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西帕爾附近是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最為接近的地方,兩條大河最窄處大約只有100公里。 伊南想了想,果斷決定:“大量雇傭國內的工匠和民夫,在這個位置修筑一條用于防御騎兵的城墻——我們不妨稱它為:米底長城③?!?/br> 古爾溫一聽就覺得這個名字很不錯:它就是建來防御米底人的長城,但是也可以解釋為:下令建造者是出身與米底的公主,以公主的生身之地命名,以提醒蠢蠢欲動的米底大軍,兩國可是有聯姻關系的盟友。 總之一切遵照先禮后兵的原則—— 這時古爾溫小心翼翼地詢問:“王后,您看,要不要去一個邊緣行省,征發一些奴隸來修筑這座‘長城’?” 伊南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奴隸?她在一千多年前已經著手解放奴隸,現在又怎么可能踩著大步子倒退呢? “不,我不需要強制勞役?!?/br> “我要在巴比倫的土地上,人人都勞有所得,并且能在勞動中,增長見識,結交友人;我要人們視為王國出力為為自己出力,他們從這項高尚的活動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br> “古爾溫,你難道忘記了……”說到這里,伊南拖長了聲音,沒有再說下去。 古爾溫恍然大悟,伸手重重地一拍額頭,心想:瞧他這記性,這么多年過去,他竟然完全把這“吃軟飯”的事兒給忘了。 王后哪里需要征發什么奴隸?她有的是錢,如果需要,她可以撒錢給所有的巴比倫人,請他們出力來修筑長城,保全國土。 可是巴比倫人也并不是什么唯利是圖之輩。只要他們知道這是為了保家衛國的必要之舉,定然不會計較得失報酬。 事情就這么都定下來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全巴比倫的官員們按照這個方略,分頭去安排。 臣子們退下,伊南則命多麗和古爾溫稍留。 “多麗,你以前提過,我有一個‘侄女’,嫁去了安善對嗎?” 多麗點頭稱是:她知道伊南指的是米底王國的另一位公主,是阿斯提阿格斯的女兒,嫁去了安善王國,現在已經生了一個名叫庫羅什的男孩。 安善是米底王國的一個附庸國,安善國王個性和軟,對米底王國從來都說一不二。 “古爾溫,”伊南轉向王國的樞密大臣,“你安排合適的人去安善,我要派人保護我的這個侄外孫?!?/br> 古爾溫雖然不解其意,但還是點頭應下,立即著手安排,去保護王后的這位年幼的“親戚”。 待古爾溫走后,伊南才告訴多麗:“你讓尼婭盯一下這件事,等到古爾溫全部辦妥,我們在安善有足夠的力量保護這小家伙的時候,你派人去米底王庭,想辦法提醒米底國王陛下——” “米底的公主,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兒子?!?/br> 第119章 公元前587年 果然, 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經過提醒,想起了那個關于“滅國”的預言,煩惱頓生。 安善王國的小王子庫羅什, 是米底國王的親外孫。但是米底國王迷信神諭, 為了他的王國最終不會亡于“公主的兒子”手中,他派遣心腹前往安善, 打算密謀暗害這個孩子。 誰知安善人卻將小王子保護得很好。 沒過多久,甚至連阿斯提阿格斯排出的心腹都被策反了,背棄了主人的“亂命”,直接留在了安善,保護年幼的王子。 年幼而天真的小王子問那些來到他身邊, 默默保護著他的陌生人們:“你們從哪里來?又為什么總是跟著我?” 來人只回答:“雖然您的外祖父不希望您順順利利地長大,但是您有一位極為和善的姑外祖母。她想讓您知道, 這個世界上不僅有惡意與仇恨, 也一樣存在善意與寬容。她希望您長大后,也一樣以這樣的態度對待世界?!?/br> 小王子懵懵懂懂地點頭,默默記下:惡意與仇恨,應該敵不過善意與寬容。 安善國的小王子既然平平安安的, 米底國王的心思就此被牽制在別處, 暫時顧不上鄰居巴比倫王國。 利用這一段短暫的和平時期, 伊南在巴比倫王國國內, 將長達一百公里的米底長城迅速地建起。 這座長城和巴比倫城墻的建筑技術完全相同,但是本著盡量減少非必要勞力的原則,整個城墻的風格非常樸實, 沒有使用任何花哨的裝飾。 城墻極厚, 頂部寬敞, 墻體內甚至可供巴比倫士兵駐扎。城墻的最高處達到10層樓高, 簡直可以算是提供絕佳守御和瞭望的要塞。 城墻接近完工的時候,巴比倫代攝朝政的王后伊南親臨工地視察。 當時曾經有無數的工匠,滿懷對巴比倫的忠誠和對王室的崇敬之情,匍匐在地,想要親吻王后的鞋子。 伊南卻讓人把他們全都叫起來,親自與他們一個個握手。令這些工匠感動涕零。 在長城建成之后,所有工匠都領取到了巴比倫王室承諾給他們的豐厚薪水。巴比倫官員轉述王后的意思:希望他們精明地使用這筆錢,不要讓金錢從此躺在柜子里,而是讓金錢作為投入資金,多辦一些產業,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能夠因此獲益。 巴比倫人本就繼承了始于蘇美爾人的商業頭腦,一點就透。 這些來自巴比倫王國各處的工匠,在工程結束回到自己的家鄉之時,都按照王后的意見,擼起袖子加油干,將從修筑長城時得來的金錢用于投入各種實業。