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哎,自己當時就是擔心這點,才沒讓這黑子當諫官, 想不到就算這樣,也擋不住他。天一熱人就容易疲乏,特別是北宋的宮殿又狹小,這么多人擠在一起, 難免氣悶。趙禎聽著聽著,大腦就逐漸放空, 視線逐漸也失去焦點…… “官家、官家?”包拯陳詞完等待回復, 突然發現趙禎眼睛都閉上了,不由大為不滿。 仁宗被叫醒, 訕訕的笑了下:“咳,朕覺得, 包少尹說的有道理, ”然后看向另一邊:“眾位覺得怎么樣???” 被他用眼神示意的范仲淹心中嘆了口氣,打算站出來抗雷。沒想到還沒說話, 太傅郭允恭就跳了出來,此人正是郭中和的父親, “包少尹此言差矣,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朝廷之所以能與武林中人相安無事, 正是秉著不插手的原則,如今要打破這上百年的約定俗成,恐怕會得不償失?!?/br> 包拯沉下臉,他心知郭家跟汴梁城里的黑道們相交甚密,否則郭中和一個小孩子也不會找到那么多門路,□□除惡相當于斷其手足,他自然是要反對。自己官微言輕,恐怕拿這種人沒辦法,于是轉身求助前方,大宋文人的脊梁,參知政事范仲淹范大人。 范仲淹:“……”還能不能好了,一個兩個都找自己。整理下思緒,開口道:“包少尹所言極是,開封府身為皇都,治安的確不容馬虎,但是郭太傅考慮的也有道理……”不理會包拯失望又震驚的眼神,范仲淹繼續道:“既然如此,不如暫且將此事擱置,改日再議?!?/br> 趙禎同意,之后看著底下糾結的年輕官員,付之一嘆。他們又何嘗不想肅清風氣,只是前一陣子范仲淹富弼等人的新政內容出臺,甚至沒來得及實施就已經被朝中打量勛貴世家抵制。此時若再有什么動作,恐怕這大宋就要亂了,包拯是個能臣,但還是太年少氣盛,經此磨磨他的性子也好。 而然趙禎等人的呵護幼苗的一片苦心包拯卻很難理解,在他眼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因而梗著脖子不說話。 “呵呵,我知包少尹剛剛上任,急于做出點政績來,不過年輕人嘛,還是沉穩些?!惫使г谂猿爸S。 然而他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剛好撞到包拯槍口上。包拯冷笑:“郭太傅說的是,不過此番話還是跟令郎說更好。據下官所知,令郎在國子監仗勢欺人,如今他找的那些地痞還關在開封府大牢,等下了朝您剛好跟我一道走,替他們將贖金交了?!?/br> 趙禎原本正看熱鬧,聽到“國子監”三個字精神一振,說起來自己在民間結識的小郎君還在那兒念書,也不知如今怎么樣了。遂開口問郭允恭:“和哥兒在國子監念書?”嚴格來說,郭家也算皇親國戚,郭中和小時候常常出入宮中。 郭允恭暗呼不妙,連忙回道:“是的,在念律學,立志早早為官家分憂,不過就是平時淘氣了些?!?/br> 趙禎點點頭:“小孩子難免有打鬧,我記得范家二子也在國子監念書?” 范仲淹點頭稱是,趙禎若有所思。待下朝之后,在文德殿里召集近臣,說想要去國子監轉一圈。 此事倒是正和眾人心意,“精貢舉”也是他們改革的方向之一,而國子監作為北宋最高學府,自然為重中之重。為此范仲淹連自己兒子都舍出去了,足以見其決心。 簡單準備后,仁宗便帶著范仲淹、韓琦、晏殊三人前往國子監。而出宮沒走兩步,就“偶遇”了郭允恭。郭允恭這么些年也不是白混的,早在上朝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對勁,于是在周圍探頭探腦,趙禎索性拉著他一同去。 因為沒有提前打招呼,到了門口國子監祭酒才知道,慌慌張張的帶著一眾博士去接駕。在得到官家跟重臣們想要巡視監內的時候,心中大呼不好。 果然,除了那幾個平民尖子班,其他的學子們都沒什么正形。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的臉色越來越差。 “豈有此理!天子門生!這可是天子門生!”范仲淹氣得直發抖,他年幼時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什么苦都吃過?,F在看這幫監生條件這么好卻不珍惜,頓時怒不可遏。 晏殊的臉色也不大好看,前幾年他還提議過給國子監學生們增加補助,現在看來每個人都穿金戴玉,生活滋潤的不得了。 倒是韓琦,慢悠悠的跟在后面,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甚至還有閑心調侃郭允恭:“這樣的環境,令郎竟然還能在國子監稱王,果然不墮先祖威名啊?!?/br> 郭允恭抹不開臉,試圖找個墊背,想到范家孩子也在國子監,于是道:“不敢不敢,犬子早就跟我說過,他們班的齋長為范大人家的孩子?!?/br> 范仲淹冷哼,他對自己的兒子還是有自信的,反駁道:“我家那小子平日最是老實,與人交往常常吃虧,當不得郭太傅一聲贊?!?/br> 然而他們剛走到天字班門口,便看見范仲淹嘴里的老實孩子,在往別人身上扔東西。 范仲淹:“……” 眾人紛紛體貼的別開眼,不去看他的表情。但即便如此,范仲淹也夠生氣的,怒吼道:“放肆!你們都在干嘛!” …… 天字班的學生們站作一排,低眉順眼的聽范大人訓話,即使是郭中和這樣的混世魔王,此時也不敢搞小動作。這幫衙內不少都跟來的幾位大人沾親帶故,自然也知道他們的脾氣,如今嚇得跟鵪鶉一樣,求饒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