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玩石四藝
書迷正在閱讀:精靈世界夾縫求生、被小首富偷偷看上以后、穿成古早反派后我崛起了[快穿]、我的極品女老板、木葉之式神召喚、從大佬到武林盟主、毀掉綠茶人設、雖然人設選好了,但是沒入戲怎么辦、總裁寵妻套路深、他讓白月光當外室
石道,玩石的道理,看似簡單,其實復雜,所以,章衛老師既然是高手,對這方面應該也有研究吧,九龍便迫不及待地問了這個問題。 章老師一下就嚴肅起來,對“玩石”進行了高度地概括。 人文雅石的創作以自然奇石為首要物質基礎,以臺座、展具、光影及詩賦文字為表達運用的條件,此即雅石形而下之“器”,是所求之“道”賴以存在的基礎條件; 審石立意、臺座設計制作、陳設布光及命名詩賞的方法、技巧與規律,非“器”非“道”,乃聯結二者之“藝”,我們稱之為“玩石四藝”; 作品健康智慧的主題或意趣思想及情感,即為雅石形而上之“道”。 由此可見,“石”者,原生態之物質也;“道”者,所發之德思情感也;“藝”者,由“石”及“道”之橋梁也; “石道”,健康智慧地以石言情、言趣、言志以養氣修身之生活態度與方式者也。 道之韻味,與器、藝有關,與德行智慧緊密相連。 玩石能將器、藝、道三者合一,即出“人文雅石”。 “章老師,您說的好復雜,能不能簡單描述一下,怎么玩最好?!?/br> 九龍聽章老師一下說器,一下說藝,一下又說道,有些糊涂,便再次問道,他也不怕丟臉,反正自己就是來學習的。 “簡單來說,玩石就是‘加減法’,先‘加’后‘減’,先學會‘加’然后再考慮‘減’。 “因為不加就是原石,原石是沒有思想情感的自然物、原材料,只有加了人的思想情感和表現手段,才具有藝術表現力并向藝術作品靠攏?!?/br> 原來是這樣,九龍仔細地觀看章老師的石頭,確實擺放的很有章法,等章老師的書寫好后,一定好好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東西。 “章老師,你喜歡找什么樣的原石進行創作?!?/br> 九龍覺得不論“加”還是“減”,如果沒有好的原石,一切都是浮云。 “這個怎么說呢?” 章老師帶著九龍和小蘋果來到書桌旁,目光往書桌上的一堆信紙看了一眼。 小蘋果眼尖,馬上把幾張信紙搶到手上:“是不是給哪位小妞寫的情書,這都什么年代了,還用信紙?!?/br> 九龍也覺得奇怪,他現在都是用電腦和人交流。 “小蘋果,快給我放下,別弄壞了,這是我的書稿?!?/br> 章老師顯得很緊張的樣子,怕小蘋果不小心撕了。 “怎么這么小氣,我看一下還不行嗎?” 小蘋果看完,確定不是情書,極不情愿地扔了回去。 章老師趕忙接住,真怕壞了,抬頭對九龍說到:“我不喜歡用電腦,都是手寫的,這里面幾章也許能回答你的問題?!?/br> 說完把書稿小心翼翼地交到九龍手上。 什么東西這么貴重,九龍心里想到,他慎重地接了過來,只看一眼,,便驚呼出聲:“石之三氣,章老師,石頭還有氣味嗎?” 九龍不解地問。 “是的,你好好看看,有這三種味道的石頭都可以創作?!?/br> 章老師搬了一張凳子過來,叫九龍坐下細看。 九龍也不氣,認真看了起來。 石之三氣——寶氣、古氣、清氣,是雅石賞玩中三種不同的典型韻味,是三種到了家的味道。 除了這三種純粹的氣韻之外,平常多見的就是介于寶氣與古氣之間、寶氣與清氣之間或古氣與清氣之間的中間味道,或則三者兼而有之,味混而平,難顯個性。 雅石創作追求鮮明的個性,絕非“獵奇”那么簡單,窮盡意趣乃雅石藝術創作的極致追求,故而“石之三氣”自然成為雅石創作與賞玩所追求的鮮明的生動氣韻。 那么,石之三氣——寶氣、古氣、清氣,除了可以通過臺座創意與制作、命題與演示等手段來表達之外,還與原石的哪些構成因素有關呢? 寶氣,是一種富貴氣。 其質晶瑩,其色華麗,其光銳利,給人富麗堂皇的感覺。 因而,寶氣基本與形態無關,而與質地、色彩和光澤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 富含寶氣的雅石,其原石所具備的自然條件因素的自然屬性表現如下: 形態:寶氣與形態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系。 不管原石形態具象于鉆石、元寶、銅錢等任何昂貴的物質形態,它都不一定具有寶氣。 寶氣主要反映在質地、色彩和皮膚的光澤上。 質地:細膩晶瑩、玉透溫潤的質地,是表現寶氣的條件之一,卻不是必備條件。 因為色彩與石膚光澤的配合,也能表現出寶氣來,而質地、色彩與石膚光澤的三者配合,所表現的寶氣也許更為充分。 色彩:華麗鮮艷的色彩有利于表現寶氣,最直接給人寶氣感的色彩為暖色調的紅色、黃色等。 寶氣仍需與質地、石膚配合,如果藍色、綠色等冷色與晶瑩的質地、石膚配合得當,也一樣能表現出寶氣來。 因而即使色彩鮮艷而質地粗糙,缺乏光澤,仍然表現不出寶氣來。 光澤:石頭的光澤由石膚決定。 沒有石膚或石膚粗糙的石頭一般沒有光澤,石膚較薄的光澤也較弱,石膚較厚且細膩光潔的,反光性強,光澤銳利。 一般具有寶氣的石頭,石膚較厚帶玉質,有玉透感,光澤較強,而寶光四射的,其光澤尤為銳利剛強。光澤是表現寶氣的必備條件。 寶氣個性外向、剛強、張揚,顯示著華麗富貴的氣質。 章老師寫到的寶氣,讓九龍馬上聯想到了大化石和一些戈壁石,自己家鄉的九龍璧,有不少也是這種類型。 這些石頭,確實是和章老師描述的一樣,人見人愛。 章老師隨后寫到了古氣。 古氣,是一種醇厚的韻味。 其色老古,其膚沉厚,其光幽然,其紋蒼遒,其質或粗或細,其形或狀形類器不限。 因而,古氣與質地、形態雖有一定的聯系,卻不盡然,而與色彩和石膚的光澤卻有很大的聯系。 表現古氣的原石,其所具備的自然條件因素的自然屬性表現如下: 形態:一般來講,可以表現古氣的形態僅有器皿及其殘片,或類似器皿的形態,如:瓶、壇、罐、甕等器皿或類似形態。 此類形態如其皮色有古舊之感,則非常有利于表現古氣,如果皮色嶄新而無古味,也徒具其形。 因而形態僅為古氣的輔助表現因素,它可以更為形象地表現古舊的韻味。 質地:粗糙或細膩的質地均可表現古氣,只是味道各有不同。 質地疏松的原石多無石膚,即使有,也較為粗糙,此類原石如有器皿或類似等形態,則頗有出土古物之韻;若無此形,便難有古韻。 此類古氣之石越粗越好,只宜遠觀,不宜觸摸。 質地致密的原石較為細膩,且石膚光潔潤滑,若能出形(器皿等),易有古味;若無它形,則完全依賴于皮色光澤的表現。 此類古氣之石,質地越細膩越好,石膚越厚越潤越好,既可遠觀,亦可撫摸把玩,時間愈長,包漿愈是厚重,古味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