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璀璨的文明
書迷正在閱讀:如歌似夢、御前男朋友、[綜韓劇]夢醒時見你、年下小狼狗、膽小鬼、犬狼、以地為床、反派今天乖了嗎(快穿)、異位面見聞、仙界供應商
第四章 璀璨的文明 古埃及人對于宇宙和自然的探索遠遠超過了現代人的理解,他們通過最原始的方法探知這個世界,并且掌握了很多精深的原理。不管是天文學、數學還是醫學,古埃及人在不同的領域之中都有許多影響深遠的發現與發明,象形文字、太陽歷、數學、建筑、詩歌等多個領域之中的耀眼成就,引導了后世的追隨者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去認知這個世界,更為許多現代文明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古老的象形文字 在古埃及燦爛的文明之中,象形文字是它最重要的標志。作為圖畫文字的發展,象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初具雛形,至公元前3500年,埃及先人從圖畫開始演變,在陶器、印章、石片、骨片上,用簡單的筆畫形象地描繪下圖形和符號。這樣的文字經過長期的發展之后,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象形文字,為埃及古文明添上了絢麗的一筆。 ◎象形文字起源 象形文字這個名稱來源于古希臘文,原意是“神圣的雕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名字,是因為希臘人第一次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幾乎都是在神廟的墻壁上,所以象形文字被認為是專門用于神廟的文字。 在古埃及人從圖畫演變出象形文字之初,任何一種可以畫得出的物體都可以用該物的圖形表示,如圓圈中加一點表示太陽,三條波浪線表示水,這是最初的表意符號。這樣的表意符號還可以表示具體動作,一個人將手放入口中代表“吃”,一前一后邁開雙腿代表“走”。后期的表意符號還有了引申義,太陽也可以表示白天,吃的動作也可以表示饑餓、說話、熱愛。有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可以用引申和表意相結合的辦法,如一根鴕鳥羽毛代表“真理”,因為鴕鳥雙翼羽毛是一樣長短的。棕櫚樹葉圖形代表“年”,因為古埃及人發現棕櫚樹一年只長出12杈樹枝。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與古老的象形文字。 隨著象形文字的發展,除了表意符號之外,也出現了豐富的表音符號。它們有一部分是由表意符號轉化而來,如畫一張嘴表示r音,畫一只腳表示b音,嘴和腳的圖形都放棄了自身含義而被賦予了一定聲音。埃及象形文字中的表音符號包括24個單輔音(一音一符)和大批的雙輔音(兩音一符),以及部分三輔音(三音一符),而最常用的還是這24個單輔音。 象形文字的書寫方式是從右至左,只有極少數是從左向右書寫,也有一部分是從上向下。為了讓文字具有對稱之美,有一部分象形文字從中間起筆,向左右兩個方向分寫。為了易于辨認,表示人和動物的圖形符號總是面朝著文字的起點,這個特征也幫助后世的研究者理解了更多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最初可以用于一切方面,不管是記載歷史、宗教儀式,還是詩歌、法典、祈禱文等,也會被鐫刻在神廟或墓室的墻壁上,石碑、石棺、雕像、金屬和木質器物上也很常見,也有一些是書寫在形似蘆葦葉的紙草紙上。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象形文字越來越限于紀念碑,偶爾也會出現在陶片上。最晚的一塊象形文字石刻在阿斯旺附近的菲萊島上被發現,稱為菲萊銘文,制作于公元394年。 在埃及現存的古老資料中,象形文字可謂隨處可見,它們也是研究古埃及歷史的寶貴資料。 ◎演變與發展 古埃及文字出現之后,一直處于演變過程中,經歷了象形文字、祭司體文字、世俗體文字和科普特文字4個發展階段。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文字,但體系復雜,難以書寫。因此到了第五王國時期,從象形文字之中簡化出了一種草體字,也就是祭司體文字。至公元前700年左右,一種更草的字體出現,這就是世俗體文字,它被廣泛運用于托勒密時代的多個方面。到公元前332年,埃及被希臘征服,希臘語成為官方語言,埃及本土語言和文字都受到了希臘語的沖擊,互相融合,形成了包含了大量希臘詞匯的科普特語。 古埃及壁畫及象形文字 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象形文字和它的衍生文字因為各種原因被改變。公元640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甚至下令取締埃及境內所有的語言文字,導致科普特語也逐漸被阿拉伯語代替,在16世紀瀕于滅絕。而真正的象形文字早在4世紀就已經完全滅絕。即便如此,象形文字帶來的影響卻一直延續著,腓尼基人借鑒它創造了腓尼基字母,希臘人在腓尼基字母基礎上加入元音字母,形成希臘字母。后來,羅馬人又在希臘字母基礎上創造了拉丁字母,為西方各國字母文字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象形文字解密 從外部特征來看,象形文字既是一種表意文字,也是一種表音文字。同時,和其他語言一樣,象形文字也存在著大量非規則形式,風俗、宗教信仰、習慣性寫法也占據了一定的比重。 從希臘和羅馬統治埃及開始,統治者就非常贊賞那些用象形文字鐫刻的銘文,并致力于解讀象形文字的含義。羅馬皇帝曾經將許多埃及方尖碑運送到羅馬,豎立在廣場之中,大力研讀。埃及學者赫拉波羅在5世紀時也開始研究象形文字,并用科普特語撰寫了《象形文字》一書,對埃及象形文字提出了許多見解,對后世的釋讀者產生深遠影響。 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者在大力提倡希臘、羅馬古典文明的同時,也關注了埃及文明,很多學者都來到埃及收集銘文,讓赫拉波羅之后沉寂了1000多年的象形文字解讀又出現了熱潮,其中最著名的釋讀者便是羅馬大學教授、神父阿塔納西烏斯·基歇爾,他在1636年出版《科普特語和埃及語的先驅》,為象形文字和科普特語研究釋讀奠定了基礎。 1762年,法國學者巴斯勒密指出,象形文字中用橢圓形圈起來的是國王名字。1785年,另一位法國東方學家奎尼絲試圖證明中國古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具有同一性,屬于同一語言系統,這都是向著正確釋讀象形文字邁出的腳步。而1798年拿破侖遠征埃及,對埃及古跡十分欣賞,帶去了175名各類專家、學者組成的科技團,責令他們收集、整理和研究埃及文物古跡。1799年7月,法軍在尼羅河口西端修筑戰壕時發現了寫著3種不同文字的羅塞塔石碑,引起了語言學家的重視。他們首先解讀了石碑下方希臘文內容,然后通過對照解讀了石碑上端的古埃及象形文字。 羅塞塔石碑的出現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研究的重大突破,轟動了整個歐洲。英國科學家、語言學家托馬斯·楊通過對世俗體文字劃分成組,讓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成功釋讀象形文字的關鍵。 象形文字最后的成功釋讀是由法國學者商博良完成的,他從小便對埃及學有濃厚興趣,鉆研了古代語言、古代史和科普特文之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仔細分析研究,得出了象形文字既是一種表音文字,也是一種表意文字的結論。商博良的研究讓他成為象形文字真正的釋讀者,1822年,他在巴黎科學院的學術會議上宣讀了自己的論文,就象形文字釋讀進行了專題報告,這一天也是埃及學這一新興學科的誕生日。自這一日起,對埃及文明、象形文字的研究真正呈現出科學性、體系性的推進。 在人類文字形成的過程中,埃及象形文字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它不僅記錄了埃及的古代文明,更對現代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阿努比斯和象形文字。阿努比斯是埃及導引亡靈之神,長著狼頭人身。 史上最早的太陽歷 從事生產活動的人們必須知道天時,從人類有了農業與游牧生活開始,便試著制定歷法。古埃及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根據尼羅河定期泛濫的規律,開始了天文學的研究,并且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 ◎尼羅河的啟迪 早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古埃及人為了安排農事,就開始研究尼羅河漲落和天象之間的關系。每年的6月15日,尼羅河泛濫的第一個洪峰就會達到孟斐斯。與此同時,在尼羅河下游,早晨可以看到天狼星與太陽在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他們將這個時間點雕刻在竹竿上,并每年加以比較,發現兩次泛濫之間總是相隔365天。 天狼星被古埃及人尊為伊西斯女神,據說尼羅河的泛濫是因為她的眼淚而引起。每年泛濫日與天狼星出現的日子吻合,這一現象啟迪古埃及人確立了回歸年的算法,將尼羅河泛濫、天狼星出現的日子定位每年的歲首,將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有30天,12個月合計為360天。而另外的5天分別獻給大地和植物之神奧西里斯家族的5位神祇,慶祝他們的誕生,是年終享宴的日子。 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納菲爾塔莉(ari)與伊西斯女神(右)。 根據尼羅河漲落和莊稼的生長情況,古埃及人還將每年的12個月劃分為3季,每季4個月。第一季叫作“阿赫特”,意為“泛濫”。因為這個季度是尼羅河泛濫的季節。第二季叫作“佩雷特”,意為“出”,因為這個季節雖然是埃及的冬季,但此時尼羅河的洪水開始退去,留下肥沃的淤泥與土地,幼芽也隨之出土,是播種和農作物生長的季節。第三季叫作“夏矛”,意為“無水”,這個季節屬于埃及的夏季,干燥無雨,也是收獲并貯藏谷物、收拾田地的季節。人們在這一季里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個尼羅河泛濫季的到來。 ◎深遠影響 根據尼羅河的潮水啟迪,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陽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太陽歷,它的歷法簡明、實用,對于后世通用的公歷產生了直接而又深遠的影響。 古埃及太陽歷對于農事的安排雖然已經非常準確,但因為他們不知道置閏,所以太陽歷與回歸年(地球圍繞太陽準確公轉一周)之間還是存在1/4天的誤差,這導致每過4年就會有1天的誤差出現。天狼星的運行周期是1460年,經過一個周期之后,這種誤差積累成了1年。古埃及人在長期使用太陽歷的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因為太陽歷推行時間太久,以至于無法糾正。 公元前238年,托勒密三世曾經下令每4年增加1天,以糾正太陽歷的誤差,但并未被埃及人接受。一直到根據月相周期制定的古羅馬歷法出現,羅馬政府在歷法中加入了閏月,才讓歷法和季節得到了較好的調整。公元前59年,儒略·愷撒請天文學家所西尼斯以埃及太陽歷為藍本,修改羅馬歷法,每年設為12個月,一年為365又1/4天,置平年、閏年之分,讓太陽歷更加接近回歸年。改革之后的新歷,被稱為“儒略歷”,從公元前45年元旦起開始在羅馬使用。 埃及國王托勒密三世像。托勒密三世曾試圖糾正太陽歷,但并未成功。 公元6世紀,基督教會實力擴大,一個名叫迪奧尼西的基督教天文學家提出了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于公元元年的說法,將這一年作為“公元”,拉丁文意為“主的生年”,此前稱為“公元前”。迪奧尼西的主張獲得教皇支持,公元紀年法經過幾次修訂后成為西方世界沿用的紀年法。 探根究源,古埃及太陽歷影響了全球紀年法的使用,現在世界各國通用的歷法都源于埃及,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世人對埃及古賢致以無上的敬意。 神奇的天文學 古埃及天文學的發展和農業生產息息相關,公元前6000年間,尼羅河流域農業得到發展,至公元前4000年初尼羅河進入金石并用時代,原始社會解體、奴隸制國家逐漸形成,出于農業生產的必要,必須對尼羅河泛濫做出準確預報,天文學也就此萌芽。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古埃及人在天文學領域創立了令現代人矚目的成就,對后世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天文與建筑 古埃及有文字記載開始,便有了關于天文學的記錄。早期的埃及天文學知識大多掌握在祭司僧侶的手中,對天空的觀測和對天象的解釋都是僧侶們獨攬大權。他們把一切天文知識歸結為神的啟示,在神廟中設立“守業者”,世世代代觀測記錄天象。從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到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埃及天文學不斷積累、發展,金字塔建筑和早期太陽歷的編訂都屬于這一時期。 古埃及的很多建筑都符合天文學規律,這讓人們不得不贊嘆古埃及文明的先進。 埃及人所掌握的天文學有多精深,從金字塔和神廟建筑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吉薩大金字塔的東南角和西北角僅差半寸,塔高乘以10億即可得到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億千米,通過塔的子午線將大陸和海洋平分為相等的兩半。此外,在北緯30度以南2千米的地方有一座金字塔,進入該塔地下宮殿的北通道,與地面構成30度角,正好對著北極星。更不用說拉美西斯二世所修建的阿布辛貝勒神廟中,每年兩次的太陽節陽光可以精準地射進神廟。所有這一切都通過現代測量儀器得到驗證,沒有足夠的天文知識都是無法做到的,讓現代人目瞪口呆。 ◎歷法與天體規律 古埃及天文學的成就除了太陽歷之外,還有各種天體運行規律的探索。從埃及神廟和墳墓之中的浮雕、繪畫中可以發現,他們對于天空星座非常熟悉,天鵝座、仙后座、獵戶座、天蝎座等著名的星座圖都曾經出現在出土的棺蓋和繪畫中。 為了更加精準地判斷季節,古埃及人還創制了旬星法。他們將黃道帶的恒星分為36組,每過10天,在日出前的東方地平線上,就會有一組新的旬星出現。某一組旬星預示著某個旬日的到來,在第三王朝時期的文物之中就已經發現了關于旬星的記載,說明旬星制創立極早,更證明了埃及天文學的歷史悠久。 在卡爾斯堡發現的第九號草紙中,記載了古埃及特殊的陰陽歷,那是一種專門為祭祀時殺羊告朔而創立的,將每年劃分為365日,25年有9個閏月,每個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7日,這是比太陽歷更加精準的歷法體系。他們還制作了特制的漏壺,在不同的季節使用不同高度的流水量,從而計算每天晝夜的12個小時。還有觀察子午線的特殊天文儀器圭表和日晷,堪稱是最古老的天文儀器。 古埃及人眼中的宇宙是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盒子的底是凹形大地,天是盒子頂,星月是懸掛在天上的燈,環繞在大地周圍的是宇宙之河。尼羅河是宇宙之河的支流,太陽神每天駕船從天空經過,從而產生晝夜。他們對于天文學的貢獻和對天體規律的認識,是古代埃及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后世阿拉伯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開羅因此在中世紀成為與巴格達、大馬士革并列的阿拉伯天文學三大中心之一。所有的這些貢獻,都是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基石,對于人類認識宇宙是不可磨滅的功績。 精準的數學 科學技術發展是古埃及文明重要的成就之一,其中尤其以數學的成績最為引人注目。從現有的文獻之中,可以發現古埃及人數學知識非常豐富,包括算術、代數和幾何,都有很多重要貢獻。并且他們還將這些成就運用在生活和實踐中,對人類文明作出了重要推動。 ◎紙草文獻與算術 對于古埃及數學成就的了解,主要來自于中王國時代的兩部紙草文獻《莫斯科紙草》和《萊茵德紙草》。 《莫斯科紙草》成書于公元前1850年前后,是埃及最古老的數學紙草卷,主要內容是數學問題和解答,共收錄了25道題。其中包括正方形底邊截頭角錐體(金字塔)的體積計算方法,這是其他古代數學文獻中所沒有的?!度R茵德紙草》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紙草文件,作者是一名古埃及叫作阿赫美斯的書吏。這部紙草收錄了85個數學問題和解答,內容涉及財政支出等問題。 《萊茵德紙草》書影 從紙草文獻之中可以發現,古埃及人已經開始采用10進位的象形符號,從1到百萬均有不同的象形文符號,但卻沒有表示0的符號。一豎表示數字1,一段繩子表示數字10,一卷繩子表示100,荷花表示1000,手指表示10000,蝌蚪代表100000,而舉起雙手的人表示巨大或永恒的符號,表示1000000。同時,與眾不同的長度單位也是埃及數學形式的顯著特色,這些單位由指、掌、腳掌和肘組成。 ◎代數與幾何 古代埃及已經有代數的萌芽,這體現在保存下來的數學演算習題紙草之中,有一些求取未知數的題目甚至相當于一個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古埃及人將“未知數”稱為“堆”,可見這些運算多與計算糧食有關。 由于古埃及人必須計算尼羅河每年因泛濫而流失或增加的土地面積,從而預算谷倉存糧或者建筑項目所需要磚塊的數目,幾何也就在實際需要之中產生了。 幾何學(geometry)一詞的本意是“土地測量”,古埃及人在幾何學中最突出的成就莫過于圓面積的計算,而且粗略地接近了后人所算出的圓周率。在計算體積的時候,古埃及人通過長期的實踐掌握了圓柱體體積等于底邊面積乘以高的方法。在建造金字塔的過程中,更學會了計算角錐體或截頭角錐體的體積的方法。 古埃及的幾何知識都具有實用性質,尼羅河每年泛濫,耕地面積和地形經常變化,天地的界限在泛濫時遭到破壞,測量人員就用幾何方法丈量土地,劃定地界。公元前5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周游埃及全境,并在所著的《歷史》一書中描寫了古埃及國王如何通過土地面積來征收賦稅的方法。根據銘文記載,第十二王朝開國君主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曾經巡游全國,劃分疆土,重新劃定疆界。在許多貴族墳墓的壁畫之中,也出現了描繪國家官員對田地進行測量登記的場面。 《萊茵德紙草》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紙草文件,但它所記錄的數學公式卻在幾千年后依然先進。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之中,古埃及人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知識,丈量土地、修造運河、計算收成和勞工軍隊給養等需要,都促進了數學的發展。作為一個講求實際的民族,古埃及人通過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并非基于任何抽象原理,雖然使用的方法極其原始,但成就卻顯得無比輝煌。 神秘的木乃伊 世人眼中的木乃伊,是好萊塢電影中的神秘鬼怪??蓺v史上的木乃伊,卻代表著古埃及在醫學上的卓越成就,它涉及到解剖學、防腐技術、縫合技術、整形技術等一系列醫學內容,復雜而又系統,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礎之一。 ◎木乃伊的傳說 在眾神還和人間親密來往的久遠年代,地神塞布的兒子俄西里斯是埃及的法老。他勤勞而聰敏,教會人們耕種、做面包、釀酒、開采礦石,讓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們愛戴他,敬仰他,將他當作尼羅河之神,堅信是他賦予了人類生命。 法老俄西里斯和女神奈芙蒂斯壁畫 塞布還有一個兒子,名叫塞特,心胸狹隘,心腸歹毒。他嫉妒哥哥俄西里斯的地位,便想方設法謀害哥哥。 這一天,塞特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宴會,邀請了許多王孫貴族,當然也包括法老。宴會進行到一半時,塞特說有個小游戲活躍氣氛,他命人搬上來一只鑲滿珍貴珠寶的黃金箱子,對眾人說,誰能躺進去,箱子就歸誰。俄西里斯在眾人的推舉下,無奈地躺進箱子。誰料到塞特立刻鎖好箱子,將箱子沉到了尼羅河底。 年輕的王后、女神伊西斯得知這個消息后,親自找回了丈夫的尸體。但塞特心有不甘,又將尸體偷走,并將其分解成48塊,丟在了全國各地。伊西斯又跋山涉水,走過了幾十個城市,分別找到了丈夫的碎尸,將它們各自就地掩埋。 巨大的悲傷再加上已經懷孕的身體,讓伊西斯難以管理國家,塞特趁機奪取政權。10個月后,孩子出生,他從小就是個勇士,一心要為父親報仇。成年之后,他果真打敗塞特,成為新的法老。他將父親的尸體從各地挖掘出來,拼成了完整的尸身,并用特殊的方法將其制成干尸,最后又在眾神的幫助下讓父親復活。 不過,俄西里斯是在冥府復活,他成為冥府的管理者,負責對死人的審判和對人間法老的保護。 這就是木乃伊由來的傳說。 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的靈魂會在一定的時機回到rou身,所以尸體一定要精心保護,不能任其腐爛,所以誕生了木乃伊??蓺w根結底,還是法老對至高權位的迷戀——他們活著是百姓的統治者,死后也一樣是統治者,所以尸體要備受恭敬,哪怕是捏造一些玄乎其玄的傳說,比如法老有俄西里斯庇護,誰敢反抗法老,死后就會遭到俄西里斯的審判。 ◎木乃伊是古埃及的醫學成就 按照現代科學家的解讀,在幾千年前,制作一具木乃伊大約需要70多天。在這個漫長的過程里,首先要解剖尸體,將心臟以外的內臟取出,用香柏油清洗腹腔,接著分解軟組織和取出大腦,再進行第二次清洗,這次要將尸體的每個部位清洗干凈。 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 然后,將取出的所有器官和尸體放在碳酸鈉和碳氫鈉混合而成的泡堿中,等待水分被吸干。一個月后,將干透的內臟用麻布包好,放回腹腔,再用麻布、焦油或泥巴之類的填充物填滿,最后將腹腔縫合。 最后是一項需要極大耐心和細心的工作,就是盡可能地復原死者生前的模樣。被泡堿腐蝕掉的頭發,需要用一些真發重新編織;空蕩蕩的眼眶里要裝入假眼球;干癟的尸體是不行的,必須劃開許多微小的創口,將一些麻布之類的東西填充進去,好像有了肌rou一般,臉頰也同樣如此;全身要用有色泥土染色,好像活著時的膚色……在這些細小的工作都完成后,才是用松香浸過的麻布一層層將尸體包裹。等這些工作全部完成,已經過去了70天。 所以制作木乃伊不單純是一種迷信行為,還是一種醫學行為。 舉世聞名的建筑 古埃及為世界留下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其建筑成就也同樣耀目,金字塔、廟宇和方尖碑,是古埃及建筑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這些建筑藝術不僅為世界文化寶庫增添了瑰寶,更對于人類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金字塔建筑 作為古埃及建筑之中最有知名度的作品,金字塔是石造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全部用石頭來建造的建筑物。古埃及金字塔不僅氣勢宏大,而且非常堅固,建筑材料全都是數噸、十幾噸的石塊,經歷了數千年之后,這些建筑依舊不變形、不倒塌,巍然屹立在尼羅河畔。 金字塔是埃及最富特色的建筑,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最初修建金字塔的目的,是為了給法老建造陵墓。目前古埃及發現的金字塔大小共有96座,散布在尼羅河下游吉薩和吉薩以南的地區。這些金字塔之中,有48座經過了科學的考證,建筑形式可劃分為階梯、角錐、彎弓和石棺4種,其中階梯金字塔有9座,角錐金字塔有37座,彎弓形和石棺形金字塔各有1座。 在所有的金字塔之中,角錐形金字塔最有知名度。有人認為古埃及人受到沙漠之中沙丘的啟示,才有了如今的輝煌杰作,但后世對于金字塔的研究發現,這其中隱含的天文、地理、數學等知識遠遠超過了我們的猜測。 角錐形金字塔之中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修建的金字塔,經過數千年的風雨侵蝕之后,雖然它外表稍有剝落,卻依舊是最高大的金字塔。這座金字塔每一塊石頭都經過了磨平,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泥灰之類的黏合物,全靠石塊本身的重量緊壓在一起,連一片小刀都插不進去。胡夫金字塔不僅外形雄偉,內部結構更加復雜,有甬道、石階、墓室和附屬的廟堂,在墓室的四壁之上還有雕刻、繪畫等藝術珍品。 古埃及金字塔建筑對后世有深遠影響,古代東北非庫施王國的統治者在修造自己的陵墓的時候,也修建了埃及式的金字塔,連墓室和石棺的裝潢也都是埃及式的。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對麥羅埃遺址進行發掘,在王城遺址附近發現了許多金字塔建筑??梢娊鹱炙慕ㄖ问揭呀泜鞒隽税<氨就?。在公元4世紀中期,連羅馬人也都仿照埃及修建了兩座金字塔。進入20世紀80年代,法國藝術博物館盧浮宮也修建了一座仿照金字塔的玻璃塔,這種建筑形式就算在現代社會也極受歡迎。 ◎神廟建筑 縱觀埃及歷史,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是金字塔修建的高峰期。而進入新王國時代,神廟建筑開始取代金字塔,成為埃及的主要建筑時代。 新王國時代的埃及國力鼎盛,在首都底比斯,各種神廟建筑比比皆是。這些建筑不僅造型別致,而且雄偉壯觀。太陽神在這一時期成為埃及人崇拜的主神,很多廟宇都是為了供奉它而建造,建筑規模宏大,設計和外形保持了一致,大多為長方形,南北走向,四周用圍墻環繞著。所有的神廟建筑都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沿著中軸線依次排列著神廟的四大組成部分:塔門、露天庭院、列柱大廳和神殿。 塔門是古埃及神廟建筑所特有的廟門形式,建在廟門口,是兩座對稱斜壁的巨塔。通過塔門之后,便是露天庭院。它是一座方形的開闊庭院,三面環繞著列柱式走廊。在庭院的后面,有一條逐步升高的通道,可以進入列柱大廳。 列柱大廳是一個多柱式的大殿堂,屋頂多用巍峨的圓柱架托,大廳中央的兩排圓柱比其他圓柱高約1/3,形成兩層高低不同的屋頂,讓大廳中間的天花板抬高,陽光和空氣可以透過高側窗進入建筑物內部,照明整個大廳。 沿著列柱大廳繼續前進,就可以進入長方形的神殿,這里供奉著神像,是神廟之中最神圣的地方。這里黑暗,而且狹窄,沒有一絲光線。建造者有意營造出一種神秘的宗教氣氛,以便讓來到這里的參拜者對神靈產生敬畏之情。 作為古埃及人參拜神靈的主要場所,神廟建筑已經成為埃及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神廟中數量眾多、造型優美的圓柱是古埃及特有的建筑風格,這種風格對后來的古希臘建筑也有深遠影響。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就有和希臘雅典神廟相似的柱廊。法國學者商博良認為,埃及的石柱式建筑是希臘多利安式建筑的先驅。同時,埃及神廟的建筑風格也傳入了古代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在波斯波利斯的王宮就是仿照卡爾納克神廟建造的,王宮中著名的百柱大廳也采用了埃及神廟的圓柱式樣,其他的內部布局和棕櫚紋、蓮花紋裝飾柱基的手法,也具有顯著的埃及特色。古代羅馬建筑中最著名的萬神殿,也是仿照埃及神廟屋頂中央天花板由兩側透光的方式,這種建筑屋頂的方法一直傳到了西歐,為中古時期各國教堂沿用。 埃及神廟 ◎方尖碑建筑 方尖碑是除了金字塔之外最具有埃及文明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多呈現出尖頂方柱狀,由下向上逐漸縮小,頂端形似金字塔,用金、銀或者金銀合金來包裹。當旭日自東方升起,照耀在方尖碑的尖頂上,碑尖就會像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光。 古埃及人制作方尖碑時多采用整塊的花崗巖雕刻而成,重達幾百噸。在碑身的四周都刻有象形文字,從銘文之中可以發現,方尖碑的建造目的有三種,用來崇拜太陽神的宗教性目的,用來紀念法老的紀念性目的,以及裝飾性目的。在中王國時期,法老們喜歡在大赦之年或者炫耀勝利的時候豎立方尖碑,早在第四王朝時期這種建筑形式就已經廣為流傳了,只是當時的遺物現在已經一無所存。 埃及方尖碑 現存在埃及最完整的方尖碑是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一世所建造,豎立在開羅東北郊的太陽城神廟遺址中。這塊方尖碑高達20.7米,是為了慶賀法老加冕而修建的。新王國時代,圖特摩斯一世、哈特舍普蘇特女王和拉美西斯二世都修建過超過20米的方尖碑,它們高大的身軀、精心打磨的外表和象形文字,引起了帝王們的好奇。羅馬皇帝就曾經擄走了多座方尖碑,用來點綴自己的都城,其中包括圖特摩斯三世所修建的32米高方尖碑,而拉美西斯二世所修建的25米高方尖碑也被法國人劫走。 方尖碑對于其他國家的建筑藝術帶來了重要影響,迦南人、腓尼基人都曾經仿效過埃及人制作方尖碑,但制作水平卻遠遠趕不上埃及人。如今,方尖碑在它的故鄉埃及只有5座了,不過在亞洲、非洲和美洲,人們都有機會瞻仰到方尖碑的風采。在歐美很多現代都市中,仿造方尖碑建筑隨處可見,美國華盛頓特區白宮南側,巍峨的華盛頓紀念塔就是仿照方尖碑修建的高塔建筑。華盛頓紀念塔修建于1941年,高達169米,這也是現代方尖碑之中最有名的一座。古代埃及勞動人民用自己的精湛藝術技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為世界建筑史上留下的瑰寶,將通過這些現代建筑永遠影響著人類文明。 多彩的埃及神話 從阿圖姆創世起,埃及人就在神祇的指引下生活。他們對神祇不僅是尊重,而是真真切切與神祇生活在一起的親切。神祇是他們的國王,是他們的守護神,是他們在現實世界中道德的典范,是對邪惡的約束。于是神祇對埃及人來說,不是傳說,而是信仰的一部分。他們堅信,律法不能懲罰所有壞人,不能讓所有好人得到幸福,但神一定可以。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對個人行為的約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埃及諸神 埃及的神話來源跟所有古老文明中的一樣,都是來自人類對自然與科學的不可預知和不理解。經過想象與推測,自然萬物都被人格化,并且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能力,神由此而生。在此基礎上,人還賦予神一定的統治、管理人間的功能,他們要負責判斷人類行為的對錯,人性的善惡,負責教習人類如何獲取生存資料。為了讓神的權威更有說服力,人類編纂了許多神發揮神力的故事,神話便出現了。 埃及創世神阿圖姆畫像 從一定意義上講,神代表著古老人類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亦是一種古樸的哲學思想,代表一種原始的思維模式和認識世界的方式。 作為遠古文明的一支,埃及的神非常多,有明文記載和口耳相傳的共有2000多位。目前流傳最廣、體系最完整、有典籍可循的神系是赫里奧波里斯神系。 赫里奧波里斯是一個地名,古時有太陽城之稱,是神居住的圣地,被認為是今天的開羅。這支神系主要有9位主神: 給女神伊西斯獻祭 阿圖姆(atum) 阿圖姆是創造世界的神,是諸神的領袖,后來與太陽神拉(ra)合并,被統稱為ra-atum或atum-ra。這位創世之神的形象,一般是頭戴雙皇冠的男人,或者是頭頂金色圓盤的男人。他可以帶走亡靈,沉沒在浩瀚星空。 休(shu) 休是頭頂有四支鴕鳥毛的男性,是風神,由阿圖姆的分泌物創造出來。他的妻子是雨神泰芙努特,兒子是大地之神蓋布,女兒是天空之神努特。休要一直站在天地之間,腳踏兒子,手托女兒,才能讓天地分開。 泰芙努特(tefnut) 泰芙努特不僅是雨神,還是孕育之神,她也是阿圖姆用自己的分泌物創造出來的,跟休是兄妹。跟休結婚之后,生育了蓋布和努特。 女神奈芙蒂斯壁畫 埃及諸神壁畫 蓋布(geb)與努特(nut) 蓋布和努特一般都是成對出現,在壁畫上,蓋布是黑色或綠色皮膚的男人,他躺著,象征著大地;努特通常是藍色皮膚,雙手和雙腳都撐在地面上,繪滿繁星的身體罩著蓋布,代表蒼穹。他們非常相愛,但卻注定不能在一起,父親休為了天地分開,只好站在他們之間。為了能更加親近蓋布,努特只能用一個彎腰的姿勢。 俄西里斯(osiris) 俄西里斯是冥府的主宰,形象一般是像木乃伊一樣被白布包裹,雙手分別拿著曲柄杖和笏。他可以對亡靈進行審判,決定亡靈是否能夠獲得重生。所以在金字塔的壁畫中,常見俄西里斯引領法老、女王,以及皇親貴族的靈魂走向冥府的場景,也有亡靈捧著珍貴的寶物獻給俄西里斯的畫面。 伊西斯(isis) 伊西斯是生育和母性之神,被譽為生命的守護神。她是蓋布和努特的女兒,是俄西里斯的妻子。起初,伊西斯的形象是一位頭戴王座的女性,手握皇權。希臘人統治埃及時,伊西斯又變成了水手的守護神。而在古王國時期,她的形象和哈索爾合并。哈索爾是她的兒媳,一般是母牛形。所以現在常見的伊西斯形象,頭頂有牛角,同時配有太陽圓盤、王座和眼鏡蛇。有的時候,她也以懷抱嬰兒的姿態出現。 塞特(seth) 塞特是赫里奧波里斯神系中的大反派,被稱為沙漠風暴之神、黑暗混亂之神,他總是帶來災難。于是人們在他的形象設計上絲毫不留情面,將他的頭畫成豺頭,耳朵是長方形,嘴巴長而彎曲,所以也有人認為那是土豬、驢、鱷魚的腦袋。 奈芙蒂斯(hys) 奈芙蒂斯是死者的守護神,通常和她的jiejie伊西斯出現在棺木的兩端,她長著一雙巨大的翅膀,頭頂一只籃子或一座房子,時常以鷹的形象出現。有死者的地方,她都會張開翅膀保護他們。 ◎創世神話 在阿圖姆(也有一說是太陽神拉)創造世界之前,世界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水,由海神努掌管。在汪洋之中,有一顆發光的蛋,被視為努的兒子。蛋殼破裂后,阿圖姆誕生。阿圖姆長大之后,力量變得異常強大,或許是感到孤單,或許是使命使然,他開始創造諸神。他用自己的分泌物,也有說jingye,創造了休和泰芙努特。這兩位神又生育了蓋布和努特。蓋布和努特相愛結合,生了俄西里斯和伊西斯,還有塞特和他的妻子奈芙蒂斯。 在埃及壁畫中,關于創世神阿圖姆是非常常見的題材。圖中最左為阿圖姆。 這個時候,阿圖姆命令天和地從水域中升起,他本身化為萬丈陽光,照耀天地。他告訴地神蓋布,“你所想的,都會變成大地上的一切?!鄙w布想到了萬物生靈,想到了空氣,想到了人類。就這樣,他想到的都一一出現。 締造出世界之后,阿圖姆每天要駕駛著太陽船四處巡視,看他的人民過得是否幸福,植物是否茂盛。他每從尼羅河的東岸出發,形成了白晝。結束一天的巡視后,從尼羅河西岸進入冥河,世界陷入黑暗,便有了黑夜。于是埃及人把尼羅河當成象征白晝的河流,代表著生的希望;冥河是象征夜晚的河流,同時連接著冥府,是死亡的過渡帶。 從冥河到冥府,要穿過12道門,也就是12個小時。每一道門都有意想不到的風險,躲藏著無數不知名的惡魔妖怪,比如名叫阿波菲斯的神蛇,他用一條巨大的蟒蛇阻擋去路,還有無數強壯的士兵;比如有3個頭、1個蛇身的索卡爾,他帶著兩位獅身人面神一起威嚇阿圖姆…… 阿圖姆要渡過冥河,穿過冥府,迎來黎明,就必須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埃及人總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子女,阿圖姆也要經歷12場風險,才能脫離黑暗,進入光明世界,你的人生中這點風波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阿圖姆不僅勇敢無畏,還非常仁慈,他愛戴人民,吩咐諸神守護他們,教習他們各種生存知識。但在他暮年時代,脾氣變得古怪,開始懷疑人民對他的忠誠與尊重。事實上,人間的確是有了一些嘲諷聲,說他已經年老,連邁開雙腿的力氣都沒有。阿圖姆非常生氣,第一次如此生氣,他要懲罰人類,于是派戰爭女神哈托爾去人間制造戰亂。 這位好戰的女神,在人間挑起一場場腥風血雨。大家為了利益而斗得你死我活,甚至連親人、朋友都能揮刀相向。人類最純真的善良消失了,換以猙獰殘暴的面孔。很快,人間成了地獄,四處狼煙,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阿圖姆親眼看著這一切發生,沒有懲罰帶來的快感,反而是憐憫與不安。他想喝止哈托爾,卻知道很難讓這位嗜血的女神停下。于是他派人摘取了一些睡眠果,這種果實的汁液如同鮮血一般。他讓人把睡眠果交給赫里奧波里斯的婦女,讓她們將果汁和大麥酒混合成血的樣子,夜晚時將其灑在田野之中。 第二天,哈托爾看到漫山遍野的血紅,以為人類都被殺光了,便興奮地吸食地上的血液,結果睡眠果的效力讓她一睡不起。 不論阿圖姆是以什么名字出現,他在埃及的地位永遠無法撼動。 ◎阿圖姆的秘密 神話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它充滿奇思妙想,更多在于由它呈現出的諸神模樣,并不完全是真善美,有時溫柔的神也會為了達到目的而耍一些手段。 據說阿圖姆有很多名字,比如白晝時叫拉,夜晚時叫克佩拉。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不能告訴任何人的秘密名字。伊西斯非常想知道這個秘密名字是什么,因為她認為只要掌握了這個,就等于掌握了阿圖姆的把柄,說不定可以以此來獲得主宰萬物的權力。 為了讓阿圖姆說出自己的名字,她用了許多手段,但都不奏效。這一天,她忽然發現阿圖姆竟然在說話時流出口水。是的,阿圖姆老了,他無法再像從前那樣精明強悍。伊西斯激動不已,她用阿圖姆的口水混合地上的土制成泥,再將泥烘干,打造成一把長矛,又用魔法把長矛變成毒蛇。 伊西斯將毒蛇放在阿圖姆每天經過的地方,當阿圖姆出現時便狠狠咬了他一口。毒液跟隨血液進入心臟,阿圖姆倒下了,巨大的傷痛在撕扯他的身體,他不斷慘叫,讓身邊的眾神來幫助他,但沒人懂得如何解毒。 這個時候,伊西斯出現了,還是那樣溫婉可人。她優雅地走到阿圖姆身邊,假裝要為阿圖姆解毒,誰知她卻小聲地說:“尊敬的父親,請你告訴我你視為秘密的名字,我將立刻為你解毒?!卑D姆萬萬沒想到女兒會要挾他,震驚之余萬分失望。他說出了拉、克佩拉這兩個名字。但伊西斯說這些她都知道,要說出最秘密的那個。 毒液越來越兇猛,阿圖姆的疼痛在成倍地加劇,眼看就要斷氣。他不得不告訴伊西斯,那個秘密的名字是“蘭”。伊西斯心滿意足,即刻消除了阿圖姆體內的毒液。 這個故事,并沒有一個系統的脈絡,不像小說一樣有連續情節,這也是埃及神話的特色之一,于是便無從知曉伊西斯和阿圖姆之后是否產生了芥蒂,阿圖姆是否懲罰了伊西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關于神的故事,可以創作出千萬篇。只要掌握諸神之間的關系,就可以根據個人或群體的意愿和目的來創作新的故事。 埃及的其他神 除了九神之外,埃及神話里還有許多其他的神: 阿努比斯:狼首人身,是引度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神。 荷魯斯:伊西斯的兒子,外形為鷹,是王權的守護神,同時代表復仇。 孔斯:月亮之神,同時掌管人間的藥物。 敏:守護旅行者,也掌管生產與收獲。 圖特:智慧之神。 貝斯蒂:貓神,幫助阿圖姆戰勝了強大的蛇神。 凱布利:圣甲蟲,負責日輪的前行。 貝斯:家庭之神,保護著一個家庭的每個成員。 法老的詛咒(節選自侯賽因?伊卜拉欣博士著作) 經過了二十六朝的積累,古埃及時代在一片奴隸起義和外敵入侵的喧囂之下結束,緊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