得收藏。 但余俊并不是一個任由命運擺布的人,你張專家說不行就不行了?你算老幾? 余俊也請來了玉石方面的專家來看他的作品,終于,也有慧眼識珠的專家幫他說話了。 這個專家姓王,他認為,盡管“金絲玉”不屬于真玉,但不可否定的是,它確實具有獨特的美學特質,如多變的色調、漂亮的顏色和柔和的光澤。 黃色的真玉非常稀缺,中國自古以來又是以黃色為上,這也是為什么田黃在清代以來被捧到很高的“石帝”地位的重要原因,而現在我們看到,田黃“獨有”的黃色,“金絲玉”也有,而且層次更多,效果更好。 “金絲玉”又比較硬,不像田黃那樣非常容易損傷。 所以和田黃相比,“金絲玉”顯然更有價值,美學意味更高,質量也更好。 對于“金絲玉”市場目前的低迷表現,王專家表示,他對“金絲玉”的總體觀感是非常不錯的,而且目前的幾大藏家對這種石材也非常尊重,請來最好的雕工進行創作,做出來的東西確實漂亮。 對于“金絲玉”的價格,王專家相信會越來越高,余俊盡管放心經營就是。 “當然,任何事情都應該循序漸進,讓藏家有認識的過程,下手的機會,有一個合理增長的流通的量,這才是一個健康的過程?!S龍玉’暴漲暴跌的例子就可以從反面說明這個道理?!?/br> 王專家的話給了余俊顆定心丸。 他知道,要讓“金絲玉”大放光彩,宣傳很重要。 他成立了廣州“金絲玉”文化促進會,邀請同道一起,專門做“金絲玉”的宣傳推廣工作。 有一天,他“承運齋”的店里來了一位不速之,這人叫韓風。 韓風,畢業于成都地質學院,200八年創辦“金絲玉”宣傳網站《快樂螞蟻》,十分注重媒體對于“金絲玉”的橋梁作用,歷時三年勘察“金絲玉”產地,出版“金絲玉”專著《準噶爾瑰寶》,多年來,為“金絲玉”文化推廣不懈努力,積極發揮了平面媒體、網絡媒體溝通交流的平臺作用。 他把“金絲玉文化”作為與絲綢之路文化內涵交融的載體,與絲綢文化、茶文化、旅游文化等等結合,志在把“金絲玉”這一稀世瑰寶展現在世人面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建設推動服務。 韓風和“金絲玉”結緣,也是出于偶然。 他喜歡攝影,沒事就背著相機到處閑逛。 克拉瑪依烏爾禾黃羊泉,因為大戈壁、胡楊林,特有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無數攝影人。 秋天的黃羊泉格外美,胡楊的葉子金黃了,陽光金子一般閃亮,把野草、沙子、石頭都涂抹上了顏色,光影斑駁,神奇無比。 200八年初秋,韓風背著相機,再一次到了黃羊泉。 玩攝影也有些年頭了,大美新疆每個季節展示的美各有千秋,怎么拍都有新意。 在幾棵造型悲壯的胡楊樹旁,鏡頭里走進了幾個人,手里捧著什么東西,走走停停,還不時彎腰在地上扒拉。 看裝束,應該是蒙古族的。 韓鋒好奇地走過去。 他們在撿石頭,手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石頭。 見韓風有興趣,他們又把身上的石頭都拿出來,擺在地上。 那一刻,韓風被強烈震撼,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個個小石頭,精靈一般,在橘黃色的光線下,散發出五彩繽紛神奇的光。 一塊黃色的籽料,似乎是太陽剛剛涂抹上去的色彩,拿起來對著光看,金光閃爍,華貴天成。 撿這些石頭有什么用嗎?韓風問道。 賣錢呀! 有人買嗎? 有,廣州人來收購。 韓鋒心中一動。 他是地質學院出來的,對石頭的認識更專業。 作為一個攝影人,他走遍了新疆各地;作為一個克拉瑪依人,北疆大地的地質地貌了然于心。 蒼茫戈壁,五彩雅丹,到處散落的就是這樣的石頭??! 正所謂在對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一切都剛剛好。 說不清是韓風遇見了石頭,還是石頭遇見了韓風,前生今世,千百次的回眸,終于有了會心一笑。上天的安排總是出其不意,而又順理成章。 這一天,改變了韓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