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可即便如此,小翁主也還是和擔心她。 可眼見她如此也不知該如何勸。 畢竟她一沒絕食,二沒輕生,一日三頓吃的都很正常,只是不再何人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罷了。 可小翁主了解她,知道她若是如此,便是心中出了大問題。 可她又沒有好辦法,只能求助原本的桓親王,如今的天子。 天子見她如此擔憂,也未說其它,只是給了她一樣東西。 “你拿著東西去找瓊英,也不用同她多說,給她自己看便是?!?/br> 小翁主接過天子手中的匣子,下意識便要打開看,便聽得對方又說了句。 “這里面的東西你不要好奇,不是你能看的?!?/br> 聞言小翁主轉頭,有些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 天子卻并未生氣,只是帶著笑哄了句:“快些去吧,你不是方才還說擔心瓊英?怎的這會兒又不著急了?” “……對了,若是瓊英不愿見你,你便說這是大行皇帝留給她的便是?!?/br> 小翁主這才想起來自己來的目的,于是抱著手中的匣子匆匆離開。 她一路去了明安殿,身邊跟著的御前的人替她將緊鎖的宮門打開,接著便在外等著,也不敢隨意入內。 小翁主便自己往里走去。 她一路繞去了寢殿,在門外敲了許久的門,里面卻始終沒動靜。 最后無奈,只能說了句自己有東西要給她,是先帝留下的。 原本沒動靜的殿內忽然響起細微的響動,接著過了一會兒,小翁主等到了那扇緊閉的殿門被打開。 她抱緊手中的匣子,接著緩緩往里面走去。 當夜,已經許久未離開過明安殿的穆染去了趟紫宸殿。 誰都不知道她和新帝談了什么,只知道第二日新帝便下了旨。 賜了塊封地給瓊英長公主,且令她不日便離宮,日后無詔不得輕易入京都。 得知這消息后,小翁主氣勢洶洶地去找新帝,她覺得這是天子在針對長公主,可天子卻同她意味深長地說了句話:“這對瓊英來說,才是她最想要的結果?!?/br> 小翁主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問了對方也不肯告知她。 于是眼見這旨意無法收回,想到日后只怕難以見著長公主,她便趕著對方離開的那日去送行,一路送到了城門處。 終于要出城時,她也顧不得旁人的眼光,抱著長公主哭了許久。 穆染耐著性子哄了她好半天,才堪堪哄好。 爾后便上了車輿,往自己的封地去了。 小翁主站在原處,看著那載著她的車輿越行越遠,心中愈發難受。 因為她明白,這一去,只怕再難相見。 封地說的好聽,位比親王。 可無詔不得回這一條便足以將所有都抹殺。 大魏這么多年來,也沒幾個公主是這樣的。 小翁主根本不懂為什么新帝要下這樣的旨,分明長公主同先帝情誼深厚,而先帝又傳位于他,何故如此針對長公主? 但這些緣由她已問了許多回,卻始終不得答案。 于是只能帶著遺憾回了皇城。 第二年的元正,新帝正是登丹鳳樓改元換號,定年號為建平。同年,立百納翁主褚師黛為后。 建平二年,瓊英長公主派人送回一封奏疏,言及駙馬一事,天子看后制約可。三月,皇城中天子派了人去長公主封地,代為處理聘駙馬一事。 五月,駙馬人選定。 七月,長公主大婚。 天子派人送去賀禮,同時提及長公主不必攜駙馬入京都謝恩。 于是皇城之中的人只知道長公主有了駙馬,可始終未曾見過。 而遠離京都,長公主封地之中。 結彩喜慶的房中,穆染同身前之人緊密貼合,兩者之間沒有一絲縫隙。 面容冷峻的男人,眼中此刻卻帶著繾綣深情,他聲音極啞,低沉醇厚。 “阿姐……” 穆染被他喚得面上有一絲薄紅浮現,接著將頭往旁側了側,斂了眼簾,沒再看他。 “同你說了不要這樣叫我?!?/br> 她似是有些不樂意,可語氣聽上去卻又沒有絲毫不悅,反而更像是愛人之間的一點小脾氣。 穆宴正是摸清楚了她這想法,故而便總是不聽她的。 “這么多年喚習慣了,改不了?!?/br> 穆染聞言便張了張口,似是想說什么,卻見對方忽地低頭,頓時同她之間離得極近。 “今夜是你我新婚之夜?!?/br> 穆染感覺到自己整個人被緊緊環住,周遭的氛圍也變得有些朦朧起來。 穆宴見她不開口,便啞著聲又說了句:“夜深了,就寢可好?” 就寢兩個字叫穆染指尖微微收緊,整個人不由地有些緊張起來。 她的反應穆宴自然注意到了,于是輕輕在她額間落下一道輕吻。 “阿姐,別怕?!?/br> 慢慢地,穆染便漸漸放松下來,她的指尖緩緩松開,下一刻卻被穆宴扣住,兩人十指緊扣。 “阿姐,就寢可好?”他又問了句。 這回穆染卻沒再逃避,只是稍稍頓了頓,爾后輕點了下頭。 “好……”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