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新加坡
書迷正在閱讀:如歌似夢、御前男朋友、[綜韓劇]夢醒時見你、年下小狼狗、膽小鬼、犬狼、以地為床、反派今天乖了嗎(快穿)、異位面見聞、仙界供應商
新加坡港占地300多公頃,擁有6個主要碼頭:巴西班讓碼頭、丹戎巴葛碼頭、吉寶碼頭、布拉尼碼頭、裕廊碼頭和三巴旺碼頭。它們大多為集裝箱碼頭,也有散貨集散通道和多功能碼頭,是轉運貨物的主力軍。 新加坡港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水域寬廣、水深適宜,萬噸以上的輪船無須候潮,隨時都能靠岸作業,另外大量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和齊全的裝卸設備,保證了作業效率,所以它成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港共有250多條航線來往于123個國家的600多個港口,航線幾乎覆蓋了全球的所有主要港口,每年有超過14萬艘的船舶在這里???,得到休整。自2000年以來,新加坡港的吞吐量就位于世界前列,其中85%以上的貨物都為中轉貨物。這也是新加坡政府的聰明之處,因為其本身經濟腹地狹小,便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國際貿易貨物作為服務對象。 與港口相連的是現代化航空運輸,新加坡樟宜機場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際民用機場,它是亞洲重要的航空樞紐,每周可提供80多家航空公司的4340個航班,連接了59個國家的116個城市。早在2010年,樟宜機場的年度客運量就達到了4200萬人次,貨運量達到了181萬噸。如今,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樟宜機場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裕廊工業區內的造船廠和石化廠裕廊工業區位于新加坡島的西南部,這里吸引了一大批跨國公司投資,以石化、修造船、工程機械、一般制造業、物流等為主導產業。 如此便利的航空、航海運輸,自然為海外投資者解決了后顧之憂,也為新加坡的國際金融地位和經濟發展都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工農業與服務、旅游業 新加坡的工業以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主,其產值占了國民生產總值的1/4。其中制造業又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精密儀器、生物醫藥、交通設備、煉油與石油產品等。如今,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也是東南亞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之一。為了加快工業化進程,新加坡政府在獨立之前便創建了裕廊工業區,將其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這里包含了本地的和世界各國跨國公司的高技術制造業。新加坡的農耕面積較少,農業園位于林厝港以及雙溪登加,面積有6平方千米,產值還不到國民經濟的0.1%。在農業生產中,新加坡堅持種植和養殖一些可供出口的產品,如蘭花、熱帶觀賞魚、奶牛等。新加坡自產的蔬菜以及魚蛋類不足以供應本島的需求,所以大部分仍需進口。 新加坡的服務業與旅游業都比較發達,尤其是服務業,一直在本國擔任著重要的經濟角色。除了金融服務,批發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業也都是新加坡的重頭行業。其中,批發零售業包括貿易在內,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份額最重。商務服務業則包括不動產、法律、會計、it服務和咨詢等業務,交通與通訊業包括水陸空交通運輸,也包括郵政服務和電信產業;金融服務業則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梢哉f,正是這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四大服務業的良性發展,才確立了新加坡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地位。 金沙娛樂城濱海灣最耀眼的建筑當屬金沙娛樂城,它是新加坡政府斥重資打造的,以吸引全球游客前來新加坡觀光旅游。整個建筑群由三座55層高的主樓組成,內部有賭場、歌劇院、藝術、科學博物館、大飯店、會展中心及宴會大廳;樓頂還有一個大型空中花園。 而旅游業是新加坡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還要多一點。近年來,新加坡也在大力發展旅游業,除了保護原有的自然景觀,曾經的運貨碼頭如駁船碼頭、克拉碼頭等都逐漸改造為娛樂中心,吸引了大批的游人。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以及各東盟國家的游客都是繁榮新加坡旅游業的主力軍。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征收消費稅,對外國游客也不例外。如果游客在購物之日起兩個月內將所購商品通過機場帶離新加坡,則可以申請退還消費稅,但海運或者陸運不適用這一規定。 高度發達的交通網絡 新加坡是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國家,目前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500萬,但在這一個“狹小的城市”中,卻看不到大都市常見的交通堵塞的“壯觀”。這里的道路四通八達,開車從本島南部到北部,最多只需要一個小時,即使遇到高峰期,也頂多耽誤15分鐘。在亞洲所有繁華的大都市中,新加坡可以說是控制和管理交通的最成功的典范。 武吉巴圖的一處政府組屋新加坡的房子分為政府組屋、私人公寓和別墅。政府組屋約占房屋總量的80%,是由政府出資建造的,以四房式和五房式為主。 ◎政府的規劃與交通管理 任何事情都要追本溯源,新加坡能夠做到交通暢通無阻,首先要歸功于政府的完善規劃與獨特的交通管理措施。 20世紀50年代的新加坡住房緊張,街道混亂,居民集中區雜亂無章,莫說是保持整潔的街道、發達的交通,許多家庭連住房和糊口都成問題。國家獨立之后,新政府的第一個國策便是讓住者有其屋,開始清理城區那些雜亂無章的居民建筑,廣建符合現代化水準及良好公共設施的國民住宅。這一國策堅持了數十年,所以現在的新加坡城市規劃整齊,道路、房屋儼然,老市區與新市鎮規劃合理。新加坡政府對國家幾十年來的城市規劃,對保證交通暢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新加坡有兩項值得稱道的交通管理措施:一是擁車證制度,一是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前者很好地控制了私家車數量,后者則限制了汽車通行,二者加起來,將交通流量控制在了合理范圍內。 在新加坡購買一輛私家車可沒那么容易,汽車的價格昂貴不說,政府還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提高購買汽車的門檻,并限制私家車的使用。1990年,新加坡便實行了擁車證制度,即個人要購買車輛,必須要有一張擁車證。而每年發放多少擁車證,完全是交通部門根據報廢的車輛和道路建設情況來定,不能超過一定的限額。擁車證價格因車的類型不同而不同,并且會隨著市場波動。舉例來說,在2005年,一張新加坡b類型擁車證曾高達21710新元,但同年又降到了9000新元。 一張擁車證的有效期為10年,10年后你也可以選擇延期5年或10年,但一輛舊車的保養費高得驚人,比一張新的擁車證價格還要高,所以許多車主寧愿將車輛報廢,再購買新的擁車證。所以,新加坡的大街上幾乎看不到使用超過10年的車輛??傊?,政府的意圖是不希望國民購買私家車,倡導公車出行。而那些能斥巨資買得起汽車的人,也大都是有財富、有地位的人。如果你暫時特別需要一輛汽車,可以去汽車租賃公司租車,或者購買擁車證5年或更短時間內擁車證即將到期的汽車。 除了限制私車數量,政府還通過電子道路收費系統來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在鬧市區,政府規劃出了限制區,除了公交車之外,其他車輛進入限制區必須付費通行。所以,每輛注冊車輛里都裝有一個電子道路收費裝置,它通常裝在駕駛員一側的儀表盤上,隨時讀取數據。駕駛員開車經過電子收費處時,收費裝置會自動劃走插在上面的現金卡里的部分金額,并發出“嗶”的一聲,顯示卡內余額。如果你卡內現金不足,不能交夠應付的道路使用費,那收費處的照相機會自動拍下你的車牌,幾天后你會收到一張罰單,罰款的金額視違章的時間和地點而定。這項措施不僅限制了一些私家車的出行,也提高了行車速度?,F在,新加坡的一些停車場也采取這種收費方式。 ◎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 在新加坡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經濟又實惠。交通工具伸展到每個角落,可以到達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新加坡的一些交通規則 新加坡的車輛都靠左行駛,一般道路上最高限速50千米/小時,高速公路上則為70千米~80千米/小時。年滿17歲的公民才可考取機動車駕駛執照。所有剛獲得駕照的人所持的都是有效期一年的臨時駕照。在這一年里,最多可扣12分,超過12分就會被沒收駕照。而持有臨時駕照一年后,兩年內最多可扣24分。新加坡對于酒后駕車者有7種處罰方式,如果是首犯,罰款高達5000新元并入獄6個月。另外,開車時禁止使用手機,除非開啟免提設備,如有違犯,會被處以1000新元的罰單或入獄6個月,并扣除12分。 首先說公共汽車(也叫巴士),新加坡的公共汽車幾乎覆蓋全島,有310多條公交線路,總車輛數將近4000輛。人們甚至可以坐公交定期往返島內比較偏遠的地方,比如林厝港、大士南和各個組屋(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承擔建筑的公共房屋,為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區等。每輛巴士由一人cao作,班次約6~10分鐘一趟。每天從早上6:00到午夜時分,都是巴士的運營時間,而某些較長的線路,可能5:30就有第一輛班車。還有的巴士在周五和周六會運營到更晚,以方便那些徹夜狂歡的人回家,另有一些城區內還設有夜班車??傊?,如果不是極特殊的情況,總可以搭公共汽車返回住地。并且,大部分巴士都配有空調和車載電視,提高了乘坐舒適度。 巴士的票價從0.64新元到1.80新元不等,你可以購買一張易卡通(在公共汽車和地鐵都可通用,和北京的公交一卡通相似),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又便宜,如果從公交轉地鐵或地鐵轉公交還會有一定的折扣。 新加坡的地鐵干凈快捷、舒適方便,是上班和到附近觀光的首選。1987年,新加坡第一條地鐵線路投入使用,之后政府又不斷擴建,2010年地鐵環線竣工,連接了市內各條地鐵線路,使人們搭載地鐵更為便捷。目前,新加坡有5條地鐵線路,即東西線(綠線)、南北線(紅線)、東北線(紫線)、環線(橘黃線)、濱海市區線(藍線)。它們不僅通往新加坡人口最稠密的各個地區,還直達數個觀光勝地。你只要查看站名并記住顏色及號碼就可方便乘坐。新加坡的鐵路交通主要以地鐵為主。 汽車通過電子道路收費閘門1998年,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個采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國家,用以減少高峰時段市區繁忙路段的車流,從而緩解道路擁堵。 smrt巴士新加坡巴士的主要服務商為新捷運和smrt巴士,巴士線路大部分路程都非常短,公交地鐵換乘方便又便宜。 每天早上5:30到凌晨1點是地鐵的運營時間,每1分鐘~5分鐘便有一趟。全島現共有113個地鐵站,每天搭載乘客近150萬人次。地鐵站內都安裝了電梯,修建了坡道,方便殘疾人和父母推著嬰兒車通行。地鐵的票價也根據距離遠近從0.90新元到1.90新元不等,老人、兒童和學生還可享受一定的優惠。地鐵站和列車內都非常清潔,如果你在候車室或乘坐途中吃東西、喝飲料或亂扔垃圾、吸煙,都會被罰款。 輕軌是地鐵的分支系統,目前新加坡開通了3條輕軌線路,通往武吉班讓、盛港和榜鵝組屋區。 除了巴士與地鐵,新加坡道路上當然也少不了出租車。在這里,出租車被叫作“德士”,目前當地有6家德士公司,有兩萬多輛德士穿梭在大街小巷。除了雨天,德士都是快捷又方便的出行工具。而且,相比于其他國家的大都市,新加坡德士的收費相對便宜很多。 在如此便捷和發達的公交系統之下,即使沒有私家車,對于新加坡常駐民來說,出行也很少受到困擾。 ◎捷運與公交線路的一體設計 實際上,地鐵和輕軌可統稱為捷運系統,因為它們比公共汽車更加快捷。新加坡的交通管理成功,不僅在于交通線路四通八達,覆蓋面廣,還在于捷運系統與公交系統緊密相連,且捷運與新市鎮相輔相成。 目前,新加坡地鐵和輕軌的運營線路總長130千米,基本覆蓋了全國的主要地區,承擔了繁忙交通干線上的大部分客流量,確保了新加坡整個交通系統的效率和穩定。而輕軌更是連接了離市鎮較遠的一些居住區和商業區,從每個輕軌站到附近的公寓步行最遠不超過400米,這大大節省了居民出行的總體交通時間。 從新加坡整個交通網絡上來看,公共汽車系統也就是巴士系統主要承擔區域內部和相鄰區域間的近距離交通。當地居民出門但并不遠行,更多愿意乘坐巴士,而且巴士和地鐵之間可自由轉換,用易卡通即可“一票到底”。即使在最繁忙的高峰時段,公交巴士也能做到最慢10分鐘一趟,所以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若是去較遠的地方,則選擇地鐵或者輕軌更為快捷。 最為細致的設計是地鐵站或輕軌站與公交站完全是一體的,車站設置在各個中心商業區,出了地鐵站(或輕軌站)便是通透明亮的公交車站,乘客可以乘公交抵達任何一個新市鎮的住宅區,完全不需要自備車輛。 地鐵兀里站站臺 高架橋上的列車除了碧山地鐵站建在地面,新加坡的地鐵車站都是建在地下,或是建在高架橋上。 宏茂橋地鐵站新市鎮宏茂橋位于新加坡中部,是典型的通過交通連接改善居民出行條件的新市鎮,擁有非常便利的軌道交通和小汽車出行交通條件。 近些年,在市中心外圍,新加坡政府共前后修建了17個新市鎮,每個新市鎮都有捷運站,而且新市鎮與交通建設是同步進行的,新市鎮建好了,軌道也可通車了,這樣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人口遷移到新市鎮去。新市鎮的捷運站直達商業中心,既確保了商業中心的人潮與商機,又確保了捷運系統的客源。而公交車則抵達每個住宅區,以方便居民出門上班或購物后回家。 新加坡的新市鎮都是統一規劃的,每個新市鎮大約可容納20萬人口,四周由快速路或高架路相互連接。商業中心通常有1~4個大型的旗艦百貨公司,再搭配一定數量的小型商場,正好可滿足20萬人口的購物需求。再往外圍便是辦公區和無污染的工業區,其余地方都是住宅區。每個新市鎮都可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所以這里的居民不必都擠到市中心去工作,這也大大減輕了路面的交通壓力。每個新市鎮里都修建了相應數量的公共設施,如公園、小學、車站、停車場等,方便居民們生活。更為新穎的是,社區的停車場都是多層立體的,每輛車子都有停車位,所以道路上幾乎看不到違規停放的車輛,不僅整潔了市容,更方便了交通。離開市區的輕軌都走高架,既不增加路面交通的負擔,更使出行的人感到視野開闊,欣賞到當地的秀麗風景。 “花園城市”新加坡 城市規劃井然有序,交通道路四通八達,境內草木茂盛,花開繁麗,街角樓心皆隨處可見小花園、小草坪,草綠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宜人,這就是新加坡。這里沒有交通擁堵的“城市病”,也沒有過度工業化的重污染,這是個名聞世界的金融中心,更是享譽全球的“花園城市”。 ◎樹木、鮮花伸展到每個角落 “花園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空想主義者羅伯特·歐文在1820年提出來的。1898年,建筑學家霍華德提出了建造“花園城市”(即園林城市)的理論,主張要科學規劃城市建設,突出園林綠化,使城市擁有美好的自然環境。 按照人們的構想,花園城市應該符合這樣的模式:由一個核心和幾個圈層構成,并由幾條放射線分割組成放射狀同心圓結構。按結構有規劃地分布綠地、市政設施、商業服務區、居住區、外圍綠化帶以及工業區等。每個單元有一定的人口容量,新增人口再沿著放射線向外拓展。其主旨思想是使城市建設體現規劃性,使整個城市像花園一樣美麗,而不是建構無章,毫無整體的美感,或使自然環境被破壞殆盡。 從海上眺望新加坡近處,海水湛藍,海面上船只往來;遠處,天空中云朵潔白,地平線上高樓重重疊疊,一派自然與城市和諧的景象。 高空俯瞰市政區全方位美景最高法院大廈、舊最高法院大廈和國會大廈之間滿是樹木與綠地,甚至有的大廈天臺也種上了植物。 從20世紀初開始,花園城市的理想便變為了現實,倫敦附近的萊斯奇沃思花園城、韋林花園城以及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都呈現了花園新區或花園城市的景象,實現了人們當初美好的構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加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建設,也逐漸躋身“花園城市”的行列,并享譽世界。 新加坡的綠化建設是立體的,有層次的,高峻的喬木搭配低矮的灌木和如茵的草地,使彼此之間相映成趣;樓房的立面綠化與立交橋、高架橋的垂直綠化亦相得益彰。樹木和鮮花已伸展到這個島國的每個角落,你隨時隨地都可欣賞到一處繁花,或找到一棵能擋雨遮陽的雨樹。它們吐著芬芳或綠意,為人們提供新鮮的氧氣,也為濕熱的天氣帶來一絲絲涼意。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可以在這里尋訪自然保護區的蹤跡,欣賞大量動植物群落,領略熱帶雨林的魅力;也可在公園或花園的草地上歇息,享受野餐帶來的樂趣。 這里的綠化面積已覆蓋了近50%的國土,無論是漫步花園綠地、城市街道,還是坐著輕軌飛奔在高架橋上,滿眼見到的都是恬靜的綠地或形態各異的熱帶植被。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置身其中,你會感覺綠在城中,人在林中。 ◎不得不說的城市規劃 新加坡的良好交通是靠早期的規劃管理出來的,同樣,花園城市的打造也離不開新加坡政府高瞻遠矚的規劃。自獨立開始,新加坡政府便十分重視城市的發展規劃,并在獨立初期就請了聯合國專家,歷時4年才編制出整個新加坡未來30~50年的樣貌藍圖,包括城市的空間布局、交通網絡和產業發展等的規劃。 我們知道,新加坡只有700多平方千米的國土面積,城市規劃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最優化的利用;二是要保持經濟增長與城市發展的平衡,為國民提供一個優質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最終,新加坡確立了以中心市區為主體的星座城市結構,組團發展空間布局以及綠化、山水系統,保護勝古跡。按照市中心一次中心一副中心的結構,決策者將全島劃為55個小區進行建設,每個小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務必使就業、交通、休閑和居住功能等都滿足居民的需求。這實際上就是打造“花園城市”的建設規劃。 這份規劃書十分詳盡,對商業網點和大型住宅區都進行了詳細的設定。比如,新加坡的商業網點分為5級,除市中心的商務區外,還規劃出4個距離市中心約13千米的區域中心;再者,小型中心距離市中心6千米,規劃出5個;還有距離市中心2.5千米的邊緣中心,規劃出6個;最后的為鄰里中心,分布于各住宅區內。這五級商業中心都有各自明確的功能和要求,專家們甚至對網點的選址、布局、規模以及賣什么商品都給出了詳細的規定。此規劃不僅使新加坡這個城市的商業網絡都能有序發展,也節約了有限的土地資源。 而大型住宅區的設計則按照“城市規劃一總體設計一建筑設計一景觀設計”的步驟來一一進行。規劃指引了大型住宅區的開發方向,而住宅區的開發又進一步推動了城市規劃的發展。在每個規劃出的小區的設計中,新加坡政府亦強調合理分布區內的配套設施,充分考慮到行人和機動車的出入口,考慮自然與人文的景觀,使建筑與空間并重。 碧山公園這是一片存在于城市中心區域的綠色空間,是新加坡市中心最受歡迎的公園之一。當初,借著公園需要翻新,同時公園沿線的加冷河混凝土渠道需要升級以增加城市雨水排放量這個契機,一個全新的工程在這里實施。2012年工程完工時,原來2.7千米的筆直混凝土排水渠成為如今長3.2千米的蜿蜒的天然河流。新的河流使城市中的動植物又有了一塊棲息地,公園里的生物多樣性由此增加了約30%。 在碧山公園,人們可以近距離地接觸河流,探索大自然。特別是對于成長在城市中的孩子們來說,親近自然更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長。 事實證明,新加坡后來的新市鎮建設都秉承了這一早期規劃,并取得了成功。執政者們花大力氣進行的城市規劃,為花園城市的打造畫下了重要的藍本。 ◎“花園城市”的綠色建設 有了詳細的城市規劃,新加坡執政者就開始帶領國民實現建設花園城市的這一偉大目標。政府提出人均達到8平方米綠地的指標,要求每所住宅前都要有綠地,并秉承插縫綠化的方針,大力拓展城市立體空間綠化,不斷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 每過10年,新加坡政府會修編一次城市建設計劃,但始終堅持實踐“花園城市”的理念,這也得益于執政者李光耀的執政魄力與魅力。1963年,前總理李光耀就親自倡導了植樹運動,全城大力種植行道樹,建設公園,初步改善了生態環境,減少了噪音和工業化帶來的污染。70年代,政府又制定了道路綠化規劃,不但加強了綠化環境中彩色植物的搭配,更強調了過街天橋、擋土墻、燈柱等特殊空間的綠化建設以及新開區域的植樹造林,休閑娛樂設施適當“進駐”了綠草地,停車場也進行了綠化;80年代提出種植果樹,引進了許多色彩艷麗、香氣濃郁的植物種類。90年代提出建設生態平衡的公園,發展各種富有特色的主題公園,各種刺激性較強的娛樂設施被引入進來,連接各公園的廊道系統也被建設起來,并且人行道上種植了更多的遮陰樹木,增加了機械化管理。 到了21世紀,新加坡的綠化建設也與時俱進,提出了新的綠化理念,對城市空間立體綠化進行了景觀設計。政府開始建設不同的主題街道,主要對象是城區的公園干道、郊區的鄉間公路、主要出入口的迎送公路、森林里的林間道路和海岸線的海岸公路。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又發起新的綠化活動,主張將高樓大廈蓋得更高,減少橫向發展,以保護歷史建筑物、叢林區和紅樹沼澤地等。鼓勵發展陽臺綠化和屋頂花園,一些在高樓建造花園的發展商也得到了獎勵,而樓宇里的住戶們自己可以創造有新意的“空中花園”。 在加強市區綠化建設的同時,新加坡還因地制宜,建立了各個自然保護區和一大批公園、綠地,熱帶雨林、候鳥棲息地和沼澤地等均得到了保護。每個集鎮區,都有面積10公頃的公園;每個居民區,每隔500米便有一個小公園。如今新加坡有4個自然保護區(即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雙溪布落濕地保護區、麥里芝自然保護區、拉柏多自然保護區)和44個占地20公頃以上的大公園,以及300個左右小公園,264條公路兩旁都種植了花草樹木。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新加坡終于從一個雜草叢生、居住環境惡劣的小島華麗轉身,成為今日備受矚目、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 滿街雨樹雨樹屬含羞草科,在夜晚或陰天、雨天時,葉子會閉合。待到天空放晴,見在太陽,包裹在葉片里的水就會落下來,如同飄雨,因而得了這么一個名稱。雨樹遍布新加坡,為這個國家增添了一片片綠蔭。 ◎重罰換來的干凈 今天,新加坡的街道兩旁都是遮天蔽日的雨樹,它們像一把把大傘,遮蓋著大街小巷,遮蓋著樓前屋后。新加坡的園林綠化富有層次,草地、灌木、喬木錯落有致,各種不同樹種的樹木混搭在一起,形成一種不加修飾的自然生態之美。即使路中的綠化帶也絕非整齊劃一,道路兩旁的灌木很少修剪過的痕跡,只要不妨礙行人和行車安全,都是任其自然蓬勃生長。 新加坡城市的綠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全在于政府和國民一貫秉承的綠化理念,幾十年不變。綠化建設需要每個人都努力,也需要法律法規保駕護航。新加坡的城市綠化法制相當健全,并且執行嚴格,所以有人戲稱這個花園城市是被“罰”出來的。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便先后出臺了《公園與樹木法令》《公園與樹木保護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規,政府在大力倡導全民綠化的同時,對破壞綠化的行為給以嚴厲的處罰。比如,在公共場所攀折花草會被處以破壞公物罪,罰款不少于5000新元(1新元約等于5元人民幣),并被處以一段時間的人身強制措施。曾經,一家著名的置業公司未經政府許可就砍了一棵樹,結果付出的罰款和賠償金達到約7.8萬新元。 街道邊的樹默默生長,這座城市里的人和植物友好相處,和諧共存。 普通民眾,如果破壞環境,在公眾場合做出不文明之舉,同樣會被罰款。每吐一次痰罰款1000新元,第二次再犯將罰2000新元,第三次則罰5000新元,再犯就要用鞭刑了。而亂扔垃圾、在公眾場合吸煙也會遭到重罰,甚至在公眾場合吃口香糖也被認為是影響市容的行為,同樣在被重罰之列。 新加坡對不文明之舉的嚴厲處罰讓國內外很多人聞之咂舌。但重罰之下,陋習才會改變。在建設花園城市的同時,新加坡政府更著力于提高國民的文明修養和道德素質。為加強綠化,保護綠化,新加坡政府專門設置了國家公園局來負責綠化管理,監督和協調保持新加坡生物多樣性的工作。所以說,新加坡這座“花園城市”是靠全民打造出來的,也是精心呵護出來的。 繽紛多彩的新加坡花園 新加坡有大大小小約340個花園,這些花園共同裝扮了新加坡這座美麗的“大花園”。比較著名的花園有萬禮胡姬花園,它是新加坡最大的胡姬花園,大小各異、色彩多樣的胡姬花開滿園的時候,是一番盛景,同時在這里還可以看到新加坡的國花卓錦·萬代蘭。還有濱海灣花園,它是世界十大室內花園之一,也是新加坡最優美的園林杰作。在植物冷室中,有9個主題花園,種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室內還有垂直花墻“擎天大樹”、一座高達35米的云霧林,以及室內瀑布等,都令人驚嘆。還有典雅的裕華園,其園林布置精致巧妙,渾然天成,帶著一股濃郁的古代中國的韻味。其高塔、院落、流水、山石,都體現了中國園林之美。此外,還有裕廊飛禽公園、新加坡植物園、武吉巴督自然公園、??祵幑珗@、麥里芝蓄水池公園等都各具特色,都是踏青、放松、享受自然的好地方。 “歡樂寶石”圣淘沙島 這里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度假勝地,是當地旅游和娛樂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集主題樂園、熱帶度假村、自然公園和人文歷史于一體的萬花筒。你既可以體驗豐富多彩的娛樂設施,又可以欣賞迷人的熱帶風光;在擁抱碧海藍天、花卉樹木的同時,踏足聞名遐邇的人文景觀;白日美好的沙灘時光過后,夜間一場視覺盛宴又拉開了帷幕。 魚尾獅塔魚尾獅塔是圣淘沙的標志,高37米,是新加坡唯一一座可以進入其內部的魚尾獅像,游客可以乘坐其內部的電梯上到瞭望臺,俯瞰新加坡的美麗風景。 ◎從小漁村到度假勝地 最早的圣淘沙島,只是一個小漁村,島上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過著平凡又簡單的日子。它原來的名字叫死亡島,因為那里曾發生過一場瘟疫,只有極少數人活了下來,后來一位王子在島上建了一座宮殿,人們才又陸續回到島上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看中該島的地理位置,將其作為軍事要塞。英軍在島上修建了西羅索炮臺,部署了防衛火炮,準備抵抗日軍的海上進攻。環境的原生態被各種軍事設施打破,這座小島也變得有點神秘起來。但日軍最終沒有按預期從這個地方發起進攻,而是繞道北面,趁英軍不備,很快占領了新加坡?!岸稹焙?,小島又回到英軍的統治下,直到1967年,英國人才將這個小島交還到新成立的新加坡政府手中。 小島面積為5平方千米,島上有迷人的自然風光,70%的地方都被次生雨林覆蓋,樹林里棲息著猴子、孔雀、巨蜥等各種動物。新加坡政府看重這里的地理優勢、天然美景和人文自然,決定不再恢復往日漁村的寧靜,而是將它開發成一個休閑度假村。于是,根據公眾的建議,小島有了一個優美又大氣的新名字——圣淘沙,在馬來語中,“圣淘沙”是寧靜的意思。在1972年之后,圣淘沙便逐漸成為“度假勝地”的代名詞。 ◎名副其實的海上樂園 圣淘沙島素有“歡樂寶石”之稱,說它是完美的度假勝地,毫不夸張。這里主要的觀光景點有24個,分布在圣淘沙名勝世界、英比奧景區、海灘和色拉蓬四大主景區內。 第一景區是圣淘沙名勝世界,這里有名勝世界游樂場、圓形廣場、水上探險樂園、節慶大道、s.e.a.海洋館、海事博物館、le vie(一種常駐音樂劇節目)、仙鶴芭蕾等景點,大名鼎鼎的新加坡環球影城也坐落在這里。在圣淘沙名勝世界,17歲以下的青少年可加入這里的兒童俱樂部,俱樂部會員不但可獲得名勝世界里景點的最新資訊,還能受邀參加各項活動和派對,享有游樂設施的優惠價等。小朋友們在這里可以參加環球影城的萬圣節派對,還能換上睡衣和魚群共度一晚,或者與海豚親密接觸……那都會是美好的回憶。 滿眼綠色的圣淘沙島這里仿佛一處城市中的世外桃源,“站”在英比奧山頂的魚尾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帶給人們歡樂的小島。 環球影城影城位于圣淘沙名勝世界里,擁有古埃及、失落的世界和好萊塢大道等七個主題區,堪稱全球最完善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之一。 第二景區是英比奧景區,這也是景點和娛樂設施最多的景區,游客們都會感覺應接不暇。魚尾獅塔是這里最典型的建筑,另外還有蝴蝶園與昆蟲王國、纜車、萬象新加坡、飛龍探險樂園、圣淘沙4d魔幻劇院、滑車及空中吊椅、大自然探索之旅、摩天塔、杜莎夫人蠟像館等。在萬象新加坡中,可以了解新加坡的歷史;乘坐空中吊椅可以俯瞰整個海島的美麗景色;坐纜車可以到摩天塔,這是小島的最高點,在塔上能極目觀賞新加坡的全景,遠處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都能映入眼簾。 第三景區是海灘景區,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這里除了美麗的海灘,更有著名的海底世界、海豚樂園、動物天地、巴拉灣劇場和各個海灘景點,西羅索炮臺也在這一帶。到這里來的游客基本都要參觀海底世界,觀看海豚表演,或者到巴拉灣劇場看一場演出。 第四景區色拉蓬景區內主要是高爾夫球俱樂部,這里有兩個風景優美且極富挑戰性的18洞高爾夫球場。普通游客到這里來的較少。 在圣淘沙這個樂園,你總能找到適合你的休閑娛樂的地方,或到海灘上挑戰水上運動,或到海底世界觀賞游魚,或到山頂咖啡館里俯瞰全島,或到節慶大道欣賞表演節目……晝夜不眠的娛樂,郁郁蔥蔥的環境,或許你得用上三天時間,才能把這里的景點和美景徹徹底底游覽、欣賞一遍。 西羅索路上的告示牌注意:有巨蜥穿越。這里并沒有給動物設置人為屏障。全島70%的面積被熱帶雨林覆蓋,除了巨蜥,孔雀,猴子也是隨處可見。 ◎陽光沙灘與人文景觀 圣淘沙的海灘是非常出名的,這里四面環海,有三個美麗且各具風格的海灘——西羅索海灘、巴拉灣海灘與丹戎海灘。海灘上高聳的椰樹、稀稀落落的茅亭,更增添了這里獨特的南洋風情。清澈的海水與細柔的沙灘總能吸引那些熱愛沙灘運動和水上運動的人們。 西羅索海灘不僅是沙灘排球迷們的聚集地,還是新加坡盛行的沙灘排球的發源地,這里每日都有不少游客和球迷在沙灘上揮灑他們的熱情。另外,這里還適宜進行水上運動,比如游泳、劃水、劃帆船、騎水上單車等,享受人與水的互動。長長的西羅索海灘上遍布咖啡館、沙灘酒吧和精品商店,還有各種戶外活動設施,吃喝玩樂,盡情享受美麗的陽光與沙灘。 巴拉灣海灘上有多個小吃店、精品商店和可無線上網的酒吧,非常適合全家人出游。這塊沙灘上最著名的景點是橫跨巴拉灣海面與一小島相連的吊橋。吊橋的另一端是亞洲大陸最接近赤道的地方,也算是亞洲最南端。 丹戎沙灘顯得更加寧靜,躺在海灘上,享受涼風的輕撫與靜謐的午后時光,那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你可以坐在樹蔭下,翻上幾頁書,聽一聽音樂,都悠閑得令人羨慕。等到夜幕低垂,坐在沙灘上看滿天繁星與遠處船上的燈火,更是浪漫至極的選擇。 “二戰”中,圣淘沙小島曾為英國海軍基地。在西羅索海灘的西端便是西羅索炮臺,是當年英國人為了抵抗日軍進攻新加坡而修建的。但后來日軍從其他路線攻入新加坡,這座炮臺并沒有派上用場。如今,這里被修筑成景點,供游人參觀,在這個“沒上戰場”的炮臺里,仍可以管窺一下新加坡過去的那段歷史。此外,這里還有軍械館和受降廳,也值得一觀。 丹戎海灘海灘長約480米。 ◎美食與夜間視覺盛宴 在圣淘沙島上,住宿業和美食都非常發達,既有各大高級酒店,也有數不勝數可進餐的小地方。在這里,除了新加坡當地的美食,還可以吃到許多亞洲國家的菜系。當游人們游玩累了,到沙灘小吃店或其他餐飲區就餐,品嘗東南亞地區的特色食品,也是一大美事。在一些特色酒吧里,你還可以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聊天。新加坡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美食節,從3月底開始,活動持續一個月之久。美食節上會推出世界各國的獨特美食,并做一些展銷活動。圣淘沙島上也會應時舉辦美食節,讓來自世界各國的游人不僅可以享受當地的美味佳肴,還可品嘗到國際風味的烹飪食物。 經過白天的喧囂,夜間的圣淘沙并不會安靜,尤其是沙灘上在入夜時分會愈發熱鬧。因為這里的音樂噴泉會噴出藍色的煙霧,為游人們呈現集燈光、煙火、大海、星空等于一體的大型海上會演。2014年6月,圣淘沙島上又新建了“時光之翼”大型星光水火節目,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在海中永久搭建的娛樂表演節目?!皶r光之翼”采取最前沿的表演技術,匯集立體投影、噴泉、激光舞臺效果等精華,營造出讓觀者恍若身臨其境的場景和活靈活現的人物,為觀眾表現了一段穿梭時空的奇幻歷險之旅。其奇幻高度超乎觀者的想象,視覺效果空前,帶觀眾走進一個全新的夢幻世界。 據說,“時光之翼”的建造歷時兩年多,耗費1000萬新元才打造成功。每天晚上從7點40分開始,到8點40時分結束,上演兩場,每場歷時25分鐘。許多游客會在入夜時候,來親身體驗這場視覺盛宴。 度假小島圣淘沙從平凡的漁村小島,到超大游樂園,圣淘沙完成了華麗轉身。人們來到這塊“歡樂寶石”,體會熱帶風情,體驗眾多創下科技先進紀錄的人工娛樂設施。 ◎內外便利的交通 圣淘沙島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游人,從新加坡本島前往那里非常方便,如果你在市中心牛車水、烏節路購物,搭乘輕軌(東北地鐵線路)只需15分鐘就可到達港灣站,然后乘坐橘色巴士進入圣淘沙島。 除了輕軌,想去圣淘沙島還可以選擇纜車、輪渡、巴士和出租車等交通工具。纜車有普通廂和玻璃廂兩種,每天早上8:30到晚上9:00運營,從花芭山港灣第二大廈出發,直接到圣淘沙島。玻璃廂的成人票是15新元,普通廂的成人票是9.90新元,二者相差較多,兒童票還會低一些。大多數想俯瞰圣淘沙小島全景的游客,會選擇乘坐纜車。 輪渡,每天早上9:30開始(周六、周日是8:30)就有開往圣淘沙的渡船,到晚上10:00還可乘輪渡從島上返程。巴士,本島上有9條線路的巴士直通圣淘沙島,如30,65,80,97等,乘坐巴士在直落布蘭雅路下車,再換站港灣巴士站,同樣轉乘橘色巴士入島。如果從烏節路搭乘“德士”的話,大約15~20分鐘就可達到圣淘沙島。圣淘沙橘色巴士是專門穿梭于港灣巴士站和圣淘沙島之間的公共汽車,每周日至周四,其運營時間為早上7:00至晚上11:00,而周五、周六晚上運營時間晚上會延長到12:30。 英比奧山上的龍噴泉 所以,從本島到圣淘沙島,無論采乘哪條線路,都方便快捷。而圣淘沙島內部也交通便利,有許多循環行駛的島車,供游客們搭乘。這些島車分別為紅線、藍線和黃線,線路的顏色顯示在汽車前檔處的電子顯示屏上,不同顏色線路的車標示走不同的線路,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想要的旅游線路。而且,所有線路的島車起點和終點都是進出島的客服中心,非常便利。 除了便利的交通,島上的基礎設施都很完善,諸如停車場、提款機、外幣兌換處、急救站、餐飲設施、詢問處、寄放柜、育嬰室、公共衛生間、無線上網處等都設置合理,每個景區的公共衛生間、餐飲處和酒店都有幾十處,讓游人感到非常方便。 總之,在圣淘沙這個迷人的小島,能體驗到你能想到的各種娛樂活動,能欣賞到各種你想不到的自然風光,也能享受到令人心情舒暢的旅游之便利。 全亞洲最大的糖果店dy licious店鋪位于環球影城內,出售的5000種不同種類的糖果將這里裝扮成了多彩甜蜜的世界。 “娛樂天堂”克拉碼頭 克拉碼頭曾是小船卸貨的地方,岸邊也曾林立著倉庫和貨棧;不過如今,這里已是娛樂、消遣的天堂,倉庫與貨棧早已改頭換面,變成了各具特色的餐廳、酒吧和娛樂中心,到處彌漫著歡樂的氣氛,似乎整個碼頭都整日沉浸在節日慶典之中。到了夜晚,酒吧的搖滾和流行音樂準時響起,沸騰著流連于此的人們的情緒。 克拉碼頭位于新加坡河畔上游,曾是一個裝卸貨物的小碼頭,在早期的殖民時期,它和興盛的駁船碼頭一起,肩負著卸載、轉運貨物的任務,默默為新加坡兩岸的商業繁榮貢獻著力量。據說,它是以新加坡第二位總督安德魯·克拉爵士的名字命名的。后來,吉寶港興盛起來,這里作為碼頭裝卸貨物的歷史使命也就漸漸退出了舞臺,轉而成為娛樂聚會的場所。 從1993年起,克拉碼頭就逐漸匯集美食、餐廳和音樂酒吧,為新加坡人的夜生活提供了好去處。如今,原來碼頭岸邊的60家倉庫和貨棧已發展成200多家餐廳、酒吧和娛樂中心,成為新加坡最新的一個娛樂場所。而當初的“大哥”駁船碼頭也搖身一變,和克拉碼頭一樣,成為購物、娛樂的集中地。那里至少有35家酒吧和餐廳,是新加坡河沿岸最吸聚人群的露天就餐場所。 華燈初上的克拉碼頭要體驗新加坡的夜生活,克拉碼頭是必去之地。每到夜晚,酒吧、咖啡館、餐館和露天攤位等擠滿了人,熱鬧非凡。 克拉碼頭被譽為新加坡崛起的購物、就餐和娛樂的天堂,這里有著名的克拉碼頭俱樂部,小販巷的街邊活躍著用餐和歡樂的人群,還有40輛小推車在街道上來來回回,售賣各種有意思的小飾品。每當夜幕降臨,這里便響起了繁華、喧鬧的序曲。 在克拉碼頭,有一家名叫the pump room的酒吧,它既是酒吧,也是小餐廳,還是個微型啤酒廠。在這里,游客們能欣賞到樂隊的現場演出,還能參加瘋狂的派對熱舞。澳式小牛嫩rou、腰花餡餅以及烤羊排等是不可錯過的美食,再配上現釀的啤酒,客人們常會大呼過癮。 想要欣賞現場演奏的音樂,則必要去crazy elephant酒吧,其木質裝飾和涂鴉讓它在一片現代建筑中分外醒目。每晚10點,現場表演準時上演,新加坡獨有的原味搖滾和布魯斯音樂振奮著人們的耳膜。據說,許多著名的搖滾樂手、布魯斯和流行音樂的傳奇人物都曾在這所酒吧里演繹過樂聲、揮灑過激情。除了酒吧,河邊的餐廳也是琳瑯滿目,各主打不同的菜系,有越南菜、中國菜、日本料理、西班牙菜和其他的西餐等。不管客人們來自哪里,總能在這兒找到他們滿意的美食。 克拉碼頭兩岸酒吧、餐廳的房屋都是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乘坐地鐵到克拉碼頭,一出站就能看到有彩窗的大樓,走到大樓的對面左轉,便是克拉碼頭游船??康牡胤?。坐在游船上,吹著徐徐的微風,看兩岸燈紅酒綠的夜景,聽酒吧里傳出時而悠揚時而高亢的樂聲,再偶爾撩撥一兩下清涼的河水,那將是十分愜意的事情。自從克拉碼頭不再裝卸貨物之后,岸邊的貨船都變成了游船,載著游客們來來往往,欣賞河岸兩邊的風光。 2008年,新加坡河岸附近修建了高達165米的摩天輪,在克拉碼頭坐游船可以直達摩天輪,非常方便。另外,乘船穿行于新加坡河上,還可以近距離觀賞濱海藝術中心、魚尾獅像、賭場建筑區以及新加坡主要的金融建筑,甚至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夜間賽道也能映入你的眼簾。 每逢周日,碼頭岸邊還有跳蚤市場,售賣古董和各種藝術品,從凌晨到深夜,人們都喜歡在這里駐足流連,熱鬧非凡。 克拉碼頭夜景沿河建筑上的彩燈在河水中投下五光十色的影子,夜幕下的克拉碼頭讓人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