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短時間內,老夫是對不出來了,文仲你呢?” 歐陽修明越過李相,直接詢問鄭文仲。 “我也想不出來?!?/br> 鄭文仲呵呵笑道,“時間太短,還需回去多想想?!?/br> “這丫頭的字也太難看了,文仲你回去得好好管管了,這字太丟人現眼了,太學隨便拎出一個學生都比她要強?!?/br> 太學的山長語言里盡是挑刺不滿,臉上的笑意也沒有斷過。 “文仲,你上聯該不是你作的?” 李相幽深深地冒出一句,暗指吳靜香也是拿他人之作逞威風。 “相爺這是何意? 我教出的徒兒可沒有這般粗鄙的品行?!?/br> 鄭文仲立即甩臉。 兩刻鐘已過,瀟湘學社無人能答出。 吳靜香贏了對對子這一局。 接下來便是詩詞大比,題目有評審人員擬定,通過抓鬮的方式,定下詩詞的主題。 瀟湘學社的抽中了“夫妻”而吳靜香自己抽中的是“四季”便是他們雙方分別寫兩首符合這主旨的詩詞,瀟湘這邊依舊是派三人上場。 時間、人數對吳靜香都很不利,她需要在半炷香的時間內,寫下兩首詩詞,而瀟湘這邊三人只需要完成兩首,他們分工合作即可。 吳靜香一看題目樂了,真巧,我知道這兩主旨都有一首特別出名的回文詩,她當下提筆書寫。 “這小先生都不用思考的嗎? 提筆就來?!?/br> “要寫兩首,她當然得下筆快了!” …… 眾人驚呼道。 僅僅一刻鐘,吳靜香已經寫好兩首詩詞停筆站至一旁休息。 她的作品即刻傳閱給各位評審者傳閱。 首先傳閱的是吳靜香書寫的《春夏秋冬》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這春夏秋冬,每一句詩句各寫一個季節,難免有平湊之嫌疑,算不上精品,只是時間緊迫亦可理解?!?/br> 李相的人立即點評道。 “至少點名了主旨,四季都有?!?/br> 太學這邊的先生立即辯解道。 “李相,你也是這樣認為的?” 鄭文仲指著上邊的詩句詢問著李相。 “莫非文仲也看了里面暗藏的玄機,你這小徒兒可不簡單,不僅會對對子,這作詩的水準也是大家級別?!?/br> 歐陽修明稱贊不已,“可惜了,上次我邀請她去我翰林院那兒坐坐,她到現在也沒有個回復?!?/br> 聽到歐陽修明如此高的評價,李相瞬間慫了,他不敢再隨意表態,而是仔細研究這詩,細細品味之后,他臉色驟變,不再輕視,心里感嘆女兒輸了。 他悉心培育十幾年的女兒,居然比不上鄭文仲半路撿回來的一個小徒兒。 “歐陽大人,這詩有何玄妙之處?” 這話是姬寒尋問的。 平西王開口,歐陽修明也不好拒絕,便仔細解釋道,“王爺這是一首回文詩,你要這樣看,它每一句都是各成一首詩。 寫春詩: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 寫夏詩: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寫秋詩: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淺水流;流水淺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寫冬詩:紅爐透炭炙寒風,炭炙寒風御隆冬;冬隆御風寒炙炭,風寒炙炭透爐紅?!?/br> “哇! 原來如此!” “還真是高明! 堪稱珍品,我以前怎么沒有想到還可以如此作詩?!?/br> 歐陽修明解說之后,無數之人恍然大悟稱贊道。 作者有話要說: 春夏秋冬時清朝女詩人吳絳雪的回文詩《春夏秋冬》唐寅也曾寫過《春夏秋冬》回文詩 第139章 再看吳靜香寫的另一首《夫憶妻》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這詩不錯把孤燈之下丈夫對妻子的回憶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讀起來就讓人鼻酸,也令我聯想到了遠在他鄉的的妻兒?!?/br> 太學的一位先生贊嘆道。 “這種詩有何難,隨便一個進士都人作得出來,你們的贊譽太過了。 孤燈、濁酒、書信,這些都是相思詩句中常見的要素,隨便尋一首相思詩句都能尋到它們的蹤跡,沒有新意?!?/br> 李相身旁的一位官員唱著反調道,“倉促之下的所做的詩難免落入庸俗?!?/br> 鄭文仲沒有反駁,他只是笑笑看向李相,“相爺,你認為如何?” “小先生之前所做的《春夏秋冬》確實驚艷,相比之下《夫憶妻》難免有些瑕疵,不過短短的一刻鐘內,小先生能揮筆即墨寫下這兩首,也是人中翹楚?!?/br> 李相總結道。 “相爺,你這會兒可看漏了,這《夫憶妻》也是一首回文詩,你可以倒著念?!?/br> 鄭文仲笑說道。 “倒著念也行?” “倒著念?” 評審人員立即又起了興致,紛紛倒著讀這種詩。 《妻憶夫》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