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 否極泰來尋劍術
日出東方,紅云勝火。 徐長安已不是第一次在日出之際習練《劍術正經》,然而此刻伴著日出徐長安卻又有一番新的體悟。 自清晨醒來,徐長安按著平時早已形成的習慣,來到一處相對開闊的地勢開始演練劍術四式。然而聽著岸邊波濤洶涌的拍擊聲,海浪怒嘯的翻騰聲,徐長安突然心中一動,輕身縱躍至大海之中,來到海水漫過胸口的地帶,便開始在水中演練劍術。 徐長安雖然此刻僅有大半身子處海內,然而隨著波濤起伏的巨大沖擊,原本早已熟稔無比的招式動作,竟是在此時難以駕馭,更別說順暢的運行內息,發揮出應有的威力。 這還是徐長安體質過人的結果,若非如此,他本人如何能在大海之中屹立不倒,僅僅只是感到劍招難以駕馭。 若是常人怕是早在海中隨波逐流,不能自控了。 察覺到在海中演練劍術竟是此等結果,徐長安不僅沒有喪氣,反而一臉興奮。 自《劍術正經》習練將近四月的光景以來,徐長安的四式基礎招式雖有不俗的進展,然而究其原因這更多的是因為徐長安自身體質帶來的變化。 徐長安內心清楚,若是按真實的劍術進展來看,雖不能說毫無收獲,卻決不至于如他劍術威力所展現的差距那般巨大。 更何況當初二人來到龐龍帝國之后,徐長安便能明顯的感覺到,劍術威力的提升終是來到了一處冰點。 不管徐長安如何演練,那劍術威力再難提升。雖然這不至于令徐長安沮喪,但到底在心中埋下了些許憂慮。 然而此刻,自徐長安入海練劍以來,突然發現那原本無比流利的劍招,此刻再難施展,那原本早已同步的內息此刻竟然無以為繼。 這無疑又再一次給了本就聰慧敏捷的徐長安一個提升的空間,徐長安自信,若是當他演練劍招再度純熟,必定威力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不過這些終究不是令徐長安最開心的事情,他最開心的事情還是那原本無從修煉的《劍術正經》終是給徐長安找到了一條可供修行的道路。 那便是不斷給自己增加練劍的外在壓力條件,如那海底練劍,如那負重練劍,如那冰川練劍,如那火山練劍,甚至可以天威雷電練劍,只要可以給徐長安增加練習難度的方式皆能練劍。 徐長安相信長此以往,他絕對可以練成《劍術正經》的前四式抵達極致,從而開創《劍術正經》真正屬于自己的篇章。 既然他不能主動找到修煉《劍術正經》的自身竅訣,那就只能在不斷增加的外部壓力困擾的因素里,為自己找尋一條可供《劍術正經》修煉的道路。 一念至此,徐長安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更是堅定不移的在海中勤練劍術。 只是當太陽初升之際,徐長安終是登上了岸,畢竟今日是入門之后的第一天,按照入門手冊記載,他們每人都要去外門執事房領取必要生活用品,及那對于杏林池外門弟子無比重要的心法秘籍和武技秘籍。 不過杏林池的心法秘籍和武技秘籍不同于其他武道門派的統一傳承,此派的所有秘典,都是外門弟子自己前去藏書樓自行選擇,當然只有外門的第一樓可供選擇,至于以上的三層樓只有更高級別的弟子或者長老才能翻閱。 然而這已然是令天下其他武道門派弟子眼紅的福利了,畢竟大多數門派只有少許的數十種武學可供選擇,而非一棟藏書樓那般巨大讓門人弟子自己參考。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杏林池因為外門弟子選擇修煉的大多數武功心法各不相同,武技招式也是五花八門,從而導致了外門弟子在外門演武堂聽課的受益極少,畢竟心法太多,武技更廣,絕沒有誰能對所有心法武技都爛熟于心,更能一一指出其中不足。 但好在杏林池外門的演武堂還是數量頗多,對應的武技課題也各不相同,還是緩解了不少這種情況,不過終究只是解決了大部分人的問題而已。 徐長安登上海岸,抖了抖渾身濕漉漉的衣服,便向著徐長安與蘇井然相約的地點前去。 原來蘇井然昨日入夜之后,便施展陳天閣斂息秘法,隱去身形悄然潛入杏林池總壇內部,四處搜尋藏書樓去了。 畢竟留給二人的時間越來越短,能早一天找到提升徐長安戰力的方法,對于二人接下來重返枯龍秘境嶄露頭角終歸多一份把握。 只是令蘇井然猝不及防的是,整個杏林池面積頗大,饒是以蘇井然真人境巔峰的水平,依舊是花了整整半個晚上的時間才堪堪逛完。 然而令蘇井然郁悶的是,即使逛完了整個杏林池,他蘇井然依然沒有看到所謂的藏書樓,不死心的蘇井然,甚至翻墻入室,悄然在數個宮殿之內轉了一圈,依然不曾找到。 終是天將魚肚,蘇井然不再做無畏的掙扎,再度悄然潛出杏林池,來到徐長安熟睡的樹下。 然而此時的徐長安卻早已不知所蹤,無奈的蘇井然只能在樹上稍作休息,以待徐長安的自行歸來。 待到二人相聚,蘇井然也不說自己此行的經歷,只是領著徐長安來到那兩百來堆茅草廬不遠處的一處理事所在區域等待前來接應的領路人。 只是徐長安一路上將自己在海中所悟所得告訴了蘇井然,令蘇井然不禁眼前一亮,尋找外力磨礪己身,這不失為一種令徐長安快速進步的方法,而且大有可為。 蘇井然想到此處,終是對自己白忙了一晚的悶氣消了不少,隨即喜笑顏開摸著徐長安的長發說到“看不出來我家小長安除了習武資質過人,這智慧也是不俗的嘛?!?/br> 徐長安當即眉開眼笑的大聲笑道“當然,我可是天才嘛?!?/br> 朝陽蓬勃,海風陣陣,當天空那輪烈日終是徐徐掛至當空,蘇井然的身前終是出現了一道身影。 此人白衣白褂,神態悠然,面容剛毅和煦,身形矯健修長,觀其相貌不過中年,然而此人卻在舉手投足之間盡顯王者的風采。 這不是蘇井然所見過的任何一名執事或是主事中的一人,但僅憑此人如此不凡的氣度,蘇井然敢肯定這人絕不是他大哥莊熊所能比擬的武道高手,雖說二人可能都是武道超脫六境的巔峰,然而二人境界卻有天差地別之距。 蘇井然也不清楚自己這種直覺從何而來,但當此人露面的第一眼他便有所斷定。 只見此人悄然而立,一股凜冽的氣息無形中四散整個茅廬區域。 本來還吵吵嚷嚷因各種是由表達不滿的眾人皆是在這一個靜若寒蟬,原本異常嘈雜的區域此刻竟只剩下風聲陣陣。 “全都隨我來?!?/br> 僅僅只是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自這白衣白褂的中年人口中傳來卻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在場眾人在聽到此人言語之后,雖有人有些許猶豫,但最終全部兩百來人還是選擇了默默跟上。 自始至終,這位白衣白褂的中年人不曾表明自己的身份,也不曾吐露眾人的去向,更沒有解釋接下來眾人將要做什么,僅僅只是簡單的五個字,便令在場的諸多武道中的佼佼者跟著其漫無目的的前行,這不可謂不說這位中年人那一陣凜冽的氣勢在眾人心中留下了怎樣揮之不去的恐怖印象。 只是徐長安和蘇井然儼然不在此列,一個只因聽從二哥的吩咐,一個卻是不想節外生枝,畢竟二人連那毀天滅地的氣息和仙王的無上威壓都能感受過,何況這小小的武道境界壓制。 只見那人也不見有何動作,整個身體,竟在路上一閃而逝,一閃而出,就這樣在路途之上閃爍之間忽隱忽現。 此等神乎其技的輕功步伐,可說是令后方的兩百余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幾乎只在說書先生的神話之中才能有所謠傳。 當眾人看到這里之后,整個隊伍竟在不自覺之間跟的更緊了。 蘇井然亦是首次見到這樣神乎其技的步伐,畢竟這位白衣白褂的中年展示的那幾乎是傳聞之中縮地成寸的失傳神通,即使是現在的山上仙門想找出這樣神乎其技的神通亦是難上加難。 不過仙門中所記載的“縮地成寸,咫尺天涯”這門大神通可是影動之間便可達萬里之遙,遠非這人所展現的千步之遙所能比擬的。 不過這樣獨特的步伐輕功,依然令蘇井然對接下來的行程頗為期待。要知道連這種失傳的神通雛形,在這里都可尋覓蹤跡,那令徐長安所能提升戰力的法門那就更容易尋覓了,再加上徐長安自悟的修行方式,蘇井然終是難得的將那心底壓抑愁緒消減幾分。 畢竟自來到杏林池以來,二人身上的氣運似乎終于有所扭轉,不再似兄弟相識之初那般步步艱險。 也許正印證了古人那句老話,當一個人的命運低到了一個底線之后,它自然就會好起來的。 畢竟已然低無可低,隨便一個波折,便是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