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節
“你呀!”宋濂想了下,“你就先按兵不動,到時候聽我指揮行事!” “嗯!”沈鈿重重點頭。 “走吧!先回去?!彼五]手,“先找個地方養精蓄銳,等我好好謀劃一番?!?/br> 沈鈿立刻跟著他走向了山腰的八角亭。 宋濂打發人取來了文房四寶,先憑借記憶,在紙上把交給了宋湘的輿圖殘片畫了出來——因為當時也就簡單的幾條線,畫出來也不難。 然后他又往行宮西側的一群宮殿看去。西邊山翼上的那片宮殿,便是武將門的住處,此番伴駕同來的十幾戶將領全住在那里。 第357章 現成的名義 陸瞻記得還曾答應過要幫蕭祺取得留京的機會,回房更了衣,便打算去趟仁壽宮,直接跟皇帝說說這事。于情,蕭祺是長公主的養子,于理,蕭祺掌兵有功,即便是破個例,也不算多要緊。蕭臻山一路堅定支持他,他至今也沒什么回饋他的,這個忙總得幫。 “我回頭得去孫將軍那邊晚膳,你就不用等我了,跟濂哥兒吃吧?!?/br> 宋湘答應著,正要送他出門,景旺忽然跑進來了:“世子,世子妃!濂,濂哥兒回來了!” 宋湘正納悶濂哥兒回來便回來,何須這么緊張?就見濂哥兒風風火火地朝這邊來了!“姐,姐!有消息了!” “什么消息?” 陸瞻先攔住他,免得他撞向宋湘。 宋濂喘著氣說道:“我方才把那天給你的燒殘的輿圖描了一幅出來,再把殘留的字跡也寫了上去,信手丟在西山那邊的主道上,然后藏起來查看動靜。沒一會兒有人經過,撿了它起來,說‘誰把兩湖那邊的輿圖棄在這兒?’我納悶他怎么就看出來那是兩湖輿圖的,正好與他同行的人問他,他就回道‘前陣子兵部集議,講到兩湖近年水患的事,衙門里拿著這輿圖連看了好幾日!’” “兩湖輿圖?”宋湘立刻跟陸瞻對視了一眼,既然是衙門里都公然討論過的兩湖輿圖,為何會出現在丫鬟手上?丫鬟又為何要鬼鬼祟祟地燒了它? 她再問宋濂:“還聽到什么?他們撿起那輿圖后,又怎樣了?” “就走了?!彼五偸??!安贿^我畫了不止一幅丟在那邊地上,肯定撿到的不止一個人,這個時候前往圍場的將領全都回來了,應該有不少人看到了。輿圖雖然有很多人會看著熟悉,但是因為添上了幾個字,被焚燒的物件的主人看到,一定能看得懂?!?/br> 宋湘凝眉:“你行事之前怎么不說一聲呢?” “這背后人又不知道我是誰,現在告訴你,不是一樣么?!彼五ヌ┤粩偸?。 陸瞻道:“我們出面自然不合適,但濂哥兒是個孩子,沒人注意到他身上。不管燒的東西事關什么,相信那圖傳開,其主人總歸會坐不住的。丫鬟的主人必然已經猜到有人撞破了丫鬟焚紙,如果丫鬟不是出自東安侯府,而這東西也足夠要緊,那最可靠的辦法是殺人滅口?!仪易屩厝A安排些人悄悄守在西山四面,看看會不會有人露馬腳?!?/br> 宋湘聽到這里,卻說道:“為保行宮安全,每家每戶所帶的人員都有具體的名錄,到目前為止,只有東安侯府死了個人,那么按理說此外的人家人數都應該對得上才是。若是滅口,那就肯定還會有人數對不上,我們只要找個名義,去對一對各府人數,看看哪家少了人,著重盯著就是了?!?/br> 陸瞻頓了下,當下贊道:“好主意!只是這名錄——” “皇上讓我協助母妃和淑妃處理行宮事務,我們手上就正好有本花名冊,如今在淑妃手上。那上面每家每戶幾個人,干什么的,可都羅列了?!?/br> 早先沒想到這么做,是因為動手的理由不夠,眼下東安侯府那丫鬟偏偏摔爛了臉,而被燒掉的輿圖竟然還是兵部衙門討論良久的圖紙,那么還等什么呢? “如此甚好!”陸瞻點頭,然后道:“但又該以什么名義去才好?若是我們直接出面,不是先暴露了嗎?” 宋湘也卡在這頭上。 “世子妃!” 恰在這時,景旺走進來:“仁壽宮那邊來人傳話了?!?/br> 宋湘走出門口,果見仁壽宮的小太監站在院門下,便上前道:“皇上有何示下?” 太監躬身:“明日休獵,皇上預備晌午在西山鶴鳴軒宴請幾位駐地的將軍,需要預備酒水菜單,因而傳旨命世子妃負責打點?!?/br> 宋湘微頓:“此事原是淑妃娘娘負責,娘娘知道嗎?” 越級降旨這種事,她是無所謂,但十成十會讓安淑妃心里不痛快。 “淑妃娘娘忽感不適,正臥床休養?!?/br> 不適?昨日可還“適”得很。 宋湘凝了凝眉,與陸瞻對視了一眼。昨夜皇帝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責備安淑妃,卻又命自己和陸瞻處理后事,不用說,安淑妃這是心里不爽,拿矯了。 她打發太監:“我知道了。去回稟皇上,就說決不敢誤事?!?/br> 等人走了,陸瞻指著安淑妃住處方向就想發言,宋湘制止他道:“方才還說沒名義呢,這不現成的名義就來了?皇上要在西山宴請,那為了安全起見,自然西山上各家各戶的人數還是得清點一下?!?/br> “果然還是媳婦兒腦子好使!”陸瞻道,“那我這就讓重華去找王池,讓王公公吩咐太監去辦這個事,免得扯到咱們頭上來!” “為了對明日的宴請負責,咱們還是得派個人跟隨太監們一道前去。我去趟母妃那兒,請她派個人帶著花拾去趟就好了?!?/br> “也好!” 宋湘看了看天色,催道:“天色已暗,你不是正好去西山那邊嗎?快去,正好也留意留意那邊動靜!回頭太監們來了,你得暗中看著點兒!” 宋濂聞言立刻扯住陸瞻胳膊:“鈿姐兒還在西山呢,我跟您一起去接她回來!” 陸瞻輕拍了他一下頭,倆人走了。 宋湘立刻前往正殿。 晉王今日也去了圍場,晉王妃剛剛才張羅著太監侍候他去沐浴。 英娘說世子妃求見,她就走到了門下來。 宋湘進門見禮,然后把來意說了。晉王妃當下喊來英娘:“你去仁壽宮找王公公,請他打點,然后帶著花拾同去。務必仔細核對,不得有疏漏?!?/br> 英娘稱是,招呼花拾一塊兒走了。 晉王妃與宋湘道:“查到了丫鬟,也只能確定哪家有貓膩,到底他們有什么貓膩還是不清楚。不過能在圍場玩花樣的,肯定也不會是小事便是了。多盯著為主,在沒有更多線索的情況下,不要挖掘得太深,你們將來搬出府,還是要用人的,貿然得罪人不好?!?/br> 宋湘一一應下??磸耐膺M來了晉王,喚了聲“王爺”,便起身告了辭。 第358章 他們查過來了 王池聽說是宋湘要用人,立刻召集了幾個太監,這邊廂英娘也去到安淑妃處取到了花名冊,與太監們會合后,便舉著燈籠往西山那邊而去。 安淑妃等英娘出門,下了地走到窗邊:“辦個宴請還要清點人數?”說完她擰擰眉頭,問道:“盯著昭陽宮的人有什么收獲?” 身后有人上前:“都很正常,沒有什么奇怪之處?!?/br> 安淑妃復看向窗外,緩緩沉氣。 陸瞻帶著宋濂到了西山,問他要不要同去吃飯?他不去,要去找沈鈿,然后要跟隨英娘花拾他們去找人,理由是他們倆是唯一見過那丫鬟的人,陸瞻想想也是,便就隨他了。 到達孫默所住的倚瀾宮,蕭祺已經到了,二人皆拱手迎了出來。陸瞻坐下來,秦王才到。到來之后指著外頭道:“外面怎么議論紛紛,說什么有人撿到奇怪的輿圖?” 孫默道:“早些日子兵部因為兩湖水患的事繪制過一份輿圖,不知怎么傳出來了,下官已正讓人去查探來歷了?!?/br> 陸瞻就勢道:“那定然是當日參與過兵部集議的將領府上流出來的了,此事是得重視才是?!?/br> 話音落下,外面便忽然傳來嘈雜人語聲,孫默打發人去看,沒多會兒人回來了:“回大將軍,皇上明日要在西山宴請將領,為安全起見,晉王妃和世子妃與仁壽宮的公公們過來清點各數人數?!?/br> “夫人呢?請夫人出去接待?!?/br> 孫默發了話,便轉向陸瞻:“晉王妃與世子妃行事縝密,讓人佩服?!?/br> 陸瞻笑了下,舉杯道:“來,先敬二位大將軍和秦王叔?!?/br> 西山這邊一共住了十三名將領,太監們挨家挨戶地叩門,整片山頭都熱鬧起來了。英娘是個辦事謹慎的,不但每個人名字信息等需要對上,就連面容也得仔細看看。 還沒輪到的人家里少不得會先派人來看看,熙攘中一人悄然先離場,飛快回到住所。 屋里的女主人還在燈下等待,見人回來立刻起身了:“打聽到怎么回事了么?” “回太太,來的是晉王妃和世子妃身邊的人,領頭的皇上宮里的公公,據說是為著明日要在西山宴請,提前來核實各府隨從的?!?/br> “每家每戶都要核對嗎?是只問問?” “看模樣,是每個人都要露面,然后核對名字的!” 女主人身板立時僵了僵,而后在屋里轉起圈來:“這怎么辦?這怎么辦?!老爺呢?去請老爺回來!” “來不及了太太!”男仆拍起了大腿,“已經到隔壁擁翠宮了,等小的請到老爺回來,人家已早就查過來了!” 女主人愈發快速地轉起了圈。 她抖著身子走到大門口,側耳聽著門外動靜,一咬牙,說道:“讓姑娘去更衣!” “太太……” 男仆怔了下。 “那張輿圖滿天亂飛,轉眼他們就來查人了,不會那么巧,他們一定是因為那張圖來的!——回頭把燈滅掉兩盞,這黑燈瞎火,不會看得很清楚的。何況,他們又沒怎么與姑娘相處過——快去!” 婦人下巴上一顆紅痣,因為激動而格外醒目了。 男仆立刻稱是,轉身下去傳話。 婦人攥緊雙手,放到嘴邊咬了下又放下來,仿佛沒有一根神經是受控制的。 十三戶人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帶來的人都不少,一張張臉看過,也要花上不少時間。 到海宴宮里第十戶人家的時候,花拾漸漸有些懷疑起來了,趁著太監叩門的當口,她貼著英娘耳邊:“前面九家一家都沒有問題,該不會都很正常?” 英娘很淡定,還使了個眼色讓她不要吭聲。 “敢問覃將軍可在府中?” 開門的仆人走出來,拱手道:“我們老爺與南平侯吃酒去了,敢問公公是?” 太監說了來意,仆人便讓開路請了他們進門。 “根據早前貴府上報的名錄,覃將軍帶有家眷三人,長隨四人,護衛八人,女婢八人,還請通報覃夫人,我等要核實一下人數,請將上報的這些人都喚出來?!?/br> 仆人原地站了站,便轉身進了屋,片刻工夫,下巴上有著顆朱砂紅痣的“覃夫人”便走了出來,身后還跟著幾名丫鬟,隨后男仆與護衛也都被召集過來。先前開門的管家道:“還有兩名護衛,隨我們老爺去了南平侯府?!?/br> 太監看向英娘。英娘道:“既是知道去處,那回頭再補錄也不怕?!?/br> 管家忙道:“還有個丫鬟也奉我們夫人之命去給老爺送披風……” 英娘揚唇:“那就得把她請回來了。畢竟缺的人數太多,補錄起來也很麻煩?!?/br> 管家面色微滯,隨后賠了個笑,退到了旁側。 太監們上前,逐一地核對起來。院子里燈光不亮,英娘便讓他們舉高了燈籠。 到丫鬟一排的時候,宋濂往前走了幾步,英娘與花拾也不由自主地跟了過去。 覃家這幾個丫鬟裝束并不相同,年歲都在十四到十七歲之間。每叫到一個名字便出來一個,需要回答年齡以及進府的時間,以便印證。 “金冬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