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說的是城郊的一處村莊,水源有污,其水苦絕,宛若黃連。聞之有一股刺鼻的氣味。朝廷遣人去查看,并未有解決之道?!?/br> “村中田地里的莊稼,亦是枯黃幼小,無法產出。村民苦于用水,又不愿意離開家園。于是當地父母官請奏朝廷,希望能夠撥款,替此村之人,集體搬遷?!?/br> 官家點了點頭,“確有此事。當時所求巨大,未免太過貪婪。被我駁了回去,卻是另外劃了一塊地,供他們居住?!?/br> 董離輕輕的嗯了一聲,“那村莊,便是在坪山腳下,而當時去處理此事的人,便是三皇子殿下。百姓們不愿意遷走祖墳,當時還鬧過一陣子。朝廷煩不勝煩,最后是三殿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他們方才搬走。因為這件事,官家還嘉獎了三皇子,賞賜了他一件孔雀羽衣?!?/br> 聽他這么一提醒,朝堂上的人,顯然都想了起來。 陳望書看了看顏玦,小聲道:“是有這樣的事,那孔雀羽衣,陳喜玲還穿過?!?/br> “但那一回,三皇子其實暗地給了坪山腳下所有村戶銀錢,并且派了府上的兵丁,替村民遷墳。他這般舍得,處理得又迅速?!?/br> “乃是因為,他去的時候發現了,這坪山是一座鹽山?!?/br> “在坪山村水源事件發生之前,臨安府有一次地龍翻身。因為這個,坪山多處垮塌,污染了地下水源,是以井水咸苦,莊稼被燒死?!?/br> 董離氣勢如虹,又接著說道,“三皇子發現此事,并未上報。而是奏請官家,將坪山封山,不許人進出,以免其受毒水之苦?!?/br> 大殿上的人,不少都點了點頭。 的確如此,因為坪山就是一個不知名的破地方,許多人壓根兒沒有去過,那里又沒有百姓了,封山就封山。是以當時并無人反對,甚至想著,切莫聲張,莫要人知曉臨安還有這等不太平的鬼地方。 “三皇子獨占坪山,遣了人進山采鹽……” “你胡說!你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三皇子漲紅了臉,大聲的嚷嚷道。 他看了一眼高相公,卻見高相公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一言不發的。 三皇子心中一驚,又喊了起來,“我是處理了坪山的事情,但封山之后的事情,我便不知曉了?!?/br> 董離白了三皇子一眼,認真的說道,“殿下莫不是記性不好。御史參本,請不要隨意插嘴?!?/br> 他說著,又接著說道,“然后著周王柳楊四家,散賣私鹽。其中,姓周的同三皇子妃陳喜玲乃是舊識,由她出面。王柳兩家,本就是三皇子側室王氏的親族,楊家……” 董離說著,看了一眼高相公,“楊家乃是高貴妃弟弟高穆的妾室娘家。官家請看,臣這里有三皇子派遣去坪山的管事李由的證詞,以及周東家的證詞,以及柳家的證詞?!?/br> “其中李由提供了一本賬冊,便是三皇子府何時出貨,賺了錢財何時收回之事。官家一看便知?!?/br> 第139章 一戰成名 同陳望書還有顏玦的臨時起意,見縫插針不同,董離顯然是早有準備,方才能夠拿出這般周全的證據。 官家看了一眼身邊的大太監,那大太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子,也顧不得拂塵粘在了自己的袍子上,沒有甩起來,低著頭邁著小碎步,快步地取了董離提交的證據。 他走到官家跟前,弓著腰,雙手托著證據,舉得高高的。 仿佛他一直以來,都是那個最恭敬的人一般。 陳望書鄙夷的看了他一眼。 官家接過證據,翻了又翻,看向了高相公,“愛卿,你們高家涉在其中?” 高相公慌忙上前一步,搖了搖頭,“臣不知。臣府中親眷眾多,內宅妻妾之事,沒有臣插手的道理。若當真有此事,老臣慚愧,還請官家依法嚴懲?!?/br> 官家點了點頭,皺緊了眉頭,仔細的翻看了起來。 陳望書瞅著,眼眸一動,用不大不小的聲音說道,“今日不是為了慶祥瑞么……怎么……” 她說著,忙捂住了嘴,驚恐的看向了顏玦,顏玦豎起了一根手指頭,對著她做出了一個噓的聲音。 陳望書像是被嚇著了一般,趕忙的低下了頭,緊了緊的抿住了唇。 她這聲音不大不小,現場嘈嘈雜雜的,并不引人注意??伤獣?,有心人,譬如官家,他一定能夠聽得到。 果不其然,她這話一出,官家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的手緊緊的捏著那賬冊,像是有什么艱難的決定遲遲的下不了。 陳望書眼眸一動,想說那城安公主墓之事,這事兒一出,便如雷神之錘一般,要將三皇子砸個骨頭渣子都不剩。 私鹽三皇子不可能放在堆在自己的庫房里,可是珍寶,那就不一定了。 他藏了城安公主的陪葬品,誰知道還有沒有其他人的呢? 可她的屁股剛離開椅子,就聽到那董離又開了口。 “這私鹽乃是御史臺要參三皇子的第一罪,此罪人證物證俱全,官家如今遣人去坪山,一探究竟,就知道臣所言句句屬實。幾年下來,那坪山幾乎已經被掏空了?!?/br> “借此換來的巨額錢財,都下落不明?!?/br> 董離說著,走到了陳喜玲的跟前,“三皇子妃口口聲聲說,昨夜之事,乃是七皇子妃誣陷于你。這基本上全部都是瞎話,因為昨兒個夜里,在渡口蹲守的人,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