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廢察舉,行科舉
書迷正在閱讀:開往春天的地鐵(真骨科)、晚清風云之北洋利劍、斗羅之我千尋疾不能死、貧窮,使我無所不能、穿越斗破之稱霸天下、我是主角他老爹、一窩三寶:總裁喜當爹、十號酒館:判官、重生之霉妻無敵、天行映玥
一場來自于二千年前的反貪風暴,由博士學宮牽引而出的朝廷官員貪贓枉法的案件就此開始。 朝廷選拔官員的制度,本是為帝國選出良臣,怎料卻淪為了不法之人斂取財物的重要門路。 始皇帝以法行治天下,最痛恨的便是貪贓枉法之輩,居廟堂之高,當思江湖之遠,在其位謀其政也。 經此事后,由蒙毅牽頭,成立了專門督察組,徹底清查帝國的毒瘤,這場反貪風暴足足持續了半月之久才是平息。 這段期間,蒙毅清查了各部的臺賬、預算等等,這不查不要緊,沒想到帝國的朝廷官員腐敗如此之多。 又是多了數日之后,蒙毅至朝會之上,將調查的結果呈遞上去,并附言道:“陛下,由博士學宮牽扯的貪腐案,共涉及朝廷官員六十四人,貪污金銀一百零八萬兩,玉器古玩五百二十一件?!?/br> 聽完后,始皇帝又是拿過來奏折,翻開后仔細的審閱,方才蒙毅所說僅是錢財方面,在他的奏折當中,還涉及官員非法侵占用地,以及圈地等現象。 待嬴政看完之后,他怒地將奏折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怒聲喝道:“貪污一百多萬兩,那可是帝國國庫近乎一半的金銀,這群吸人血的畜生,朕若不殺他們,都足以平息朕的怒火?!?/br> “陛下莫急,臣有一言,尚未言明?!泵梢阃蝗徽f道。 始皇帝正在氣頭上,以為蒙毅要為他們求情,不悅道:“你想為他們說情嗎?” “當然不是,貪官污吏乃國之蛀蟲,殺之都不足以平民憤?!泵梢阏f道。 “那你想說什么?” “臣想要的是,陛下可否發現了這六十四名官員又什么異同?”蒙毅問道。 蒙毅不問還好,問了此問題之后,始皇帝仔細想了一會兒,好像覺得是哪里有些不對勁兒,可又是說不上來。 蒙毅看出了他心中的疑問,說道:“陛下,這六十四名官員當中,超過半數皆為歷年來博士學宮舉薦的人選?!?/br> 經由蒙毅點醒,始皇帝忽然醒悟,說道:“還真的是?!?/br> 有些人都是由博士學宮推薦出來的,經過多年朝堂上的摸爬滾打,早已是步步高升,好些人早已是忘了他們的出處為何? 而今想來,超過半數的人,都是博士學宮的舉薦的“人才”。 “由此可見,博士學宮早就是腐爛不堪,他們舉薦所謂的品學兼優之人,都是一些富家子弟通過賄賂他們,從而得到了他們的舉薦?!泵梢惴治龅?。 始皇帝面露凝色,聽到蒙毅的分析似乎有道理,博士學宮的人收取賄賂,也定然不會是一兩年的時間,久而久之,成為了潛規則,只不過直到現在才被發現而已。 “混蛋!這群斯文敗類,想不到竟然做出了如此膽大包天的事情,朕要殺了他們?!笔蓟实叟?。 “陛下,法不責眾,發生此事,博士學宮固然有錯,卻非之根本也?!泵梢阏f道。 若真是將博士學宮的人都殺了話,很有可能在此引起好事之人從中作梗,況且博士學宮里面的人,也是有著正人君子,不可以偏概全,畢竟貪贓王者畢竟為少數。 “你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還要輕饒了他們?” 蒙毅搖頭說道:“當然不可輕饒了,不僅不可輕饒,反而要嚴懲不貸,以儆效尤?!?/br> “那你是什么意思?” 始皇帝愈發聽的不明白,既然不能不罰,又如何算不根源,只要清楚了博士學宮的毒瘤,便可以保證真正的清廉和公平,難道又什么不對嗎? 不明蒙毅之言,何止嬴政一人,不少人對于蒙毅這番自相矛盾的話都表示不理解。 見嬴政及百官困惑不解,蒙毅也不再打啞謎,淡然道:“臣的意思說,錯之根本不在于人,而在于制度本身?!?/br> “何解?” “朝廷選拔官員乃是察舉,便是選出品學優良者,卻是忽略了最大的問題,那便是人為的可cao作性?!泵梢阏f道,“饒是陛下將博士學宮的人全部殺了,可后來之人是否又能保證清正廉潔呢?” “人性本貪,此察舉制度本就是一件肥差,今日殺了叔孫通等人,保不準明天又來一個馬孫捅,如此往復,無窮無盡,根本沒有盡頭?!?/br> 蒙毅侃侃地說道,若仔細品位他的話,嬴政覺得甚是有理,只要是制度沒有根除,人就會前“腐”后繼,無休止的貪婪驅使著他們貪贓枉法。 始皇帝看著在座的官員,道:“諸卿以為,蒙毅說的可是在理?” 右丞相馮去疾說道:“陛下,蒙上卿之言在理,就算殺了博士學宮所有人,還是會有新的人接任他們,或許他們不會貪腐,可若長時間如此,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變了本心呢?” 人心難測海水難量,最復雜的莫過于此。 太史令說道:“臣附議丞相之言?!?/br> 御使大夫也說道:“臣也附議?!?/br> “臣附議?!?/br> …… 朝中大臣們都對蒙毅的說法表示贊同,對此,始皇帝也是覺得蒙毅所言在理。 古代的察舉制固然有著它的歷史意義,可隨著世代的更迭,早已是失去了本來的意義,而真正的有智者,他們會順勢而為,不拘泥于過去,而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既然諸卿都覺得察舉制度不合適,那朕在此宣布,廢除察舉制度,從今以后,朝廷不再接納推薦之人?!笔蓟实壅f道,他當庭廢除了察舉制。 可舊制度的廢除,意味著尋求一條新的道路,卻如今,新的道路眾人皆是一臉困惑,失去了察舉制度之后,又該如何選拔官員呢? 對于此,無論是始皇帝還是其他官員,無不是一件大的挑戰。 “陛下,察舉制廢除,可接下來朝廷又該如何選拔帝國人才呢?”有人提出了新的問題。 舊的制度容易廢除,可新的制毒建立卻非易事,至少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始皇帝陷入沉思當中,是啊,廢除察舉制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情,可接下來又該怎么辦呢?君無戲言,若收回旨意的話,只會讓大臣們覺得自己是一位出爾反爾的君主。 就當始皇帝陷入兩難之境遇的時候,蒙毅說了一句讓嬴政大為振奮的話,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決當下之難題?!?/br> 果然,始皇帝眼前一亮,他已是記不得多少次蒙毅在自己兩難的時候解決問題。 始皇帝之所以寵愛蒙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他總是能夠有著意想不到的辦法,解決他人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快些說來??!” 始皇帝迫不及待的問道。 蒙毅淡然一笑,心說,自己的這個方法,但凡是隋唐之后的人都是不陌生的,幾乎張口便能喊出來。 “臣的計策是:廢察舉,行科舉?!?/br> 科舉制,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正是有了科舉制后,在華夏大地之上涌現了無數的歷史名家,不管是高中與否,科舉制將會被載入史冊。 當然,科舉制真正成形時間,乃是隋朝。 身在秦朝的他們,哪里知曉科舉制的什么。 始皇帝問道:“何為科舉?” 蒙毅解釋道:“所謂科舉,便是通過考核的方式進行選拔人才,由朝廷統一命題,對天下學子進行考核,而后由專人對考生們做出考核評測,成績優良者,便可入朝為官?!?/br> 方才僅僅是說了大概,在接下來的過程中,蒙毅又是詳細說明了關于科舉制度相關事宜,諸如: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等,蒙毅都進行了闡述說明。 為了解釋科舉制的相關規定,說的蒙毅口干舌燥,盡管好些人聽得有些犯迷糊,可基本算是聽懂了。 就是通過考試的方式,逐步進行篩選,最后選出入朝為官的人選。 始皇帝等一干人等,大致了解了科舉制度后,蒙毅才說道:“陛下,若是推行科舉制,可以極大程度上保證公平公正,亦可為那些寒門子弟入仕為官提供了一條便捷之道,更可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br> 本來需要送禮才能做官的人,結果,不要做官,而是憑借自己的真本事,且無需送禮,對于他們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不僅如此,考試過程由朝廷委任專人進行監督,若發現作弊者,可當場開除,由此便可規避察舉制的缺陷?!泵梢阌终f道。 聽完之后,始皇帝禁不住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正合朕的心意?!?/br> “若陛下贊同臣的計策的話,那臣這就聯合百官制定相關政策?!泵梢阏f道。 “好!” 始皇帝大喜,他心中甚是暢快,這是蒙毅提出“郡縣制”后,“科舉制”又一個顛覆時代的重要計策,可謂是功德無量。 而今蒙毅立下如此奇功,對外滅外地,對內清賊寇,可以說他的功勞,朝野上下無人能及。 他已是官拜上卿,若再行封賞的話,可就只有丞相了,不過,真要封相,怕是會引來不少人的反對,畢竟還是太年輕啦。 與此同時,蒙恬率領的凱旋之軍,也是回到了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