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況遜心智
修長的手指撿起一塊掉落在草叢里的粗陶碎片。 黑色的粗陶, 不光滑,上面還有一些孔隙。 這種有瑕疵的容器不能裝水, 多是鄉間土窯里做的,因有瑕疵而賤賣。 “奇怪?!?/br> 孟戚自言自語, 他低頭又撿到了一塊像是瓶底的東西。 把碎片一湊, 依稀是個拳頭大小的石瓶。 雖然不是石頭做的, 但是民間習慣把這種既丑又粗陋的物件稱作石瓶、土瓶,摔壞了也不心疼。 楚朝數十載盛世, 孟戚見過的好物件多了去了,他能辨認名窯出的瓷器, 能鑒賞字畫, 然而石瓶的學問真沒法研究,也沒法追查來歷。民間有許多土窯, 有些規模極小,沒有鋪子沒有生意更沒賬冊,即使找到了窯主, 也找不到買主。 孟戚皺眉仔細聞著瓶底的氣味。 除了草葉泥土之外, 有草藥的味道。 看來瓶子里原本裝了藥, 孟戚在地上找了一圈,一粒都沒見著。 反倒發現了許多拖拉、踢打的痕跡, 就像十幾個人滾在地上搶過金子。 甚至荊棘叢都被波及到了, 孟戚看到了不少布條, 盡管雖然都是黑衣服, 但是把這些湊起來可不止一件, 袖管就有五六條了,明顯不止刀留下的。 聯系刀遮遮掩掩丟在荊棘里的東西,孟戚若有所思地看著手里的石瓶。 ——莫非是飄萍閣用來控制殺手的藥? 這次分頭行事可能搞錯了,孟戚心道,他可聞不出瓶子里到底裝了什么藥。 氣味濃烈,還帶隱隱的臭味。 解藥? 如果不是緩解毒性發作的藥,刀何必這樣急著把東西丟下? 孟戚拋掉多余的粗陶碎片,只留下了瓶底的那一塊,撿根布條隨手一包,循著地上的痕跡追蹤飄萍閣殺手了。 這些殺手很謹慎,之前滿地亂滾的情況像是忽然失常,他們又趕著離開,所以沒有掃清痕跡。 孟戚越往后追,線索就越少。 鞋底粘上的荊棘草葉一概沒有,地面也沒有留下任何腳印,孟戚盯著矮樹跟較高的石頭,看上面的苔蘚或附生的野草是否脫落。 這是個費勁的活,好在孟戚輕功高,他要追的也不是一個人。 讓孟戚詫異的是,這群殺手的速度很快,步履間隔大,但落點不穩。有個殺手踩到苔蘚的時候狠狠滑了一下,直接摔倒了。 這樣也能做殺手? 孟戚心生疑惑。 隨著林木稀疏,地勢逐漸平緩,遠處已經能看到官道。 同時孟戚遇到了第一個難題:那些殺手分散開了。 總共就十幾個人,竟然分作了七條路,撇掉來時的方向,當真是四面八方哪個都沒漏下。這一招不可謂不絕,孟戚不會分.身術,而他身邊也沒有足夠的同行者,能夠分頭追蹤這些飄萍閣的殺手。 尤其到了人煙密集處,飄萍閣殺手留下的痕跡就不能像樹干巨石后剝落的苔蘚那樣維持很久了。 機會只有一次,只能選擇一個方向走。 孟戚停住了腳步。 事實上這里距離他跟墨鯉分別的地方已經很遠了,孟戚回憶著刀亡命奔逃時的表現,最終確定那家伙雖然繞山一周還左閃右避地試圖甩開后面的人,但是大致上是一直往西邊走的。 于是孟戚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正東方向。 ——為了及時給屬下送解藥,刀甘冒奇險。那么飄萍閣的主人,那位在刀口中有恩于他的人,刀必定是更加維護的。 殺手們棲身躲藏的地方,是屬于飄萍閣的機密,它既牽涉到了“恩人”還關系著“下屬們”的安危,刀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呢? 必定是下意識地避開。 因為刀深知自己身后的人才是最有威脅的,而刀就是這樣“傻”的一個人,性子也很直,玩不出“料定敵人所想反其道而行”的戲碼。 孟戚唇角泛起若有若無的笑意,他將袖一拂,帶著從容不迫的優雅閑適。 只要看透人心,一切盡在掌握。 *** “阿嚏?!?/br> 刀狼狽地連續打噴嚏。 倒不是衣不遮體受風受寒,相反此刻他被灌進一個大布袋里,被那個老和尚扛著走。 布袋是元智和尚的隨身之物,原本不是用來裝人的,是裝糧食。 元智偶爾會去石磨山寨,給那邊的山民帶一些急缺的鹽巴跟糧食。 因為元智和尚自己也窮,加上石磨山寨的人過慣了苦日子并不挑剔,所以布袋里裝的是價格低廉甚至連殼都未脫的的麥黍。布袋很結識織料纖維極粗,缺點是很難清洗干凈,這就導致刀嗆了一嗓子的灰啊殼的。 “把他的腦袋露出來吧?!蹦幪嶙h。 噴嚏打得太猛,會帶動身軀抖動。刀現在四肢關節脫臼,一個噴嚏都能令他疼痛不已,更別說連著打。 “這……” 元智和尚猶豫了。 一個老僧扛著裝人的布袋,這已經很不像樣了。再把腦袋露出來,還是一張滿臉疤痕宛如厲鬼的臉,這是要嚇死過路的人? 元智和尚跟墨鯉都沒有本事從刀口中問出飄萍閣的秘密,雖然沒有爭執甚至沒宣諸于口,但是雙方心里有數,墨鯉想要等孟戚回來,而元智要把這個人交給風行閣。 然,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看到刀傷痕累累的模樣,元智低頭念起了經。 眾生皆苦,一念成魔。 倘若換了從前,元智和尚會日夜不停地在刀面前講經念佛,他不指望對方能放下屠刀,只是這樣做會困住刀,讓世間少去一柄殺人如麻的刀,少去一把受他人駕馭的兇器。 懸川關危如累卵,說不好哪一日天授王就要兵臨城下,元智沒有太多時間耽擱。 “哎?!?/br> 老和尚重重地嘆了口氣,埋頭趕路不忘絮叨,“施主,受人恩惠聽人驅使,這是因果。旁人收錢你去殺人,同樣是因果。你還了那個人的恩惠,可被你所殺的人呢?他們的因果該往何處討要?” “死人不配有因果?!?/br> 刀嗆咳完了,絲毫沒有領情,他看著元智的后腦勺冷笑道,“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br> 墨鯉微微皺眉。 元智沒跟刀掰扯來世輪回、地獄受苦之類的套話,他把布袋放下,定定地看著刀說:“那些因果不在被你殺死的人身上,而在你心里?!?/br> 刀面無表情,這次連譏諷都懶得出口。 行走于黑暗之中的人,根本不信那套。 倒是墨鯉若有所思。 醫者能看出許多東西,關于飄萍閣的事情墨鯉沒辦法,可是屬于刀自己的秘密,墨鯉看得清清楚楚。 這個人先天不足,本該夭折在母腹中,意外地得到了一股靈氣的滋養,才能順利地來到人世。 刀自己不具備主動吸納外界靈氣的能力,他實打實就是個“人”,不是妖怪。 通過服食天材地寶獲得的靈氣也不是這個模樣,這股靈氣不是消耗品,更像是填補了先天不足的空缺。同樣的,一旦靈氣抽離,刀很快就會內腑衰竭而亡。 如此一來,這股靈氣的來源就很清楚,它是良藥,也是一份禮物。 有人,或者更直接地說,有條龍脈遇到了一個快要胎死腹中的婦人,為了讓她的孩子順利出生,給了一道靈氣。 正是因為未出母腹之前就擁有,靈氣成為了傳說里的先天之氣,所以它能長期穩固地停留在刀的體內,沒有消散。 夭折的孩子,變成了生來不凡。 換成話本,就是一段傳奇,這孩子將來必定能做出一番大事,甚至青史留名。 可是世上的事不會像話本那樣發展,龍脈隨手給出的靈氣,讓一個本該死去的孩子順利誕生,可迎接他的紅塵給予的是不幸跟傷痛。墨鯉不知道這孩子的父母如何了,不知道這孩子七歲以后究竟遇到了什么,傷痕代表他被折磨,受到毆打虐待,甚至不能作為“人”而活著。 后來孩子終于逃脫了,開始苦練武功。 也許這就是他口中的恩情,一個帶他脫離苦難,讓他有機會學武功的人,飄萍閣的主人。 如果這就是刀的人生,是他為飄萍閣效力的原因,那么刀現在這副模樣,墨鯉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無論是孩提時代,還是作為飄萍閣殺手,刀所見的都是黑暗與殺戮。他并非沒有善惡,而是根本沒見過善,這正是元智和尚所說的因果在心。 一個沒有善惡之心的人,不會感覺到自己的錯誤。 倘若有一天他知道了,會怎么樣?曾經殺過的人做過的事,會一起從心底翻涌出來,像利刃也像枷鎖,一邊死死捆縛著一邊惡狠狠地攪動。 墨鯉動了動唇,最終什么都沒說。 元智和尚不知道墨鯉在想什么,他合掌繼續勸刀:“我看施主,并非窮兇極惡之人?!?/br> “你只是因為我身上的這些疤痕,對我起了要不得的憐憫之心?!钡逗咝σ宦?,語帶諷刺地說,“如果沒有這些,你已經一杖砸向我的天靈蓋了,你們這些怕我、憐我的人,我恨不得殺得一干二凈?!?/br> 他周身殺氣騰騰,顯是真的這么想。 元智又開始念經了。 刀不耐煩地說:“你們想知道的事,我一個字都不會說,不要費工夫了,直接動手吧?!?/br> 墨鯉忽然開口道:“你想殺了看見你臉的人,但你沒有,你選擇不讓別人看見?!?/br> 刀一愣。 “你的蒙面巾是特別縫制的,只能露出眼睛,你還在外面戴了一頂斗笠。雖然不下雨,但是你一身嚴嚴實實的衣服外面,照舊穿了一件蓑衣,你的裝束打扮跟別的飄萍閣殺手都不同?!?/br> 墨鯉最后一句話把刀準備脫口而出的“殺手都蒙頭遮臉”擋回去了。 墨鯉繼續道:“你有很多屬下,卻沒有帶上山。當時大師突破境界,驚動了飛鳥走獸,所以你知道上面有個高手?!?/br> “……” “你要追回司家米鋪的賬冊,必定已經搜羅了一圈消息,你知道豫州四幫十二會最近齊聚此地,甚至知道這幾天發生的所有變故,那位龍頭會的秦老爺子武功如何,你心里應該也清楚。那么你面對的至少是兩個武功高手,敵人這樣棘手,為何不帶上你的手下呢?”墨鯉神情平靜,他看著元智和尚逐漸泛起笑意的面孔,以及刀微微扭曲的神情,忍不住嘆息道,“飄萍閣死士我們見識過,身懷霹靂堂的火器,十幾個人的性命,足夠把那里夷為平地了,這樣既解決了敵人又毀掉了賬冊,豈不是萬全之策?可你沒有,你顧惜屬下的命,不愿讓他們去送死?!?/br> 刀嘴角一抽,他覺得自己錯了。 不止是那個穿粉紅袍子的人可怕,他的同伴一樣有洞徹人心之能。 這算什么,物以類聚,怪物跟怪物是好朋友嗎? 更讓刀在意的是,粉衣人呢?去哪兒了? “你到底想要什么?”刀掩飾著不安,惡狠狠地問。 墨鯉頓了頓,認真道:“你出生在哪里,那附近有山嗎?”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