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書迷正在閱讀:香水大師、穿書之禁戀 (BL 1V1 H)、特殊世界的他們(H、NP)、[sei]早安我的少年、《青青菟絲子》(女尊H)、說好的影帝呢、強迫臣服、重生之傳奇農夫、【黑籃】羅生門、雙向招惹
聶蓉蓉曉得聶大太太性格,也不再說,只是小心扶著聶大太太。 主持正殿里招呼著鎮遠侯府的女眷們,卻沒敢很怠慢她們,派了一個大級師的老尼招呼。因為簫太太的建議,便沒去正院,只在偏院安置。因顧家與羅家有姻親,來的又是顧家老太太,旁人可以閑著,唯獨簫云靈要過去給顧老太太請安。 “我去去就回?!焙嵲旗`說著。 簫太太笑著道:“順道幫我問句好?!焙嵡搴瓦@個探花雖然不與人打交道,她也不出門交際,但總是京城的一號人,簫云靈過去,順道一句也就全了禮數。至于簫家,跟鎮遠侯府完全沒關系,提都不用提。 “嗯?!焙嵲旗`點點頭,帶著丫頭婆子過去了。 眾人坐著,先聽著講了段經書,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來了庵堂聽段書既花不了多少時間,也能表表自己的心意。一段經書講完,簫云靈也回來了,順道帶來一個好消息,顧家眾人己經轉移到后院去,且并不吃中飯,逛一會就走。 “那我們也去逛逛吧,坐著挺累的?!焙嵦χf,來青云庵有幾個是真上香的,不過是女眷們在家里閑了想出門走走。 尼姑前頭帶路,眾人起身,簫太太看看聶蓉蓉的神情,不禁道:“大奶奶怎么了,好像心事重重的?!?/br> 聶蓉蓉擠出笑臉道:“剛才聽大師講經書,大師講的太好,我現在還在想著呢?!?/br> 簫云靈把聲音壓低了,卻是道:“經書佛法非我等俗人可懂,聽聽就好,何必細想呢?!?/br> 聶蓉蓉心情壓抑,也被這句話逗笑了,道:“meimei說的是,原是我想的太多?!?/br> 見到或者見不到顧家人,其實都沒差,她能做什么,顧家連她是誰都不曉得。以前她只是知道簫殤的苦,直到此時才體會的清清楚楚,明明仇人就在這里,高官厚祿,幸福美滿,而他除了看著也就是看著。 上香磕頭,奶媽抱著暉哥兒也跟著跪拜,聶蓉蓉看著暉哥兒,想笑也想哭。她只是偶爾巧遇顧家一回就這樣,簫殤又該是什么心情。丫頭們扶著起來,管家媳婦捐了香油錢,簫太太還跟主持說了幾句,又在正殿里看了一會,聽迎客尼講解正殿的歷史,主要是說有什么大人物來過。 “我們也出門逛逛?!甭櫞筇χf,看景不如聽景,青云庵這氣派是有,但跟所有的庵堂一樣,太市儈了些,捐香油錢時尼姑眼睛都不帶錯的。還把以前貴人捐的數目拿出來,直在旁邊敲邊鼓。 出了正殿門,因為是閑逛,也就各自散了,本來就是約出來玩的,有點自由時間也不錯。簫云靈和簫太太一路。簫家眾人同路,暉哥兒對與陌生的地方向來很有好感,奶媽都有點抱不住了,啊啊叫著就想下地跑。 “放他下來吧,你小心扶著些,小孩子走路哪有不摔的?!甭櫞筇χf。 奶媽這才把暉哥兒放下來,暉哥兒雖然走的還算穩,心卻是大的很,每每放下都是飛奔狀,驚的人一身汗。 “哥兒,慢些?!蹦虌屭s緊追了上去。 青云庵幾乎是跟大珠朝同歲,一直都是打發后宮嬪妃的地方,前院幾株大樹都有幾百年歷史,枝繁茂盛,樹下都設有桌椅,供隨客休息。聶大太太走了一會卻覺得有些累了,聶蓉蓉扶著她到樹下坐下來。聶二太太倒是想走走,便帶上聶蕓蕓和柳姨娘四處逛了逛。 “你這是怎么了,一直心神不寧的?!甭櫞筇f著,聶蓉蓉的情緒根本就藏不住,早上出門的時候還高高興興的,來到青云庵臉色還算好,就是神情有些飄忽。 聶蓉蓉低頭道:“沒什么事,讓母親擔憂了?!?/br> “老大常年不在家里,只有我們娘倆在,有什么事你就說?!甭櫞筇f著。 “真沒什么……” “哇哇……” 聶蓉蓉一語未末,就聽前頭小院里傳來暉哥兒的大哭聲,聶蓉蓉馬上站起身來,聶大太太腳程不快,道:“快過去看看,別是摔到了?!?/br> “是?!甭櫲厝貞鴧s是快步向前走,前院是挺大,但也沒那么大,一歲多的孩子又有奶娘跟著,能跑哪里去。 “這孩子認生的緊?!甭櫠蠣斝χ芈曇魝鬟^來。 聶蓉蓉大步過去,只見聶二老爺正抱著流淚的暉哥兒,被外祖父抱著暉哥兒總算是不大叫了,卻是一臉被委屈的模樣。旁邊還站著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神情十分和善,雖然是便裝,收拾的十分干凈,人到中年卻沒有發福,稱的是上中年美男子,此時正一副和氣的模樣笑著。應該說是在逗暉哥兒,而暉哥兒在鄙視他。 “娘,娘??!”暉哥兒看著聶蓉蓉頓時大叫起來。 聶蓉蓉走上前接過暉哥兒,看看聶二老爺又看看中年男子。 “我只是看這孩子可愛,所以才來抱抱?!敝心昴凶有χ忉屩?,他真不是拐孩子的。 聶二老爺笑著道:“是暉哥兒認生?!?/br> 中年男子看看聶蓉蓉,又看看暉哥兒,笑著道;“哥兒聰明?!?/br> 聶蓉蓉聽得笑笑,看向中年男子的目光卻不禁有幾分審視,雖然很冒昧,卻還是問道:“這位老爺是?” 不等中年男子回話,就聽旁邊傳來一個聲音道:“侯爺在這呢,讓小人好找?!?/br> 聶二老爺和聶蓉蓉的臉色俱變,尤其是聶蓉蓉,盯著顧侯爺好像能燒出兩個洞來。聶二老爺則是驚訝與竟然遇上大人物了,對與一般的平民百姓來說,侯爺,駙馬爺什么的實在太太太大了。 “哇~~”暉哥兒再次放聲大哭起來。 顧侯爺看到暉哥兒大哭,顧不上管身邊的人,便想哄哄他。聶蓉蓉卻是直接抱著暉哥兒轉身走了,聶二老爺奇怪女兒的行為,朝顧侯爺笑笑,也跟著走了。顧侯爺還想說些什么,卻是沒好意思追上去。 “暉哥兒,乖……”聶蓉蓉輕聲說著,眼淚卻在眼框里打起轉,憤怒,委屈,仇視擠壓在一起了,更多卻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茫然。這一路上她想了這么多,恨了這么多,積累了那么多的情緒,結果就這樣看到了顧侯爺,而她能做的也就是抱著孩子走開。 一拳打到棉花?這要是更加痛苦,她完全明白為什么簫殤那樣的奮斗,明明就是宅男卻能常年不歸年,努力再努力,實在是敵人太強大,連碰觸的資格都沒有。 聶二老爺追了上來,他是男客,雖然年齡大了,但也不能隨便亂逛,剛把簫家帶的東西指揮小廝抬到青云庵知客處,出來就看到暉哥兒被個顧侯爺抱著,他倒不是覺得顧侯爺是拐孩子的,奶媽還在旁邊站著呢,但暉哥兒哭起來了,他便順手接了過來。 “人家只是看孩子可愛抱一抱,你摔什么臉子啊?!甭櫠蠣敳唤锨罢f著。 聶蓉蓉把眼淚忍回去,卻是道:“父親沒聽到旁邊人如何叫他,侯門大族,豈是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可高攀。連簫太太,正經探花夫人都遠著些,我們何必自討沒趣。婆婆剛才聽到暉哥兒哭了,我抱他過去?!?/br> 聶二老爺也不再說什么,跟著走了。 從早上逛到下午,除了聶蓉蓉外,眾人也算開心,各自坐車回府。聶二太太年齡也不小了,逛了這么一天,倒是歇了兩天才歇過來。二房要帶走的東西己經準備妥當,聶二太太也挑好上路的日子。 就在此時,禮部集體頒發的誥封詔書卻是下來了,簫殤因海戰有功,現在前線任從五品官位,聶大太太做為養母教養兒子有功,朝廷獎勵從五品誥命。 圣旨傳到簫家時,眾人都有點反應不過來,實是是一直平民百姓,突然間說要接圣旨,都有點摸不著頭腦。直到小太監過來了,簫家才知道要擺香案,宣讀圣旨,鳳冠霞帔和詔書一起下來,聶大太太接到鳳冠霞帔時,卻是忍不住哭了起來。 她是養母,并且簫殤還認祖歸宗了,給嫡母或者生母請封誥命是理所當然不說,也更加順理成章。給養母請封……當然也有,所花的功夫卻要多許多,并且本人功勞還得十分大,想換取殊榮必須要付出常人付不出的代價。她相信自己兒子的本事,但她也曉得這封詔書,簫殤必然付出了許多代價。 “大嫂養了一個好兒子?!甭櫠f著,看聶大太太流淚,她心中也有幾分感觸。女人能得到誥命是這個時代女人最高的榮耀,簫殤替聶大太太掙回來了,這是他的孝心。 聶蓉蓉看著聶大太太也道:“大爺視母親為生母,為您請封誥命那是理所當然之事?!?/br> “是呀,我這一生也算是圓滿了?!甭櫞筇敛裂蹨I,笑了起來。 145 簫云靈生子,聶蕓蕓出嫁,似乎只是眨下眼的時間,暉哥兒和然哥兒(小兒子)己經到了要讀私塾的年齡。若是只有聶蕓蕓一個人,她肯定憂心兩個兒子的教育,幸好還有聶大太太。 聶大太太原本身體不好是憂思過度,總想著就剩下自己一個老太婆,活著還有什么勁?,F在兒子雖然不在,但媳婦,孫子在眼前,尤其是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教養孫子,干勁全部提起來了,做為市井間長大,并且能輔助丈夫打天下的婦人,她自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式。 “簫大人為了出力征戰沙場,實在是難得的熱血兒郎。王妃人在京城,曉得簫家兩位少爺也到讀書的年齡,想請兩位小爺入私孰念書?!蓖醺苁鹿Ь吹恼f著,海戰是鄭王府挑頭,但想打贏就必須要將士們齊心,前線的事鄭王妃幫不上忙,卻也沒閑著。 王府的地方如此大,更是不差錢,京城的上戰場的武官家屬也不少,大珠的武官薪俸就是個杯具,各種苦逼的不行。就是有戰事補貼,武官的地位一直很低下,而且上戰場的武官基本上沒啥家世可言,男人不在,家里可能就剩下婦孺。 戰爭還不知道要多久,鄭王妃早就開始各種關切活動,缺錢給錢,家里有事就幫忙。有孩子要入學的,就干脆辦了全免費的私孰。管吃管住管穿,所有費用全部有鄭王府提供。 聶蓉蓉早曉得鄭王府的做法,雖然簫家不用鄭王府幫助,但這幾年逢年過節的,鄭王府都會派人來問侯,各種禮也沒斷過。就是曉得鄭王妃是為了前線戰士的心,但這種做法并不討厭,簫家是不差事,差錢的人家卻不少。 “勞王妃掛心了,我正為暉哥兒與然哥兒上學之事cao心,王妃美意正好解了我眼前之困?!比∪厝匦χf,京城是擁有全國最好的資源,但使用好資源除了有錢還是不夠的。簫殤己經是正五品,連帶著她和聶大太太也擁有了五品誥命,放到小地方很夠看,放在京城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管事聽得也欣喜,把準備好的兩份文房四寶之類全部拿上來,說這是鄭王妃的小心意,知道簫家不差錢,這些東西只是表示一下心意。說定正式上學的日期,管事的走了。 “去那里念書也好,鄭王府倒是很厚道,請的老現都是舉人,管的也嚴?!甭櫞筇f著,把兩個孩子送到那里念書倒是很好,入讀的孩子家境都差不多,老師也能下狠心管教。更重要的是鄭王妃十分上心,這幾年收了不少學生,在京城的風評也不錯。 聶蓉蓉笑著道:“兩個哥兒有好地方讀書,我也放心了?!辈蝗恢粦{她們想給兒子尋個讀書的地方還真不容易。 秋高氣爽,學生入學之時,暉哥兒和然哥兒的衣服東西全部打點妥當,兄弟倆一輛馬車,兩個車齡大的跟車,每人一個貼身使喚的小廝。衣服,讀書用的東西全部由聶蓉蓉打包收拾好給小廝們帶好,又千萬叮囑要好好念書,不可淘氣。 把兩個孩子打發走,聶大太太和聶蓉蓉是徹底清閑了,松口氣之余卻又覺有點空。聶大太太還好,畢竟年齡在這里擺著,聶蓉蓉就真的有點無所事從了。 “閑了你也常出門去逛逛,年紀輕輕的就這樣悶在家里?!甭櫞筇袔追中奶鄣恼f著,簫殤一走就是幾年,書信回來的都少,目前來說沒有回歸的跡象。聶蓉蓉現在的年齡還不算大,但再這樣等下去的,女人最美好的青春也就要沒有了。 聶蓉蓉笑著道:“家里也挺好,陪著母親說說話?!?/br> 聶大太太看看聶蓉蓉,好一會才問:“老大上封是什么時候?” “三個月前了,一次大勝戰之后寫的?!甭櫲厝卣f著,簫殤在最前線,以他的官職捎封家書肯定沒問題。但打的如火如荼時,如何能記的起來寫信。也是沒啥可寫的,戰爭這種事情,她和聶大太太都不懂,除了讓她們白白擔心。 “唉?!甭櫞筇刂氐膰@口氣,看向聶蓉蓉的目光有幾分內疚,道:“你大哥啊……” “大哥是有正經事,我陪著母親也很好?!甭櫲厝匦χf,人生之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女人更是天生比別人苦一些。跟旁人比起來她這輩子己經十分順心,用最美好的青春去等待男人回來是很苦,但要簫殤還記得回家的路,她就愿意一直等待下去。 “虧得你能坐的住?!甭櫞筇哺α似饋?,又嘆氣道:“兩個哥兒都要上學了,卻連父親的容貌都不記得?!?/br> “等以后大哥回來了,有他們父子在一起的日子?!甭櫲厝匦χf。 婆媳兩個一起吃了午飯,平常有兩個孩子鬧騰著,有些是覺得煩了些,但突然間不在家里了,更覺得清靜過頭了。 私孰早上是一個半時辰,中午管飯,提供休息的地方,下午則有老師教習一些基本健身強體的課目,來上學的都是武官家的子弟,指望著個個教成高手肯定不成,但也會教一下基本的功夫??紤]到孩子年齡小,下午也就是一個時辰,也不會太晚回家。 “也不知道兩個孩子怎么樣?!甭櫞筇紫茸蛔×?,看看聶蓉蓉道:“看著孩子也該放學了,頭一天上課,不如我們去接他們?!?/br> 聶蓉蓉知道聶大太太擔心孩兒們吃虧,硬是不讓聶大太太去,倒是讓她白擔心,便笑著道:“也罷,我讓管事套車,我與母親一起過去看看吧?!?/br> “走,這就走?!甭櫞筇f著。 婆媳倆換了衣服,貼身的丫頭婆子都帶上,坐車去了私塾。私塾雖然是鄭王府辦的,但不可能把地點放到鄭王府,離鄭王府相當遠,倒是比較接近平民區,其實這是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就是拿著補貼的武官們也不可能在京城繁華地段買起房子,能買起的也就不需要上鄭王府的免費私塾。 “前面的大門就是?!避嚪虬疡R車停下來,沒有停到私塾的大門口,實在是胡同不大,車駕開過去就把胡同堵一半了。再者現在離放學還有一會,若是車子開過去,只怕影響到路人通行。 聶大太太和聶蓉蓉從車上下來,并沒有進去,而是外圍大概看了看。私塾其實就是一處民宅,三進的院落改造成之后就成了私塾,地方也算夠大。婆媳邊看邊評論,晃了一圈之后,也快到了放學的時間。 考慮到一會人多了,聶大太太和聶蓉正要回到車上去,就聽私塾大門口傳來一個急切的聲音:“我是舉人,就是被免了官,到這里當個老師還是綽綽有余的?!?/br> 聶大太太和聶蓉蓉不禁看了過去,說話的是個三十幾歲的中年男子,臉如黑碳,身如竹桿,兩鬢白發都有了,說話的時候五官都有些扭曲。身上衣服更是破爛,雖然自許為舉人,但看著不比叫飯的體面。 “舉人?就徐大爺這樣舉人,也是少找的?!彼桔庸苁吕渲S的說著,又道:“別給臉不要臉,也不看看這是誰家的地方就敢上門來。說出來嚇死你,這是鄭王府辦的地頭?!?/br> 姓徐一聽鄭王府三個字,頓時變了臉色,二話不說提腳就走,只怕走慢了棍子打身上了。 姓鄭的走的很快,在聶蓉蓉身邊一閃而過。聶大太太并沒有太當回事,別說京城,就是青陽也常見,有人發財了,有人落魄了。多少曾經大富的人家,到最后落魄的連飯都吃不上。 “?。?!”聶蓉蓉突然驚呼起來,明明沒見過的,她卻覺得有點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見過。管事叫他徐大人,她還是沒想起來,直接人過去了,她才乍然想起。 “怎么了?”聶大太太問著。 “那個人……不是徐……青陽的徐家大爺?!甭櫲厝伢@訝的說著,要不是中舉,姓徐這兩個關健字,她肯定不敢認這是徐宣。 怎么落魄成這樣了,同情?不值得,興災樂禍?好像也沒有,她向來很厚道,只是很驚訝。 “哪個徐大爺?”聶大太太奇問,時間太久了,她真的不知道了。 聶蓉蓉道:“就是換了幾個老婆的徐家,后頭還說他娶來的老婆肚子里有孩子的?!?/br> 聶大太太回想了好一會,才算有點印象,卻是無所謂的道:“原來是他啊,自己不修福德,落魄成這樣不奇怪?!?/br> 聶蓉蓉點點頭,這倒是真的,就憑徐宣這樣有點起色就換個老婆,現在的結果也是必然。道:“哥兒要放學了,我們先回車上?!薄?/br> 一年復一年,聶蓉蓉不懂戰爭,不懂政治,每日就是陪伴著聶大太太,照顧兩個兒子。私塾并沒有固定年限,有喜歡讀書的就可以一直念下去,不喜歡讀,不打算從舉業上發展的,讀完四書就可以回家。 關于兒子讀書,聶蓉蓉倒是特意寫信問過簫殤,簫殤自己都不是讀書的材料,他要是能讀書考功名,肯定不會往武官上發展?;匦胖徽f能讀就讀,千萬別讀呆了,這年頭不讀書也餓不死,怕就是家里打著讀,結果書沒讀出來,其他事也干不成。 聶大太太和聶蓉蓉雖然都識字,對讀書就真不太懂,讓管事備上禮,去了老師家里一趟。其實也是想問問老師的意見,私塾有文武班,這兩個孩子是在文上發展好,還是在武上發展好,老師的回答卻讓人糾結了,說文武都不錯,沒看出偏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