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上庸軍大勝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難為、我上輩子竟然把渣攻當個寶、小姐的極品跟班、重生后基友他變了、娛樂之緣分、穿成渣攻后把惡毒男配捧在手心、重生之逃離游戲空間[無限]、不充錢你能變強么、結婚嗎?生一百條小魚苗的那種、大主宰之慕白逆襲
張允有了逃跑的念頭之后,猶如百抓撓心一般,恨不得立即調頭就走,迅速擺脫這個泥潭,可是他身為一軍主帥,豈能說走就走? 忽然之間,他想起了,被他排擠奪權,坐上冷板凳,已經近乎于,一個閑人的副帥文聘,似乎還有些利用價值。 文聘戰陣上死里逃生,緊接著又領教了,張允一幫人的無恥嘴臉,心灰意冷,興味索然。 被張允安排負責后勤錙重,他二話沒說就應允了,其實他也是圖個清靜,雖然他已經隱隱猜到了,張允這是欲讓他背,物資被焚之過,但是他也不在乎了! 他不至一次的問自己‘’荊州全是這樣一群小人,在這亂世來臨之際,還會有希望嗎?‘’ 若不是為報劉州牧知遇之恩,他真想一拍屁股走人了!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容身?屈居在這樣一個不學無術,飛揚跋扈之人之下,情何以堪??! 文聘,一路冷眼旁觀著,這個廢物行軍布陣,一步步將荊州大軍葬送,心痛不已,可是他又能怎么樣呢? 這兄弟二人,一對不學無術的二世主!肯聽他的嗎?于其自討沒趣,不如閉嘴不言。 正當文聘痛心疾首之即,張允找上門來了。 看著張允那賤賤的笑容,文聘心道‘’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 果不其然,道明來意之后,文聘全都明白了。 原來,這貨!是被華雄嚇破了膽!害怕一招不慎,弄個全軍覆沒,到時候別把自己個,給變成階下囚了! 這是,準備想逃回襄陽去了,可是,又怕攤上個臨陣脫逃的罪名,故此,來找擋箭牌來了! 文聘何等樣人?焉能不知他的算計? 心道‘’把吾文聘推出來主事,他張允正好稱病開溜!到時候失糧之罪,兵敗之罪,全都得吾來背,真是好算計??!‘’ 本想拒絕,不過,馬上便想明白了,劉州牧命自己來當這個副帥的深意,不就是危急之時,用來保他這個外甥,和義子的周全嗎? 至于損兵折將之事,劉州牧好歹也是久厲世事之人,焉能看不透其中玄機? 由自己來擔這個兵敗之責,恐怕正是劉州牧所樂見! 總比讓他們劉氏至親,去丟他們劉氏祖宗的臉面強吧! ‘’罷罷罷!為報州牧大恩,為救荊州軍殘部性命,吾文聘就當這個冤大頭了!‘’ 文聘如此干脆爽快的,應下了張允所請,反倒弄得張允一頭霧水。 不過好在,燙手的山芋總算是甩出去了,他哪里還愿意再多浪費腦細胞,轉身趕緊就顛了!好似生怕文聘反悔似的,一溜煙就跑的無影蹤了! 文聘,接管了荊州軍這個爛攤子之后,即命五千步卒,與上庸騎兵對峙,分出一半兵馬,封鎖渡口,找尋船只,在渡口之外,構筑木制寨墻,及各項簡易防御工事。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華雄看著荊州軍一系列的布署,就知道有高人出手了,馬上意識到,留給自己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張允卸下了肩頭的重擔,瞬間覺得輕松了不少,要回襄陽了,他自然不會丟下自己的四弟。 當然了,這并不是兄弟情深!而是覺得,將來在舅父大人面前,領受責罰之時,多一個人分擔,總比自己獨自承受,要強一些吧! 論及返回襄陽的辦法,劉虎這貨!喜歡扮演神機軍師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對張允說“兄長,如今兩軍對峙漢水之畔,上庸軍的后續主力步卒,轉眼就至,文聘能支撐多久,尚不得而知,若是吾等從此處渡江,恐怕不安全??!” 張允如今,早已被嚇破了膽,就似那驚弓之鳥,一聽這話,覺得有些道理,便決定繞道房陵郡之外,找尋渡口渡江。 臨行之時,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又腦洞大開,精簡隨行人員,著便服,扮作販馬商隊,這才起程。 華雄與文聘接管的荊州軍殘部,一連對峙了幾日,絲毫沒有找到可以出戰的時機。 眼看著,荊州軍就要組織渡河了,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終于,祖茂率領的一萬余步卒大軍趕來了,這下,上庸軍在兵力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完全可以對荊州軍發動總攻了。 可是,此時已經不是進攻的最好時機了,因為,荊州軍的渡口防御工事已近尾聲,若是荊州軍退入其中,據塞而守,己方兵馬雖多,恐怕也討不到任何便宜。 華雄眼睜睜看著,荊州軍從容退走,就如老虎吃天,竟無處下爪。 坐船在江上一決高下,華雄還是有所忌憚的,且不說有沒有船只,就說上庸軍里的老底子,那可是西涼軍士卒,西北缺水,大都是旱鴨子,到了江上豈能討到便宜? 故此,華雄也只能斷了全殲荊州軍的念頭。 看著木寨內,荊州軍上船離去的士卒越來越多,華雄終于發動了攻擊。 一萬兩千余上庸軍,對戰有木寨做防護的一千余荊州軍,戰局毫無懸念。 守寨一方,必竟兵卒太少了,攻擊開始之后,半個時辰不到,幾百人被殺,幾百人跪地請降,還有一部分人,趁機跳江泅渡而走。 文聘站立在船頭,遙看岸邊荊州軍的慘狀,心情異常沉重,默默的在心底,為陣亡的弟兄祈禱“活下來的弟兄,不會忘記汝等之大恩!安歇吧!但愿來世,爾等不要再投生于這亂世!” 至此,荊州牧劉表奪回上庸郡的計劃,徹底以失敗而告終,氣勢洶洶而來的三萬大軍,只余八千,狼狽而回。 華雄的上庸軍,歷經兩月有余的戰斗,終于獲得大勝。 此戰,殲滅荊州軍近萬人,俘虜近萬人,繳獲戰馬三百余匹,武器、錙重物資無數。 見上庸郡大軍開進了房陵,房陵郡諸城皆緊閉城門,加強守衛,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華雄并沒有在此,攻城掠地的想法,因為上庸郡各城新附,尚未來的及梳理治理,再加上人才奇缺,目前對他來說,不適宜再大肆擴張,貪多嚼不爛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所以,華雄的大軍,并未在房陵郡多做逗留,很快都全部撤回了上庸郡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