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舞馬傾杯
這個小插曲并沒有影響到宴會的順利進行,至少表面上沒有。王杰樂觀地想,既然華傲使者深知東郡典故,當然也應該知道五皇子不出席是一種暗示。 野味之后上的是面食,王杰原來還以為會照顧華傲草原的風俗習慣上馕餅之類的主食,沒想到端上來的是一碗碧綠色的涼面。 身旁的安慶笑道,“可惜方才吃了鹿rou,否則這‘槐葉冷淘’佐以鱸魚澆頭才叫鮮美呢?!?/br> 安文回道,“‘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如此消暑圣品,即使沒有魚蝦相佐,也不失其風味?!?/br> 王杰聽罷,好奇問道,“這槐葉如何能做成面食?” “取新鮮的嫩槐葉,槐葉汁水和入面粉,做成細面,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直至成碧綠色后撈起,以熟油攪拌,再放入冰窖中冷藏即可?!卑矐c對吃喝的做法似乎頗有研究,“唐朝時以此供夏日朝會燕饗,七品以上官員才得如此美味?!?/br> 安文接道,“這道菜難得的卻不在‘冰’上,而是在這和面的槐葉汁上。若是水滾過了,嫩槐葉便經不住,再入冰后就難以成形,掛不上筷子了。所以這面中的槐葉汁子,是要在熱水的激燙下,用手揉搓而成的?!?/br> 王杰越聽越感慨,“一般人家哪有這份手藝,也只皇宮里才有罷了?!?/br> 安慶點頭,“就是這樣?!?/br> 王杰低頭和席上人一樣吃起了這份“槐葉冷淘”,心里卻有些后怕,魂穿到這個朝代剛剛醒過來的時候還在擔憂這具身體的四皇子是否受寵,可是也還好自己穿越到了一個皇子身上。 否則誰能肯定,自己是在宴會上看著歌舞吃著宮廷御膳,還是被閹割之后在guntang的熱水下揉搓槐葉汁子呢? 吃完面食之后上的就是酥山了,正式宴會上的酥山比王杰想象得還要大,作成小山的形狀,頂上染了貴妃紅,遍插修剪過的樹枝花卉,在燈火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動人。 華傲使者沒有辜負安懋的期望,一個個地做出驚訝贊嘆狀,很好的滿足了安懋的大國自尊心。 然后就是有專門伺候飲食的內侍們上前,按在場人員的地位來分酥山。王杰先前已經吃過酥山,對酥山倒沒那么好奇了。 安文和安慶顯然也是早早吃過酥山的樣子,安文反而對送上來的水果更有興趣,他指著盤中的櫻桃,笑道,“我看用赤瑛盤來盛更好?!?/br> 安慶道,“如今坐于殿中,遍是燈火,又無月色,何以用赤瑛盤盛之?” “雖無月色,卻是夜宴,再者,”安文放低了聲音,“以此奉于‘北匈奴’,豈不妙哉?” 安慶也學著安文壓低了聲音,“如今朝中,有何人堪比竇孟孫乎?” 說罷,兩兄弟會心一笑,各自低頭拿盤中的櫻桃和著蔗漿吃了。 在一邊的王杰只聽懂北匈奴那一句,后面的竇孟孫意指誰卻怎么也想不出,但是能讓安文和安慶站在統一戰線的肯定還是指徐妃或者徐氏一族。 王杰不由得更加好奇,這徐氏一族究竟有多大的勢力,能惹得宮里三個將成年的皇子如此怨憤?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細想,更盛大的節目上演了,殿中上來了幾十匹盛裝的馬,王杰雖不懂馬,也看得出這幾十匹馬英武雄壯,是特意飼養過的。另外還設了三層榻于殿中央,隨著馬匹進入的,還有十幾名穿著黃衫戴著玉帶的少年舞者。 安懋這時對華傲使者笑道,“據聞,華傲素善牧馬,因此東郡特以‘舞馬’待之,博來使一笑!” 華傲來使也很給面子地笑道,“‘《傾杯樂》’之名自盛唐便遠播海外,如今也算得見了!” 說罷哈哈一笑,與安懋共飲一杯。 接著樂聲起,數十匹舞馬隨著樂聲曲調奮首鼓尾,連系在馬脖子上的絲帶都一個節奏地飄動,少年舞者與馬相伴,作出相應的動作。 接著,領頭的舞馬一下子跳上殿中搭好的三層高的木榻,少年舞者們跳到木榻邊,一起將木板舉了起來,舞馬在木榻上隨著“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钡那{旋轉如飛。 樂畢,少年舞者一邊跳著,一邊拿起事先準備好的酒杯,舞馬銜起少年手中的酒杯,微蹲后兩條腿,向殿中諸人作舉杯狀。 殿中掌聲如雷,安懋極高興,下令賞了三勒漿給領頭的舞馬,舞馬喝下,垂頭作“醉”狀,更逗得在場諸人哈哈大笑。 就連王杰這個在現代看過專業馬戲團藝術表演的人,都不由得喝起彩來。 最后,馴馬者施施然走向殿前,安懋高聲叫賞,馴馬者接了賞,俯下身謝道,“奴才穆翰德,謝圣上厚賞?!?/br> 聽到“穆翰德”這個名字,王杰皺了皺眉,下意識地轉頭看向徐寧,徐寧站在后面的黑暗中,像其他內侍一樣抿著唇,但王杰卻能看到徐寧嘴角的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 徐寧見王杰轉頭看著他,以為是王杰有事,趕忙上前一步,低聲問道,“主子可有吩咐?” 王杰盯了徐寧一會兒,回道,“無事?!?/br> 場上,安懋對舞馬的表演如此成功很是贊賞,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外賓面前掙足了面子,于是他夸了一句,“此宮奴甚是聰穎?!?/br> 穆翰德一聽這句話,一下子激動得臉都紅了,他覺得自己出頭的日子終于來了,“奴才不敢受此夸贊,這都多虧了太子殿下的擢拔和教導!” 穆翰德因為激動,這句回話聲音還特別大,整個殿中都聽到了。 這句回話明顯是不按理出牌,因為整個殿中立刻安靜了下來,場面明顯是因為這句話冷了。 最后還是華傲使者哈哈一笑,打破了這詭異的寂靜一刻,“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安懋舉了舉杯,算是同意這句話,接著下旨把給穆翰德的賞賜又加了一倍,太子跟著安懋也給了賞,只是比安懋的少一些。 穆翰德覺得自己似乎說錯了話,但是收了這么多賞賜還是挺高興的,退下的時候臉還紅紅的。 接下里宴飲如常,直到夜深,還看了一場煙火,聽了安懋致辭結束才罷。 當徐寧攙他上步輦,要返回山池院的時候,王杰忽然低聲問道,“是……你?” —————————— —————————— 1中醫認為,鹿rou不宜與雉雞、魚蝦、蒲白同食。 2“槐葉冷淘”到底是不是冷面其實是有爭議的。 因為《東京夢華錄》卷四《食店》中“分茶”里面說“冷淘”其實是一種飯食。 但是說“槐葉冷淘”其實是菠菜面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菠菜傳入中國是唐貞觀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47年,不太可能這么快就去做和面。 說“槐葉冷淘”如何珍貴,好像也不是那么珍貴,因為杜甫寫《槐葉冷淘》的時候是流落燮州的時候。所以“槐葉冷淘”到底是不是我們現在的菜面是有爭議的,這種面在宋代叫作“翠縷面”,其實北宋開封就有的賣。 所以有學者爭議就認為,宋代的人明顯是把“冷面”和“冷淘”是分開來的,認為“槐葉冷淘”不是現在的冷面。 還有一種說法是既不是涼面也不是飯食,是用蘆筍和香飯一起包裹著放在食器里面。 3“赤瑛盤”的梗出自《太平御覽》后漢明帝於月夜宴群臣於照園,太官進櫻桃,以赤瑛為盤,賜群臣,月下視之,盤與桃同色,群臣皆笑,云是空盤。 就是漢明帝在月夜夜宴群臣,用紅色玉石盤來放櫻桃,大家以為是空的盤子,拿燭火一照才知道是櫻桃。 4安文這里說,要拿赤瑛盤裝櫻桃給華傲使者,并稱他們是“北匈奴”,是因為漢明帝劉莊的功績之一就是命竇固征伐北匈奴。 竇固率軍出酒泉,大敗匈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守伊吾盧城(今新疆哈密西) 而華傲正好在東郡的北方。 安文這句話用的是兩個典故,先拿赤瑛盤帶出漢明帝夜宴賜櫻桃的梗,后來順著這個梗,諷刺華傲是北匈奴。 他說拿赤瑛盤裝櫻桃正好,是表示他覺得兩國和睦是假象,遲早有一戰。 這個情節應該能t到安文是主戰派吧。 5竇孟孫是竇固的別號。 安慶這句話,其實是在諷刺徐氏一族。因為徐妃家的設定是武將,幫助安懋宮變的,但是后繼無人。 竇固也是戰功卓絕,但是因其子早逝而沒有后代,死后封國被廢除。 安慶這句話里的意思是,徐妃家比不得竇固的戰功,還要拿女兒去和親,但是和竇固一樣,后繼無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