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孫堅之死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難為、我上輩子竟然把渣攻當個寶、小姐的極品跟班、重生后基友他變了、娛樂之緣分、穿成渣攻后把惡毒男配捧在手心、重生之逃離游戲空間[無限]、不充錢你能變強么、結婚嗎?生一百條小魚苗的那種、大主宰之慕白逆襲
這一日,華雄收到密報,揚州刺史袁術,命長沙太守孫堅,出兵襲擊荊州,孫堅似乎有欲出兵荊州的跡象。 他一下子想起了,歷史上孫堅大戰荊州,兵敗身死之事。 孫堅得了傳國玉璽,袁紹眼紅欲奪之,孫堅當然不愿意了!為避袁紹鋒芒,孫堅率眾,連夜撤離洛陽,直奔長沙而去。 袁紹深恨之,便泄露消息給劉表,欲使二人相爭,借劉表之手除掉孫堅。 怎奈何!劉表實在太慫包!荊州大軍圍追堵截之下,竟然仍令孫堅安然逃回了長沙。 時隔一年,袁術向劉表借糧,劉表拒絕,袁術懷恨在心,便挑唆孫堅往攻荊州。 孫堅,記起劉表圍追堵截之舊恨,今又有揚州刺史軍令在手,便立即整軍備戰,出兵江夏,欲報當年落井下石之仇。 江夏太守黃祖不敵,被孫堅俘虜,孫堅長驅直入,戰至襄陽城下。 劉表惶恐不已,命呂公突圍,去搬救兵,蒯越獻策,命呂公突圍后于峴山設伏兵,孫堅見有人突圍必追之,而后伏兵盡出,亂箭亂石擊之。 孫堅果然中計,就此被亂箭射死,江東虎將,就此命隕峴山。 華雄回憶起來了這些訊息,不禁念頭一動,心想‘’不如趁此機會狠宰劉表一刀?!?/br> 當下,他便又命張允的一名侍衛,去襄陽給劉表送信。 劉表今年是流年不利??!先是失了上庸一郡之地,而后圍追堵截孫堅,損兵折將不說,到頭來連個屁都沒撈著! 緊接著,又發三萬大軍征討上庸郡,誰知道不但大敗虧輸,而且連義子和外甥都給搭進去了! 本來以為,這下可以消停點了!豈不知這江東猛虎孫文臺,睚眥必報,竟然在整軍備戰,欲要往攻荊州。 打就打吧!大不了決一死戰,可是,這眼看著就準備開戰了,好死不死的,這個遭瘟的華雄!又來搗亂了! 原來,華雄給劉表的那封信,就是一封趁火打劫信! 華雄說“劉荊州!吾欲與汝做一場交易,以張允、劉虎二人,換取房陵一郡之地,若允,從此以后,吾便是汝荊州治下一郡太守,劉荊州命吾往東,吾華雄絕不往西!若不允!吾這便殺了二人祭旗,自提大軍親取之!” 劉表看著這封信,牙根咬得‘’咯咯‘’響,半點辦法也沒有??! 他敢拒絕嗎?拒絕就意味著,荊州將要面臨兩線做戰之險境,一個江東猛虎就夠他喝一壺的了!若再加上這個難纏的華雄,他豈能應付的過來? 蔡瑁在一旁,看見劉表那副蛋疼模樣,便勸慰道“主公!眼下應以大局為重!江東孫堅不可小噓!不若先應允了華雄小兒,先換回來二位賢侄再說?!?/br> 劉表沉吟半晌,頗為不舍道“上庸已失,今房陵再失,江北之地,怕是永遠都別想討回來了!” 蔡瑁道“主公可上表天子,表華雄為上庸太守,如此,他感主公之恩,定會為吾荊州,守好北側之門戶,而上庸郡,依然還是荊州版圖,還是主公治下!” 劉表本就極重名聲,上庸、房陵兩郡貧瘠,他也沒怎么放在心上,最耿耿于懷的,其實就是天下人的嘲笑。 蔡瑁就如他腹中之蛔蟲,焉能不知其心中所想?只一句話就說到了點子上。 說白了,這種人其實就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心中疙瘩解開了,劉表見還能換回兩個晚輩,便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自此,華雄不費吹灰之力,又得一郡之地,他自然是樂瘋了。 嘗到甜頭的華雄,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了,謀略的強大力量,也更加迫切的想要,招攬一些有真才實學的謀士。 可是,如今的謀士,大多數都是世家大族里出來的,憑他如今尷尬的身份,誰會愿意來投? 華雄雖然有個都督,和校尉的頭銜,可是那都是董卓封的,如今十八路諸侯討董之勢,如火如荼,天下皆知,董太師就是最大的反賊,他這個董賊余孽,能不尷尬嗎? 故此,他不惜委身于劉表,愿為其麾下一郡太守,就是想要徹底脫離,董肥肥給他留下的陰影。 大戰在即,劉表也不敢再節外生枝,很快就安排好了房陵郡的交接事宜。 房陵郡也是荊州小郡,緊臨漢水,屬于武當山區。 因‘’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故而得名房陵。 郡治是房陵城,緊鄰漢水渡口,往來行人、客商眾多,故而筑城,久而久之,這里便成了水陸要沖,后來便設置為郡治所在。 下轄四縣,門寺縣,橋上縣、上龕縣,九道縣。 論及地域大小,與上庸郡也不相上下,因為緊鄰漢水,所以地勢較低,臨江處還有一些小平壩區,富庶程度要較好于上庸郡。 華雄有了治理上庸郡的經驗,這次治理起房陵來,自然事半功倍。 正在他忙忙碌碌之中,孫堅與劉表的戰爭,已經落下了帷幕。 果然是以孫堅身死,孫策痛哭流涕的用長沙軍所俘虜的江夏太守黃祖,換回孫堅尸首而告終。 荊州此戰也損失不??!長沙軍都攻到襄陽城下了,那損失能小嗎? 元氣且得恢復幾年吧? 華雄無暇他顧,他現在還很弱小,顧也顧不上!只得繼續埋頭苦干。 就這樣,又過了幾個月,長安傳來司徒王允連手溫侯呂布,誅殺了太師董卓的消息。 華雄只能為之唏噓,眾西涼軍老卒聞聽之后,皆暗暗慶幸,遠離那漩渦中心,來此立足何其之幸也!對華都督的遠見卓識,更是佩服不已。 又過不久,又傳來了董卓舊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率領殘部攻陷了長安,逼死了司徒王允,嚇跑了溫侯呂布,挾持了漢獻帝。 皇帝,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張濟,皆為中郎將。 華雄聞之,也只是潸然一笑,言道“亂哄哄,汝方唱罷吾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