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子安煜
現代人王杰出生的時候趕上計劃生育政策,這個政策讓王杰不但享受了父母所有的愛,還獲得了父母所持有的全部資源。否則按照王杰家區區小康水平的家庭條件,如果沒有計劃生育地再多生一兩個孩子,王杰連去s市競爭的敲門磚都沒有,說不定連高中都沒機會上,讀完九年義務教育就出去打工了。 從這個方面來講,王杰打心眼兒里地感謝計劃生育政策。 所以,當太子安煜走進來,三個兄弟全部站起來朝哥哥行臣禮的時候,王杰由衷地覺得這些孩子實在是可憐極了。 獨生子王杰在自己家里,在父母眼中,就是“太子”。 王杰在現代都已經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了,他當然知道當“太子”到底意味著什么。 可是,王杰在行臣禮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為什么封建制度下的天潢貴胄們要擠得頭破血流地去爭搶“太子”這個位置。 說實話,在穿越之前,王杰還從來沒這么慶幸自己能出生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年代。 太子安煜叫起三個弟弟,四人再分別重新落座。直到這時,王杰才敢抬頭打量太子安煜,安煜和安文長得有九分像,兩兄弟是明顯的同卵雙胞胎特征。 但是兩人的氣質和舉止已經大相徑庭,作為第一次見到兩兄弟的王杰,都能一眼分辨出兩兄弟的不同之處來。 剛才王杰和安文、安慶說話雖然虛與委蛇,但是氣氛還是挺正常的。而太子一出現,四兄弟就突然變得非常尷尬。 王杰不知道安文、安慶在尷尬什么,可是他的尷尬是切實的,因為他的生母王氏曾經被構陷魘咒太子。 不管最后王氏是不是被平反、翻案了,也不管巫蠱事件的定性是什么,這個魘咒太子的巫蠱事件將永遠橫亙在安煜和王杰之間。 不過怕什么來什么,太子一開口就又是問候王杰的身體怎么樣,病是不是好了,王杰只能一一回答致謝太子的問候。 太子自己可能也覺得和王杰說話實在太尷尬了,因此問候完王杰的病之后,就轉向了安慶,“聽聞三弟近來于讀書上焚膏繼晷,學問日益精進,為表嘉獎,父皇還特賜《卜商貼》給三弟賞玩,真是可喜可賀?!?/br> 安慶恭敬應是,“‘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卜商贊書,其言如是?!兑住窞檎勌?,《書》實記言,《詩》主言志,《禮》以立體,《春秋》辨理,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往圣之志哉?!?/br> 王杰在旁邊覺得兩人的話音有些不對,太子來之前,安慶還活潑地和自己介紹冰鎮珍珠汁的做法,太子一來,安慶立刻變得刻板了起來。 太子聞言,滿意地點點頭,王杰覺得太子的神態特別像電視劇里面的封建社會大家長的模樣。 太子又道,“歐陽率更筆力峭勁,墨氣鮮潤,飛白冠絕,峻于古人?!碧拥皖^呷了一口茶盅里的飲品,“字如其人,此言不虛,歐陽率更兩次死里逃生,于盛唐時成就‘翰墨之冠’,真行之書,出于太令,別成一體?!?/br> 安慶依舊恭敬應是,但是并不接茬,王杰偷眼看安慶此時的神情,微妙地覺得和自己剛剛進來的時候決定沉默是金的態度有點相像。 太子繼而道,“其風神嚴于智永,潤色寡于虞伯施。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于清之致?!?/br> 安慶還是閉口不言,安文倒是接了話,“臣弟以為,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br> 太子像是沒聽到安文的話一般,就盯著安慶,“三弟以為歐、虞之中,孰為益勝者也?” 這下安慶不能不回答了,他在太子面前的身份先是臣子再是庶弟,基本沒有不回話的權利,于是他道,“虞伯施嘗評歐陽信本,贊其‘不擇紙筆,皆能如意’。臣弟觀父皇所賜《卜商貼》,八體盡能,有擾龍蛇戰斗之象,云霧輕籠之勢。其書于平正中見險絕,臣弟初涉書法,只覺得歐陽信本之跡更便于學習?!?/br> 王杰再遲鈍這時也聽出這三人是在借著《卜商貼》打機鋒呢,他看著太子平靜如水的臉,就覺得接下來的宴席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復雜。 太子盯著安慶看了一會兒,最終道,“三弟果然勤勉?!?/br> 安慶再次恭敬應是。 王杰正在心想怎么還沒開宴呢,太子就又重新把話題轉回他身上,不過對他說話的語氣比安慶柔和多了,像跟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說話似的,“四弟仲秋之后也要開始讀書了吧?” 王杰學著安慶的樣子應是。 太子笑道,“韓文公嘗云‘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四弟定要勤奮讀書,讓諸位兄弟們刮目相看才好?!?/br> 王杰喏喏應聲,心下卻覺得太子說這話是明褒暗貶,韓愈的《進學解》他讀過釋義,那句“無患有司之不明”中的“司”是指選拔人才的部門官吏。 太子引用這句話,看似是勉勵,實際上頗有些居高臨下的意味,王杰明明和其他兄弟都是安懋的兒子,太子這么一說,就好像王杰比其他兄弟低一等,其他兄弟可以有權評判他任用他的意思。 但是王杰這時除了應是也不敢說其他的話,一來是他不知道自己在現代讀的白話文釋意和這個時空的意思是不是一樣,二來他也不想在太子面前顯得自己太突出。 好在,這時有宮人進來行禮請四人可以入席了。按長幼尊卑,自然是太子先入席,于是三個人又再次行臣禮恭送太子離開。 王杰跟著引位宮人入席的時候,總覺得剛才的一番對話又哪里不對,他細細回想了一會兒,竟然發現,太子除了一開始的叫起落座,從頭到尾都沒和自己的嫡親弟弟安文說過一句話。 —————————————————————— —————————————————————— 1《卜商貼》的釋文“卜商讀書畢,見孔子??鬃訂栄?,何為于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也?!?/br> “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的意思是“它像日月那樣明亮,像星辰那樣清晰?!?/br> 2安慶說的這段“《易》為談天,《書》實記言,《詩》主言志,《禮》以立體,《春秋》辨理,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是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寫的《文心雕龍》中的句子 3“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于古人,擾龍蛇戰斗之象,云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cao舉若神。真行之書,出于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于智永,潤色寡于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于清之致?!?/br> 這段評價歐陽詢的書法是出自張懷瓘的《書斷》 4“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是《宣和書譜》對歐陽詢、虞世南的評價 “翰墨之冠”也是《宣和書譜》對歐陽詢的評價 5太子說的歐陽詢兩次死里逃生的經歷 歐陽詢的父親是陳朝孝宣帝任命的左衛將軍,后來歐陽詢的父親起兵造反,除了歐陽詢之外,全家被殺,就歐陽詢一個人逃出來了。過了兩個月,皇太后死了,大赦,歐陽詢才躲過一劫。 宇文化及自稱天子,歐陽詢作為隋朝的朝臣亦被他擄持。 隋煬帝募兵征討高句麗,竇建德在軍中任二百人長。目睹兵民困苦,義憤不平,遂抗拒東征,并助同縣人孫安祖率數百人入漳南東境高雞泊,舉兵抗隋。 及后,竇建德家人被隋軍殺害,乃率部眾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達的起事軍隊。先后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國,稱雄河北。然后竇建德攻破聊城,歐陽詢被夏國留用,授予太常卿一職。 秦王李世民大破竇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歐陽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來因為他在隋朝時與高祖李淵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職。 所以歐陽詢可以說是歷經陳朝、隋朝、和唐朝了。 6在大唐盛世歐陽詢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h男,故也稱為“歐陽率更”。 唐稱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禮樂及刑法事。 太子東宮是另外有一套官制的,太子率更令是太子手下的屬官。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太子在稱呼歐陽詢的時候說的是“歐陽率更” 而安慶說的是“歐陽信本”,信本是歐陽詢的字。 同理,虞世南字伯施。 7安文接太子的話,說“君子藏器”,原文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出自《周易·系辭下》 8關于王杰現代的家庭條件的設定說明 我個人是在一線超級大城市長大的,對外地以及農村的情況基本依賴于互聯網上的信息。我這里說的王杰家再多生一兩個王杰就連高中都上不了,是來自于斯坦福大學羅斯高(sttrozelle)教授的一個調查《現實是有63的農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沒上過,怎么辦?》這個演講視頻中對于中國農村孩子學習情況調查來寫的。 注意,這里面的高中說的是學術普高加職高。 調查情況是以2015年的情況,城市高中教育超過了美國,達到94,而農村孩子上高中的比例是37。 0到3歲的認知能力發展期農村孩子全部錯過,也就是說,這些不讀高中的農村孩子,就算是到社會上,也完全沒有能力去進行進一步地自學,因為他們閱讀和認字都非常困難。而農村63的孩子都是這樣。 所以我這里對王杰家庭的設定就是三線城市小康家庭,多養一個,王杰就根本沒機會上大學,因為他的父母沒有這個資源和精力去培養他,在3歲以內很好地去發展他的潛能。 所以這里并不是在贊揚計劃生育政策,也不是在黑三線或者農村家庭。 小天使們如果覺得這個設定有問題可以提出來?。ê险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