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第四章 文化盛宴

    第四章

    文化盛宴

    玫瑰凋零,人們嗅過了它的芬芳;夜鶯啼鳴,人們聽過了它的歌聲。那么,你能留住這芬芳與歌聲嗎?詩人可以寫下精美的句子,畫家可以描繪眼前的風景,電影大師能在影片里記錄快速閃過的瞬間。他們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著內心的渴望,也許其中就有對玫瑰與夜鶯的挽留。去用心體會吧,去見識伊朗的藝術大師吧,他們的作品將讓你盡享一場文化的盛宴。

    伊朗的“荷馬”

    菲爾多西與《王書》

    大約在公元前八九世紀,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為后世留下一部煌煌巨著《荷馬史詩》。1800多年以后,波斯也出現了一位如此杰出的詩人,名叫菲爾多西。他窮盡一生之力完成了一部偉大的民族史詩《王書》,被譽為伊朗的“荷馬”,并與后來的薩迪、哈菲茲和毛拉維并稱伊朗詩壇的“四大支柱”。

    菲爾多西像

    在詩人有生之年,他的詩歌就已經被廣為傳抄。時至今日,許多伊朗人還會到他的陵墓去朗誦他的詩詞,以示致敬。

    ◎詩人與偉作

    940年,菲爾多西出生于圖斯市菲爾多斯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原名艾布·卡西姆·曼蘇爾。早年時期,他受過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曉阿拉伯語和中古波斯語——巴列維語,并深入研究過多種波斯歷史和文學古籍,很熟悉波斯古史和民間傳說故事。

    菲爾多西生活的時代動蕩不安,伊朗地方王朝日益興起并力圖擺脫阿拉伯人的統治,出于反對阿拉伯人思想的需要,那些地方統治者大力提倡寫王書。在菲爾多西創作之前,已有五部王書問世,薩曼王朝的宮廷詩人達吉基曾撰寫其中一部王書,后來被仆人殺害,只完成了1000行。大約在980年,尚處于薩曼王朝時期的菲爾多西開始使用古老的巴列維語進行創作,他將達吉基的1000行詩收錄在《王書》中,于1009年完成了第一稿。當全稿完成時,菲爾多西的家鄉已經納入了伽色尼王朝,于是他將詩稿獻給伽色尼國王瑪赫穆德。由于書中體現了反抗異族侵略的思想,再加上詩人與國王屬于不同的伊斯蘭教派別,瑪赫穆德拒絕了這部作品!菲爾多西本人不但沒有得到封賞,反而屢受迫害四處流浪,游蕩多年才偷偷返回了故鄉。1020年去世后,他的遺體被埋在自家后院,直至1934年,伊朗政府才為這位偉大的詩人建造了一座精美的陵園。

    ◎另一個版本

    詩人的不幸遭遇在民間卻流傳著另一個版本:國王蘇爾坦·馬哈穆德·加茲納看了他的詩歌大喜過望,當即命其撰寫更多的作品,同時承諾——每寫完一行對句就贈予一枚金幣!接下去,菲爾多西耗費30多年的心血,終于完成了《王書》??墒钱斁拗I給國王時,財務大臣擔心國庫虧空,背地里提出將6萬金幣改為6萬銀幣。菲爾多西當然不同意,氣憤地走出了王宮,回到家鄉繼續過著貧窮的生活,繼續潛心創作。

    多年過去,國王了解到真相,懲罰了財務大臣,并決定兌現當初的諾言。一支載有大批金銀珠寶的駝隊踏上了行程,但就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駝隊遇上一支迎面而來的送葬隊伍,去世的人正是菲爾多西。菲爾多西的女兒拒絕了這筆龐大的財產,國王遂命人將其用于修建沿途的驛站,以供來往行人休憩。

    菲爾多西墓園

    墓園正中聳立著一座高大潔白的方形紀念碑,碑身正面上刻著菲爾多西的詩歌名篇,詩人之墓就在紀念碑下的紀念館內。紀念碑前的方形噴泉池將整個墓園襯托得更加宏大肅穆。

    與詩人的真實經歷相比,這個版本顯然賦予了一些美好的愿望??吹贸鰜?,大家都希望菲爾多西在當時就能獲得統治者的認可。

    《王》

    《王書》又名《列王紀》《列王傳》,意譯“皇帝的史詩”。全書共有12萬行,分50章,流傳至今還剩下約10萬行。世界各地都不乏喜愛《王書》的文學家,其中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高度評價《王書》說:“在《王書》里有許多章節,它們的美甚至在《伊里亞特》和《奧德賽》里都找不到?!?/br>
    吟游詩人薩迪

    可能是因為“歌伶的把戲不足以令上帝娛樂”吧,遙遠的中古世紀誕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吟游詩人”。吟游詩人不論出身,王室貴族和微賤之民皆可入行,但他們有個共同點:極富才華且能說會道。借著游蕩之機,這些詩人四處傳唱著英雄史詩與鄉野傳奇,酣暢淋漓地表達著心中思緒——薩迪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薔薇園中的詩人薩迪

    《薔薇園》書中的一幅插圖?!端N薇園》是一部箴言故事集,內容是詩人對自己流浪生活的總結和思考。

    ◎顛沛流離大半生

    薩迪全名為謝赫·穆斯利赫丁·阿卜杜拉·薩迪·設拉子。1208年,他出生于設拉子的一個傳教士家庭,早年曾在設拉子求學。14歲那年,薩迪成了孤兒,飽嘗生活艱辛。青年時期,他在別人的資助下前往巴格達,進入當時著名的內扎米耶學府,刻苦鉆研文學和伊斯蘭教義,同時開始使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創作一系列抒情詩。由于實在無法忍受學校嚴格的宗教制度,薩迪中途輟學,離開了巴格達。

    其時,蒙古人大舉入侵,加之地方王朝混戰不休,社會局勢動蕩不安,薩迪自此開始了三十多年的巡游生活。他一邊做著各種苦役雜工,一邊四處布道講學,足跡遍及敘利亞、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亞、印度、阿富汗斯坦和中國新疆的喀什噶爾(今喀什)等地,并多次前去麥加朝覲。等到1257年返回故鄉時,這位吟游詩人已經兩鬢斑白。

    在隱居故里的這一段時期,設拉子一帶被地方統治者以重金購買,僥幸未遭蒙古軍的破壞,社會秩序相對比較穩定。體驗過多年流離之苦的薩迪從此安頓下來,他親身體驗過各種人間悲苦,廣泛接觸過各階層人物,胸中激蕩著濃烈的創作激情,也積聚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在接下去的很長一段時期里,薩迪醉心于文學創作,完成了代表作品《果園》與《薔薇園》,并以頌詩、挽歌、抒情詩、短詩和魯拜詩等不同形式撰寫出大量優秀的抒情詩。1292年,這位命運多舛、創作頗豐的詩人在設拉子溘然離世。

    薩迪墓

    如今,這里是著名的旅游景點,整個陵墓就是一座極具特色的漂亮花園。

    ◎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

    薩迪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留存下來的抒情詩大約有600多首。那些作品描述了花鳥、山水、美女與靜夜,語言凝煉流暢,韻律抑揚有致,風格清新明麗,處處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人生的向往。尤其是那兩部代表作《果園》和《薔薇園》,前者是由200個故事組成的敘事詩集,后者有詩有文,風格獨特。二者對后世影響很大,被譯成幾十種外國文字,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越來越多的讀者至今仍然能從《果園》里品嘗到甘美的“果汁”,從《薔薇園》里聞到芬芳的“花香”。

    憑借一系列優美的抒情詩作品,薩迪成功開創了伊朗古典詩歌的新局面,也當仁不讓地成為抒情詩泰斗哈菲茲的先行者。他的另一些散文作品比如《論文五篇》《帝王的規勸》《論理智與愛情》等,亦是伊朗古典文學史上的傳世佳作。這位在伊朗文學史上取得極高成就的文學大師,被人們譽為“波斯(伊朗)古典文壇最偉大的人物”,同時他也是支撐伊朗文學大廈的四根支柱之一。

    修行詩人毛拉維

    所有的修行均由心底生發,但并非所有的修行者都能寫出精美的詩句。詩人偏偏享有這般殊榮,他們目光透徹、心靈敏銳,更善于調用文字,當那些滿含著智慧之光的詩句在筆尖汩汩流出,詩人們可能是當世最浪漫的修行者——伊朗歷史上著名的毛拉維便是這樣一位善用文字修行的偉大詩人。

    魯米像

    這位偉大的詩人兼哲學家寫下了許多美妙的抒情詩和動人的寓言哲理詩,為世界文學留下了許多珍貴瑰寶。

    ◎從魯米到毛拉維

    毛拉維原名賈拉爾·丁·魯米,“魯米”是阿拉伯人對東羅馬地區的稱呼,“毛拉維”是后來的追隨者們為其加上的尊稱,意思是“大師”“長老”或“我們的主人啊”。

    魯米墓中擺放的《瑪斯納維》

    在父親的影響下,魯米自小接受傳統的伊斯蘭教育。1219年,西征的蒙古大軍入侵巴爾赫,父親舉家西遷,13歲的魯米一路相隨,在麥加、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地求學,掌握了波斯語、阿拉伯語及各類文學知識。

    魯米命運的轉機發生在40歲那年。據說他當時正在課堂上講授蘇菲學理,突然有個蓬頭垢面的家伙闖進來,一把抱起魯米叫道:“我來了,那么你呢?”剎那間,魯米感覺體內似有電流通過,他忍不住抱著柱子翩然起舞。那個闖入者名叫舍姆斯丁,兩人自此結下一段深厚的友誼,魯米還特意將自己在此期間寫下的詩歌命名為《舍姆斯集》。一兩年后,舍姆斯丁離去,普通金匠扎庫布與另一位霍薩姆丁又相繼成為他的莫逆之交,不斷為其灌注著靈性之泉。三位好友對魯米的思想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他曾做出一個比較精當的比較:“舍姆斯丁是太陽,扎庫布是月亮,霍薩姆丁是星星,他們都能指引路人?!?/br>
    ◎“知識的海洋”

    當魯米成為眾人追隨的“毛拉維”,他在宗教和文學方面已取得了很深的造詣。這位大師提倡以宗教思想為指導,凈化心靈、返璞歸真,在許多詩歌作品里都體現出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

    1260年,魯米開始創作鴻篇巨制《瑪斯納維》,十二年后巨著終于完成。這是一部雙行哲理訓諭長詩,分為六卷共有25700多組對句,內容異常豐富,包含著魯米對生命的所有體悟和對蘇菲修行的所有理解,被譽為“知識的海洋”。

    1273年,魯米病逝。這位偉大的詩人取得了巨大的文學成就,在伊朗文學史上與菲爾多西、薩迪、哈菲茲相比肩。經過一生的文字修行,他還給后世留下了一句名言:“共同語言體現共同心聲,同心同德勝過相同語言?!?/br>
    抒情詩人哈菲茲

    若問誰開創了伊朗古典抒情詩之先河?必然是薩迪;若問誰是伊朗古典抒情詩之泰斗?那必然是哈菲茲。哈菲茲一生創作了五百多首精美的抒情詩,是14世紀伊朗最偉大的抒情詩人,享有“詩人中的神舌”“設拉子夜鶯”之譽。

    ◎悲苦的人生經歷

    哈菲茲墓

    整個墓園是一座環境優美的大花園,到處郁郁蔥蔥。哈菲茲的墓xue為大理石棺,圍繞石棺的開放式八角亭子是后來建的。

    一段悲苦的經歷,往往能在詩人靈動的筆尖下綻放花朵——哈菲茲的人生經歷恰恰印證了這句話。

    哈菲茲全名沙姆思·丁·穆罕默德·哈菲茲,他于1320年出生在伊斯法罕,后來全家遷居設拉子。家庭的動蕩與幼年喪父讓這位小小少年飽受生活的折磨,他一邊艱苦謀生一邊勤奮求學,在少年時期便能背誦全本《古蘭經》,人們稱其為“哈菲茲”,意即“熟背《古蘭經》的人”。

    記憶力超群的少年天才開始學寫詩歌,20歲出頭即才華橫溢嶄露頭角,博得了世人關注,后來還曾擔任過莫扎法爾王朝的宮廷詩人??墒窃娙松环陼r,蒙古大軍的入侵令整個波斯局勢動蕩不安,哈菲茲隨之遭受到人生中的致命打擊——兩個孩子早早失去,妻子也先走一步。到了1387年,征伐波斯的帖木兒大軍占領設拉子,詩人淪為貧苦的托缽僧。兩年后,他帶著一身貧病與滿腔憤懣黯然離世。

    哈菲茲墓美麗的穹頂

    彩釉磚拼成立體穹頂,每一塊彩釉磚與穹頂的弧度都貼合,穹頂下方就是哈菲茲的石棺。

    在哈菲思逝世20年后,人們于設拉子郊外的莫薩拉附近為他建起了一座陵墓。哈菲茲陵園已成為伊朗一處有名的旅游古跡。

    ◎引人盛贊的“嘎扎勒”

    哈菲茲創作大量詩歌時,正處于蒙古人統治波斯的時期,他的作品對當權者的專制暴虐、社會道德的沉淪與教會的偏見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嘲諷,同時也在詠嘆春天、鮮花、愛情、公正與美好的新生活。

    這些作品主要分為抒情詩、頌詩、短詩、魯拜詩(四行詩),總計有九百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要屬那五百多首“嘎扎勒”,即波斯古典詩歌中的抒情詩。波斯古典抒情詩的形式比較自由,一般由7個~12個對句組成,多則可達20多個對句,通常會在最后一個對句中點出主題,并出現詩人的名字。哈菲茲的抒情詩繼承了這種傳統,但沒有標題也不大注意情節是否連貫,他更注重抒發心中感受和描述客觀景物,既是現實主義作品,也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1791年,波斯文《哈菲茲詩集》第一次正式出版,后來又被譯成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等多種文字廣為傳播。許多東西方著名詩人、哲學家、音樂家都曾給予高度評價和贊賞,比如普希金、萊蒙托夫、葉賽寧、愛默生,以及尼采、丹納、黑格爾、恩格斯等,有的人得其靈感創出新品,有的人直接為他的詩篇譜曲。德國大詩人歌德甚至還專門寫了若干詩歌獻給哈菲茲,毫不吝嗇地深情贊道:“哈菲茲啊,除非喪失理智,我才會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論。你是一艘鼓滿風帆劈波斬浪的大船,而我只不過是在海浪中上下顛簸的一葉小舟?!?/br>
    伊朗奇才哈亞姆

    大約在11世紀后半葉,伊朗出了一位博學多識的跨界奇才。他不光是優秀的詩人,還是數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同時又在音樂、機械、地理和醫學等方面屢有建樹。這位奇才簡稱歐馬爾·哈亞姆,全名阿普爾·法塔赫·歐馬爾·本·易卜拉欣·哈亞姆·內沙浦里。

    ◎博學的宮廷御醫

    哈亞姆大約在1048前后出生于霍拉桑省尼沙布爾,父親是當地的一名帳篷制作匠。早年他在家鄉求學,接受傳統的伊斯蘭教育,能夠背誦《古蘭經》的部分選段,長大后曾前往巴爾赫、撒馬爾罕、巴格達等地游學。

    哈亞姆像

    1074年,年輕的哈亞姆進入塞爾柱王朝蘇丹瑪列克沙赫的宮廷,擔任一名宮廷御醫。豐富的游學經歷與安逸的宮廷環境,讓哈亞姆能夠安心致力于科學研究和文學創作,并取得不小的成就。在數學方面,他編寫了一本當時最杰出的《代數學》,研究出一次方程解和三次、四次方程根的幾何作圖法,并提出有理數和無理數的定義,還系統提出了用圓錐曲線圖解求根的理論。在天文歷法方面,他主持修建了天文臺,也主持修訂過古波斯歷,編制了一套《杰拉勒歷表》,其精確度超過格雷高里歷。哈亞姆博學多才,其他方面的主要著作還有《宇宙論》《存在論》《形而上學簡本》《教法》等。

    哈亞姆的大半生主要依靠年金,在幾位資助人的支持下取得了非凡的學術成就。遺憾的是,進入晚年時期,這位奇才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大約在1122年溘然離世。他的陵墓就設在尼沙布爾,現已成為伊朗著名的伊斯蘭古跡之一。

    哈亞姆墓園

    這是一處環境幽靜的花園,完全沒有人們認為的陵墓會有的陰沉的樣子。據說他在世時曾說過,希望自己的墓上總覆蓋著玫瑰花。今天,他的墓碑上總有來者撒下的玫瑰花瓣,他的愿望實現了。

    ◎“柔巴依”四行成詩

    哈亞姆的以上成就在生前即為大眾所熟知,他在詩歌方面的成就卻在逝世50年后才被世人發現。這位奇才從30歲開始寫詩,成功地創作出一部《魯拜集》?!棒敯菰姟币卜Q作“柔巴依”,在阿拉伯語里意為“四行詩”。這類古典抒情詩的基本特征是:每首四行,獨立成篇。第一、二、四行押韻,第三行大抵不押韻,有些類似中國古詩中的絕句。

    由于生活在塞爾柱帝國社會矛盾不斷加深的年代,哈亞姆在《魯拜集》中充滿了對社會的強烈不滿,以及渴望改變現實的美好愿望。他的四行詩語言精湛、寓意深刻,涉及的內容包括人生、哲學、宗教、學術等各個方面,富有生活氣息。據說,中國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也曾在《倚天屠龍記》里引用過哈亞姆的詩歌。不過,后人對他的《魯拜集》一直存有爭議,有的人認為作品重在呼吁人們及時行樂,有的人認為作品的神秘色彩過多,還有的人認為詩里處處彌漫著悲觀主義。

    1859年,某位英國學者從他的作品中選取了101首詩,共有404行,將其翻譯成英文結集出版,這就是英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歐馬爾·哈亞姆之柔巴依集》。該書在歐美國家,風行一時,哈亞姆隨之聲名大振。1928年,胡適、聞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名家又翻譯過二十多種譯本,有的學者甚至為其批注:“信仰的歸宿,靈魂的良藥”。

    電影大師阿巴斯

    2 0世紀90年代初,印度導演蒂亞吉特·雷伊與世長辭,有人認為“世界失去了一位最偉大的寫實主義導演”。兩年過去,當伊朗電影《橄欖樹下的情人》剛剛面世,人們知道上帝已經發現了取代雷伊的人選,他就是杰出的電影大師阿巴斯!

    阿巴斯

    阿巴斯的電影風格得到了世界的認同與贊賞,在電影這片一直由歐美影片把持的領域,可謂難得。

    ◎多面手激流勇退

    1940年6月,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出生于德黑蘭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8歲那年,他離開家庭獨立謀生,并于次年通過高考被德黑蘭美術學院錄取。在學習繪畫的同時,這個年輕人為交警部門做了不少平面廣告和影視廣告短片,一般都是晚上工作白天上學。工作占去大量時間,導致阿巴斯前后花去18年時間方才完成學業。

    但是在此期間,這位年輕人的藝術生涯步步攀高。1969年,阿巴斯為卡倫青少年教育學院創建電影系,此舉開啟了“伊朗電影新浪潮”。借著系里的硬件設備,他攝制了大量的商業廣告片,并于1992年之前又攝制了22部電影。在成長的過程中,阿巴斯迅速成為一個集導演、劇作家、制作人及剪輯師于一身的多面手。

    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他拍攝的主要影片有《面包與小巷》《小學新生》《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和《家庭作業》。進入90年代,阿巴斯的電影事業迎來了最高峰,先是《生命在繼續》和《橄欖樹下的情人》贏得了多項國際大獎,接著又有《櫻桃的滋味》摘取金棕櫚大獎,《隨風而去》榮獲威尼斯評委會大獎。但是在參加威尼斯電影節期間,阿巴斯鄭重宣布:“我拍電影已有三十年,也參加了三十年的電影評獎活動,現在是該退出的時候了……”

    ◎情感深厚風格獨特

    能被稱作電影大師,阿巴斯的作品自有獨特風格。他的第一部短片《面包與小巷》,首次將紀錄片式框架、即興式表演與現實主義題材融合在一起。他的第一部長片《旅行者》描繪了一個鄉村問題少年執意要去首都德黑蘭看一場足球比賽,題材平實,表現手法卻極其細膩。另一些作品如《小學新生》與《家庭作業》,則從側面反映了伊朗學齡兒童所需要面對的各種問題。

    1987年攝制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為阿巴斯首次贏得了國際聲譽,這部影片講述一個山村小學生翻山越嶺歸還同學作業本的故事,片中角色全部由小學生和村民們本色出演。1991年,小山村發生地震,阿巴斯返回震后山區,找到昔日的小學生,并把整個過程拍成一部《生活在繼續》。1994年,當他再次返回小村,又拍攝了一部《橄欖樹下的情人》——以上三部片子成為阿巴斯系列電影中有名的“村莊三部曲”。

    截至2015年,阿巴斯仍然活躍在電影陣線,他執導的影片雖然不算太多,其中一半以上均為不足60分鐘的短片和紀錄片,但每一部作品都有著獨特的風格、簡約的語言與深刻的觀念。這位電影大師常常通過虛構來表現真實,或通過真實來描述虛構,很善于從平凡事件中揭示人類最深的情感。許多著名導演都對他推崇倍至,美國導演馬丁·斯科西斯甚至說:“基亞羅斯塔米代表了電影藝術性的最高水準?!?/br>
    詩意導演馬基德·馬基迪

    與電影大師阿巴斯相比,馬基德·馬基迪可謂是后起之秀。只是這位后起之秀潛力驚人,甚至一度超越了前輩,在國內外屢次刷新票房新紀錄,目前已成為世界影壇上一位炙手可熱的伊朗實力派導演。

    馬基德·馬基迪導演

    ◎演員轉型成導演

    馬基德·馬基迪于1959年出生在德黑蘭,最初在業余劇團里從事表演,接著加入伊斯蘭文化指導部的藝術部門。在某位導演的影響下,馬基德后來有幸參演了《戰勝魔鬼》《兩眼雙盲》與《抵制》等多部影片。20世紀80年代前后,阿巴斯等電影大師的作品深刻影響著這位年輕人,他開始拍攝一些短片和紀錄片,漸漸轉型成為一名導演。

    馬基德執導的影片《天堂的顏色》劇照

    1991年,馬基德的第一部劇情片《手足情深》隆重面世。該片首度獲選1992年戛納影展導演雙周放映,同時助他成為伊朗影壇上最受矚目的后起之秀。接下來的整個十年,馬基德執導的影片接連斬獲各項大獎。1996年,《父親》一片在國內多個影展上搶先獲獎。1998年,《小鞋子》參加多倫多、香港、倫敦、紐約等18個國際電影節,橫掃11項大獎,并在美國創下近百萬美金的票房紀錄,刷新了伊朗電影票房的新紀錄。更重要的是,它在當年成為首次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影片。

    1999年,《天堂的顏色》在美國又創下了票房新紀錄,同時順利斬獲蒙特里爾電影節上的最佳電影獎。

    ◎將鏡頭對準兒童

    馬基德不僅注重影片的商業價值,還非常善于提升影片的藝術價值,尤其擅長利用細節打動人心。更可貴的是,他在影片中延續了阿巴斯導演的樸實之風。

    《小鞋子》里,馬基德將鏡頭對準一對小兄妹,借著一雙丟失的鞋子講述了一個溫暖又充滿童真童趣的簡單故事,輕柔有力地觸發了觀眾內心深處的感動。盡管這部片子最后在激烈的角逐中惜敗于《美麗人生》,但它已為馬基德堅實地奠定了電影大師的地位?!短焯玫念伾防?,馬基德再度將鏡頭對準兒童,刻畫出一名盲童豐富的內心世界,為觀眾呈現出一部溫暖又苦澀的優秀影片。

    馬基德確實很善于駕馭以兒童為主角的影片,喜歡用簡單的劇情、溫暖的情感去呈現那個曾經屬于每個人的美好世界,正如他所說:“我對兒童世界特別感興趣,我的童年是我思路的源泉,自己也曾經歷過‘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攝兒童電影時,你可以渾灑自如,完全不用墨守成規,兒童世界里的純真已足以令人折服?!?/br>
    2001年,馬基德又推出了一部反映難民生活的愛情劇《巴倫》。2008年,他應邀來到中國參加“國際導演拍北京”活動,還拍攝了一部北京奧運宣傳片《飛揚的五環》。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